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寻一种稳定有效的卵母细胞激活方法,为兔体细胞核移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兔超排后获得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2~24 h,经脱颗粒处理后采用不同激活剂和不同处理时间进行激活,体外培养5~7 d,观察胚胎发育与囊胚形成情况。结果:卵母细胞经过离子霉素作用5 min或者乙醇作用7 min均能被激活,但两者卵裂率、囊胚率都较低;乙醇和离子霉素分别与6-DMAP联合激活兔卵母细胞时,离子霉素+6-DMAP处理组卵裂率(73.7%)显著高于乙醇+6-DMAP处理组(38.5%,P<0.05);与离子霉素联合激活时,2.0 mmol/L的6-DMAP处理5.0 h时的卵裂率和囊胚率最高,达75.6%和45.5%。结论:激活方法对兔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率的影响很大,不同激活剂的联合应用及激活剂的作用时间对兔卵母细胞的激活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寻一种稳定有效的卵母细胞激活方法,为兔体细胞核移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兔超排后获得卵母细胞体外成熟2224 h,经脱颗粒处理后采用不同激活剂和不同处理时间进行激活,体外培养524 h,经脱颗粒处理后采用不同激活剂和不同处理时间进行激活,体外培养57 d,观察胚胎发育与囊胚形成情况。结果:卵母细胞经过离子霉素作用5 min或者乙醇作用7 min均能被激活,但两者卵裂率、囊胚率都较低;乙醇和离子霉素分别与6-DMAP联合激活兔卵母细胞时,离子霉素+6-DMAP处理组卵裂率(73.7%)显著高于乙醇+6-DMAP处理组(38.5%,P<0.05);与离子霉素联合激活时,2.0 mmol/L的6-DMAP处理5.0 h时的卵裂率和囊胚率最高,达75.6%和45.5%。结论:激活方法对兔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率的影响很大,不同激活剂的联合应用及激活剂的作用时间对兔卵母细胞的激活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玻璃化冷冻一解冻及不同孤雌激活条件对水牛卵母细胞发育潜能的影响,为构建完善的水牛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培养体系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玻璃化冷冻法对水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进行冷冻保存1~2d,解冻复苏后进行孤雌激活,以新鲜的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为对照,探讨离子霉素浓度、6-二甲氨基嘌呤(6-DMAP)浓度和处理时间对玻璃化冷冻复苏后水牛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效果的影响.[结果]与新鲜的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相比,玻璃化冷冻—解冻复苏后水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卵裂率、4-细胞率、8-细胞率和囊胚发育率均极显著降低(P<0.01).水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经玻璃化冷冻—解冻复苏后,以3.5 μmol/L离子霉素激活5 min联合2mmol/L 6-DMAP培养2h的孤雌激活效果最佳,其卵裂率、4-细胞率、8-细胞率和囊胚发育率分别为60.6%、45.1%、33.7%和14.8%.[结论]水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经玻璃化冷冻—解冻复苏后,其激活阈值发生改变,因此不宜采用与新鲜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一致的激活程序进行孤雌激活.  相似文献   

4.
系统地研究了绵羊卵母细胞成熟培养时间、6-DMAP激活时间以及改进的培养液对绵羊卵母细胞孤雌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卵母细胞成熟培养25 h和26 h激活组的囊胚率和孵化率显著高于成熟培养24 h激活组;6-DMAP激活液作用2 h,激活效果较好;培养液改进后,孤雌胚的囊胚率有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在本试验条件下,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25 h后在6-DMAP中激活2 h,利用改进后的培养液进行培养,能获得较好的发育效果.  相似文献   

5.
在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液中分别添加0,10,30,50ng/mL表皮生长因子(EGF),24h检查成熟率,将成熟的卵母细胞置于5μmol/L离子霉素(Ionomycin)中激活5min后,在含有6-DMAP和CCB的培养液中培养4h,最后移入CR1培养液中培养,并在孤雌激活后第0,2,4,6天添加体积分数10%的胎牛血清(FBS),7~8d后检查囊胚率,探讨牛成熟培养液中添加EGF及FBS对牛孤雌胚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30ng/mL的EGF能促进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和孤雌囊胚的发育率;在第4天添加FBS更有利于胚胎的发育。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最佳体外成熟时间,以乙醇联合6-DMAP激活验证成熟时间对家猫卵母细胞成熟的影响.将家猫卵母细胞分别体外成熟28h,32h和36h后,采用10%无水乙醇激活3min,6-DMAP培养4h,再移入胚胎体外培养液中培养;第二天观察卵裂率,第六天结束培养并用H33342染色,观察不同成熟时间的激活胚胎发育情况.结果表明:成熟32h组的卵母细胞激活率最高,显著高于28h组(60.42%vs 43.16%,0.010.05);经孤雌激活的卵母细胞没有发育至囊胚的,32h组桑椹胚率最高达到15.63%,与其他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7.36%和10.78%,p>0.05).结论:家猫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32h,成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猪卵母细胞体外胚胎生产的最佳激活条件。【方法】以不同电场强度(100,150,200,250V/mm)、脉冲时间(2,30,40,60,80μs)、电脉冲次数(1,2,3次)的电激活方法及电激活(电场强度为200 V/mm,脉冲时间为60μs,激活次数为1次)联合化学处理(NCSU-23+CHX、NCSU-23+6-DMAP和NCSU-23+CHX+6-DMAP)方法对猪卵母细胞进行激活,研究不同激活方法对猪卵母细胞孤雌活化的影响。【结果】电激活猪卵母细胞时,在200 V/mm、60μs、1次激活的条件下其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最高。电激活联合NCSU-23+CHX、NCSU-23+6-DMAP、NCSU-23+CHX+6-DMAP化学处理时,在孤雌激活后期的卵裂率分别为69.17%,82.31%和79.67%,囊胚率分别为24.17%,39.46%和39.84%,在统计学上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结论】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最佳条件,是在电场强度为200 V/mm,脉冲时间为60μs,激活次数为1次的电激活后,联合NCSU-23+6-DMAP处理4 h,再移入胚胎培养液NCSU-23+4 g/L BSA中继续孵育(40±4)h。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适宜的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孤雌激活方式,提高核移植效率及研究胚胎孤雌发育。研究比较了不同浓度的乙醇( EH)、离子霉素(ionomycin)、钙离子载体A23187与蛋白激酶抑制剂6-二甲氨基嘌呤(6-DMAP)、细胞松驰素(cytochalasin B, CCB)对牛卵母细胞激活发育的影响,并在相同条件下,比较了不同卵丘细胞层数对卵母细胞激活后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1) 5 μmol·L-1 Ionomycin,10 μmol·L-1 A23187,7% EH分别联合2 mmol·L-1 6-DMAP,CCB均可以有效地激活牛孤雌胚,其中以Ionomycin+6-DMAP+CCB组囊胚发育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并且激活液中CCB的存在对牛孤雌胚胎的发育有利;(2) 卵母细胞包被的卵丘细胞层数不同对卵母细胞成熟激活有显著的影响,卵丘细胞层数3~5层和多于6层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OCs)孤雌激活的分裂率和囊胚率分别为69.09%,31.58%和75.14%,38.85%,这2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但其显著高于1~2层组与混合组(P< 0.05), 因此,这2组细胞是最佳的试验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9.
体外成熟的山羊卵泡卵母细胞用7%的乙醇和5μmol/L的离子霉素刺激处理后,分别置于含2 mmol/L 6-二甲基氨基嘌呤(6-DMAP)和不含6-DMAP的培养液中培养4 h,研究6-DMAP对体外成熟山羊卵泡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率、原核形成以及孤雌胚体外发育潜能的影响。结果表明:6-DMAP能显著提高山羊卵母细胞的激活率,乙醇 6-DMAP和离子霉素 6-DMAP处理卵母细胞激活率分别为75.6%和71.1%,均显著高于单独使用乙醇(54.3%)和离子霉素(56.8%)处理;显著抑制卵母细胞第二极体的排出,乙醇 6-DMAP和离子霉素 6-DMAP处理仅含1个极体的孤雌胚分别为90.3%和96.3%,显著高于单独使用乙醇(26.3%)离子霉素(33.3%)处理。孤雌胚体外培养7 d,乙醇 6-DMAP和离子霉素 6-DMAP处理4-细胞发育率为45.6%和47.9%,8-细胞孤雌胚发育率为25.0%和29.6%,桑/囊胚形成率为7.4%和9.9%,均显著高于单独使用乙醇和离子霉素处理(P<0.05)。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不同电激活参数的摸索,电激活和化学激活联合的研究,以确定适合于猪卵母细胞孤雌激活的最佳方案。结果表明,体外成熟猪卵母细胞在电场时程60μs,1次直流脉冲的条件下,电场强度1.6kV/cm时其卵裂率(88.68%)和桑葚胚率(81.13%)较其他各组高。在电场强度为1.6 kV/cm,1次直流脉冲的条件下,脉冲时程20μs时,卵母细胞卵裂率仅为75.38%,桑葚胚率为64.62%;40和80μs时,卵裂率分别是84.62%和77.17%;100μs时,卵母细胞的卵裂率和桑葚胚率都明显下降。在电场强度为1.6kV/cm,电场时程为60μs的条件下,2次电脉冲激活卵母细胞的卵裂率(87.50%)、桑葚胚率(81.25%)和1次电脉冲的卵裂率(88.68%)、桑葚胚率(80.13%)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者均显著高于3次电脉冲的卵裂率(72.50%)和桑葚胚率(70.27%)。成熟卵母细胞经电刺激(ES)后,分别用CB(7.5μg/mL)、CHX(10μg/mL)、6-DMAP(2 mmol/L)、CB(7.5μg/mL)+CHX(10μg/mL)、CB(7.5μg/mL)+6-DMAP(2 mmol/L)各自处理4 h,ES+CB+CHX和ES+CB+6-DMAP组卵裂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但其桑葚胚率差异不显著。结果显示,电场强度为1.6 kV/cm,电场时程60μs,1次脉冲的电刺激对体外成熟的猪卵母细胞(IVM)孤雌激活效果最好;1次或2次电脉冲就足以激活猪卵母细胞,过高脉冲对细胞反而有伤害作用;电激活和化学激活联合应用可提高猪卵母细胞的卵裂率。  相似文献   

11.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3.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采用聚集指标、聚集指标的模糊聚类分析和空间格局的回归分析等方法,对黄瓜花叶病传毒介体——瓜蚜自然种群动态进行分析,春秋两季瓜蚜种群均为聚集分布;秋季瓜蚜种群空间格局聚集性可划分为前、中、后三种类型;春季瓜蚜分为前、后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讨论并证明了概率论中常用到的欧拉—普洼松积分。  相似文献   

20.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经卫星搭载、在外层空间飞行8天的棉花种子第一代和第二代植株的子叶、叶片和花药,进行了酯酶、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三种同工酶的酶谱分析,发现某些后代植株的酯酶同工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与对照相比在活性和酶带数目上都有变化,但没有观察到淀粉酶同工酶在处理和对照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