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林区公路雪害防治的几种方法.铲除积雪防雪林带的设置;防雪栏栅的设置;防雪墙的设置;导风板的设置。  相似文献   

2.
谈如何防治雪害对林区道路养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北方冬季雪害对林区公路的影响作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雪害的措施,雪墙法、栅栏法、植树法、积雪槽法和清除雪障法。  相似文献   

3.
全长335.6公里的集二铁路线,从乌盟行署所在地集宁起,穿越乌盟溶岩台地和锡林郭勒草原,沿浑善达克沙地边缘进入二连盆地,在我国边境城市二连浩特与进入蒙古国的国际铁路线相接。这段铁路常有沙害、雪害发生,直接影响着铁路运输的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4.
2009年11月10~12日,石家庄地区普降暴雪,平均积雪深度37.4cm。由于当时市区街道两侧及公园内的落叶乔木树种叶片多数未脱落,致使叶片和枝干积雪过多,压断大树的侧枝、主枝,甚至出现上部主干折断的现象。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3种落叶乔木中,国槐枝干遭受雪害最重,毛白杨枝干受害最轻;在被调查的3种常绿乔木中,侧柏枝干遭受雪害最重,桧柏枝干受害最轻。  相似文献   

5.
1987年9月27日,蛟河地区下了一场先雨后雪、雨中加雪,10月中旬又接连下了几场罕见的大雪,造成树冠积雪过多,致使大面积落叶松人工林遭到雪害。蛟河小姑家林场,这次遭受雪害的面积达205公顷,占总面积的20.3%。通过对林木被害的调查发  相似文献   

6.
积雪与树木     
积雪与树木□李福强,吕德厚了解积雪知识,特别是掌握积雪与树木之间的关系,对培育森林、发展林业大有益处。降雪堆积后没有明显变化的雪称为新雪。气温低时,新雪以冰晶状态能持续保存几天,随着时间的延长,新雪的冰晶状态逐渐变成冰柱状。无数小冰柱联结在一起的雪,...  相似文献   

7.
我省地处祖国北方,冬季三、四个月之久,公路上的积雪厚度往往超过30公分,如不及时清除就会形成冰,影响行车安全,甚至中断交通。 一、积雪类型及其特征 第一类叫做稳定积雪,又称自然降雪。是指大自然中降雪时没有风的吹动,雪本身降落在地面上所堆积,其厚度大致相等。这类雪由于厚度不大易清除,因此对公路的危害不算大,但由于雪的消融和复冻在地面上形成冰壳,会使行  相似文献   

8.
以雪害比较严重的内蒙古大青山的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分受害率与立地环境和关键林分结构特征指标的关系。结果表明:大青山华北落叶松林雪害主要有断梢、断干、倒伏等几种情况,林缘处的受害率变化为5. 56%~84. 44%,非林缘处受害率为0~12. 30%。华北落叶松林的立地条件与雪害程度密切相关。高海拔处和林缘处的林分更易受到雪害;底坡位样地有利于落叶松抵御雪害;坡向与林分雪害密切相关,依次为东北坡北坡西北坡。在高径比大于0. 64后,雪害出现;大于0. 9后,林分受害率随高径比增大快速升高,把林分高径比降到0. 64左右或维持在不超过0. 9的范围内,是提高森林抵抗雪灾能力的可行营林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内蒙古50个地面气象台站1981-2010年的积雪和同期气候因子资料,结合经典统计学、地统计和GIS方法,研究了内蒙古地区积雪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其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论如下:(1)内蒙古积雪分布极不均匀,整体呈现东北多西南少。且存在2个高值区:呼伦贝尔市图里河、兴安盟阿尔山地区。(2)内蒙古积雪期主要集中在10月到翌年4月,积雪日数和积雪深度总体上呈现春后到初秋减少,秋后和初春增加的趋势。(3)内蒙古地区的积雪日数、积雪深度与气温、降水量、风速和日照时数均呈负相关,其中气温和降水量对积雪影响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
喷播种植绿化技术,系由欧美国家引进的快速复生绿色植被的先进技术。它是用喷植机将植物(乔灌木、花草等)种子、生长素、胶粘剂、植物纤维等组份喷洒在地表,在最短的时间内,使贫瘠的地带(如碎石斜坡、山峡、陡峭堤坝以及其他各处平坦区域)绿化而采用的机械化施工的高效方法。 喷播种植绿化技术主要适用于公路、铁路的路堑、路堤、斜坡、高速公路隔离带;森林道路、水库堤坝;工厂、矿山、电站等工程修建处以及矿区空旷地带、矿渣山、垃圾堆积场、采石场;  相似文献   

11.
积雪是地球上最为活跃的因子,影响着全球能量及水分平衡,对于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文章主要从不同来源积雪数据资料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影响积雪分布的因子2个方面对前人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和总结。我国积雪空间分布差异较大,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地区以及东北-内蒙古地区,这几个区域较为敏感且对我国的气候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从时间尺度上看,虽然不同区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但在总体上我国积雪存在缓慢的增长趋势。降雪量和平均温度被认为是2个显著影响积雪的气象因子,而海拔是影响积雪分布的主要地形因子,不同季节不同地区各因子作用的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1 为社会服务、为领导决策服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类信息成倍地增长,社会大生产使社会活动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变化,变得日益复杂,生产节奏变快,行情瞬息即变,要求决策必须迅速、及时;社会生活中很多现象之不可逆性,则增加了决策的困难程度。决策涉及的范围往往是一个地区、部门以至全国,不仅影响一时,而且影响一代人以至几代人,可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由于决策失误,以至造成巨大损失,教训是异常深刻的。  相似文献   

13.
《技术与市场》2005,(10):19
我国目前现有铁路线数十万公里,加上煤炭、钢铁、电力、石油、化工等行业的铁路专用线,总长已近百万公里。未来十年是我国铁路高速发展时期,“十一五”期间,我国投入修建铁路资金达2万亿人民币。加之地方铁路、矿区铁路专用线的修建,将使国家铁路线总里程迅速发展。铁路线上每公里所用螺帽达8000个,加上电力设施、公路桥梁、公共设施、石油管道、军用设施等使用的螺帽,用量十分巨大。由于战线太长,给管理上带来了严重的困难。数十年来,整个国家的各条铁路线上的道轨配件时常被盗,偷盗铁路器材现象在各铁路线上都时有发生,这为列车行车安全埋下了隐  相似文献   

14.
集通铁路沿线所处的地理位置属于中国北方生态脆弱地带。风害、沙害、雪害、水害等自然灾害严重地影响安全行车和正常运营。目前,通过防治,各种自然灾害已得到了有效的遏制,有的地段已经得到了根治。其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都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5.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我国独有的珍稀濒危物种,其因适应竹子资源的季节变化而进行垂直迁徙,关于其迁徙模式和影响迁徙的因子目前还不甚明确。为了探究影响大熊猫垂直迁徙的因子,于2013年10月至2014年9月,在陕西省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三官庙设立了9条样线,共布设52台红外相机对大熊猫的垂直迁徙时间进行研究;同时,结合气象监测数据探究气温、降雨量、湿度和积雪覆盖等因子对大熊猫迁徙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垂直空间分布季节性差异明显,7月主要在高海拔秦岭箭竹分布区活动,而2月则主要在低海拔巴山木竹分布区活动。大熊猫从冬居地向夏居地迁徙迅速,仅1~3d即可完成,而从夏居地向冬居地迁徙经历时间较长。气温、积雪覆盖、湿度和降雨量等因素都会对大熊猫的迁徙活动产生影响,大熊猫喜欢选择在“最适温度”区域活动,当高海拔区域出现积雪覆盖时,就会迁徙到低海拔活动。湿度和降雨量主要通过控制竹子发笋和生长来影响大熊猫的迁徙。研究证实了大熊猫的垂直迁徙现象,并获得了关于大熊猫迁徙模式和影响因子相关的较为详细的基础数据,为野生大熊猫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草牧场防护林对积雪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前苏联在60年代就进行了农田、牧场防护林对积雪影响的研究[1],认为通风结构林带附近积雪较为均匀,11H(H=树高)处积雪比其它结构林带的要厚,即有效积雪距离长;营造3~5行,行距为2.5~2.7m,带间宽度为300~400m,疏透度为0.5~0.6的林带,不仅积雪厚度最大,而且在网格里呈均匀分布[2]。中亚林业研究所曾经在克日鲁马地区观测了草牧场防护林带的防护作用,认为透风系数为0.20~0.45的草牧场防护林带,对积雪分布的作用最好[1]。1978~1983年,库尔斯克州水土保持试验站还观测了幼龄杨树(Populussp.)林带的积雪作用。认为2~3年生的幼龄杨树林带对…  相似文献   

17.
合理施肥促进树木生长,但研究发现过多的施用氮肥在北方林区易遭受雪害,这一点应引起各方面的注意。加拿大林学家弗兰克·施奈肯伯格等人在安大略省图恩德贝附近,对12年生松林在12个小区进行施肥试验,每公顷施磷肥100公斤,施钾肥100公斤,施氮肥400公斤。施肥后的林地,经对照比较发现,施氮肥的试验区雪害相当严重(见表)。疏伐虽然可以减少每公顷受害木总株数,但对单株树受害  相似文献   

18.
采集2015年3月16日最大积雪期流域内积雪样品和2015年4~5月河川融雪径流样品,分析其离子质量浓度特征,结果表明:1)森林流域内积雪离子质量浓度从大到小依次为PO_4~(3-)(5.91 mg/L)、SO_4~(2-)(5.15 mg/L)、Cl~-(1.90 mg/L)、K~+(1.16 mg/L)、Ca~(2+)(0.96 mg/L)、NO_3~-(0.89 mg/L)、Mg~(2+)(0.33 mg/L)和Mn(0.011 mg/L),其中樟子松林对积雪离子浓度影响最大,白桦林次之,兴安落叶松林最小。2)河川融雪径流中离子成分以Ca~(2+)和PO_4~(3-)为主,二者占78.50%左右,融雪径流Ca~(2+)、PO_4~(3-)、Mg~(2+)和K~+相对流域积雪表现为淋失型迁移,其中Ca~(2+)的迁移量最大,迁移系数为15.84,而SO_4~(2-)、NO_3~-、Cl~-和Mn则表现为内贮型迁移。  相似文献   

19.
本详细论述了森林在保护生态环境、防灾、防雪方面的作用,从而提出只有加大森林面积,才能更好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基于电容原理测定刨花含水率的方法.试验表明:在一定含水率范围内,刨花含水率与其电容值成一定函数关系,当5%≤MC<25%时,含水率与电容值成指数关系;当25%≤MC<150%时则成线性关系.同时,被测物的堆积面积、堆积厚度等对测量结果有一定影响,需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