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侧脑室引流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60例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均采用四联抗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侧脑室穿刺持续引流、侧脑室脑脊液置换+腰穿脑脊液置换、鞘内注射异烟肼和地塞米松疗法。结果 60例患者中,3例患者于入院后1周内死亡,余57例患者均临床治愈。结论 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侧脑室引流及脑脊液置换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科于1990年1月~1997年12月对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异烟肼和地塞米松鞘内注射,并与同期单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患者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全部病人均经腰穿取脑脊液行常规、生化检查,脑脊液沉淀絮状物涂片找...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腰大池置管持续引流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疗效。方法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两组在止血、脱水、防止血管痉挛等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予常规腰椎穿刺脑脊液置换治疗,观察组行腰大池置管脑脊液持续引流。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愈12例,显效6例,有效1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8例。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Hc=4.428,P〈0.05)。观察组脑积水的发生率为4.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P〈0.05);且头痛缓解时间及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大池置管持续脑脊液引流能快速廓清血性脑脊液,更快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高剂量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将难治性结核性脑膜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接受高剂量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剂量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比较两组脑脊液压力、感染情况、生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脑脊液压力、白细胞数目、蛋白质含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脑脊液中葡萄糖、氯化物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高剂量左氧氟沙星联合抗结核药物有助于降低脑脊液压力、控制脑脊液感染、改善脑脊液代谢,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生活方式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和评价生活方式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RE)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经内镜检查确诊的R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干预组5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介入生活方式干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干预组反酸、烧心、打嗝、吞咽后胸痛和反食等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P〈0.01)。两组内镜检查结果.干预组治愈28例,有效21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11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12.103,P〈0.01)。结论:生活方式干预的介入对RE的疗效能起到协同的作用,可有效改善RE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慢性重度乙型肝炎的疗效及病情转归。方法将120例慢性重度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内科综合护肝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60例口服恩替卡韦0.5mg每日1次;对照组60例口服安慰剂每日1次,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总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丙氨酸转氨酶(ALT)变化以及临床疗效、慢性重症肝炎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治疗组血清HBV-DNA水平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则变化不大(P〉0.05);两组的AL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PTA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但以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组治愈58例,好转1例,发展为重症肝炎1例(1.7%);对照组治愈40例,好转12例,发展为重症肝炎8例(13.3%),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P〈0.01),且治疗组重症肝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恩替卡韦可迅速降低病毒量,促进胆红索下降,降低ALT,改善肝功能,对降低重型肝炎的发生有帮助。  相似文献   

7.
隐球菌性脑膜炎四种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寻求一种有效、合理、经济的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 (简称隐脑 )的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比较四种不同疗法 (A组仅予静滴二性霉素 B;B组 :在 A组疗法基础上加鞘内注射二性霉素 B 0 .8mg+地塞米松 2 mg,每周 2次 ;C组 :在 B组疗法基础上加每周脑脊液置换 2次 ;D组 :予静滴氟康唑 2 0 0 mg,每天 1次 )治疗隐脑的疗效。结果 :本组四种疗法均有一定疗效 ,A与 C组比较 P<0 .0 5 ,其余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组疗法效果最佳。二性霉性 B仍为治疗隐脑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药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口服西药联合中西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45例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毗啶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硝唑注射液及中药香桃Ⅰ号药液灌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总疗程2~4周。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有效5例,无效2例;对照组治愈6例,有效10例,无效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5.125,P〈0.05)。结论口服西药联合中西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确切,其间的护理配合亦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高,其中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7例,占63.6%.应用氟康唑加大蒜素治疗5例,治愈3例,1例好转,1例死亡;应用二性霉素B加大蒜素治疗6例,治愈1例,好转1例,死亡4例.结论: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断主要依据脑脊液和血清的病原学检查,治疗以氟康唑加大蒜素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住院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发病6 h内采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14天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14天后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NIHS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超早期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可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和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老年性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89例GCS≥8分基底节区老年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4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钻孔穿刺后应用尿激酶加生理盐水灌注引流治疗;治疗组钻孔穿刺后应用尿激酶加自体血清灌注引流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颅内血肿的清除速度及GCS评分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钻孔后尿激酶加自体血清灌注引流能更快地清除血肿,创伤较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硫酸镁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方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镁(25%硫酸镁0.1~0.3mL/kg.d),7d为1疗程,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7d后,治疗组住院时间及憋喘、哮鸣音、湿哕音、咳嗽等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好转、无效的例数为34、21、5例,对照组则分别为23、27、10例,以治疗组的疗效为优(Hc=4.499,P〈0.05)。结论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辅以硫酸镁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KTP-Nd:YAG激光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下泪道阻塞的疗效。方法将下泪道阻塞患者49例64眼,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26例36眼)和单纯组(23例28眼)。联合组行KTP-Nd:YAG激光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单纯组采用KTP-Nd;YAG激光术治疗。手术后8个月以流泪症状和泪道冲洗情况判断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均无出现感染,术后8个复诊,联合组治愈29例,好转4例,无效3例;单纯组治愈16例,好转5例,无效7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395,P〈0.05)。结论 KTP-Nd:YAG激光联合人工鼻泪管植入术治疗下泪道阻塞治愈率高,符合泪道生理结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将6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在患者膝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同时结合正确的功能锻炼,对照组采用膝关节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基本治愈、显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19、16、3例,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则分别为6、8、13例,总有效率为51.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1.098,P〈0.01)。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结合功能锻炼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好,做好注射前后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膝关节功能锻炼,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及减轻患者的疼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白芨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作用。方法 5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和白芨粉同时治疗。结果观察组1周后复查治愈22例,好转8例;对照组1周后治愈6例,好转8例,无效住院治疗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芨对消化道出血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6.
健脾补肾祛风法为主治疗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健脾补肾祛风法为主内外兼治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53)予健脾补肾祛风法治疗.对照组(n=45)予芬必得及雷公藤多甙片治疗.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关节疼痛、肿胀、压痛程度及个数、关节功能障碍程度、晨僵时问、双手平均握力、15m步行时间以及血常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补体C3(C3)等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显效、好转的例敷为5、16、27例.临床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则分别为1、9、24例.临床总有效率为75.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的关节疼痛指教、关节压痛指教、关节肿胀指教、功能障碍指数均有显著下降(P〈0.01),功能障碍指教的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晨僵时问、双手平均握力及15m步行时间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ESR、CRP、RF、Ca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其中ESR、RF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治疗后ESR、RF、C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但CRP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6%.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健脾补肾祛风法内、外兼治中、晚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5例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给予推拿手法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治疗。两组的推拿和牵引治疗每周为2次,中频治疗仪治疗为每天1次,连续治疗4周。结果试验组中,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6例。对照组中,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14例。两组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配合中频治疗仪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的疗效。方法 80例慢性肾病蛋白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西医治疗。6个月为1疗程,疗程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14例,显著缓解12例,好转10例,无效3例,对照组则分别为8、11、9、12例,治疗组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虚证者的疗效亦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中实证者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病蛋白尿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疗效,并总结其护理体会。方法 13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和对照组64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硫酸沙丁胺醇2 mL雾化吸入;对照组采用地塞米松10 mg雾化吸入,积极给予护理配合。治疗2 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32例、有效36例、无效4例)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显效18例、有效24例、无效22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11.619,P〈0.01)。结论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确切,操作方便,无痛苦,安全可靠,积极的护理配合亦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75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4例服用雷尼替丁,幽门螺杆菌(HP)阳性则加用阿英西林;治疗组41例在此基础上加服胃痛宁汤.比较两组治疗1周和7~8周后症状改善情况及HP的转阴率。结果:经1周治疗后.治疗组的腹痛减轻及泛吐清水改善例数均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经7~8周治疗后。治疗组的溃疡愈合率为85.4%(35/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2%(14/34)。差异有显著性(χ^2=16.021,P〈0.01).治疗组的HP转阴奉为72.5%(29/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5%(16/33),差异有里薯性(χ^2=4.411.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串为12.2%.明星低于对照组的47.1%(χ^2=11.211,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虚寒型消化性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