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海笋为瓣鳃纲、海螂目、海笋科动物。宽壳全海笋(Barnea(Cyrtopleura)dilatata(Souleyet))是海笋科、全海笋属的一种,外形与象拔蚌相似,主要分布于菲律宾、日本及我国沿海。宽壳全海笋生长速度较快,一周年壳长生长可达7厘米以上,体重超过100克,具有良好的养殖开发前景。为此,笔者于2004年进行了宽壳全海笋人工育苗试验,并培育出了苗种。现将试验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许红 《河北渔业》2016,(2):42-43
正宽壳全海笋(学名:Barnea dilatata)属瓣鳃纲、海笋科,外形与象拔蚌近似,在我国北方沿海也被称为象鼻子蛤。其体软肥满、味道鲜美,营养价值和味道均在牡蛎之上。而且生长速度很快,经一周年生长其壳长可达6~8cm,鲜重80~120g。本人多年从事海水育苗工作,现将宽壳全海笋育苗技术总结如下。1种贝的选择首先选择亲贝的时间要掌握好,一般在7月1日至7月15日左右结合大潮期计算日期,要在  相似文献   

3.
象拔蚌(Panapeagenenose)属软体动物,双壳纲,海螂目,海螂属,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东海岸,生活在水温0℃~24℃,盐度26‰~34‰,水深6m~30m,泥沙底质的海区中。象拔蚌在餐饮业中属高档消费品,每年我国进口象拔蚌约500t左右。1999年6月,我们引进规格为2cm苗种50万粒,在辽宁省长海进行底播实验,生长良好,于2002年2月,平均规格达16.5cm,个体体重410g左右,现将象拔蚌人工育苗技术总结如下。一、育苗设施1.育苗池总水体300m3,其中6m3育苗池10个,12m3育苗池20个。2.基础饵料生物培育池水体50m3。3.水处理及供气系统同其他贝类育苗设施。二、亲贝来…  相似文献   

4.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形目、帘蛤科、蛤仔属,黄河三角洲地区俗称马蚬、花蛤。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产》2022,(2):107-111
一、品种概况 (一)培育背景 文蛤(Meretrix petechialis),又称为短文蛤,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双壳纲(Bivalvia),帘蛤目(Veneroida),帘蛤科(Veneridae),文蛤属(Meretrix),是一种重要的滩涂经济贝类.文蛤作为一种广温埋栖性贝类,在我国从辽宁到广西沿...  相似文献   

6.
文蛤,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异齿亚纲,帘蛤目,帘蛤科,文蛤属,是一种埋栖型的双壳经济贝类。该贝适应性强、养殖周期短、产量高、肉质鲜美,是具有规模化养殖潜力和市场前景的品种。文蛤的规模化人工育苗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然而在育苗及养殖过程中对环境因子的把握仍处在经验阶段。笔者对文蛤亲贝进行各种促熟和催产研究,以期找出最适促熟和催产方法,为文蛤人工育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形目、帘蛤科、蛤仔属,是我国主要的海产经济贝类之一,曾在胶州湾水域分布甚广。近年来由于自然种群资源严重衰退,目前主要以移植底播养殖为主。自2000年以来胶州湾底播养殖菲律宾蛤仔苗种主要来自福建莆田,菲律宾蛤仔的底播养殖已成为青岛的特色渔业。  相似文献   

8.
青蛤(Cyclina sinensis)俗称哈蜊、牛眼蛤、黑蛤,隶属于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青蛤属,是栖息于潮间带泥沙底质或沙泥底质的埋栖型双壳贝类,分布区域广泛,为广温广盐性品种,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养殖贝类之一,市场需求量大,并可出口创汇。浙江省现有青蛤养殖面积3.3万hm^2,年产量约4.5万t。乐清市青蛤养殖历史悠久,但苗种来源基本依赖于江苏等外省的自然苗。  相似文献   

9.
<正>硬壳蛤(Mercenaria mercenaria Linnaeus)是我国近年来从美国引进的双壳贝类,隶属瓣鳃纲、真瓣鳃目、帘蛤科,又称小圆蛤、北方帘蛤或美洲帘蛤。它个体大、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硬壳蛤为广温、广盐性贝类,能在沙底、沙泥底、泥底和海岸床等多种底  相似文献   

10.
<正>脉红螺(Rapana venosa)属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骨螺科,红螺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我国黄海、渤海,日本、朝鲜及俄罗斯沿海亦有分布[1]。其栖息场所多在生有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等处,主要以双壳贝类及其他动物尸体为食,属大型肉食性软体动物,因此常被列为贝类养  相似文献   

11.
近江蛏(Sinonovacula rivularis sp.nov.)隶属于双壳纲,灯塔蛤科,缢蛏属,为缢蛏属中的一新种。该蛏形似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at),但壳长与壳高之比大于缢蛏,在精子形态、遗传基因上与缢蛏有显著的差异,2006年定名为近江蛏,为一种河口埋栖型贝类。  相似文献   

12.
<正>文蛤当地俗称"花蛤",属于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文蛤属。文蛤是埋栖型贝类,喜栖于滩面平缓的细沙滩或泥沙滩上,尤以河口两侧及河口浅海区最为密集。文蛤是黄河三角洲浅海重要的经济贝类之一,它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历史上黄河三角洲海域盛产文蛤。海洋渔业  相似文献   

13.
正近江蛏(Sinonovacula rivularis sp.nov.)为河口埋栖型双壳贝类,隶属于双壳纲,灯塔蛤科,缢蛏属,为缢蛏属中的一新种。该蛏形似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at),但壳长与壳高之比大于缢蛏,在精子形态~([1])、遗传基因~([2])上与缢蛏有显著的差异,2006年定名为近江蛏~([1])。近江蛏具有肉味美、适应低  相似文献   

14.
正蛏子,学名缢蛏,属软体动物,是双壳纲帘蛤目贝类动物,生活在海洋之中,为常见的海鲜食材。贝壳脆而薄呈长扁方型,自壳顶到腹缘,有一道斜行的凹沟,故名缢蛏。宁波沿海一带多滩涂,对养殖蛏子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宁波大众海特产,据清《宁海县志》记载:蛏、蚌属,以田种之谓蛏田,形狭而长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  相似文献   

15.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俗称大毛蛤、赤贝、血贝,隶属瓣鳃纲、列齿目、蚶科、毛蚶属,是一种重要的海产经济双壳贝类,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和菲律宾沿海均有分布。我国以黄海北部资源最为丰富,辽宁大连及丹东地区沿海是我国主要产区,山东威海和天津塘沽等地也有一定产量。  相似文献   

16.
文蛤又名花蛤,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真瓣鳃目、帘蛤科、文蛤属.其贝壳略呈三角形,腹缘呈圆形,壳质坚厚,两壳大小相等,喜生活在有淡水注入的内湾及河口附近的细沙质海滩.文蛤肉嫩味鲜,是贝类海鲜中的上品,经济价值高.我国渤海湾沿岸河口众多,有广阔的适于文蛤生长的砂质海滩,利用来进行文蛤的护养增殖条件优越,并且投资少,技术简单,经济回报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李振兴 《水产学报》2006,30(3):429-432
美洲帘蛤Mercenaria mercenaria(Linnaeus,1758)隶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ea、瓣鳃纲Lamellibrachia、帘蛤目Veneroida、帘蛤科Veneridae,又称硬壳蛤、北方帘蛤或小圆蛤。原产于美国佛罗里达州Cawrence湾,墨西哥湾,加利福尼亚Hamboldt湾到英格兰海域,在美国东、西海岸北纬25°~38°海域均有分布。美洲帘蛤与我国的文蛤(Meretrixmeretrix)同属帘蛤科,是一种生长快,适应能力强,适温、适盐范围广,经济价值高的大型双壳贝类[4-10]。美洲帘蛤软体部的蛋白质含量高达60.69%(DS),氨基酸的总含量为524.2mg·g-1,蛋白质的氨基酸含量为893.5mg·g-1…  相似文献   

18.
光裸方格星虫,俗称“沙虫”,属星虫动物门、星虫纲、方格星虫属。皱肋文蛤,又称“越南白”,属软体动物门、瓣腮纲、帘蛤目、帘蛤科、文蛤属两者都足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的海产品。  相似文献   

19.
<正>织锦巴非蛤(Paphis textile)俗称花甲王,隶属双壳纲、帘蛤科、横帘蛤属,壳坚硬,呈长卵圆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福建以南沿海,属潮下带埋栖型贝类。由于多年的浅海捕捞,该贝自然资源锐减,尤以广西沿海为重,价格常年居于高位。织锦巴非蛤在底潮流较大海区的养殖过程中常出现迁移现象,但随着近年来种苗繁育技术的突破和价格的驱动,养殖面积也不断增加。由于  相似文献   

20.
<正>西施舌[Coelomactra antiquata(Spengler)]属软体动物门、双壳纲、帘蛤目、蛤蜊科、腔蛤蜊属,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西施舌肉质脆嫩、味甘美,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名贵贝类。近年来,由于海域污染和滥捕等原因造成西施舌产量逐年减少,资源日趋枯竭。为了更好地恢复西施舌资源,笔者于2014年在莆田平海开展西施舌苗种规模化培育试验,在苗种培育后期开展不同投饵量对西施舌苗种生长影响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