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河蟹养殖洄捕率普遍较低,平均只有40%左右,高的不超过60%,影响了养殖效益。笔者经生产实践,认为造成河蟹徊捕率低的原因有以下几点:苗种放养成活率低购苗种时,苗种经长途运输,离水时间长,蟹种鳃丝萎缩,放养时未经充分吸水,调温处理,入池后蟹种因突然吸水过多而“胀死”;有些苗种是在严寒的冬季投放,操作、放养过程中苗种直接被冻伤、冻死;投放病蟹、残蟹、性早熟蟹等劣质蟹种,成活率低。放养密度高放养密度高,品种杂。造成生长速度不一,脱壳不能同步,摄食能力有强有弱。养殖过程中河蟹互相残杀,成活率低。…  相似文献   

2.
选购蟹种     
对于养蟹来说,选好蟹种比粮农选种更为重要。眼下已到蟹农选苗种时节,而市场的蟹种却是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现介绍三点选购蟹种的技巧。 1.识别种群。河蟹在我国分布很广,因栖息的生态环境不同,形成了长江、辽河、瓯江和闽江四种不同水系种群。四个水系的河蟹离开了各自的水域,都表现为个体小、生长慢、成熟早。其中长江  相似文献   

3.
从蟹池的场地选择、苗种选择、环境营造、放养、投饲、水质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无公害河蟹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技术,以期做好技术推广,促进河蟹产业化和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池塘高效生态养殖河蟹技术,包括池塘准备、苗种的选择与放养、养殖管理、敌害与蟹病防治以及成蟹捕捉上市等内容,以为水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陆全平 《农家致富》2012,(20):38-39
一、蟹种放养依据养殖水域环境、经济状况技术水平及养殖目标的不同,保持合理的放养密度,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科学合理进行混、套养殖,是提高蟹池综合产出的有效途径。1.放养蟹种合理放养优质蟹种是实现河蟹质量、产量同步上升的前提保证。蟹种要求体质好、肢体健  相似文献   

6.
胡嘉俊 《新农业》2006,(2):38-39
一、清塘消毒清塘最好在冬季进行,方法是先排干池水,挖去过多的淤泥,修补漏洞,消除杂草,让池底经冰冻日晒数日后注水30厘米左右,然后用药物消毒,以杀灭细菌、寄生虫和有害生物。每亩水面用生石灰75~100公斤,或五氯酸钠2~3公斤全池泼洒。二、选择优良苗种选择优质苗种是预防蟹病的首要环节。蟹种有天然苗和人工繁殖苗之分,还有长江水系、鸥江水系和辽河水系之别。目前最好的是天然长江水系苗培育的蟹种,但数量极少。较多的是长江水系亲蟹人工繁殖苗培育的蟹种,选购时要注意识别,防止以假乱真以次充好。最好是自育蟹种或购买本地健康蟹种,确…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河蟹养殖以长江水系的苗种最优,但是目前长江水系蟹苗种数量有限,对于无法购买到长江水系蟹苗种的养殖户,可以考虑养殖辽蟹。  相似文献   

8.
《农家顾问》2006,(6):49-50
河蟹健康养殖技术是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生态工程技术方法,生产健康河蟹产品的养殖技术,其机理是通过苗种配套培育调整蟹种放养密度,放养健康的河蟹苗种,减少外来苗种带病入区的几率。通过改进养蟹池塘构型构造;栽培移植水草,调节水质,增加水体透明度;投放撒播螺蚬,改善底质,增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蟹池水体的利用率以及饲料转化率、养殖模式的抗风险能力。[方法]在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中扬镇养殖基地开展了蟹池主养泥鳅生态高效养殖试验。[结果]蟹池主养泥鳅生态高效养殖模式推荐苗种放养模式为:放养160只/kg的扣蟹21 000只/hm2,放养260尾/kg的泥鳅苗种78 000尾/hm2(300 kg/hm2)。[结论]与河蟹单养模式相比,蟹池主养泥鳅养殖模式饲料系数大幅度下降,可以明显提高蟹池的综合生产能力、生态效益和总体经济效益,是一种生态高效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10.
根据河蟹、青虾、似刺鳊鮈等特色品种的生活、摄食等生物学特性,发挥鱼—虾—蟹混养"互生互利、优势互补"的优势,适当降低河蟹放养密度,增加青虾、似刺鳊鮈等优质鱼虾放养密度,可有效提升河蟹养殖池塘综合产出。本文阐述了河蟹与鱼虾高效生态混养技术,同时也寻求出了一种似刺鳊鮈池塘混养的有效方法,具体包括池塘条件、放养前准备、苗种放养、投饲管理、水质管理、日常管理、病害防治、捕捞上市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渔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施用农肥对养蟹稻田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农肥可提高养蟹田的水温、表土温和氧化还原电位,抑制还原物积累.这些生态因子的改变,可为河蟹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有利于培育大蟹和防止蟹病发生.不同的农肥对不同的重金属污染物具有不同的调节作用.针对具体养蟹田的污染物状况,可通过施用不同的农肥,来减轻对河蟹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长江水系和辽河水系网围养殖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报道了长江水系和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在安徽省女山湖围网区的生长性能的研究结果。(1)两水系河蟹的生长速率各月略有差异,长江蟹3月-7月生长速度稍低于辽河蟹,但差异不显著(P〉0.05);8月-10月份长江蟹生长快于辽河蟹,差异极显著(P〈0.01)。(2)辽河蟹青春期蜕壳时间比长江蟹提前30d,生殖洄游期也相应提前30d。(3)两水系河蟹养成的商品蟹规格、增重倍数和回捕率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认为,长江蟹在淮河流域湖泊中网围养殖的生长性能指标优于辽河蟹。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长江水系和辽河水系中华绒螯蟹在安徽省女山湖围网区的生长性能的研究结果。(1)两水系河蟹的生长速率各月略有差异,长江蟹3月-7月生长速度稍低于辽河蟹,但差异不显著(P〉0.05);8月-10月份长江蟹生长快于辽河蟹,差异极显著(P〈0.01)。(2)辽河蟹青春期蜕壳时间比长江蟹提前30d,生殖洄游期也相应提前30d。(3)两水系河蟹养成的商品蟹规格、增重倍数和回捕率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认为,长江蟹在淮河流域湖泊中网围养殖的生长性能指标优于辽河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河蟹单性化养殖技术逐渐受到养殖者的青睐,不同品系单性化养殖技术对环境影响分析尚不清晰。本研究初步比较了河蟹早上市新品系、长江蟹这2类群体在雌雄分养和雌雄混养模式下成蟹规格、成活率、增重率、产量等生长性能、饵料模式、效益情况和养殖尾水情况。结果表明:(1)长江蟹平均产量显著高于早上市新品系河蟹,同一品系内,雄蟹组的平均产量最高,早上市新品系河蟹的成活率及增重率普遍低于长江蟹,但在两种品系内不同组别表现却不同;(2)以冰鲜鱼为主的饵料模式,不同品系河蟹均表现雌蟹组饵料系数最低,饵料转化效率最高,且早上市新品系的雌蟹组显著低于长江蟹雌蟹组;(3)河蟹早上市新品系的亩均投入低于长江蟹,且以早上市新品系雌蟹组最低,上市时间早晚的差异导致河蟹早上市新品系单价比长江蟹高,平均利润也显著高于长江蟹;(4)河蟹不同品系、不同模式监测下,尾水所有指标均达到DB32/4043的二级标准,总磷、高锰酸盐指数达到一级标准,两种河蟹品系高锰酸盐指数趋势一致,雌蟹组养殖池塘高锰酸盐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本文从企业ERP系统中河蟹生产管理数据的角度,介绍ERP系统在河蟹质量安全溯源中的初步应用,并对河蟹养殖模式和效益进行了分析。研究以不同扣蟹规格以及不同蟹种来源的数据作为两种选择变量,对4组不同养殖模式的成蟹生长状况、饵料系数以及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诺亚1号”蟹苗中,大规格效益最高(A组),普通规格产量最高(B组),小规格增重率最高(C组);“长江蟹苗”养殖模式在以上三方面均占劣势(D组),各模式均接近80%存活率。因此,本研究结果可服务于企业开发和优化质量追溯系统,以及进行更细致的养殖模式探索和优良苗种的研发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江苏省河蟹养殖业竞争力,为全面提升江苏省河蟹养殖业提供参考.[方法]建立河蟹养殖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江苏省与全国其他14个省(直辖市)河蟹养殖业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15个省(直辖市)中,江苏省河蟹养殖业竞争力排名第1.在河蟹养殖业竞争力形成过程中资源因素起着主要作用,其次是生产能力因素,第三是发展潜力因素;这3个主因子的权重相差不大,在江苏省河蟹养殖业竞争力形成中均比较重要.[建议]政府可以通过拨款的方式建设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和水产养殖示范场来增强江苏省河蟹养殖业在第一主因子(资源因素)方面的竞争力;通过加强区域水产养殖业的整体发展带动水产加工企业和水产冷库的发展来增强江苏省河蟹养殖业在第三主因子(发展潜力因素)方面的竞争力.此外,江苏省可通过推广先进河蟹养殖技术、加大质量监管力度、注重河蟹苗种的生产和销售、宣传河蟹文化和发展河蟹深加工业等途径来保持和增强江苏省河蟹养殖业在第二主因子(生产能力因素)方面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以水稻、河蟹为材料,在水稻种植模式、河蟹苗种数量等因子同等的条件下,采用给稻田中河蟹投喂不同的饲料组方,研究不同饲料对稻田中河蟹的群体规格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通过发展稻田河蟹生态种养技术,河蟹在不同饲料喂养条件下,体重、肥满度等有差异明显,水稻的产量、价格有所增长;养蟹稻田的单位产值、利润有明显增长。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养殖实验和摄食过程摄像技术,首先研究了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幼蟹、早期成蟹,亚成体和成体的摄食行为差异,评价了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性别河蟹的摄食行为、摄食响应时间和摄食率差异,然后进一步比较了不同发育阶段河蟹对冰鲜鱼、配合饲料、玉米和螺蛳的摄食选择性。结果表明:(1)河蟹的摄食行为可分为探索、定位、试探和摄食这4个阶段,其中探索和摄食耗时较长。(2)就探索阶段的耗时和摄食响应时间而言,幼蟹和早期成蟹的雌体显著短于雄体,而亚成体和成体阶段雄体显著短于雌体。(3)就摄食而言,各发育阶段雌体的摄食耗时均高于雄体。(4)就摄食率而言,河蟹摄食率随着发育阶段的增加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雌雄蟹间无显著差异。(5)就不同饵料的摄食选择性结果而言,不同发育阶段的河蟹对不同饵料的首次摄食频率从高到低顺序均是冰鲜鱼>配合饲料>玉米>螺蛳。(6)雌、雄成蟹对冰鲜鱼和配合饲料的摄食响应时间均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低于对玉米和螺蛳。综上,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性别河蟹的摄食行为存在显著差异,亚成体阶段是雌、雄河蟹摄食行为发生转变的重要发育阶段,成蟹优先摄食冰鲜鱼与配合饲料。  相似文献   

19.
寻求生态高效水产养殖新模式对于素有“鱼米之乡”的江苏兴化市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设置了河蟹与小龙虾混养、河蟹与青虾混养和河蟹单养模式的3种不同养殖模式,探讨不同河蟹养殖模式下的产量、产值及成本利润率的差异及其原因。结果表明,河蟹与小龙虾混养模式下病虫草害发生较少,经济效益最好(4515元/667m2),成本利润率最高(82%);其次是河蟹与青虾混养模式;河蟹单养模式下最低。笔者认为河蟹与小龙虾混养这一生态养殖新模式符合当前水产养殖转型升级、绿色和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可在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周边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稻田养蟹"盘山模式"的水温特征。[方法]利用稻田养蟹"盘山模式"中水田温度和气象监测资料,分析了该模式中不同深度的水温随天气变化的特征,同时结合试验基地2009年的河蟹和水稻的生产效益,讨论了水温变化给河蟹生态养殖带来的效益。[结果]盘山模式无论在晴天或雨天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改良河蟹最重要的生存环境因子之一——水温,扩大了河蟹生存活动的垂直空间。[结论]为实现水稻增产、河蟹养成规格增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