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笔者通过对凤凰山森林公园植物的种类、多度、景观效果及病虫害等调查结果显示:公园现有木本植物133种、草本植物36种、竹类3种;山上白蚂蚁大面积发生。目前各种树种生长良好,但整个公园都是以樟树为主,缺少季相色彩变化。笔者针对性提出公园应该根据地形、地貌、土层厚度、功能分区进行植物造景,对水生植物园及积水地、树木园、活动场...  相似文献   

2.
选取川渝地区不同类型的6个湿地公园,使用案例比较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方法作为研究依据。针对川渝地区湿地公园不同层次(陆地、驳岸、水体)的植物景观配置模式,进行比较归类综合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湿地公园具有极其重要的生物保育的生态功能,在设计工程中通常会保留较大区域的原有植物群落。(2)湿地公园的陆地植物配置多为大乔+小乔+灌木+禾草+花草的复合型模式;驳岸植物配置多为耐水湿灌木+大型水生禾草+耐水湿草花的模式;水体植物配置为临水多年生挺水植物+浮水沉水的复合植物模式。(3)6个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占比陆生植物最高,水生植物最低;水生植物占比最高的白鹤滩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群落数量最为丰富,具有最高的植物多样性,自然维护效果最佳。研究成果可为相关应用及川渝地区其它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南宁园博园城市展园驳岸植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宁园博园城市展园驳岸植物的科属种组成、植物的来源、生长型、观赏特性、有刺、有毒等特性及其配置模式展开全面调查与分析,总结其驳岸植物的应用特点。结果表明:1南宁园博园城市展园驳岸植物种类较丰富,类型齐全,但部分展园驳岸植物种类较少;驳岸植物隶属49科72属97种;2驳岸植物没有体现展园地域特色,外来树种运用比例过大,约占42.3%,且较多展园驳岸景观效果单调雷同;3观花树种应用较多,约占49.5%,花期以夏秋为主;4有刺和有毒植物运用较普遍,共占总数28.9%。并针对驳岸植物的应用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升沧州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的生态功能和植物景观效果,选择5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应用植物的种类、生活型等进行调查,并构建植物群落景观综合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选取的67个植物群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沧州市公园绿地应用的植物种类共计239种,隶属66科145属,其中乔木103种、灌木61种、草本51种、水生植物11种、藤本7种、竹类6种,灌木、草本、常绿植物、水生植物等应用较少;植物群落景观质量整体良好,Ⅰ级和Ⅱ级植物群落景观共52个,但优质植物群落景观相对较少,仅有4个Ⅰ级植物群落景观;根据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增加灌木、草本及常绿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丰富植物群落层次,结合植物的季相变化、观赏特性及生态习性进行合理配置,加强对植物的后期养护管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5.
对昆明公园滨水植物景观进行了调查,得出了目前昆明公园滨水区常用植物153种,对其季相变化分析得出春夏以观花、观果为主,秋季则是色叶观赏,冬季景观较为萧条。在所应用的植物种类中观花类植物占的比例最大,观形和观果类应用较少。在植物景观配置上,将其分为湖滨、池畔、溪边、堤上、水面植物配置模式。指出了目前昆明公园滨水区存在的问题,包括植物种类应用不足;植物景观配置不当;养护管理不到位。  相似文献   

6.
滇池南岸白鱼河湿地植物景观改造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搜集和调查白鱼河湿地植物景观资源的现状,分析其湿地植物景观存在树种单一、品种之间搭配形式简单、景观表达较弱等缺陷问题,归纳总结出滨湖浅滩、池塘及河道、水沟及低洼水坑、人工岛及堤坝4种湿地植物群落景观配置模式,具体选用66种乡土化湿地景观植物材料,其中水生植物25种;耐水湿乔灌木28种;湿生草本植物13种.  相似文献   

7.
广州市公园滨水植物及其景观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州市16个城市公园中的滨水绿地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滨水植物种类、出现频率、配置方式和生境特点等进行调查分析。共记录了广州公园滨水园林植物372种,分属107科264属,其中,水生植物78种;将广州滨水植物景观按不同营造特点及效果划分为人工式驳岸水景、自然式驳岸水景、与建筑小品结合式水景、可亲水式水景、绿岛式水景及小型面状水景等6种配置方式,并分析了这些配置模式常用的植物及其配置特点;分析了广州市公园滨水绿地植物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促进优良滨水植物在城市公园景观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西湖风景区驳岸形式的调查,发现西湖风景区中主要采用的水生植物种植形式有自然式种植、容器种植和种植床种植等三种,由此构成的水生植物建植形式体现并满足了西湖风景区的自然水体景观之美。  相似文献   

9.
经过大量文献资料的查阅,结合实地考察,对重庆彩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营造所蕴含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手法进行系统性地分析,阐述植物景观在园林空间构成中的作用及其空间构成的类型,以及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营造中将园林植物与地形、建筑、园路、水体和小品五个不同要素相结合的植物景观空间分析,指出其景观设计中存在的空间层次单调、缺乏植物色彩空间等问题,并提出增加水生植物多样性,丰富植物季相变化,加强养护管理等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通过乔园改扩建景观项目的山石驳岸设计,探讨如何利用传统造园手法,根据历史文献、实际现状,结合现代生态理念,利用工程手段处理驳岸与环境、水体、植物、道路等的关系,使驳岸景观复原与生态功能相统一.  相似文献   

11.
彩叶树种以其丰富的色彩可较好地提高城镇绿地建设的品位,展现城镇园林绿地的景观多样性,因此,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发展迅速.本文通过对景德镇市彩叶植物的种类及应用现状的调查,提出在今后的园林建设中应增加乡土彩叶植物的应用,扩大彩叶乔木树种的引种,并加强对彩叶树种的养护管理.  相似文献   

12.
对桂林市南溪山公园植物的科属、生活型、观赏特性、时序景观表现等多方面进行了调查,同时分析了该公园园林树木的生长环境和养护管理情况,针对桂林市南溪山公园植物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搞好园林树木种植、配置、养护的建议与对策,为桂林地区公园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舟山海岛9个主要园林绿地应用的秋色叶植物种类调查,结果显示:舟山海岛共有秋色叶植物42种,隶属于20科32属,其中乔木树种28种、木质藤本3种、乡土植物27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舟山海岛秋色叶植物资源的种类和特征,分析了主要秋色叶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其园林配置形式,并初步提出海岛秋色叶植物合理开发与应用前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双峰山森林公园的野生观赏植物423种隶属101科258属,占野生植物总数的89.4%。按生活型划分为乔木类(86种)、灌木类(75种)、草本类(194种)和藤本类(68种);按观赏部位划分为观花类、观果类、观叶类以及观茎(枝)类,其中花、果、叶按色彩可分为不同色系。这些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具有广泛的园林应用价值,可用作行道树、园景树及花丛布置以丰富园林景观,一些种类可用作盆景、花坛以及绿蓠材料。因此,应科学规划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充分发挥资源的生态、经济等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深圳洪湖公园水生植物的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安琪 《河北林果研究》2011,26(2):214-216
通过对深圳洪湖公园水生植物配置的调查,介绍了该公园的植物种类、配置方式,并以此为例系统论述了水生植物配置的特点、生态功能及景观价值等。提出了洪湖公园水生植物应用配置上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6.
位于合肥市环城公园东南侧的包河景区,经历岁月变迁,植物景观层面问题凸显。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树种调查、群落调查等方法,对景区内植物种类、典型区域的植物景观群落、植物景观空间及季相进行了分析研究。对景区植物景观的改造建设提出了建议:1)增加地被和水生植物的应用,推荐补充特色观赏树种与彩叶植物;2)核心景点加强植物修建梳理,突出上中层植物景观整体性;3)各文化景点的植物景观需要增加半开敞及开敞空间,滨水绿地增设亲水空间。  相似文献   

17.
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多样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园林绿化植物配置中存在的多样性问题进行了论述,从增加绿化植物种类,加强彩叶树种、开花树种、抗性树种以及攀缘植物和地被植物的应用等方面总结了园林植物配置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并进一步分析了园林绿化中丰富植物品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以江西省吉安庐陵文化生态公园中水生景观植物的运用为例,在调查研究公园内水生景观植物运用现状的基础上,阐述生态公园造景中水生植物的选择原则及运用方式,为生态公园水生景观植物的运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生植物是城市园林造景不可或缺的元素,对郑州市紫荆山公园水生植物资源调查得知:紫荆山公园共有水生植物11科23种,而常用的仅有荷花、睡莲、黄菖蒲、梭鱼草、蒲苇等少数几个品种;通过园林景观应用分析,对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