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正在参加黄淮海国家糯玉米区域试验的19个新品种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1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了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糯玉米农艺性状与产量关联度的大小依次为穗粗>穗行数>穗长>株高>收获期>行粒数>轴粗>穗位高>鲜百粒重>鲜出籽率>秃尖长。穗粗、穗行数、穗长、株高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而鲜穗百粒重、鲜出籽率、秃尖长度对产量影响则较小。但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在不同产量水平品种中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2018年南方(东南)鲜食甜玉米组(桂林点)13个甜玉米参试品种的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甜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穗位高>行粒数>穗粗>穗行数>出苗—采收天数>穗长>鲜百粒重>鲜出籽率>秃尖长;株高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秃尖长对鲜穗产量影响最小。试验结果为桂林地区选育出优质高产甜玉米品种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甜玉米产量及相关农艺因素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甜玉米产量相关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方法]以灰色系统理论为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甜玉米鲜穗产量与14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甜玉米的鲜穗产量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控制的,农艺性状中影响产量的因素顺序为:穗粗>穗行数>生育期>鲜百粒重>空秆率>秃尖>株高>黑粉病率>行粒数>穗长>穗位>鲜出籽率>倒伏倒折率>双穗率.[结论]为了更好的提高甜玉米育种效率,应着重对与产量关联度大的生育期、穗粗、穗行数、鲜百粒重、空秆率等性状的选择,进而选育高产甜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4.
对邯郸农科院近年通过审定的玉米杂交种和配制的杂交组合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联度顺序为:出籽率>穗行粒数>千粒重>株高>穗行数>生育期>穗粗>穗长>穗位.出籽率和穗行粒数是影响玉米杂交种产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采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对2018年国家黄淮海地区鲜食糯玉米区试的18个组合15个农艺性状的分析,求得鲜穗产量和鲜籽粒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并对关联度进行排序。结果表明:鲜穗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的次序为鲜籽粒产量鲜百粒重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籽粒深度双穗率空秆率行粒数出苗-采收鲜出籽率穗位株高,鲜籽粒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次序为鲜穗产量穗长秃尖长鲜百粒重双穗率穗行数空秆率穗粗鲜出籽率出苗-采收行粒数籽粒深度穗位株高。鲜穗产量与鲜籽粒产量关联系数最大为0.9。因此,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不管是鲜食果穗型或籽粒加工型,都要高度重视产量因素,加强对穗长、鲜百粒重、秃尖长和穗行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甜玉米鲜穗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江苏省2006—2014年甜玉米区域试验的47个品种的7个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株高穗长行粒数穗粗穗位高千粒鲜质量穗行数,其中株高、穗长和行粒数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因此,甜玉米新品种的选育,应综合考虑对株高、穗长、行粒数的选择,使玉米株高适中、果穗较长、行粒数较多,从而提高鲜穗产量。  相似文献   

7.
《安徽农业科学》2020,(4):34-36
[目的]探索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为玉溪市优质高产甜玉米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甜玉米11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甜玉米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单穗鲜重、行粒数、穗长、穗行数、株高、全株叶片数、穗粗、生育期、穗位高、雄穗分枝数、百粒重。其中,单穗鲜重、行粒数、穗长及穗行数是影响甜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而百粒重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结论]在鲜食甜玉米育种中,应注重对单穗鲜重、行粒数、穗长及穗行数的选择,以提高鲜食甜玉米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以2018年南方(东南)鲜食糯玉米组(桂林点)15个糯玉米参试品种为材料,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糯玉米的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关联度大小依次为:行粒数穗粗穗长鲜百粒重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出苗-采收秃尖长鲜出籽率。由此得出,行粒数是影响糯玉米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鲜出籽率对鲜穗产量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江苏省内鲜食糯玉米各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程度,以来源于2021年江苏省区域试验的14个糯玉米新品种为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研究各品种不同农艺性状和鲜穗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顺序为穗粗>生育期>株高>鲜出籽率>穗长>行粒数>穗位高>千粒鲜重>穗行数>秃尖长。穗粗、生育期、株高、鲜出籽率、穗长、行粒数是影响糯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穗位高、千粒鲜重、穗行数对产量的贡献次之。在选育鲜食糯玉米新品种时,可着重考虑对适宜穗粗、穗长和行粒数的选择,同时兼顾株高、生育期。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桂林地区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系,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了糯玉米的9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由大至小为穗粗>穗行数>株高>穗位高>行粒数>百粒重>穗长>出籽率>秃尖长,穗粗是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秃尖长对产量的影响较小。因此,在糯玉米育种中,应以穗粗、穗行数等几个性状为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1.
以引入的优质甜玉米品种亚当系列为研究对象,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分析青苞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与青苞产量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行粒数>丝前日数>穗行数>穗粗>株高>穗位>穗长>百粒重。行粒数、丝前日数、穗行数是影响青苞产量最高的3个因素,百粒重对青苞产量的影响最小。该结果与前人进行的普通玉米的分析结果不完全一致,出现差异可能与品种、环境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2.
鲜食甜玉米主要性状的灰色关联度、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20个甜玉米(Zea mays L.cv.Sweet)杂交组合为对象,对其鲜质量以及株高、穗位高、穗长、秃尖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茎粗、叶片数、穗上叶数、穗位叶长和穗位叶宽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指标进行了调查,并与鲜质量进行了灰色关联度、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甜玉米植株田间农艺性状与鲜质量相关程度较小;穗粗、行粒数、穗长与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果穗粗、行粒数、穗长对鲜质量的直接影响较大,穗行数对鲜质量的间接影响较大.认为在高产甜玉米育种中,应重视穗粗和穗长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和食用品质影响的主次关系,以24个甜玉米杂交组合为研究对象,对株高、穗位高、生育期、穗位叶长、穗位叶宽、穗长、穗粗、穗行数、秃尖长、单穗净鲜重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田间调查,对鲜穗食用品质进行了室内蒸煮、品尝与鉴定,并与单穗鲜净重和食用品质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单穗净鲜重与其他各性状的关联顺序为穗粗穗长穗位叶宽穗行数生育期穗位叶长穗位叶面积穗位高株高秃尖长,食用品质与其他各性状的关联顺序为穗位叶宽秃尖长穗位叶面积穗长穗位高生育期穗位叶长穗粗穗行数株高。在甜玉米高产优质育种中,要注重对果穗长且粗、穗位叶宽且面积较大材料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鲜食型糯玉米组合产量性状的决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乐素菊  王晓明  林绿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6):1616-1617,1692
对鲜食型糯玉米42个组合产量性状进行相关和决策分析.结果表明:穗长、行粒数、穗粗、秃顶长和株高与单穗鲜重和单穗净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穗长与秃顶长和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粗、行粒数、株高、穗长和穗位高对单穗鲜重和单穗净重有直接的作用;穗长、行粒数、穗粗和株高是提高杂交组合(F1)单穗鲜重和单穗净重的主要决定性状,穗位高则是主要限制性状.  相似文献   

15.
甜玉米产量相关性状的AMMI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MMI模型分析方法对福建省2008~2011年连续4年甜玉米区域试验数据进行产量相关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以基因型效应为主的有株高、穗位高、穗长、穗行数,以环境效应为主的有产量、出苗至采收日数、穗粗,以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为主的有行粒数、鲜百粒重;性状的稳定性以穗长、穗粗、穗行数最好,其次为出苗至采收日数、行粒数、鲜百粒重,第三为株高、穗位高,最差为产量;不同性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了解控制超甜玉米穗数对单株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的影响。[方法]以超甜玉米金穗6号、金穗8号、金玉甜1号、超甜9701为试验材料,抽穗前选择生长势相似植株进行配对设计,抽穗期对其中一株去除第二果穗及以下所有果穗,成熟时将所得的单株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的数据用SAS V9.2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单株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去穗与不去穗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控制穗数对超甜玉米产量及主要穗部性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糯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对鲜穗产量的影响,为四川省优质高产糯玉米的选育和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分析鲜食糯玉米10个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糯玉米的农艺性状与鲜穗产量的关联度大小为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行粒数株高穗位高穗行数百粒重出籽率,穗长是影响鲜穗产量的主要因素,出籽率对产量的影响较小。[结论]在鲜食糯玉米育种中,应以穗长、生育期、穗粗、秃尖长等几个性状为主要目标,提高鲜食糯玉米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18.
福建甜玉米区试品种产量及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8-2011年福建甜玉米区试品种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鲜果穗产量、出苗至采收日数、穗粗、行粒数、鲜百粒重、鲜出籽率年份差异不显著;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年份间有差异;甜玉米产量与穗长、行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鲜百粒重、穗粗、出苗至采收日数、穗行数呈不显著正相关,与鲜出籽率、株高呈不显著负相关。甜玉米纹枯病发生普遍,病情较重,大斑病、小斑病、锈病中等发生,茎腐病、粗缩病轻发病。参试甜玉米品种品质平均得分83.35分,接近对照(粤甜3号,85.25分)。  相似文献   

19.
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四川省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间(生育期、株高、穗位高、除倒伏、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出籽率、单穗粒重)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玉米杂交种产量最为相关的性状是单穗粒重,其后依次是除倒伏、穗位高、生育期、株高、穗长、百粒重、穗行数、出籽率和行粒数。根据玉米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对产量影响最大的经济性状-单穗粒重与株高、穗位高、穗行数和穗长关系最为密切;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农艺性状-除倒伏与穗位高和穗长关系密切。说明在四川省选育玉米杂交种时,在保证适当的株高和穗位高的前提下,要注重选育单穗粒重高,抗倒,生育期适当偏长,百粒重较高的长穗、多行型品种;同时不要忽略对品种的出籽率和行粒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