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通过对黄柏(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人工纯林(林龄4~12年)16株伐倒样木的调查,得到:1.黄柏单株各器官组织的生物量与其胸径(D)的平方树高(H)的乘积(D2H)有密切的双对数直线相关,即:w-a(D=H)~b(r 值在0.9292~0.9954之间)2.测得11~12年生黄柏林分(密度975株/公顷)的平均生物量为24.22吨/公顷,各部分器官的单株平均生物量和生长量以及树皮生物量在各器官中的分配数量。3.在同一林分中,不同生长势树体其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差异显著。4.不同年龄和不同胸径的单株与树皮生物量均有显著的直线相关。5.胸径、年龄与胸高皮厚有显著的二元回归相关.且胸径对树皮的影响远较年龄大。  相似文献   

2.
冀北山地油松林净生产力与相关立地因子关系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测林分生产力,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在对冀北山地油松林标准地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建立树高随林龄的增长而变化的导向曲线模型,通过模型给出各标准地的立地指数;建立油松单株生物量与单株胸径树高关系模型,导出各标准地林分生物量;建立林分生物量与林分密度、林龄及立地指数关系模型,进而建立林分净生产力与林分密度、林龄及立地指数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3.
以西鄂尔多斯自然保护区乌海市胡杨岛胡杨林为研究对象,以每木检尺单株的胸径,选各径阶标准株利用生长锥测算树龄,建立胸径-树龄模拟方程,得到了树龄与胸径的函数关系。结果表明:线性模拟方程、对数模拟方程、幂函数模拟方程、二项式模拟方程和指数函数方程5类模拟方程均能很好地反映树龄与胸径的关系,且模拟方程中胸径与树龄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关系均达到了0.954,经1∶1函数关系和纳什系数检验、综合筛选,模拟效果最好的为幂函数模拟方程(y=1.74x~(1.0423))。  相似文献   

4.
用统计分析方法,从构件水平研究了盛花期一年蓬种群各构件生物量结构特征、一些构件生物量之间的关系模型和各构件生物量与其他所测相关指标的关系模型,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一年蓬各构件生物量之间关系为茎>花序>叶>根。各构件生物量在个体生物量中所占的比率表现同样的关系。一年蓬花构件生物量与茎构件生物量之间显著地呈线性正相关,一年蓬比叶面积变异系数在各构件生物量变异系数中最小(24.45%)。一年蓬各构件生物量与其他所测指标在非线性模型中表现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红花尔基地区沙地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研究林分密度与胸径、树高、生物量等林分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沙地樟子松林分密度对其林木生长因子的影响有显著相关性和规律性,随林分密度的递增,林分平均胸径、平均冠幅、单株材积、林木各器官生物量等各项指标呈减小趋势,二者呈幂指函数相关关系,y=ax~b,对树高影响不显著,但树木的高径比随密度增加呈增大趋势;林分密度对单株和不同器官生物量均有显著影响,随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减小;林下植被生物量和多样性与林分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茶秆竹林叶面积指数与生物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索茶秆竹叶面积指数与生物量的关系,本文应用多种数学模型对茶秆竹林叶面积指数与年龄、胸径、立竹密度、留枝盘数等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叶面积指数与生物量紧密相关,当叶面积指数为7.47时,茶秆竹生物量最大。本文同时建立了叶面积指数与胸径、立竹密度的关系表,以为生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嫩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各测树因子数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嫩江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生物量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模拟了林龄与胸径、树高和生物量之间以及胸径、生物量与树高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了樟子松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林龄与胸径、树高和生物量相关紧密;采用W=aebD模型,地上生物量、树干、树枝、树根的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平均拟合率都大于70%。  相似文献   

8.
山西灵邱油松人工林油松毛虫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松人工林单株载叶量(W_i)与胸径(d_(1:3))之间有下列关系:lgW_i=2.1256+1.9095lgd_(1:3)或W_i=133.6d_(1:3)~(1:9095),r=0.95996。单头油松毛虫幼虫终生食叶量(置信度为95%)为54.34±2.72克,损失针叶63.924±3.20克。不同食叶量对高生长影响不显著;失叶1/3以下对胸径和材积生长影响不显著;失叶1/2以上胸径、材积生长率剧减。  相似文献   

9.
以关山林区引种的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标准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树干解析和分层切割破坏取样法,研究了该区6~15年生、胸径3~9 cm落叶松人工林胸径与生物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落叶松胸径和叶生物量间关系成直线关系,相关系数达到0.936 4,生物量干质量y=0.286 1D1.3-0.810 7。  相似文献   

10.
以乌兰布和沙漠绿洲防护林体系新疆杨、毛白杨、银中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叶片饱和鲜质量、干质量及叶面积,分析了3种杨树的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的差异,探讨了3种杨树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叶面积、叶宽、叶周长、叶形指数为毛白杨银中杨新疆杨,叶长、叶长宽比为银中杨毛白杨新疆杨。3种杨树之间的比叶面积(SLA)与叶干物质含量(LDMC)均存在显著差异(P 0.05)。银中杨、毛白杨、新疆杨比叶面积分别为(21.232±2.105)、(19.080±1.826)和(13.347±0.824) m2·kg-1,叶干物质含量分别为(249.007±14.743)、(273.814±23.336)和(299.431±6.011) mg·g~(-1)。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 0.05),两者呈幂函数关系(y=ax-b)。干质量与叶面积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5),两者呈幂函数关系(y=axb)。干质量与比叶面积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 0.05),两者呈线性函数关系(y=-ax+b)。新疆杨适应性优于毛白杨、银中杨,建议今后该区防护林体系的更新可优先选择新疆杨。  相似文献   

11.
大青山油松人工林树干液流动态及其蒸腾耗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TDP(Thermal Dissipation Probe)技术对大青山古路板林场的30a生油松人工林树干液流以及不同林分密度下的树木蒸腾耗水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内,树干径向断面形成层以下不同部位输水能力差异较大,最大流速位于形成层下3cm。2)油松树干液流的日进程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规律。在11:00左右达到峰值,其值可达0.286 6~0.306 0cm3/s。3)树干液流量(Y)与树木的胸径(X)之间的关系可用Y=0.0053EXP(0.4823X)的指数函数模型表达。4)在相同立地条件下,随着阴坡林分密度从2 147株/hm2增加到4 463株/hm2,单株蒸腾耗水量从0.543 4cm3/s降低到0.319 7cm3/s,而林分蒸腾耗水量变化幅度较小,平均蒸腾耗水量为0.3710±0.0489(5)mm/h。结果指出,大青山30a生油松人工林经营密度应控制在3 307株/hm2左右。  相似文献   

12.
大青山人工油松单木生长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利用内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林的调查数据来研究内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林单木生长模型。结果表明:①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及其相应的生长量和峰值时的连年生长量以下坡最大,上坡最小,中坡介于二者之间。②用Logistic模型y=k/(1+ea-rt)拟合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人工林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的生长过程,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参数值不同,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R2均在0.90以上。③用Logistic模型的三阶导数d3y/dt3=kr3 ea-rt(e2lna-2rt-4ea-rt+1)(1+ea-r)-4划分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人工林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各个生长阶段,结果表明油松人工林以下坡前慢期最短,进入后慢期的时间最晚,速生期持续时间最长;上坡前慢期最长,进入后慢期的时间最早,速生期持续时间最短;中坡介于二者之间。总的来看,内蒙古大青山油松人工林生长速生期的时间树高为7~19龄、胸径为8~24龄、材积为14~30龄。  相似文献   

13.
茶杆竹的叶面积指数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剪纸称重法实测茶杆竹各径阶标准竹叶面积,竹子叶面积与直径成直线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38553.97 6194.93x,根据该方程计算可列出茶杆竹直径与叶面积关系表,从而可计算林分叶面积与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14.
根据标准地、解析木及生物量调查资料,建立了人工樟子松林叶、枝、干及全树生物量预估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小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地上生物量与胸径密切相关,樟子松生物量随着树龄的增长而增加,y=aDb Hc为该地区人工樟子松林叶量、枝量、干量和全树生物量的最优模型。  相似文献   

15.
通过育苗和造林试验表明,花旗松苗期抗病性比油松强,幼林抗鼠害能力强,抗寒性稍差,保存率和造林成活率与油松接近,2年生苗木与对照油松苗木之间苗高生长差异极显著,平均地径0.53 cm,平均苗高18.3 cm,苗期生长表现优于当地油松。20年生林分平均胸径8.4 cm,平均树高5.3 m,最大单株胸径15.3 cm,树高7.5 m,生长表现与当地油松差异不显著。通过育苗和造林试验表明花旗松适应小陇山林区的生态条件,引种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绿竹叶面积指数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剪纸称重法对绿竹 (Dendrocalamopsisoldhami)叶面积进行实测 ,经计算 ,竹子叶面积与直径成直线回归关系 ,从而建立绿竹叶面积直线回归方程 ,利用该方程可制定绿竹胸径与叶面积关系表 ,计算林分叶面积与叶面积指数  相似文献   

17.
麻池背油松天然林林分生长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历年调查资料,对麻池背油松天然林的林分生长结构进行了研究.该林分的植物种类丰富;直径、树高、林龄等林分结构呈正态分布、近似正态分布和多峰状分布;近熟林的林分蓄积生长率为0.82%,材积生长量69年生时连年生长量仍大于平均生长量.由于林分密度过大,油松形状比值偏高,林木自然稀疏强烈,枯损率达32.7%,其中小径木占86.3%,病虫害感染枯死木占29.4%.油松天然更新不良,辽东栎不能成为更新树种,林下有青木杄、落叶松幼树分布.  相似文献   

18.
八达岭林场油松林生物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合理经营管理油松林,对八达岭林场30 a生油松林的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0 a油松林的总生物量为69.52 t/hm2,其中乔木层为68.11 t/hm2,灌木层为1.4 t/hm2,草本层为0.27 t/hm2。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的顺序为干>根>枝>叶,且林木全株生物量以及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和树高建立的回归方程相关系数都在0.90以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揭示油松树干横截面面积年增长量(RAI)的垂直分布特征和主要控制机制,验证Cortini等(2013)建模方法和模型形式在油松上的应用效果,确定基于RAI模拟预测材积年增长量和单木叶生物量的理想模型和树干位置。【方法】在9个不同年龄和竞争状态的油松林内选取27株10~98年生样木,于不同树干位置截取312个圆盘测算并分析各样木的RAI垂直分布模式,比较其与各理论模式的异同,揭示相关机制;基于Cortini等(2013)建模方法和模型形式构建油松RAI垂直分布模型,根据拟合优度等验证并评价其应用效果;在不同RAI垂直分布模式和整体水平,比较分析不同树干位置RAI与全树干水平的差异及与材积年增长量和单木叶生物量的关系,确定理想模型和树干位置。【结果】油松RAI垂直分布包括2种模式,差异主要源自树干中间区,有效树冠区和膨大区RAI分布分别与水分传输和机械支持的理论模式相近,而中间区RAI分布与各理论模式的异同因样木而异;RAI垂直分布模型可解释其垂直变异的82.76%;不同模式和整体水平,有效树冠基部RAI与全树干水平的差异均小于其他位置,胸高处RAI与单木叶生物量的关系均优于其他位置,而与材积增长量的异同因模式而异,或优于其他位置或略差于理想位置。【结论】水分传输和机械支持需求分别决定有效树冠区和膨大区的RAI垂直分布,二者的相对重要性及生物环境等因子共同决定树干中间区的分布;Cortini等(2013)建模方法和模型形式在油松上的应用效果良好;有效树冠基部对全树干水平的代表性较高,在胸高处测算RAI并据此预测材积年增长量是有效但存有缺陷的方法,对单木叶生物量的模拟预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在辽西地区进行廊道式皆伐油松林栽植山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油松林廊道式皆伐后栽植山杏,调整了油松林树种结构,形成复层林分,增加了单位面积生物产量,减少了地表径流及产沙量,经济效益较油松纯林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