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卉》2020,(2)
对于林场育苗工作常见问题及对策探讨,首先分析林场育苗工作常见问题,其中包括了林场育苗技术问题、林场育苗过程中监督和管理问题、没有及时处理质量低下的育苗,然后分析林场育苗工作高效对策,包括:重视林场育苗工作的开展、加强育苗质量的评价标准、要强化育苗在生长期管理工作、加强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深化改革,促进林场育苗工作更好地发展,最后通过林场育苗的常见问题和有效对策得出:能够提高林场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并运用育苗的技术手段和管理制度,从而提高林场育苗生产量,促进林场育苗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林业部门纷纷制定退耕还林计划,以容器育苗技术为主,确保苗木的成活率。基于此,以林业育苗中容器育苗技术的应用为主题,阐述林业育苗中容器育苗技术的应用优势,分析容器育苗技术的实施特点和容器育苗技术在林业育苗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该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具体应用,通过选择育苗苗圃、选择育苗容器、选择育苗基质、播种催芽、种苗移栽前管理、种苗移栽后的管理等6个阶段,落实相关的技术,以期提高树苗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3.
欧李是我国特有的树种,果实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其钙和铁的含量位列各种水果之首。本文详细介绍了欧李的7种繁殖技术:播种育苗、嫁接育苗、扦插育苗、分株育苗、压条育苗、埋根育苗和组培育苗。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培育壮苗是蔬菜获得早熟丰产的基础,春大棚蔬菜的育苗技术效果已为人们所关注,并取得了很大发展。目前,北京郊区大都利用温室育苗,有以下几种育苗方式:①营养上方和营养钵育苗;②电热线育苗;③无土(或称基质)育苗等。上述各种育苗方式,要求不同的育苗设备、技术条件,生产者应根据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地选用相应的育苗方式和方法,育苗条件不具备者,亦可向有关育苗工厂订购所需秧苗。现就不同育苗方式所要求的设备条件、育苗方法、技术特点与效果分析比较如下。 一、营养上方和营养钵育苗 (一)育苗场地及设备条件育苗场地大多设在改良…  相似文献   

5.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的内涵是:集成繁琐的育苗技术环节,实行规范化管理;集中资金投入,改分散育苗为集中育苗;节约用工、用药、用种,实现增产、增收、增效。2007~2010 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连续4 年分别在河北、山西、宁夏、山东召开有关蔬菜集约化育苗会议。通过对全国各地集约化育苗技术
发展情况的交流和总结,基本明确:当前我国蔬菜集约化育苗呈现以穴盘育苗为规模化育苗主要形式,以营养块育苗为小规模育苗辅助形式的鲜明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瓜菜》2015,(6):26-28
为了研究集约化育苗模式、降低农户劳动量,开展西瓜穴盘育苗和营养钵育苗对西瓜幼苗生长和质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穴盘育苗嫁接工效高于营养钵育苗24%。各个苗龄的干物质含量均是穴盘育苗表现较好;根冠比只在苗龄50 d后营养钵育苗优于穴盘育苗;穴盘育苗在育苗初期和50 d后的壮苗指数分别高于营养钵育苗69%和3.76%。因此,综合嫁接工效、干物质含量和根冠比、各个苗龄壮苗指数的数据,穴盘育苗优于营养钵育苗,表现出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7.
湖北地区十字花科蔬菜种植以秋冬季露地栽培为主,夏季进行播种育苗,本研究以甘蓝、大白菜和花椰菜3种主要十字花科蔬菜为研究对象,开展夏季漂浮育苗与穴盘育苗2种育苗方式的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漂浮育苗可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的育苗数量,每667 m^(2)漂浮育苗可比穴盘育苗多育140000株,提高育苗效率33.3%;漂浮育苗可提高甘蓝和花椰菜种子萌发率,且漂浮育苗的种苗生长状况及露地栽培定植后植株生长状况显著优于穴盘育苗,甘蓝、大白菜和花椰菜单株商品质量分别提高29.2%、46.1%和41.1%。综上,漂浮育苗技术更加适于夏季十字花科作物育苗,可提高育苗效率和种苗质量,是一种优质高效的育苗方式。  相似文献   

8.
郭田田  赵竑博 《现代园艺》2024,(5):116-117+115+120
工厂化育苗因其自身存在的诸多优势,在众多育苗技术中脱颖而出。与传统育苗相比,工厂化育苗具有节约土地资源、育苗周期短、管理规范化等特点。本研究系统总结了工厂化育苗的一些技术特点,并对工厂化育苗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一定展望。  相似文献   

9.
容器育苗产业化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容器育苗具有成活率高、节约人力等优点,根据国内外现代林木育苗发展现状和趋势,概述了容器育苗在基质选择、容器选择、育苗密度、质量评价指标以及工厂化育苗各项育苗产业化关键技术,以期为容器育苗技术在生产中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采用穴盘育苗、管道内播种育苗2种育苗方式,对木耳菜的发芽率、地上长度、地下长度、叶片数、最大叶宽、最大叶长的影响进行试验研究,探索木耳菜无土栽培的最佳育苗方式。结果表明:穴盘育苗有利于发芽率、最大叶长、最大叶宽的增加;管道内播种育苗有利于木耳菜地上长度和叶片数的增加;2种育苗方式对木耳菜地下长度的影响无显著差别。结论:在木耳菜无土栽培育苗中,穴盘育苗优于管道内播种育苗。  相似文献   

11.
育苗容器是最科学合理的育苗技术之一,被广泛运用在农林业种苗培育。主要通过对育苗容器技术的研究背景、不同类型的育苗容器、不同类型的育苗容器成型机、无纺布育苗容器及其成型机的最新研究进展、育苗容器及其成型机的未来发展趋势作了阐述。提出推广和应用自动化育苗容器成型技术、无纺布容器育苗技术,并加快制定和完善现有技术标准的脚步。  相似文献   

12.
辣椒在淮安蔬菜保护地栽培中所占的面积较大,尤其是秋延后红辣椒占的比例更大。此茬育苗在6~8月可陆续进行,7月下旬8月初最为集中,此时正值高温多雨季节,病虫为害频繁,育苗难度较大。传统育苗方式有直播、营养钵育苗移栽、撒播育苗再移栽,而在蔬菜科技园区的示范、宣传、推广下,基质穴盘育苗技术已被大多数农户接受。该项技术以操作简单、节本增效、抗逆性强等优点而深受用户青睐。然而由于基质穴盘育苗受外在环境影响较大,有别于传统的土壤育苗,尤其在高温季节,如管理不当,育苗易失败。现正值育苗季节,总结这几年工厂化育苗的经验,以及菜农育苗中易出现的情况,归纳出育苗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3.
油松苗木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育苗实践,介绍油松的采种方法,以及平地育苗、山地育苗、容器育苗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辣椒漂浮育苗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漂浮育苗技术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比较先进的育苗方式,辣椒漂浮育苗技术是我国西南辣椒主产区的主要育苗方式,对辣椒产业化发展的影响较大,意义深远。笔者综述了辣椒漂浮育苗存在的几种主要方式、漂浮育苗存在的优点,对辣椒漂浮育苗有重要影响作用的环境因子,分别从育苗基质、育苗盘、营养液、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因子对辣椒漂浮育苗的影响进行较全面的总结,并对各影响因子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同时,指出了辣椒漂浮育苗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并展望了今后辣椒漂浮育苗中应该优化和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5.
西红柿漂浮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漂浮育苗技术是近几年来推广的一项先进的现代水培育苗新技术,在降低育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明显优于常规育苗。本文从育苗场地的选择、苗池建造、基质配制、装盘播种、营养液的配制、苗床管理、移栽、育苗常见问题及防治等几个方面阐述了西红柿漂浮育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无土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蔬菜无土育苗,是70年代从国外引进的先进育苗技术,它适用于各种栽培方法,包括蔬菜无土栽培、保护地栽培和露地栽培。无土育苗是以水、化肥配制的营养液和通气良好的固体材料代替土壤进行育苗的一种方法,由于育苗不用土,所以叫无土育苗。这种育苗技术,对于改革传统育苗技术,实现育苗的机械化,减少劳动强度,提高秧苗的成活率和整齐度,培育早熟高产的壮苗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葡萄快速育苗的方法很多,如温室塑料营养袋育苗、火炕育苗、阳畦育苗等,现在又介绍地膜育苗,各地可根据自己的条件,因地制宜地选用。  相似文献   

18.
育苗是蔬菜栽培作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蔬菜生产技术的主要特色之一。蔬菜现代育苗技术的要点是育苗技术科学化、标准化,育苗操作管理省力化、机械化、甚至自动化。《蔬菜现代育苗技术》是一本全面介绍蔬菜现代育苗技术的专著,内容包括国内外蔬菜现代育苗技术的概况、蔬菜现  相似文献   

19.
信阳市蔬菜育苗仍以传统的床土育苗、营养钵育苗为主。育苗基质为田园土和有机肥。育苗过程存在营养土配比没有标准,难以掌握;病虫草害发生蔓延难以控制;育苗工序难以简化三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营养块育苗是应用营养块代替营养钵育苗的一种形式,在信阳  相似文献   

20.
育苗是蔬菜栽培的重要环节。特别是保护地育苗更具有早熟、丰产的重要作用。蔬菜保护地育苗必须充分利用自然光能,适当增加育苗投入,合理应用育苗技术,才能不断提高育苗的效果。注意育苗效果的分析,可以为不断提高育苗效益、改进育苗技术或评价育苗技术方案提供可靠的依据。为达到这个目的,应该采用多目标综合指标体系评价的方法,防止单一指标评价的片面性而造成认识上和技术上的失误。 育苗效果评价指标简介 为了全面评价育苗效果,可应用各种不同指标进行效果分析。现择要简介如下: 一、生态功能指标组 设置该组指标的目的在于通过计算与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