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玉米叶部病害流行动态及预测预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玉米叶部病害发生危害日趋严重,已成为我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作者结合近年来对玉米叶部病害流行动态及预测预警研究工作基础,根据植物病害流行学原理以及相关研究报道,系统综述了我国玉米叶部病害发生危害、病害流行动态预测模型构建、病害损失估计、新型栽培模式对玉米叶部病害流行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不同耕作方式玉米田病害发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施5年以上的保护性耕作、深松及常规农田中,对玉米苗期病害和成株期病害进行了调查。初步明确保护性耕作和深松两种耕作方式能加重玉米土传病害的发生,玉米苗期病害发病率增加34%~50%,对气传性病害的影响较小。深松能减轻苗期病害的发生,降低发病率14.5%~43%。保护性耕作方式能明显减轻玉米丝黑穗病的发生,但茎腐病明显加重。对纹枯病及气传性叶部病害类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品种的更换和耕作制度的影响以及玉米大面积的连年种植、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粗缩病、揭斑病、纹枯病、苗枯病等,对玉米产量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着重阐述了这些病害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具体预防和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玉米的生产对于国家的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纹枯病等,苗枯病、粗缩病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阐述了这些病害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同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随着农业生产品种的更换和耕作制度的影响以及玉米大面积的连年种植、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粗缩病、揭斑病、纹枯病、苗枯病等,对玉米产量造成了很大影响。本文着重阐述了这些病害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最后还提出了一些具体预防和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重趋势,玉米病虫害是农民种植玉米最为头疼的一个问题,它不但影响玉米的质量,而且还会降低玉米的产量,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发生比较严重的病害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纹枯病、苗枯病、粗缩病以及虫害地老虎、玉米螟、粘虫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为了加强农民对玉米病虫害的了解,并能够有效的防治病虫害,本文阐述了这些病害的特征及  相似文献   

7.
薛玉梅 《河南农业》2021,(10):46-47
北方的气候及土壤条件比较适合种植玉米。玉米是北方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受不同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病害,对玉米的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我国全面开展玉米病害研究,通过对致病机理、病害流行规律进行研究,总结出抗病品种、综合防治等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农作物的品种及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制、施肥和杂草防除制度等也有所改变。在众多农作物中,玉米作物的病害发生呈上升势头,玉米大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苗枯病等都会对玉米作物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本文针对影响玉米生产的病害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病害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法提出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阐述澜沧县上允镇近几年来玉米主要病害的发生现状,分析主要病害发生的原因。结合上允镇气候条件、玉米病害发生特点及当地玉米栽培管理措施,根据多年玉米病害防治经验,提出上允镇玉米主要病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以期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由于气候及耕作条件的影响,玉米粗缩病在中牟县玉米田持续偏重发生,已由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成为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有效控制玉米粗缩病的发生,我们于2007~2009年,进行了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危害规律及防治技术有关方面的研究,并通过大面积示范、开展技术培训等措施,促进了玉米粗缩病综合治理技术的全面推广应用,有效地遏制了病害重发势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实施大面积的玉米连年种植,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玉米产品耕作制度以及更换制度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导致了玉米病害时有发生,玉米病害的危害呈现出了加重的趋势,发生了十分严重的病害威胁,主要包括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苗枯病、玉米纹枯病、玉米褐斑病、玉米粗缩病、玉米青枯病、玉米小斑病以及玉米大斑病等等,这些病害对于玉米产量产生了比较严重的影响。再加上我国农业水平的提升,玉米危害的发生已经呈现出了上升的趋势,除此之外,玉米自身生育期间恰巧赶上高温的季节,这一季节中的涝灾以及旱灾频频发生,往往会引起多种的玉米危害发生以及流行,最终导致十分严重的玉米减产现象,为农民造成了十分惨重的经济损失,下面,笔者就对玉米病害防治技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农作物的品种及种植制度、土壤耕作制、施肥和杂草防除制度等也有所改变。在众多农作物中,玉米作物的病害发生呈上升势头,玉米大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苗枯病等都会对玉米作物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本文针对影响玉米生产的病害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对病害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法提出个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玉米灌浆期、乳熟初期、乳熟末期、蜡熟期4个时期叶部病害发病对脱水速率的影响,以及在同一时期不同级别病害对玉米脱水速率的影响,以绥玉29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田间模拟玉米叶部病害的发生试验,在不同熟期依据病害发生级别标准对叶片进行人工处理。结果表明,玉米叶斑病不同的发生时期、不同级别的病害对玉米脱水速率的影响各不相同,在玉米灌浆期、乳熟初期随着病害级别的增加,脱水速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但在这2个时期各级别病害发生后脱水速率下降水平并不显著;在乳熟后期、蜡熟期随着病害级别的增加,脱水速率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而且各级别呈现显著或者极显著的差异,说明在玉米干物质积累完成后,随着病害发生级别的增加,对玉米脱水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北方地区自然条件非常适合其生长,产量相对稳定,所以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这也为玉米的各种病害发生及传播提供了条件。在玉米的生长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各种病害,其中玉米大斑病是十分常见的病害之一,一旦发生,会对玉米的生产造成不利的影响。本文主要针对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进行分析研究,同时也给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希望对玉米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玉米褐斑病是玉米植株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发病率及发生面积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玉米的产量和质量。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玉米褐斑病的病害症状、流行特点、发生条件等,根据玉米的生长要求及病原菌生长环境,从而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旨在为降低玉米褐斑病的发生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对冀南地区推广的36个玉米品种进行了田间自然发生条件下的病虫害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的病虫害发生程度存在差异,大多数玉米品种对玉米蚜虫缺乏抗性,对传统病害如玉米大斑病、玉米小斑病、玉米弯孢叶斑病等发病较轻,但近几年新出现的病害如玉米褐斑病、玉米锈病等发病普遍或较重。另外还分析了影响玉米锈病和玉米蚜虫发生的因素,认为发生程度除受品种抗性等因素影响外,主要取决于8月下旬~9月中下旬的温度、湿度和降雨量。  相似文献   

17.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多种病害,每种病害都会对玉米的生长过程造成严重的危害,导致玉米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影响产量及品质,严重的还会导致绝收。所以病害防治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必须要加以重视。密切关注玉米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发生的苗头,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以确保玉米正常生长发育。本文主要针对玉米常见几种病害的发生及防治进行分析,以期为玉米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品种的更换及耕作的改变,玉米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呈加强趋势,发生严重的有玉米大斑病、小斑病、青枯病、褐斑病、纹枯病、苗枯病、粗缩病、锈病等,对玉米生产造成了很大影响。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粗缩病毒引起的病毒病,一旦得病产量损失严重,是一种毁灭性病害,由于耕作制度的改变和种植感病品种而逐年加重,,现已发展成为玉米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的病害。  相似文献   

19.
以玉米大斑病、灰斑病为主的玉米病害已经成为影响普洱市玉米生产的重要因素。玉米病害发生危害受到气候条件、品种抗病性、栽培管理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保障玉米生产,要开展调查研究,鉴定监测、推广应用高产抗病玉米品种,建立高产控病栽培技术体系,监测玉米病害发生动态,开展药剂防治技术,广泛培训农民,逐步建立普洱市玉米病害综合防治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20.
作者结合工作实际总结了玉米瘤黑粉病的发生原因、病害特征及防治措施,以期为有效减低病害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