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2 毫秒
1.
多花木兰人工生态恢复植物群落种群竞争及其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掌握常吉高速公路边坡多花木兰人工生态恢复植物群落的种间竞争和生态位等生长状况,运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Shannon-Wiener公式和Shoener公式对多花木兰人工植物群落的种内与种间竞争强度、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花木兰种内竞争能力与个体的地径径级成正比,多花木兰竞争能力大于刺槐、小叶女贞,原有配置的马尾松等植物已经死亡;群落各种群生态位宽度的大小顺序为:多花木兰>刺槐>小叶女贞,分别为2.271、2.147、2.088;群落各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多花木兰和刺槐的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0.793,多花木兰和小叶女贞生态位重叠值最小,为0.632。多花木兰能够很好地适应高速公路边坡环境,群落中已经被淘汰的其他竞争力太弱的树种不适合与多花木兰混植。  相似文献   

2.
废弃采石场植被自然恢复初期物种多样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璟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6):210-214
为了了解与掌握废弃采石场植被自然恢复的规律,笔者于2007年4月和8月2次对衡阳市肖家山废弃采石场及其周边荒山植物群落自然恢复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类型以灌草丛与草丛为主,灌木种类较为单一,共4科5属5种,草本群落物种组成较丰富,共计26科49属67种,各立地类型草本群落优势种差异不大;(2)该区域物种多样性总体较低,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为:撂荒地>泥石堆>排土堆>山顶裸岩>乱石堆>道路边坡>采石作业区,而均匀度则刚好相反;(3)群落的共有种趋势与立地类型的土壤厚度呈正相关,土壤是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关键词:生态恢复;废弃采石场;立地类型;植物群落;植物多样性;肖家山  相似文献   

3.
陈璟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5):0-199
为了了解与掌握废弃采石场植被自然恢复的规律,笔者于2007年4月和8月2次对衡阳市肖家山废弃采石场及其周边荒山植物群落自然恢复的结构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植被类型以灌草丛与草丛为主,灌木种类较为单一,共4科5属5种,草本群落物种组成较丰富,共计26科49属67种,各立地类型草本群落优势种差异不大;(2)植物群落生活型结构反映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相当干旱;(3)该区域物种多样性总体较低,物种丰富度与多样性指数的大小顺序为:撂荒地>泥石堆>排土堆>山顶裸岩>乱石堆>道路边坡>采石作业区;(4)群落的共有种趋势与立地类型的土壤厚度呈正相关,土壤是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4.
沈阳天柱山油松栎林群落结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周虹  闫红伟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2):107-112
油松栎林群落是具有沈阳地域特色的地带性植物群落,城市园林在构建植物配置时,要遵循地带性植物群落结构的规律。因此,研究油松栎林群落的结构对城市园林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油松栎林群落的结构进行研究,得出对其产生影响的相关指标。沈阳天柱山油松栎林群落有种子植物122种,分属38科74属,通过对重要值大小的分析比较,得出乔木层的主要优势种为油松、蒙古栎、辽东栎和花曲柳,灌木层的主要优势种为胡枝子、榛子、花木兰和接骨木;对油松栎林群落生活型进行分析,可知地面芽植物所占比例最多(38.12%),其余依次为高位芽植物(27.64%)、隐芽植物(22.87%)、1年生植物(8.1%)和地上芽植物(3.27%);油松栎林群落分为乔木、灌木和草本3个基本层,其中灌木层的优势较差;油松栎林群落水平结构的特点是同类植物成片状均匀分布,各物种间混交性差,其中乔木层的平均郁闭度为0.75,灌木层的平均盖度为0.27,草本层的平均盖度为0.46。  相似文献   

5.
乌兰布和沙漠典型草本植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草本植物是乌兰布和沙漠植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草本植物群落特征及植物物种多样性,为认识和保护乌兰布和沙漠地区植物多样性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根据样方调查资料,采用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指数的多种计算方法,分析乌兰布和沙漠典型草本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乌兰布和沙漠典型草本植物群落的植物组成种类较少,调查结果仅有24种,隶属于8科,优势科为禾本科和藜科;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平均值较小,物种多样性水平总体较低,生态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及均匀度在不同群落间差异较大;草本植物群落各多样性指数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乌兰布和沙漠的草本植物群落类型多样,但群落组成结构简单;优势种与次优势种的重要值之间的差距随群落内物种数量的增加而减小;草本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较小,草本植物物种的分布不均匀,普遍呈斑块化分布。  相似文献   

6.
以内蒙古阴山北麓四子王旗和武川县的荒漠草原农牧交错带弃耕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恢复措施和恢复年限对弃耕地草本植物群落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相对干旱的四子王旗和相对湿润的武川县,荒漠草原弃耕地分别种植中间锦鸡儿和苜蓿有利于地带性植被恢复演替,可增加草本群落的盖度和地上生物量。随着弃耕年限的增加,四子王旗和武川县弃耕地总的物种数、多年生草本物种数和一、二年生草本物种数呈减少趋势,地带性优势物种在群落中逐渐占主导地位,植物群落的盖度和生物量出现了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呈递减趋势。在荒漠草原合理的人工干扰有利于弃耕地的植被恢复,弃耕地的植被恢复演替是个漫长的过程,弃耕地的再利用要慎重。  相似文献   

7.
古田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植物区系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古田山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植物种类十分丰富,计有维管束植物64科114属198种(含变种),其中蕨类植物7科8属19种,裸子植物2科2属2种,被子植物55科104属177种。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具有较高的热带成分比例。不同群落类型其物种多样性不同, 4种常绿阔叶林群落类型中以栲树林物种多样性最高,甜槠—木荷林物种多样性最低。在群落垂直结构中,除钩栗林外,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物种多样性依次降低. 乔木层与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著, 而乔木层、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显著大于草本层。  相似文献   

8.
根据2006—2014 年民勤荒漠植物4 个样区36 个样方调查数据,对该区沙蒿、梭梭、麻黄和白刺4种典型荒漠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群落结构简单,物种相对单一且数量较少,植物都是以较低的芽位适应生境条件;灌木层物种的变化不大,草本层物种有所增加;多样性指数沙蒿群落、梭梭群落和白刺群落的略有增加,而麻黄群落略有减小;该区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主要由于草本层的物种变化引起。了解和掌握民勤荒漠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变化规律,对于推动干旱荒漠区植被恢复和物种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群落的现状,采用样方法对湖南省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4000 m2的样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73科132属160种,植物区系组成以北温带分布最多,达37属,占25.87%。其次是东亚热带,共23属,占16.08%。珙桐群落区系的温带成分所占比例大于热带成分,其种类组成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乔木层及灌木层不发达,草本层较发达。群落根据Raunkiaer生活型谱划分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42.8%),与其他亚热带常绿落叶林生活型谱各项比率相近似。种群丰富度、Shannon-Wiener指数、Simpson指数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而均匀度指数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八大公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种群种类组成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群落处于中期稳定生长期与衰退期之间,未达到一个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0.
穆君  李崇清  姜运力  李茂  杨成华 《种子》2015,(3):60-64,88
以贵州美丽红山茶天然群落为调查研究对象,分析了群落的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和群落类型,定量计测了乔木层主要树种的群落特征指标。结果表明,贵州美丽红山茶群落乔木层植物有13科17属40种,灌木层植物共21科32属43种,草本层植物共6科6属10种。通过分析,将美丽红山茶群落类型归为2大类型3个群落。原生型群落多样性指数比干扰型群落指数高,物种相对较丰富。  相似文献   

11.
海南普通野生稻居群植被物种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摸清海南岛现存普通野生稻原生境植被物种的数量和种类,探究其植被群落物种特征,分析普通野生稻原生境伴生物种的特征特性,对海南岛境内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原生境群落进行了调查和分析。通过调查,记录样地生境信息、野生稻居群大小,统计不同样点普通野生稻伴生物种种数。结果表明:海南岛普通野生稻原生境共记录植物119种,属28科。普通野生稻原生境的植被按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进行分类,乔木共计5种,分属5科;灌木层共计13种,分属9科;草本层共计101种,分属14科。原生境中物种数总体表现为:乔木层极少、灌木层较少,草本层为主的特征,其中草本层又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主。生境中外来入侵种成功入侵和人类的经济活动,共同构成了影响海南岛普通野生稻原位保护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aims to study characteristics and biodiversity of the Torreya fargesii community in the Jinfo Mountains to provide baseline information related to the protection of T. fargesii.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mong the 5 plots(100 m2 each) set along an altitudinal gradient, 176 species of vascular plants, 136 genera and 64 families were recorded. These included 7 species of pteridophytes, 6 genera and 4 families, 3 species of gymnosperms, 3 genera and 2 families, and 166 species of angiosperms, 127 genera and 58 families. The community physiognomy was mainly dominated by phanerophytes with medium-sized herbaceous and simple leaves. The proportions of phanerophytes among the fl oristic spectrum, frequency spectrum and vegetational spectrum are 68.75%, 73.13% and 67.48% respectively. The vertical struc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shrub and herb layers in this community. The dominant species in shrub layer were T. fargesii, Zanthoxylum ovalifolium, Rubus coreanus, Kerria japonica, Cotoneaster horizontalis etc.. The dominant herbs included Miscanthus sinensis, Carex gibba, Artemisia lactifl ora, Pteridi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lum, Pilea notata, Aster ageratoides etc.. Species richness(S) and the Simpson(D), Shannon-Wiener(H') and Pielou evenness(Jsw) indices of shrub layer species richness a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herb layer;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species in the community is obviously uneven. The species richness and diversity indices increase with the rising altitude.  相似文献   

13.
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群落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内蒙古大兴安岭牙克石林管局下属6个林区的兴安落叶松群落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量化分析,探讨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群落物种多样性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群落种群物种多样性总数分布范围为0~28种,垂直结构上变化规律明显,草本层物种数最多,其次是灌木层,最小的是乔木层。群落丰富度最大的为阿里河西陵梯林场,主要是灌木层,草本层物种较多。最小的为克一河库亚林场的兴安落叶松群落,该群落草本层物种较小。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掌握民勤荒漠草地盐生植物群落的季相变化特征,为民勤荒漠草地保护、生产力的恢复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样线法和样方法对民勤盐渍荒漠草地盐爪爪群落和芦苇群落进行调查,通过对5月、7月和9月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2个群落的组成及季相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民勤荒漠草地盐生植物群落灌木层伴生物种组成相对稳定;盐爪爪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盖度7月份最大;芦苇群落灌木层和草本层的盖度9月份达到最大。从5月到9月份盐爪爪群落和芦苇群落草本层伴生种组成随季节变化不大,盐爪爪群落草本层植物的种数、盖度和冠幅7月份最大;芦苇群落草本层植物的种数、盖度和冠幅逐渐增大,9月份植物种最多、盖度和冠幅最大,结构变得复杂。这主要是由于民勤盐渍荒漠草地气候特点、植物自身生理生态特性、分布的立地条件的差异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缙云山不同植物群落空间结构及其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给保护缙云山植物群落多样性,维持良好的植物群落空间结构指明方向,采用比较法探讨了缙云山的灌木林、针阔混交林和常绿阔叶林植被的空间结构分布和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不同植被群落中土壤养分与物种多样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空间结构层次分化明显,乔灌草层优势树种有着明显的综合优势;灌木林和针阔混交林的乔木层与灌木层物种多样性大于常绿阔叶林,草本层的物种多样性则以常绿阔叶林最高。土壤肥力养分因子pH值,随着土壤层次的增加有显著增大趋势,反之,有机质、有效氮磷钾含量水平则呈不同程度的降低;综合各养分因子含量情况,灌木林土壤的养分含量最高,常绿阔叶林次之,针阔混交林最低。另外,物种多样性与土壤肥力相关性分析得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植物多样性均与土壤肥力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旅游活动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的影响,通过调查距离游道不同样带内的生物多样性变化,分析森林旅游开发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三层中物种丰富度指数最低的是1号样带,其值分别为24、4、28,乔木层中2号样带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为37,灌木层和草本层中物种丰富度指数最高的是3号样带,其值分别为7、48;乔灌草三层的Simpson指数与物种丰富度指数呈负相关关系,而Shannon-Wiener指数与物种丰富度指数呈正相关关系;乔灌草三层中的植物重要值大小排序为:3号样带 > 2号样带 > 1号样带;森林游憩对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植物多样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