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7 毫秒
1.
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粮食、饲料、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其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水平皆居粮食作物之首。“九五”期间,全区年均玉米种植面积达133.8万hm2,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0%左右;年均玉米总产达733.9万t,占粮食总产的50%以上;玉米单产平均为……  相似文献   

2.
<正>玉米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总产最高的粮食作物。黄淮海区域是我国最重要的夏玉米产区,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1/3,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玉米螟发生情况与绿色防控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玉米作为第一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09年玉米播种面积为471.2万hm2,2010年达520万hm2,玉米总产已占全省粮食总产的46.37%。玉米螟是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上发生最重、  相似文献   

4.
宜昌市夏玉米产业技术需求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2009年玉米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2012年玉米总产超过水稻,一举成为中国总产第一的粮食作物。宜昌玉米常年种植面积10万hm2,夏玉米面积逐年扩大。为了准确了解宜昌市夏玉米生产现状及产业技术需求,按照产业体系的要求和统一部署,2012~2013年,宜昌市农科院玉米课题组对宜昌辖区内夏玉米主产区当阳市、枝江市和远安县开展了市县农技中心、农技站及农户三位一体的立体调研活动。通过实地调查走访,基本摸清了宜昌区域内夏玉米生产的现状和玉米产业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我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年种植面积在1.78万公顷以上,但单产总体水平较低。因此,我县玉米单产水平提升空间很大,提高玉米单产对提高全县粮食总产,提高农民种植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玉米在我国是仅次于小麦、水稻的重要粮食作物。我国是世界玉米第二生产大国。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为2 545万hm2,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5%,总产达到13 000万t,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8%。玉米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玉米生产是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国民经济的重要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自治区发展玉米生产的经验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玉米是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的粮食、饲料、经济作物和工业原料,其种植面积、总产量、单产水平皆居粮食作物之首.1998年全区玉米种植面积达147.078万hm2,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29.23%;玉米总产达839.8万t,占粮食总产的53.13%,玉米单产为5709.9 kg/hm2,超过全国和世界玉米平均单产水平,在我国也属前列,玉米在我区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中占举足轻重地位.进入90年代以来,我区玉米种植面积增长迅猛,总产快速增加,但单产提高缓慢,种植玉米的比较效益呈下降趋势,库存增加,商品粮"卖难",不同程度地造成一些社会浪费,困扰着我区玉米生产的健康持续发展.认真总结我区玉米生产中的经验教训,明确存在的关键问题,有益于合理调整作物布局,促进玉米生产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加快产业化生产进程.  相似文献   

8.
玉米是简阳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60万亩上下,占大春粮食面积的38%左右,总产占大春粮食总产的40%左右,占全年粮食总产的30%左右.长期以来,我市玉米常遭受发生频率高达61%的夏旱和发生频率高达54%的伏旱影响,玉米往往因气候的变化,年际间产量波动很大.  相似文献   

9.
<正>玉米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玉米在我国是仅次于小麦、水稻的重要粮食作物。我国是世界玉米第二生产大国。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为2 545万hm2,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5%,总产达到13 000万t,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8%。玉米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展玉米生产是促进农业发展、增强国民经济的重要潜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玉米是曲靖地区播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年均种植面积16.67万hm^2左右(占全省玉米种植面积100万hm2的16.7%),总产近10亿kg,占全年粮食总产的41%。玉米生产在整个农、牧、渔业经济发展中起着积极重大的推动作用玉米单产的高低直接左右着总产的实现,提高单产是实现总产的基础,推广应用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是提高单产的关键,是保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小麦在中国粮食构成中占有极其重要地位。在最近几年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巾,粮食作物种植比例不断下降,而小麦是下降最多的,2002年以后玉米播种面积已超过小麦播种面积。2003年的小麦种植面积为2200万公顷,每公顷平均单产3932kg,总产8649万t,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20%,是仅次于水稻和玉米的第三位重要的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关中平原东部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温度适宜,雨量充沛,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农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是陕西乃至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素有“陕西粮仓”之称。玉米是关中东部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渭南市常年玉米种植面积408万亩左右,占粮食面积的46.9%,总产占粮食总产的58%以上,在全市粮食和饲料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玉米育种、栽培等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畜牧业、加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得到了迅速的提高。玉米是中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第一、总产量第二大作物。我国现有的种植面积、总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2007年玉米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为2,947.75万hm2、15,230,000万kg和5167.5kg/hm2,比2003年增加了540.93万hm2、3,647,000万kg和355.5kg/hm2。玉米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2007年玉米总产增加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为44%以上,位居各粮食作物之首。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玉米育种、栽培等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畜牧业、加工业的迅猛发展,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得到了迅速的提高。玉米是中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第一、总产量第二大作物。我国现有的种植面积、总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2007年玉米种植面积、总产和单产为2,947.75万hm2、15,230,000万kg和5167.5kg/hm2,比2003年增加了540.93万hm2、3,647,000万kg和355.5kg/hm2。玉米产业化的快速发展为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做出了重要贡献。2003~2007年玉米总产增加对全国粮食增产贡献率为44%以上,位居各粮食作物之首。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云南禄劝县主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16万亩,占全县大春粮食作物总面积的47.06%;年总产6457万千克,占全县粮食年总产量的58.38%.  相似文献   

16.
耐密玉米品种大垄双行比空栽培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丽 《现代农业》2011,(8):34-36
玉米是当今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水稻居第三位,单位面积产量和总产量居第一位。玉米是建平县第一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都在80万亩以上,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建平县粮食总产。近几年,通过国内外玉米种植密度的发展和生产实践证明,玉米产量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2010年,建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大垄双行二比空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选用玉米耐密品种,通过与当地常规品种对比,研究出一套密植增产的技术模式,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玉米是平罗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04年种植31.5万亩,占全县粮食种植面积(74.4万亩)的42.3%,其中套种玉米24万亩,单种玉米7.5万亩。套种玉米单产443.1kg/667m2,单种玉米单产583.2kg/667m2,玉米总产为15008.4万公斤,占全县粮食总产(26240.4万公斤)的57.2%。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  相似文献   

18.
紧凑型玉米鄂玉10号种植密度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是毕节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年均播种面积占粮食总播面积的35%.产量占粮食总量的40%以上。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我区的粮食总产。鄂玉10号抗性强、产量高,备受广大农户的欢迎。而种植密度是决定玉米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我们结合2007年“玉米千亩连片超高产示范工程”项目的实施.对鄂玉10号开展了种植密度的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19.
梅书泉 《吉林农业》2011,(10):97-97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也是较好的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在粮食生产中居第二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玉米生产,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量,推动养殖业和酿酒业的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着重要作用。文章简要介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增加玉米产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崔云 《吉林农业》2011,(8):114-114
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同时也是较好的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和总产在粮食生产中居第二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玉米生产,提高单产,增加总产量,推动养殖业和酿酒业的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着重要作用。文章简要介绍了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为增加玉米产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