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魔芋软腐病田间药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防治魔芋软腐病的有效农药及防治方法,筛选农用链霉素、克菌星、腐烂灵、绿乳铜和敌力脱5种杀菌剂对魔芋软腐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并对不同防治方法的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说明,克菌星对预防出苗前田间种芋腐烂和控制病害扩展有明显效果。此外,该项目从魔芋软腐病的发生规律及田间症状特点出发,提出了魔芋软腐病田间病情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魔芋软腐病防治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魔芋软腐病是魔芋上的重要病害之一,Frwinia carotovorus(Jones)Holl为主要致病菌。在贵州省魔芋主要种植区,海拔1000m以下的地块,每年7-9月为病害高发期。常规药剂农用链霉素的防次不明显。通过室内8种药剂筛选初步表明:克菌星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腐烂灵和绿乳铜的抑菌作用略大于农用链霉素。  相似文献   

3.
正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是魔芋生产上的两大病害,被称为魔芋的"两大克星"。这两大病害病菌传播快,发病率高,轻者致茎叶黄化,严重时致茎杆腐烂、植株倒伏、球茎腐烂,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在生产中应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及早严加防治,从而减轻危害。一、发病症状及特点1.魔芋软腐病:软腐病是细菌性病害,主要为害叶片、叶柄及球茎。苗期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与魔芋软腐病发生相关的土壤微生物,从患软腐病腐烂的魔芋球茎深处分离出1株优势菌株,命名为ZX001。将该菌株的16S rDNA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的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其与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菌种的亲缘关系最近,序列同源性达到99%以上,结合细胞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分析结果,将ZX001菌株初步鉴定为Bacillus megaterium。该菌株具有降解和利用魔芋葡甘聚糖的能力。在降解利用魔芋球茎的实验中,该菌株不能在魔芋球茎皮的表面上生长,但能够在魔芋果肉上生长。这些实验结果显示,该菌株不是魔芋软腐病发生的致病菌,但其有可能通过球茎皮上的伤口进入,并产生多种酶降解魔芋果肉,从而加剧魔芋球茎的腐烂,增加魔芋软腐病发生的机会。  相似文献   

5.
魔芋种传病害管理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雁 《种子》2001,(4):40-42
魔芋软腐病是以种子、土壤、水流带菌传播为主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一旦大面积发生、损失将难以挽回。单一的防治方法很难奏效。确立防病为主的栽培指导思想,促使人们认真进行病害的系统管理,将是防止魔芋栽培尤其是大面积栽培失败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正>胡萝卜细菌性软腐病,俗称烂根病、臭萝卜病,在胡萝卜生长期和贮藏期均可发生,造成肉质根腐烂。识别要点主要为害胡萝卜的地下部肉质根,田间或贮藏期均可发生,在田间地上部茎叶变黄萎蔫,根部染病初呈湿腐状,后扩大,病斑形状不定,边缘明显或不明显,肉质根组织软化,呈灰褐色,腐烂汁液外溢,有臭味。防治方法①农业防治重病区实行与葱蒜类蔬菜及水稻轮作。轮作困难的地,每亩施生石灰100150千克,翻耕晒田,再灌水泡田,待自然落干后整地。采用高畦种植。加强检查,雨  相似文献   

7.
一株魔芋软腐病拮抗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活性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离魔芋软腐病病原菌的过程中,获得一株对魔芋软腐病病原菌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菌株Wh2。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HPLC-MS分析,鉴定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该菌在18.92 min时的洗脱液具有较明显的抑菌效果,此时的紫外吸收峰波长为229.5 nm,拮抗物质分子量为425 Da。  相似文献   

8.
魔芋的传统栽培是整块繁殖,其生产成本高,制约了魔芋生产;利用魔芋顶端休眠腋芽的特点,通过对整芋切块后包衣处理,诱导腋芽成苗,实现了魔芋的切块种植,降低了生产成本;魔芋软腐病是制约魔芋高产的瓶颈,软腐病防治应坚持“健身栽培”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病理念,提高魔芋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9.
EM活性菌泥对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各苹果主产区果农长期使用有机砷等化学制剂防治腐烂病,对土壤、水质等环境造成的污染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寻求无公害的方法防治腐烂病,对苹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设EM活性菌泥涂抹、EM活性菌液涂抹、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倍液刮涂和对照(只刮除腐烂病疤,不涂药)4个处理,三次重复,进行了苹果树腐烂病的防治研究;结果表明,EM活性菌泥在防治效果、病疤复发率和促进病疤愈合效果方面均优于其它处理,其当年和第二年4月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2.7%、93.5%,病疤复发率分别为1.8%、2.8%,促进病疤愈合效果也最好(50.4%);因此,作者提出,将EM活性菌融入粘泥载体中制成菌泥,涂抹在腐烂病疤上,以菌治菌,是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在生产上防治魔芋灰霉病发生的药剂种类选择混乱,及很多药剂对魔芋灰霉病菌的毒力作用也不明确,因此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魔芋灰霉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多菌灵、异菌脲对魔芋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好,EC50分别为0.001、0.005 mg/L;其次是宁南霉素、嘧霉胺、菌核净,EC50分别为0.043、0.052、0.084 mg/L;王铜和硫酸铜钙的抑菌效果最差大于200 mg/L。  相似文献   

11.
崔鸣 《种子世界》2005,(8):41-41
我国魔芋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区,过去为房前屋后半野生零星种植。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魔芋栽培由零星种植发展到好田好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由于种植方式的改变,适宜魔芋生长发育的田间环境小气候相应发生变化,导致以魔芋软腐病和白绢病为主的魔芋病害发生并逐年加重,严重影响着魔芋生产的发展和效益的提高。经生产实践总结,现将大田防病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农药应用     
<正>咪鲜胺嘧、菌酯和丁香菌酯等3种杀菌剂可作为梨树腐烂病田间防治药剂为明确梨树腐烂病的病菌种类,安徽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科研人员对采自河北、山西和安徽3省症状疑似梨腐烂病的树皮与病枝进行病菌培养和分离纯化,根据病原菌的形态特征和致病性,结合rD NA-ITS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并选用22种常用杀菌剂,通过离体抑菌试验,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分离纯化的6个菌株中有5个菌株形态特征相同,且与已报道的腐烂病病菌形态特征相似;以这5个菌株菌丝接种梨树健康枝条后出现与田间相同的病症;  相似文献   

13.
魔芋软腐病药剂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志勇 《科学种养》2013,(11):32-32
软腐病是魔芋生产上为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魔芋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一旦发生就难以控制,常造成较大的产量损失,是制约魔芋种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该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病原菌常在球茎、土壤、病残体内和杂草根际越冬,并成为初次侵染源。种芋消毒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措施,经过处理可以杀灭或减少种芋带病数量。本试验通过对种芋进行不同药剂处理,以期从中筛选出最佳的处理药剂,达到减少种芋带菌,降低软腐病发病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魔芋种芋经不同时长的低温冷藏和紫外线辐射后,对其萌芽出苗特性、生长、抗病性、光合特性及产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魔芋种芋经低温冷藏、紫外线辐射后,明显推迟其萌芽出苗,但对其生长发育影响不大,同样能获得较高产量,同时能有效控制魔芋软腐病的发生,其中5℃冷藏30d及紫外线辐射5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魔芋软腐病研究进展和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魔芋软腐病频发已成为制约魔芋种植业发展的瓶颈。通过对魔芋软腐病病原菌鉴定、软腐病侵染路径、软腐病防控等方面研究进展的概述。提出了通过筛选、创制“优质、抗(耐)病”的魔芋资源,为魔芋抗病育种提供新材料。构建魔芋根际土壤微生物宏基因组文库,挖掘抗魔芋软腐病菌的新生物活性物质或新基因,在基因组水平上为魔芋软腐病的生态防控提供新资源。利用根际微生态平衡理论,研究魔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变化,通过土壤生物活性的改良,消除或者减轻魔芋病害。  相似文献   

16.
<正>以小麦赤霉病为研究对象,先后进行了9种药剂室内活性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从而为选择田间用药防治小麦赤霉病提供科学依据。室内测定结果表明:9种原药对小麦赤霉病的活性到咪鲜胺铜盐最高,多菌灵活性最低。田间药效结果表明:50%多菌灵WP50~75克防效为76.11%~90.78%,25%氰烯菌酯SC25~50克防治效果这85.49%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的有效防控药剂,通过室内抑菌、盆栽防效以及大田试验,系统开展香蕉细菌性软腐病防治药剂筛选,为生产上的防治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采用含毒介质法中的最低抑制浓度法,测定包括抗生素类和非抗生素类等11种杀菌剂对香蕉细菌性软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效果,筛选具有抑菌效果的10种药剂进行盆栽试验,并对4种盆栽试验防治效果较好的药剂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1)11种药剂中抗生素类药剂以四霉素抑菌效果较好,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为1.74 μg/mL,其次为硫酸链霉素、春雷霉素、中生菌素,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9.10、29.50、89.10 μg/mL;非抗生素类药剂以铜制剂类抑菌效果较好,噻霉酮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为89.55 μg/mL,其次为王铜、噻菌铜,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445.00、595.00 μg/mL。(2)春雷霉素的盆栽防治效果较好,防效达67.97%,其次为噻霉酮、中生菌素、噻菌铜,防效分别为64.58%、63.53%、61.83%。(3)春雷霉素防治效果达90.19%,其次为噻霉酮、中生菌素、噻菌铜,防治效果分别为89.84%、84.60%、74.59%。4种药剂对香蕉细菌性软腐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较好,可作为该病害的防治药剂在生产中交替喷淋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近几年平舆县白菜细菌性软腐病与细菌性黑腐病的发生现状,调查了两种病害的田间症状,分析了发病规律,进而提出了农业防治、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正>一、症状识别嫩组织开始受害时,呈浸润半透明状椭圆形病斑,后变褐色,随即变为黏滑软腐状,最后患部水分蒸发,组织干缩。莲座叶生长期开始发病,采收期病情逐渐加重。病株叶柄基部和根颈处心髓组织完全腐烂,由心叶逐渐向外腐烂发展,充满灰黄色黏稠物,臭气四溢,植株腐烂,用手一拔即起。二、防治方法防治软腐病应以加强田间栽培管理,防治害虫,利用抗病品种为主,再结合药剂防治,才能收到较好效果。①农业措施选择多年未种过十字花科蔬菜的田块种植。不要在低洼地种植。提早耕翻整地,使土壤经受夏季高温烤晒,减少病菌。采用垄作或高畦栽培,有利于排  相似文献   

20.
<正>在生产管理中,种姜户往往容易将姜茎基腐病和茎软腐病混淆,无法识别是哪种病害导致的植株倒伏,给正确防治带来困难,造成不必要的减产和损失。为了便于种姜户掌握姜茎基腐病和茎软腐病的区别和防治方法,现将这两种病害特点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一、发病症状的区别生姜茎基腐病:俗称烂脖子病。发病后,近沟底地表处地上茎、地下茎均出现黄褐色病变,从外向内发展,致地上部的茎、叶黄化凋萎枯死,地下块茎褐变腐烂,气味腥臭,刺鼻难闻;根系逐渐坏死、腐烂,新姜母生长异常,皮色浅黄,无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