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众所周知,草铵膦属广谱触杀型除草剂,也是全球第二大转基因作物耐受除草剂。草铵膦由赫斯特(Hoechst)公司(后来归属于德国拜耳公司,拜耳并购孟山都事宜中,现剥离给巴斯夫),草铵膦在20世纪80年代逐渐进行全球性的开发和应用,且在1984年作为非选择性除草剂获得登记使用,通常使用的是草铵膦胺盐。草铵膦除草主要机理是可以干扰植物的谷氨酸的生物合成以及氨的解毒,细胞毒剂铵离子在植物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美国环保署批准UPL将INTERLINE除草剂的标签语言由在"Liberty Link系统"(抗草铵膦转基因作物)中使用修改为在包含"抗草铵膦性状"的所有系统(含有抗草铵膦性质的转基因作物)中使用。UP L玉米和大豆除草剂市场经理Tom Mudd说道:"这一变化使INTERLINE除草剂不仅可以用于仅抗草铵膦的作物,也可用于含  相似文献   

3.
<正>先正达的美国种子公司NK Brand公司今年向美国引入13个经基因修饰(GM)的玉米杂交品种。这些品种均具有抗根部蠕虫和玉米螟虫的能力,它们也具有抗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开发的除草剂草铵膦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热点品种草铵膦是非选择性除草剂中重要品种之一,1986年德国赫斯特公司直接经化学合成为草铵膦获得成功,后来成为拜耳公司的除草剂品种的主打产品。草铵膦主要用于棕榈园、观赏性灌木、非耕地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双子叶禾本科杂草,并可用于马铃薯田除草以增加产量,继而成为全球3大非选择性除草剂之一。草铵膦具有杀草谱广、低毒、活性高、部分传导性和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而且非常适合做抗性基因,由此草铵膦也成为全球第二大转基因作物除草剂……  相似文献   

5.
正草铵膦(glufosinate)是一种具有部分内吸作用的高效、低毒、非选择性有机磷类灭生性除草剂,是一种谷氨酰胺合成酶(GS)抑制剂,其具有L-和D-两种对映异构体,但只有L-构型具有除草活性。草铵膦是转基因抗性作物的理想除草剂,草铵膦的需求量将随着抗草铵膦转基因作物的推广种植而大大增加,其前景广阔。由于国内2012年发布的1745号公告规定,2016年7月1日停止百草枯水剂的销售和使用,使得在百草枯替代剂  相似文献   

6.
正热点品种草铵膦是非选择性除草剂中重要品种之一,1986年德国赫斯特公司直接经化学合成为草铵膦获得成功,后来成为拜耳公司的除草剂品种的主打产品。草铵膦主要用于棕榈园、观赏性灌木、非耕地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双子叶禾本科杂草,并可用于马铃薯田除草以增加产量,继而成为全球3大非选择性除草剂之一。草铵膦具有杀草谱广、低毒、活性高、部分传导性和环境  相似文献   

7.
<正>热点品种草铵膦是非选择性除草剂中重要品种之一,1986年德国赫斯特公司直接经化学合成为草铵膦获得成功,后来成为拜耳公司的除草剂品种的主打产品。草铵膦主要用于棕榈园、观赏性灌木、非耕地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双子叶禾本科杂草,并可用于马铃薯田除草以增加产量,继而成为全球3大非选择性除草剂之一。草铵膦具有杀草谱广、低毒、活性高、部分传导性和环境  相似文献   

8.
<正>(接上期)四、草铵膦(glufosinate)唯一抑制氮同化途径中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除草剂就是草铵膦,其主要症状为失绿,然后坏死。草铵膦是原德国艾格福公司(现拜耳公司)开发的非选择性茎叶处理除草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体内谷酰胺合成酶,该酶在氮代谢过程中催化谷氨酸加氨基合成谷酰胺。  相似文献   

9.
<正>非选择性除草剂是指对所有绿色植物都有明显生物活性的药剂,也即对植物的伤害无选择性,在使用的一定范围内能够同时杀死杂草和作物,因此又称为灭生性除草剂。非选择性除草剂包括:草甘膦、百草枯、草铵膦、草硫膦、双丙氨膦、敌草快、灭草烟、脂肪酸和乙酸等,其中最重要和使用最广泛的是草甘膦、百草枯和草铵膦。  相似文献   

10.
<正>细数近年来农药市场的热门,草铵膦应该是榜上有名了。作为灭生性除草剂之一,草铵膦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着广泛的市场。据统计,2017年草铵膦原药的国内全年需求在1.2万~1.6万吨,折成水剂,即刚性需求在6万~8万吨。而同为灭生性除草剂的百草枯,正常需求量也就在12万吨左右(也有说法是8万吨)。如此巨大的市场容量,草铵膦岂有不热之理。如能良性发展,草铵膦理应成为农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美国环保署(EPA)批准富美实的10种除草剂、4种杀虫剂和1种杀菌剂可与科迪华的Enlist Duo除草剂(2,4-D胆碱+草甘膦)桶混使用。这些产品可应用于Enlist棉花和Enlist E3大豆上。Enlist棉花具备高产PhytoGen棉籽的功效,同时具备Genuity Roundup Ready Flex抗除草剂性状以及Wide Strike 3抗虫性状,可耐受草甘膦、新型2,4-D胆碱(Enlist Duo复合除草剂)以及草铵膦除草剂。Enlist E3是首个导入3种基因的大豆,其对除草剂2,4-D、草甘膦和草铵膦都具有耐受性。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草甘膦抗性难除杂草增多、百草枯禁用日期临近,草铵膦作为比较理想的替代品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不少业内专家认为,除草剂有可能进入草铵膦时代。在潜在市场空间诱惑、利益驱使之下,近年来,草铵膦产业发展空前。专家在看好草铵膦未来市场的同时,为草铵膦产业愈演愈烈的盲目扩张表示担忧。著名农药专家张一宾教授认为,草铵膦与草甘膦就像兄弟俩,草铵膦产业千万不可走草甘膦产业的发展老路。从农药登记的情况来看,草铵膦的发展可谓迅猛。截止到今年12月1日,农业部共核发草铵膦农药登记证96个,其中草铵膦原药登记证23个,今年占6个;草铵膦母药登记证3个,今年占1个;草铵膦制剂登记证(含分装登记证)70个,今  相似文献   

13.
<正>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1月1日晚公告,公司与重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署《红太阳"生命健康产业园"项目投资框架协议》,项目内容为:建设生化草铵膦和生化L-草铵膦两大循环经济产业链项目。其中,首期项目为年产2万吨生化草胺磷项目及其配套工程等,投资金额为16.8亿元。项目将于2019年3月底前开工建设。生化草铵膦和生化L-草铵膦是新型的灭生性除草剂,符合国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农药应用     
正草铵膦的运用技巧草铵膦属广谱触杀型除草剂,内吸作用不强,其速效性介于百草枯和草甘膦之间。草铵膦喷药后6小时遇雨会影响药效发挥,在田间条件下,由于能被土壤微生物降解,故根系不能吸收或吸收很少,茎叶处理后叶片快速产生药害,从而限制草铵膦在韧皮部与木质部的传导。高温、高湿、高光可加强植物对草铵膦的吸收,显著提高草铵膦的活性。喷洒液中加入5%的硫酸铵也能促进植物对草铵膦的吸收,有效提高草铵膦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草铵膦,这一炙手可热的产品,伴随着百草枯的退市,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月18日,拜耳作物科学与利尔化学、威远生化等草铵膦巨头齐聚亚化咨询主办的首届中国草铵膦技术与市场研讨会,与上海市农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张一宾和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李香菊等业内专家和代  相似文献   

16.
随着栽培方式的日益简化,草害成了水稻减产的重要因素,笔者以常规除草剂除草方式为对照,研究了转基因抗草铵膦杂交早稻香125S/Bar68-1在直播、抛秧和机插3种栽培方式中草铵膦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栽培方式中,草铵膦除草效果都优于常规除草,尤其在杂草较多的直播田优势更加明显;虽然个别产量相关性状在不同年份存在显著差异,但草铵膦除草剂除草对转基因早稻的实际产量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正根据农业部1745号公告规定,7月1日起停止百草枯水剂在国内销售和使用。目前国内多地已出台相关规定,严打后续百草枯水剂违禁使用。百草枯水剂禁用引发除草剂行业大洗牌,草铵膦将如何异军突起接盘百草枯18亿市场?"百草枯禁用之后,替代产品草铵膦市场需求量会更大,但是价格看涨的可能性不大,"当被问及后市如何,沈阳化工研究院总工程师刘长令告诉记者。国内草铵膦合成路线复杂,工艺制  相似文献   

18.
过去5年,日本国内农药市场下降15%,从32亿美元下降到28亿美元。出口市场总值49亿美元。原有70家制造厂,它们都是日本作物保护协会成员,现在仅有48家。到2004年9月30日止的年度,除草剂销售最高。销售额最高的除草剂是草甘膦,为第二个产品拜耳的草铵膦的两倍。除草剂主要用于水稻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近日,浙江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郑裕国教授团队分别与浙江永太药业有限公司和山东绿霸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发酵法生产特种氨基酸的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生物催化生产L-草铵膦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的技术开发合同,合同研发经费分别为2200万元和1200万元。草铵膦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灭生性除草剂之一,随着灭生性除草剂格局发生变化,草铵膦市场不断升温,竞争非常激烈。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以来,草铵膦无论原药还是制剂,正经历着过山车式的价格震荡,但仍然有不少国内企业继续登记进入。截至2016年9月10日,我国批准登记并在有效期内的草铵膦原药产品生产企业已达到33家(其中2016年新登记5家),其中国外企业1家(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国内企业32家(分布于12个省份)。分别是:江苏省(16家):江苏辉丰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皇马农化有限公司、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优士化学有限公司、南京红太阳生物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