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杂泰丰是华南农业大学利用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优质两系超级杂交稻品种。兴宁市从2005年开始试验示范种植,每667m2产量平均在660-700kg之间,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是目前在生产上极具增产潜力的优良品种。至2008年晚造,培杂泰丰推广种植面积比例占兴宁市水稻种植面积的21%,为兴宁市的粮食增产增收起了很大的作用。本文重点介绍培杂泰丰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优质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培杂泰丰是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航天育种研究中心以培矮64S为母本,与该中心选育的优质新恢复系泰丰占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米质达国标优质三级,200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06年被农业部确认为第一批国家级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介绍了培杂泰丰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培杂泰丰是华南农业大学利用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优质两系超级杂交稻品种.兴宁市从2005年开始试验示范种植,每666.7m<'2>产量表现平均在660~700kg左右,各种农艺性状表现优良,是目前在生产上极具增产潜力的优良品种.至2008年晚造止,兴宁市培杂泰丰推广种植面积比例占水稻种植面积的21%,为兴宁市的粮食增产增收起了很大的作用.介绍了培杂泰丰的特征特性及强化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4.
优质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杂泰丰是华南农业大学植物航天育种研究中心以培矮64S为母本,与该中心选育的优质新恢复系泰丰占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稻,米质达国标优质三级,200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06年被农业部确认为第一批国家级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介绍了培杂泰丰的选育过程、主要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广东农业科学》2006,(9):30-30
近日,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育成的天优122、桂农占和华南农业大学育成的培杂泰丰3个品种,被农业部确认为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农业部此次发布第一批超级稻示范推广确认品种共21个。  相似文献   

6.
《广东农业科学》2006,(10):14-14
近日,根据农业部《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公布第一批超级稻示范推广确认品种的通知》(农办科[2006]36号)文件通知,华南农业大学陈志强教授等人选育的杂交稻新组合培杂泰丰被确认为第一批超级稻示范推广品种。培杂泰丰于2004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号:粤审稻2004013),于2006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号:赣审稻2006044),并于2004年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申请号20040228.5)。  相似文献   

7.
培杂泰丰是华南农业大学选育的籼型两系杂交水稻。该品种具有熟期适中,产量较高,米质较优,分蘖力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华南地区双季稻栽培,作早稻种植生育期平均125天,作晚稻种植生育期平均115天。  相似文献   

8.
优质超级稻培杂泰丰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杂泰丰是由华南农业大学利用航天育种技术育成的国家超级稻示范推广的优质两系杂交稻.兴宁市白2005年成功引进种植以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并总结出一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该规程技术成熟,适于操作,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超级稻培杂泰丰主要的特征特性,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种、育秧、栽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培杂泰丰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超级稻培杂泰丰晚造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培育嫩壮秧、抛秧、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内容,以为超级稻培杂泰丰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超级稻培杂泰丰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播种、育秧、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割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培杂泰丰的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于2004、2005年相继通过广东省及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蕉岭县引进种植后表现高产稳产,品质佳。根据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蕉岭县耕作栽培制度,提出培杂泰丰在蕉岭县的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种方式对直播水稻倒伏指数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不同播种方式对直播稻倒伏性状的影响,以水稻精量穴直播机(行距20 cm)进行开沟起垄,试验以杂交稻品种培杂泰丰和常规稻品种玉香油占为材料,比较分析人工穴播和人工条播2种播种方式下水稻各生育时期的根系生长动态以及抗倒伏性状。结果表明,与条播方式相比,穴播方式显著降低了培杂泰丰的重心高度和基部3节总长,显著提高了培杂泰丰分蘖期的根系干质量和孕穗期的单茎根系体积以及玉香油占分蘖期的平均直径和单茎根系体积。说明开沟起垄方式下穴播较条播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早造,五华县水寨镇榕树村“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高产高效生产示范”66.67 hm2示范片的生产技术集成百亩核心区通过省级专家组验收,每667 m2产量达667.5 kg。介绍了培杂泰丰的示范结果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培杂泰丰和粤晶丝苗为材料,采用水培方法,通过设计不同的栽插孔穴直径(栽插孔径分别为20、28、35 mm,依次记为D1、D2、D3)限制水稻的无效分蘖,研究抑制无效分蘖对不同基因型水稻的产量和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的影响。结果表明:与D1、D3相比,D2显著提高了水稻培杂泰丰和粤晶丝苗的成穗率和每穗总粒数,最终显著增加了水稻产量;D2、D3处理水稻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D1处理,D3处理水稻培杂泰丰和粤晶丝苗抽穗后叶面积大,茎鞘非结构性碳含量高,但主要供给营养器官,对产量贡献少;水稻培杂泰丰和粤晶丝苗幼穗分化期的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与每穗总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机械同步深施肥对水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超级杂交稻培杂泰丰和超级常规稻玉香油占为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机械同步深施肥不同施肥量对直播水稻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 500kg/hm2范围内,施肥可以显著增加培杂泰丰和玉香油占的收获产量、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实粒数;可以显著增加水稻株高和叶面积指数,提高叶片SPAD,增加干物质积累总量,从而明显改善水稻群体质量。  相似文献   

17.
研究铺膜垫底后水稻株高与分蘖动态的变化规律,可为该项技术的完善以及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2007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学实验农场,以杂交稻(培杂泰丰)和常规稻(桂香占)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常规水作(CK)、常规旱作、铺膜垫底旱作3个处理条件下水稻株高和分蘖的变化。结果表明:铺膜垫底旱作能缓解常规旱作引起的水稻株高的降低程度,并能提高2个水稻品种的有效分蘖比例。与常规水作处理相比,铺膜垫底旱作对水稻株高及分蘖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超级稻"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与传统栽培技术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超级杂交水稻培杂泰丰和华优86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正常生产条件下,进行"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与传统栽培技术的产量、产量形成规律和经济效益等的比较。结果表明:1)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减少了分蘖的衰亡,提高了水稻的有效穗数,进而显著增加了单位面积的颖花数。2)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降低了生长后期水稻叶面积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幅度,延缓了水稻叶片的衰老进程。3)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显著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其中华优86增产19.5%,培杂泰丰增产10.9%。4)强源活库优米栽培技术的经济效益比常规技术提高了18.4%。  相似文献   

19.
培杂泰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适时早播与培育壮秧、重施基肥与适时匀抛、科学管理与确保丰产等方面介绍培杂泰丰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促进该品种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不同播种方式对直播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明不同播种方式对直播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水稻精量穴直播机进行开沟起垄,开展人工穴播和人工条播两种播种方式的大田研究。试验以杂交稻品种培杂泰丰和常规稻品种玉香油占为研究材料,比较分析了2种播种方式下水稻干物质积累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基于开沟起垄直播开展穴播和条播的研究结果表明,以穴播方式的水稻产量较高,穴播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培杂泰丰和玉香油占的产量,分别达到23.77%和10.89%,其原因是穴播处理能够提高供试水稻品种的有效穗数,穴播方式还有利于优化水稻群体配置,增加水稻群体干物质积累。因此,开沟起垄方式下穴播较条播有利于水稻稳产和增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