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林业周期长、见效慢,使一些地方重造轻管或只造不管的现象严重。如何调动群众造林积极性,形成林业生产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是林业工作中亟待解决的大问题。近几年,廊坊市委、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积极探索,出台了一系列让利于民,长期稳定的林业政策,使农民参与造林人数不断增加,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侧柏是我省的乡土树种,是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侧柏适应性很强,在土壤肥厚、水分充足的条件下,生长速度不次于油松;在土壤瘠薄、严重干旱的条件下,虽不能长成大材,也能起到绿化和保持水土的作用。 过去,侧柏造林只习惯在雨季进行,这就阻碍了绿化速度,延长了绿化时间。近一、二年来,迁安县长城沿线社队的林业科学实验小组遵照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的伟大教导,展开了以扩大侧柏造林季节为中心的常年造林实验,结论是:侧柏造林从早春苗木返青到晚秋苗木变色都能成活,其成活关键不在于季节,而在于水份是否充足。根据冷口、东新庄、  相似文献   

3.
《河北林业》2012,(8):10-11
(二O一二年七月十八日)近年来,我省造林绿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状况逐步改善。但是,一些地方造林面积不实,造林合格率、成效率偏低等问题比较突出,直接影响了全省林业"双增"目标的顺利实现。为切实加强造林管理,进一步落实造林数量,提高造林质量,按照"增林扩绿,林果并重,改善  相似文献   

4.
2003年,我省林业生产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林业工作在国家林业局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下,在各级党政领导的支持下,经过全省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林业建设取得了硕果累累的成绩。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3.67%,拥有立木蓄积量3.23亿立方米,实现林业总产值362亿元,完成人工造林41.47万公顷,义务植树1.2亿株,是我省历史上造林任务最多、资金投入最大的1年。在国家林业局组织的全国营造林实绩综合核查中,综合得分99.53分,造林质量居全国第一,赢得了造林质量“七连冠”的美誉。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林业生产中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造林质量低,投资效益差,影响了林业的发展速度。一些地方还存在着“春栽夏黄秋烧柴,来年春天又重来”的“年年造林不见林”的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一是对造林工作缺乏科学管理,没设计就施工,没整地就植苗,弱苗劣苗出圃上山;二是不从当地立地条件出发,违背适地适树原则,见苗就栽,粗  相似文献   

6.
今春以来,在中央1984年一号文件精神的鼓舞下,我省各地林业专业户、重点户蓬勃兴起,并涌现一批造林大户,绿化速度大大加快,林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如何巩固发展这个好势头,使造林专业户有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最佳荒山经营规模,很值得重视和研究。现就我们现场看到的两个造林5,000亩大户的对比,谈谈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林业的重要性在社会发展中日益突出,林业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时机。国家先后实施和开展了林业六大工程,在造林机制方面,由部门造林开始向社会造林转变,积极探索非公有制造林模式,大力发展非公有制造林,非公有制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展开,在一些地方形成一定的规模,发展势头良好。非公有制造林机制的开展,吸引了多方资金造林,为林业建设注入了活力。非公有制造林已成为造林中的主要成分。如何更进一步推进和发展非公有制造林,提高造林投资主体的积极性,是非公有制造林得以更快发展的关键点之一…  相似文献   

8.
造林成活率是衡量造林技术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提高造林成活率,对于扩大森林资源,提高林木覆被率具有重要意义。自建国以来,我省人工造林成绩很大,但是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都较低,是全省林业生产急须解决的问题。为探讨影响我省主要造林树种造林成活率的因素,总结经验,为林业领导部门提供依据,更好的指导造林工作,山东林学会造林专业委员会于1983年5月在潍坊市召开会议。组织力量,拟定调查方案。会  相似文献   

9.
云南松和华山松(以下简称“两松”),是我省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每年的造林面积大约占造林总面积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其造林方法原来各地多半是用种子直播。近年来,玉溪地区的许多地方,因为自然条件的变异,“两松”直播造林往往因鼠、雀大量偷食种子,普遍形成造林不见苗。例如:玉溪县洛河乡林业重点户白启高,一九八三年六月上旬在自留山块状整地直播云南松九十多亩,全部造林地只出苗  相似文献   

10.
《云南林业》2002,23(3):2-3
雨季临近,我省将拉开今年造林绿化的大幕。面对造林绿化的新形势、新任务,全省上下要下大力气,切实抓好造林绿化的质量工作,力争使我省的造林绿化质量上新台阶。提高造林绿化的质量,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造林质量是造林绿化成效的根本保障,是造林绿化工程的生命线。林业是一项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的系统工程,而森林资源的培育是这一系统工程的基础工作。基础不牢,效益难保。森林资源的培育有其特殊性,从造林到林木成材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如果在造林绿化时,只讲数量不讲质量,其结果必然事倍功半…  相似文献   

11.
造林面积指标是林业生产指标体系中的主要指标,评价林业发展速度的快慢,首先需看造林面积统计数字的大小。然而,用全面调查方法统计的这一指标,其准确程度往往不高。例如,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省每年统计的新增造林面积达150万亩左右,但真正保存下来的平均只有26万亩。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林业“两户”及联合经营体的大量涌现,统计对象已从过去的以生产队和林场为单位转为千家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我区的造林质量管理工作从无到有,逐步加强。各地按照“质为先”的要求,牢固树立质量管理观念,以提高林业综合效益为中心,不断建立健全质量标准体系,积极实行造林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努力促进我区造林工作质的飞跃,确保“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快速、健康发展,为实现新疆林业跨越式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目前,我区人工造林的面积核实率、合格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了95郾8%、79郾67%和70%以上。造林质量管理工作具体表现在:一是坚持以水定林,无水不造林,不浇水不造林。为了提高造林质量,一些地方还改变了传统的大水漫灌的…  相似文献   

13.
近十几年来,借助国家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兴安盟造林面积平均以每年增加60万亩的速度向前推进。荒山荒坡造林、农田防护林建设、通道绿化等都取得了较好成效。但是,随着林业生态建设向纵深发展,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可用来造林的宜林荒山荒地在逐渐减少,而且这些地块大多在偏远地区,致使造林成本和管护费用不断加大。更重要的是造林质量得不到保证,造成一些地方出现“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自1990年以来,我省利用世行贷款相继实施了“国家造林项目”、“森林资源发展和保护项目”和“贫困地区林业发展项目”。到目前为止,3期项目共完成投资5.51亿元,累计完成项目造林18.77万公顷。随着世行贷款林业项目的全面实施,不仅为全省造林绿化吹来一股清风,也有力促进了全省造林绿化向更高层次发展。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是我省林业建设史上首次大规模引进外资的项目,其投入之大在我省是少有的。整个项目,世行信贷2913.3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9127.96万元;各级财政千方百计投入配套资金6496.61万元,其中省级3104.9…  相似文献   

15.
种苗是林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更是发展“两高一代”林业的物质基础。种苗的优劣,种苗工作行业管理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林业建设的速度、质量和效益。建立林业“两大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持续林业,必须从种苗抓起,是林业工作者必须明确的问题。因此,各级林业部门的领导和科技人员,要下定决心抓好这项工程建设,为我区今后五年内的种苗工作在造林任务与育苗生产衔接上、良种选育、繁殖、推广质量监督等等工作方面有一个新的突破,为林业在下世纪的发展打下好的基础。当前,一些地方逅林植树中,种苗短缺,几百万株的缺,有的为了植…  相似文献   

16.
《河南林业》2000,(6):5-6
一、坚持科学规划 从近年我省林业生产的实际情况看,科学规范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林的目的是什么,在什么地方造林,造什么样的林,怎样造林等问题,没有系统地解决。每到造林季节,要么临时规划安排造  相似文献   

17.
省委、省政府要求我省1997年基本灭荒,但目前各地造林灭荒工作发展十分不平衡,还存着许多问题。现就造林灭荒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各级领导和广大林业工作者商榷。 一、造林灭荒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对林业认识不足 一提到林业,人们往往仅重视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忽视森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林业生产因周期长,经济效益低,生态社会效益不直接,使人们在发展经济中,重视办厂、经商、  相似文献   

18.
提高人工直播造林成效技术措施探讨①郭利华赵义民毛海生(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为了加快绿化速度,巩固和提高飞播造林成效,1991年以来我省积极开展了人工直播造林。截至1994年底累计直播造林97333hm2,其中合格面积71333hm2,占直播造林面积...  相似文献   

19.
为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我省要在十年左右实现《农业纲要》对林业的要求,十年基本绿化荒山,争取十五年实现省内木材基本自给,就必须加快绿化步伐,大搞群众运动,进行多季造林;不断提高造林质量,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为此对雨季造林的基本知识谈一些粗浅的认识,供参考。一、什么叫雨季造林在夏季雨量偏多的时候进行造林,就叫“雨季造林”。雨季造林的关键问题:是“适时”。所谓“适时”,就是说在雨季造林后,当冬季到来时,小苗应该木质化,以便安全越冬,避免冻死。从我省气候来说,有一个基本的特点:从四月份起到六月中旬降水量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新时期“实施林业六大工程,推进五大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总体思路的提出,林业建设指导思想做出了重大调整,鼓励非公有制造林的优惠政策相继出台,非公有制造林的蓬勃发展为我省林业生态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加快了我省荒山荒坡造林步伐。然而,现阶段非公有制造林这一新生事物受内外因素的制约,影响了其健康发展。因此,如何正确解决其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为非公有制造林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