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为了研究磁化水对棉田土壤的脱盐、抑盐效果及磁化水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通过磁化水滴灌大田示范试验表明:磁化水灌溉可以加快土壤盐分的淋洗,促使盐分向深层土壤运移,从而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在7~9 g/kg的轻度盐渍化土壤上磁化水灌溉不仅可以提高棉花的抗盐性,还能提高棉花的果枝数、铃数及产量。  相似文献   

2.
滴灌是目前新疆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但随着滴灌面积的不断增加,土壤次生盐渍化加剧,抑制了棉花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棉花产量下降。利用磁化水滴灌棉田,水在磁场的作用下.化学物理性质发生了变化(如水分子偶极矩增大,电性增强,活性增加,水中含氧量增多等),  相似文献   

3.
膜下滴灌与常规灌土壤盐分分布区别较大,为了探讨膜下滴灌土壤盐分分布规律,石河子炮台土壤改良实验站对相关地块土样进行多年测定,通过棉田土壤盐分变化结果,分析棉花膜下滴灌土壤在连续多年种植中盐分的运移特性,为盐碱地改良和棉花滴灌倒茬提供基础性参数.  相似文献   

4.
滴灌年限对棉田苗期水盐分布及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滴灌年限对膜下滴灌棉田苗期水盐分布及棉花生长的影响,选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21团连续应用膜下滴灌0~16年棉田——8个相近地块,对各地块在苗期的水盐运动规律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滴灌应用7年以上地块,垂直方向上,苗期含盐量由表层至深层呈上升趋势。滴灌应用7年以内及荒地,含盐量由表层至深层逐渐下降;第一次灌水后土壤中水盐水平方向向远离滴灌带方向运移,在蒸发作用下,盐分逐渐在膜间裸地0~10 cm聚集。垂直方向,盐分随水向下运移至90 cm以下,0~20 cm土层深度储盐量变化率为负值;滴灌7年内棉花出苗率和株高随滴灌应用年限的增加而增加,滴灌7年以上棉花出苗率基本稳定在83%以上,滴灌7年以上棉田苗期株高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咸水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和盐分的分布和积累规律及其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随灌溉水盐度的增大而增加;咸水灌溉棉田0~10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显著高于微咸水和淡水灌溉。土壤盐分随灌溉水盐度的增加而增高,盐分主要积累在表层0~20 cm和底层80~100 cm。微咸水灌溉对棉花产量影响不大,但高盐度的咸水灌溉会导致棉花产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水分是影响我国北方作物生长的重要因素,探讨滴灌和浇灌2种灌溉方式对土壤盐渍化程度及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其结果对调控土壤盐分含量分布及作物生长条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滴灌和浇灌对土壤水分、盐分和棉花生长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滴灌和浇灌对土壤水分和盐分分布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滴灌处理土壤含水率显著高于浇灌处理(P0.05),且土壤盐分含量显著高于浇灌处理(P0.05);在棉花蕾期、初花期和花铃期,滴灌处理的棉花株高、茎粗均显著高于浇灌处理(P0.05);滴灌处理棉花果枝数、节数和花铃数均显著高于浇灌处理,间接推知滴灌处理棉花产量高于浇灌处理。通过对比2种灌溉方式对土壤水分、盐分分布和棉花生长的影响,可以看出滴灌优于浇灌处理,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和控制土壤盐渍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再生水回灌对棉田土壤盐分的影响,在棉花种植过程中合理利用再生水资源,本试验在棉花生育期采取灌水定额400 mm对棉田进行灌溉,以常规绿化水作为对照,研究第一次灌水前、第二次灌水前和棉花采收后土壤中盐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污水回灌与常规灌溉相比,会提高土壤纵向0~30 cm深度总盐含量;土壤蒸发水分主要来自25 cm深度范围内的土层,且盐分随水分向地表运移;污水回灌盐分在0~40 cm深度范围内积聚,常规灌溉水分在0~50 cm深度范围内积聚。  相似文献   

8.
不同残膜量对棉田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为探讨滴灌条件下地膜残留量对棉田土壤水盐时空分布的影响。【方法】本试验在绿洲棉田设0 kg·hm~(-2)、225 kg·hm~(-2)、450 kg·hm~(-2)三种残膜量处理,于棉花播种前、收获后及盛铃期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采用土钻法分层取0~40 cm的土壤,进行土壤盐分测定并比较分析不同处理间差异。【结果】结果表明,残膜降低了膜下滴灌棉田土壤水分的均匀性,同时也导致棉田土壤盐分灌水后在各土层分布不均,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 0 kg·hm~(-2)残膜量处理随着时间推移土壤盐分在各个土层减少,而225 kg·hm~(-2)、450 kg·hm~(-2)处理随着时间的变化各土层在灌水后第1天到灌水后第3天土壤盐分减少,但第5天的土壤盐分大于第3天,两个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从灌水后第1天、第3天、第5天土壤盐分分布可看出,0 kg·hm~(-2)残膜量处理均匀性最好,其次是450 kg·hm~(-2)处理,最后为225 kg·hm~(-2)处理。在棉花种植播种前、收获后,不同残膜量对土壤盐分平衡的影响为:250 kg·hm~(-2)450 kg·hm~(-2)0 kg·hm~(-2);在运移速度上,随着深度和残膜量的增加,耕作层的土壤更容易出现土壤盐分的富集现象。【结论】由此可以说明,残膜的存在会阻碍土壤盐分的向下运移,同时随着残膜量的增加,阻碍土壤盐分的运移程度不同,导致土壤盐分在地表富集。  相似文献   

9.
新疆地处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严重不足,为探寻解决干旱区棉田冬季灌水问题,明晰北疆滴灌棉田不同灌水方式下冬灌灌水定额及其对水分、盐分和温度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从土壤的水分、盐分、灌水定额等综合调控以及非冬灌棉田作为对照(CK),设置滴灌和漫灌2种灌水方式,5个梯度的灌水定额(1 200,1 800,2 400,3 000,3 600m~3/hm~2)进行冬灌试验;通过对滴灌、漫灌和非冬灌的对比以及不同灌溉定额对水分、盐分的变化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冬灌对土壤水盐分布和含量的大小均有一定的影响,滴灌和漫灌均随灌水定额的增加,土壤水分和盐分影响深度随之加深,灌水定额为1 200~2 400 m~3/hm~2土壤水盐影响深度在150 cm左右,灌水定额为3 000~3 600 m~3/hm~2土壤水盐影响深度达到300 cm,滴灌和漫灌均有效淋洗并降低上层土壤盐分含量;相对漫灌方式而言,滴灌冬灌方式土壤水分入渗均匀和洗盐效果明显。综合考虑,在冬灌条件下,不同灌水方式的优劣秩序是:滴灌漫灌非冬灌;大定额灌溉比小定额灌溉(1 200~2 400 m~3/hm~2)保水储水更好,且洗盐压盐的效果更明显;综合水盐运移的复杂性以及洗盐效果,初步确定滴灌方式下灌溉定额为3 000 m~3/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塔里木垦区降水少,气候干旱,主要种植棉花,完全依赖灌溉。在灌排方式下,土壤盐渍化问题突出。随着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逐渐推广,节水增产效果愈来愈受到重视。在此条件下带来的危害报道很少。本文针对滴灌条件下棉田土壤盐分、水分、养分的变化进行了试验研究,为滴灌土壤脱盐技术提供改良依据。1试验方法1.1试验地情况2003年在农一师农科所滴灌棉花试验地,选土质不同的3个点取土调查。第1点土质为中壤,第2点为中壤夹有粘土隔离层,第3点为粘土。试验地播前每667m2(旧制1亩,下同)施基肥油渣86Kg、尿素26kg、二胺16kg;6月12日追施尿素10kg/667m…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不同头水滴灌时间棉花的田间调查,分析了3个不同滴灌时间对棉花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头水在6月10日后滴灌的棉田,其植株性状、单株成铃及产量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2.
采用土体的双向切片法,研究了膜下滴灌、淹灌两种不同模式下不同土层之间以及膜灌带的不同区域之间盐分分布的差异,进而得出盐分在不同的灌溉方式下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盐分由于灌水方式不同各处理之间变化趋势不同,同时,由于北疆棉田采用宽窄行的种植模式,宽行和窄行以及膜灌带两侧钾素和盐分的在各土层之间含量也呈现出显著差异。滴灌处理盐分在土壤表层有轻微表积现象,随深度增加盐分含量下降;常规淹灌处理,土壤表层含盐量低于滴灌处理,而随深度增加在0-60 cm深度范围内盐分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3.
灌溉方式对新疆棉花条田盐分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土体的双向切片法,研究了膜下滴灌、淹灌两种不同模式下不同土层之间以及膜灌带的不同区域之间盐分分布的差异,进而得出盐分在不同的灌溉方式下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盐分由于灌水方式不同各处理之间变化趋势不同,同时,由于北疆棉田采用宽窄行的种植模式,宽行和窄行以及膜灌带两侧钾素和盐分的在各土层之间含量也呈现出显著差异.滴灌处理盐分在土壤表层有轻微表积现象,随深度增加盐分含量下降;常规淹灌处理,土壤表层含盐量低于滴灌处理,而随深度增加在0~60 cm深度范围内盐分含量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光谱-盐分指数监测棉田土壤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棉田土壤盐分的光谱反演研究,为土壤盐渍化遥感动态监测提供可能。利用ASD地物光谱仪测定新疆兵团第六师共青团农场盐渍化棉田土壤光谱,结合土壤化学参数分析确定反映棉田土壤盐渍化程度的敏感波段,构建最佳盐分指数对棉田土壤盐分进行监测。结果表明,随盐渍化程度(0.084~1.659 g·kg-1)的加重,土壤光谱反射率呈上升趋势,在近红外区(1350~1850 nm)差异尤为显著,该波段范围光谱反射率与土壤盐分呈极显著相关(r=0.880**),且对土壤盐分响应敏感,为识别盐渍化土壤的敏感波段;选择盐渍化光谱敏感波段建立了盐分指数SI1,BI,SI2,NDSI,SI3监测棉田土壤盐渍化的模型,其中SI1和BI的RMSE分别为0.151和0.149、RE为7.5%和6.3%,预测能力强,可推荐为棉田土壤盐分监测的最佳模型。  相似文献   

15.
南疆滴灌棉田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滴灌技术在新疆棉区得到广泛应用,滴灌在节约水资源,提高棉花产量的同时,也改变了棉田生态环境,滴灌棉田病虫的发生也有了新的特点。南疆滴灌棉田主要病害有枯、黄萎病,棉花虫害主要有棉铃虫、棉叶螨、棉蚜等,棉花病虫害的发生使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膜下滴灌棉花不同中耕处理的土壤处理性状和棉花的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LAI),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中耕处理使棉田土壤的物理性状得到改善,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增多,叶面积指数增大且峰值出现早,持续时间长,棉花产量明显提高,中耕处理棉花产量比未中耕处理增加13.3%,棉田的氮肥当季生产效率和水分利用率也明显提高;但中耕次数的增加并没有使棉花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验证双龙腐植酸钾-I型原料滴灌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查验该肥料在棉花上的施用效果,特在棉花上进行了不同用量的喷施试验,结果表明,(1)滴出苗水时随水施入腐植酸精钾-Ⅰ原料滴灌肥,可提高棉花出苗率,以施入腐植酸精钾-Ⅰ原料滴灌肥3 kg/667 m^2的棉田棉花出苗率较高,出苗率较对照增加3.6%;(2)对各处理的棉花生长发育及籽棉单产情况进行分析,以施入腐植酸精钾-Ⅰ原料滴灌肥3kg/667m^2的棉田棉花生长发育较好,籽棉增产效果较明显,因此,适当的增加腐植酸精钾-Ⅰ原料滴灌肥可提高籽棉单产。  相似文献   

18.
对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滴灌方式下棉田的微生物数量及根际、根外微生物数量均多于沟灌;两种滴灌方式都具有明显的根际效应;滴灌使土壤处于厌气条件,土壤酶活性没有明显增加,但由于滴灌可随水滴肥,适时适量供给棉花生长所需肥水,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  相似文献   

19.
滴灌棉花"三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棉花膜下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棉花生态条件发生改变,棉田主要害虫棉铃虫、棉蚜、棉叶螨有加重发生的趋势。因此,滴灌棉田虫害发生情况和防治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膜下滴灌对棉田生态环境及作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膜下滴灌对棉田生态环境状况及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膜下滴灌与常规灌溉相比,覆膜滴灌改变了棉花田间水分环境,为棉花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水、肥、气、热条件,有利于棉花生长发育;同时,可以减少地面蒸发,减少灌溉水的深层渗漏, 保持土壤肥力, 提高水分利用率, 增加作物产量,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