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 湖南省1982年开始了花生—水稻耕作制度的研究。稻田与旱田比,一般肥力水平较高,稻田种花生是否需要施用氮肥,施多少为宜,如何施用,省内尚未研究。为了明确稻田花生的需氮量和基肥氮量的适宜比例,更好地提高肥料效益,夺取花生高产,1985和1986年我们开展了花生施氮量与基肥氮量的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合理的氮肥用量和运筹能够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明确氮肥用量和运筹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可为水稻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基于119篇已发表的有关稻田氮肥管理的论文,采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的方法量化了不同施氮量、基肥+分蘖肥、穗肥、种植区域和土壤性质等条件下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并探究了我国各水稻主产区提高产量构成因子以获得高产的适宜措施。【结果】与不施氮肥相比,施用氮肥能够显著提高水稻实际产量(+42.2%)和理论产量(+43.1%),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分别增加了33.2%和13.5%,而结实率和千粒重分别下降了4.2%和1.6%。在不同施氮量和氮肥运筹下,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存在显著差异。水稻实际和理论产量在施氮量为150~200 kg/hm2时增幅最大,有效穗数和每穗粒数在施氮量为250~300 kg/hm2时增幅最大。另外,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的结实率和千粒重显著下降。基肥+分蘖肥的氮比例(基肥+分蘖肥占总施氮量的比例)为30%~50%和穗肥氮比例为10%~30%时,水...  相似文献   

3.
刘光臻  张思苏 《花生学报》1990,(2):21-23,11
三年21处农村基点氮肥效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肥有明显促进营养生长效果。不同地力水平上,花生的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均与施氮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氮肥施用过多,使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单株结果数减少,导致荚果产量降低。低肥田块,亩施标准氮肥(硫酸铵、含氮21%)以38.1公斤为宜,中肥地力田块,亩施标准氮肥11.9—23.8公斤可获得较高产量和经济效益,高肥地力情况下,氮肥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以两系法杂交水稻粤杂122为材料,在广州进行2a4季田间试验,研究了氮素作基肥、蘖肥和穗粒肥施用对水稻氮素吸收、稻谷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穗粒肥具有显著的增产作用,其增产效果比基肥和蘖肥好;施用穗粒肥显著提高水稻总吸氮量,基肥和蘖肥对吸氮量影响较小;在总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氮肥作穗粒肥施用的吸收利用率和农学利用率比基肥和蘖肥高;水稻最适吸氮量随结实期日照时数的增加而提高。控制氮肥总量,适当减少基肥和蘖肥用量,增加穗粒肥用量,实行氮肥后移,有利于提高华南双季杂交稻的产量和氮肥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氮肥运筹方式对油菜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素淋失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油菜产量、氮肥利用率、氮素淋失及氮素平衡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氮肥(CK),氮肥全部基施(TJ),氮肥60%基施、40%做越冬肥追施(TJD),氮肥60%基施、40%做薹肥追施(TJT),氮肥60%基施、20%做越冬肥、20%做薹肥追施(TJDT)。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分期施用可明显增加油菜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其中以TJDT处理效果最佳,与TJ处理相比,TJDT处理的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及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7.6%、2.1kg·kg-1氮和4.9%。同时,TJDT处理的氮素淋失量也最小。氮素平衡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氮素平衡影响不大,但是均比氮肥集中做基肥施用(TJ)的表观损失明显减小。尽管油菜收获后,各施氮处理土壤氮素均有盈余,但分期施肥盈余量明显高于TJ。研究表明在油菜生产中,氮肥分期施用既能提高油菜籽的产量和氮肥的利用效率,又可获得较好的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6.
以花生品种粤油256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氮肥(CK)、氮肥全部基施(N_(10∶0∶0),当地习惯施氮方式)、氮肥70%基施+30%花针期施用(N_(7∶3∶0))、氮肥50%基施+50%花针期施用(N_(5∶5∶0))、氮肥50%基施+30%花针期施用+20%结荚期施用(N_(5∶3∶2))、氮肥30%基施+50%花针期施用+20%结荚期施用(N_(3∶5∶2)),研究不同施氮时期对南方红壤旱地花生生物量累积、氮素累积、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的花生生物量累积、氮素累积均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施氮时期显著影响花生生物量及氮素的累积特征,氮肥分次施用并适当后移可显著提高生物量及氮素的最大累积速率(v_(max))、推迟吸收"峰值"的出现时间(t_(max)),延长生物量及氮素快速累积的持续时间(Δt),从而有利于提高花生产量及氮肥利用率,但氮肥后移比例过大(N_(3∶5∶2))也不利于肥效的充分发挥。本试验条件下,以氮肥50%基施+30%花针期追施+20%结荚期追施(N_(5∶3∶2))的效果最好,其产量达到4 918.5kg·hm~(-2),较CK增产20.0%,较当地传统的一次性施肥也可增产9.8%。合理调控施氮时期是提高我国南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可为该区域花生的科学合理施肥、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氮肥运筹对鄂南直播稻生长、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运筹对直播稻生长、产量及氮素吸收的影响,以期为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增产效果明显,与不施氮处理(T1)相比,平均增产1 010 kg/hm2,增产率17.0%,其中氮肥分3次施用的处理增产效果最佳,增产1 468 kg/hm2,增产率24.7%;氮肥的施用能够显著增加水稻吸氮量,各施氮处理在苗期、分蘖末期、齐穗期和收获期吸氮量与T1相比分别增加34%、125%、80%和39%;氮肥的合理运筹显著提高了氮肥吸收利用率,与氮肥全部作基肥处理相比,氮肥50%作基肥、30%作苗肥、20%作分蘖肥(T4)和氮肥35%作基肥、30%作苗肥、15%作分蘖肥、20%作穗肥(T5)分别提高了22个和28个百分点。综合分析认为,本试验条件下,T4处理的氮肥运筹效果最好,可以在鄂南直播稻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油稻稻三熟制秸秆还田条件下双季水稻适宜的氮肥运筹方式,2018年在长江中游三熟制区(江西进贤)开展5个处理(秸秆不还田+氮肥3次施用、秸秆还田+氮肥3次施用、秸秆不还田+氮肥2次施用、秸秆还田+氮肥2次施用、秸秆还田+高量氮肥3次施用)的田间试验,探究该模式下氮肥运筹对双季稻产量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油稻稻三熟制下,秸秆还田和氮肥运筹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在早稻季和晚稻季均存在显著的互作效应,而水稻基肥中增施20%氮肥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氮肥2次施用(后氮前移)即可实现水稻高产和稳产。秸秆还田并配合氮肥2次施用(后氮前移)可以满足水稻生育期氮素需求,从而保证水稻正常生长,氮素吸收量能够达到甚至优于3次施氮处理水平,并明显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氮肥用量则不利于氮肥偏生产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生产的氮肥施用方案提供依据,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于2004~2006年连续2个生长季研究了不同氦肥施用时期和基追比例对烟农19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土壤肥力条件下,氮肥施用时期后移和基追比例的增加可以明显促进小麦对氮素的吸收累积.与氮肥全部基施处理相比.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7:3:0(N7/3)、5:3:2(N5/3/2)、3:3:4(N3/3/4)的处理,氮肥吸收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2.27%、29.88%和37.52%;在不影响产量的基础上显著改善了小麦籽粒品质;籽粒蛋白质含量与开花后植株氮积累量(r=0.765*)、成熟期植株氮积累量(r=0.685*)和成熟期籽粒氮积累量(r=0.719*)均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增加花后小麦植株氛素的同化量是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和改善小麦品质的重要途径.本试验条件下,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5:3:2的处理是兼顾产量和品质的最优处理.  相似文献   

10.
机插稻科学高效施用氮肥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机插稻氮肥不同施肥量,前后期不同比例施肥,分蘖肥和穗肥施用时期等试验,揭示了机插水稻高产栽培中氮肥的最适用量,分蘖肥和穗肥最适试用时期,基蘖肥和穗肥的最佳比例等技术关键。明确机插稻在实行群体质量栽培时,应采用"前控、中稳、后增"的施肥技术,其运筹要点为少施基肥、施足促蘖肥、增施穗肥。  相似文献   

11.
《杂交水稻》2015,(5):27-30
为探索金秋香优1079的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采用L9(34)正交设计研究了追肥施氮量、氮肥作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和移栽密度对金秋香优1079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追肥施氮量、氮肥作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和移栽密度对金秋香优1079的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各因素对产量的决定程度为移栽密度追肥施氮量氮肥作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各因子水平的最佳组合为A2B2C1,即追肥施氮量为150 kg/hm2、氮肥作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为7∶3、每公顷栽15万穴时金秋香优1079可以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以花生品种粤油256为供试材料,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置9个处理:不施氮肥(N_0)、50%施氮量(N50)、75%施氮量(N75)、100%施氮量(N100,即当地习惯施氮量135kg·hm~(-2))、125%施氮量(N_(125))、150%施氮量(N_(150))、50%施氮量+接种根瘤菌(N50+RI)、75%施氮量+接种根瘤菌(N75+RI)、100%施氮量+接种根瘤菌(N_(100)+RI),研究了施氮和接种根瘤菌对南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施氮会促进花生生长,过量施氮会产生不利影响。单施氮肥的增产效果有限,增产幅度在9.8%~13.5%之间。施氮配合接种根瘤菌比相对应的单施氮肥处理增产0.7%~11.7%,当氮肥施用不足时(N50)接种根瘤菌的效果不明显,仅增产0.7%;氮肥施用适量时(N_(75)和N_(100))接种根瘤菌增产效果明显,分别增产11.4%和11.7%。本试验条件下以N75+RI处理,即施氮101.25kg·hm~(-2)配合接种根瘤菌的效果最佳,产量达到5 169.1kg·hm~(-2),比对照(N0)增产26.1%,还明显提高了花生各器官的含氮量、吸氮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施氮配合接种根瘤菌是提高我国南方红壤旱地花生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可为该区域花生的高产高效种植、科学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减氮条件下接种根瘤菌对花生生长、产量、氮肥效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花生品种阜花17号为材料,连续两年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设4个处理,不施氮肥(N0)、常规施氮(N_(100%))、减氮20%+接种根瘤菌(N_(80%)+Ri)、减氮50%+接种根瘤菌(N_(50%)+Ri)。结果表明:适量减施氮肥配合接种根瘤菌可促进花生生长,以减氮20%配合接种根瘤菌处理的促生增产效果最明显,能增加花生根瘤数量、下针数、植株鲜质量、花生总分枝数、单株果数,与对照相比产量增加11.7%~18.7%,与常规施肥相比产量增加5.8%~7.1%,氮素吸收量、氮肥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均明显提高。但减氮50%配施根瘤菌处理效果微弱。本研究结果为花生高效高产种植、科学合理施用氮肥,实现花生节本增效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氮肥运筹对寒地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空育131和垦鉴稻6号为材料,设置3种氮肥施用策略(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粒肥=4∶2∶1∶2∶1、5∶3∶0∶2∶0、4∶3∶1∶2∶0),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寒地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提出最佳的施肥策略。结果表明,3种氮肥施用策略中,以基肥∶蘖肥∶调节肥∶穗肥∶粒肥为4∶3∶1∶2∶0处理的产量最高,是寒地水稻高产栽培中较为合理的氮肥运筹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探求豫南砂姜黑土区花生高产和氮肥高效利用栽培技术,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肥管理与不同根瘤菌接种模式(拌种或土施)对花生生长、氮吸收利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提高了花生叶片SPAD值,有效促进花生生长,显著增加了氮利用率和荚果产量。两种根瘤菌接种模式下,不同氮肥管理中均以50%N基施+50%N开花期追施和100%N基施处理的第一侧枝长、总分枝数、单株饱果数、单株饱果重和百果重、氮利用率和产量显著高于50%N开花期追施+50%N结荚期追施处理,说明要实现花生高产和氮素高效利用需在花生生育前期施用一定量的氮肥。比较根瘤菌拌种和土施2种接种模式,以根瘤菌拌种配施氮肥对花生的增产效果较好,但与根瘤菌土施配施氮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在豫南砂姜黑土区,花生种植采用氮肥50%基施、50%开花期追施配合根瘤菌拌种的模式增产效果最好,氮肥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16.
施肥对彩色花生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肥料是花生生产的主要投入成本和调控因子,科学施肥对于保证花生生长发育良好和高产优质十分重要。以彩色花生品种彩51为材料,探讨一次性基肥与追肥施用量对花生生长发育、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比较,基肥与追肥均有利于彩51增产;产量最高的施肥方式为基施复合肥600 kg/hm2,不施追肥。过多施用化肥(750 kg/hm2)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营养与生殖生长,影响了荚果产量。  相似文献   

17.
砂土地花生高产配肥及培肥地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四因子二次通用旋转设计,研究了砂土地施用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对花生产量的作用及最适配比和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氮肥、磷肥和钾肥与花生产量呈二次回归关系,砂土地要提高产量和培肥地力应立足于肥料配合施用,重施有机肥,酌情多施钾肥和磷肥。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盆栽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运筹方式对油菜产量、氮肥利用率、氮素淋失及氮素平衡的影响。试验设5个处理:不施氮肥(CK),氮肥全部基施(TJ),氮肥60%基施、40%做越冬肥追施(TJD),氮肥60%基施、40%做薹肥追施(TJT),氮肥60%基施、20%做越冬肥、20%做薹肥追施(TJDT)。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分期施用可明显增加油菜产量,提高氮肥利用率,其中以TJDT处理效果最佳,与TJ处理相比,TJDT处理的产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及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了17.6%、2.1 kg&;#8226;kg-1氮和4.9%。同时,TJDT处理的氮素淋失量也最小。氮素平衡计算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氮素平衡影响不大,但是均比氮肥集中做基肥施用(TJ)的表观损失明显减小。尽管油菜收获后,各施氮处理土壤氮素均有盈余,但分期施肥盈余量明显高于TJ。研究表明在油菜生产中,氮肥分期施用既能提高油菜籽的产量和氮肥的利用效率,又可获得较好的环境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为明确秸秆还田条件下稻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的适宜播种密度和氮肥运筹方式,采用大田试验,以济麦22号为材料,研究了稻秸还田下不同播种密度(播量120kg·hm-2、180kg·hm-2)、施氮量(180、225和270kg N·hm-2)及氮肥基追比(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6∶3∶1、5∶3∶2和4∶3∶3)对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180kg·hm-2(低氮)和225kg·hm-2(适氮)下,提高播种密度显著提高了小麦叶面积指数、开花期旗叶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而在施氮量270kg·hm-2(高氮)下,提高播种密度显著降低了小麦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开花期旗叶光合速率、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提高播种密度、降低施氮量均降低了土壤中无机氮的盈余量,氮肥吸收效率和氮肥农学效率显著提高。产量、氮肥吸收效率及氮肥农学效率均在氮肥基追比为基肥∶拔节肥∶孕穗肥=6∶3∶1时最大。因此,稻秸还田条件下提高小麦播种密度、适当降低施氮量并提高基肥比例,可以实现小麦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同步提高。  相似文献   

20.
氮肥对啤酒大麦蛋白质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分析了啤酒大麦港啤1号氮肥的施用量、氮肥运筹比例以及拔节起身肥施用时期对其收获籽粒蛋白质含量和产量的影响,并找出啤麦籽粒蛋白质含量不超标(≤12%),又能获得可观产量(7749kg/hm2)的最优施肥组合。即:氮肥用量为225kg/hm2,运筹比例(基肥:分蘖肥:起身肥)为70:15:15,起身肥施用时期为叶龄余数3.0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