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为筛选适合广西桂南地区发展的阔叶树种,对桂南地区 9 年生 18 种阔叶树种的树高、胸 径、冠幅、保存率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各树种保存率存在极显著差异,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马蹄荷(Exbucklandia populnea)保存率较差,其他树种保存 率较高 , 表明大部分树种对桂南地区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不同树种之间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存在极 显著差异,通过聚类分析,可将 18 个树种分为 3 个类群,A 类群具有较大的胸径和树高,较快的生长 速度,主要以木兰科植物为主;B 类群生长速度中等,主要以豆科、壳斗科和樟科植物为主;C 类群 生长速度较慢,多为豆科植物。香梓楠 (Michelia hedyosperma)、厚荚相思 (Acacia crassicarpa)、山白兰 (M. alba)、米老排 (Mytilaria laosensis)、灰木莲 (M. glanca)、火力楠 (M. macclurei)、蓝花楹 (Jacaranda mimosifolia) 具有速生且适应性强的特性,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柚木(Tectona grandis)、格木 (Erythrophleum fordii)、土沉香 (A. sinensis) 生长比较缓慢。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广东省东江林场7 a生人工林20个树种的生长表现调查及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树种间的树高、胸径、冠幅均差异极显著(P<0.01),而且3个指标间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可将20个树种分为4类,红花荷和南酸枣生长表现最优,属于速生树种;西南桦、深山含笑、山杜英、翻白叶、山桂花、青冈、红锥、大叶紫薇生长表现次之;阴香、荷木、枫香、火力楠、海南红豆、黎蒴、樟树属中等速生树种;格木、楝叶吴茱萸、麻楝生长较慢.  相似文献   

3.
11种乡土阔叶树在广州南沙的早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8—2011年连续监测了广州南沙黄山鲁森林公园11种乡土阔叶树种的高生长、胸径生长及冠幅生长,及与邻近白楸次生林的根区土肥力比较研究,探讨这些树种的生长特点及改良土壤的潜力。结果表明,千果榄仁和白锥生长不适,死亡率较高,其他树种大都生长良好。其中,楝叶吴茱萸、西南桦、米老排和山杜英等表现出较快的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与邻近的白楸次生林相比,3年生试验林林木根区土的有机质较低;不同树种的根区土肥力比较结果表明,火力楠和米老排的根区土肥力较高,生长快速的西南桦和楝叶吴茱萸次之,生长缓慢的白锥的根区土肥力较低,反映了不同树种改良土壤的潜力有较大差异。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火力楠和米老排等树种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改良,西南桦和楝叶吴茱萸等速生树种有利于快速提高植被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4.
广西沿海砂质地风大、高温,土壤贫瘠,乡土阔叶造林树种选择困难.通过4年10个树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生长表现为杂交相思(Acaciamangium×A.auriculaeformis)>枫香(Liquidambar formosana)>铁刀木(Cassia siamea)>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灰木莲(Mangleitia glauca)>越南青冈(Cyclobalanopsis austro-cochinchinensis)>稠木(Lithocarpus thalassica)>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墨西哥洋椿>(Cedreia mexicana)>顶果木(Acrocarpus fraxinifolius).杂交相思生长量虽然大,但干形差、耐寒性差,成活率偏低.枫香生长量大,保存率高、干形好、树高及胸径变异系数小,林相整齐,可作为优良乡土阔叶树种在广西南部沿海地区推广造林.灰木莲、米老排和铁刀木树高、胸径、材积生长中等,保存率中等,干形一般,树高及胸径变异系数大,但林相整齐,可选择立地条件稍好地段造林.红锥、稠木、墨西哥洋椿、顶果木、越南青冈生长差,保存率低,树高及胸径变异系数大,林相差,不宜在广西沿海砂质地造林.  相似文献   

5.
对东莞莲花山自然保护区退化马尾松林林分2002年种植的17个3年生阔叶树种的树高、胸径以及冠幅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树种之间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除红荷、桃花心木、仪花、格木和马占相思以外,其余12个树种树高与胸径生长表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树高、胸径和冠幅3个指标对17个阔叶树种的生长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桃花心木、火力楠、铁冬青、尖叶杜英和仪花生长较慢;枫香、格木、红锥、米老排、樟树、木荷、木棉和南洋楹生长速度中等;红荷和黧蒴生长较快;千年桐和马占相思生长迅速。总体而言。试验的17个阔叶树种对退化马尾松林的景观恢复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6.
以红锥(Castanopsis hystrix)、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2种广西乡土阔叶树种为混交树种,对不同混交模式下桉树与红锥、米老排的林木生长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桉树与米老排(3∶1)混交模式下,桉树树高、胸径生长量明显高于桉树纯林。而混交模式下,红锥生长量增加,而米老排生长量降低。初步认为,混交能促进桉树生长,但最佳混交造林模式因混交树种而异。  相似文献   

7.
桂南地区10种珍贵树种人工林早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珍贵树种林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效果,对10个珍贵树种进行树高、胸(地)径、冠幅生长指标测定,并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0个树种间树高、胸(地)径、冠幅生长均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除西南桦、降香黄檀的树高与冠幅不相关外,其余树种生长指标间都极显著相关;早期生长表现西南桦、任豆最速生,火力楠、柚木、降香黄檀生长较快,红锥、木荷生长中等,格木、蚬木、土沉香生长较慢。研究结果将为珍贵树种遗传多样性研究和良种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福建龙岩米老排林分生长效果分析及优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随机抽样法对福建省龙岩不同林龄米老排现有林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影响米老排生长的关键因子是立地类型;不同林龄米老排树高年均生长量为0.8~1.2 m,胸径年均生长量为0.7~1.6 cm,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总生长量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年均生长量均超过米老排人工林自然生长量,呈现生长迅速、适应性广、抗性强、萌芽力强、树干通直、成材早等特性;米老排是马尾松近自然改培针阔混交首选阔叶树种;以生长性状为指标精选出米老排优树20株。  相似文献   

9.
对东莞莲花山自然保护区退化马尾松林林分2002年种植的17个3年生阔叶树种的树高、胸径以及冠幅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树种之间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除红荷、桃花心木、仪花、格木和马占相思以外,其余12个树种树高与胸径生长表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 ).综合树高、胸径和冠幅3个指标对17个阔叶树种的生长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桃花心木、火力楠、铁冬青、尖叶杜英和仪花生长较慢;枫香、格木、红锥、米老排、樟树、木荷、木棉和南洋楹生长速度中等;红荷和黧蒴生长较快;千年桐和马占相思生长迅速.总体而言,试验的1 7个阔叶树种对退化马尾松林的景观恢复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0.
17个阔叶树种在退化马尾松林的早期生长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东莞莲花山自然保护区退化马尾松林林分2002年种植的17个3年生阔叶树种的树高、胸径以及冠幅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各个树种之间树高、胸径和冠幅生长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除红荷、桃花心木、仪花、格木和马占相思以外,其余12个树种树高与胸径生长表现出显著正相关(P<0.05)。综合树高、胸径和冠幅3个指标对17个阔叶树种的生长数据进行聚类分析,桃花心木、火力楠、铁冬青、尖叶杜英和仪花生长较慢;枫香、格木、红锥、米老排、樟树、木荷、木棉和南洋楹生长速度中等;红荷和黧蒴生长较快;千年桐和马占相思生长迅速。总体而言,试验的17个阔叶树种对退化马尾松林的景观恢复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1.
桂西南不同树种人工林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桂西南多个树种、多种经营模式人工林的生长量、林下土壤及植被的调查研究和经济效益分析表明:米老排、红椎、西南桦等速生阔叶树种的生长量优于针叶树种,其中,胸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以米老排为最高,分别达1.67 cm、1.29 m,分别比马尾松增长60.6%、61.2%,比杉木增长70.4%、57.3%;林分的年平均蓄积生长量则以西南桦为最高,达20.44 m3·hm-2·a-1,比杉木高了近2倍.阔叶林的经济效益明显优于针叶林,混交林的效益优于针叶纯林,树种之间效益比较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其中以西南桦的效益最好,年平均产值达21 459.7元·hm-2,比杉木高10倍多.对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表明:荒地造林后,土壤的密度、保水性、通透性得到改良;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富铝化作用增强,而其它的土壤养分,不同树种之间差异较大,但从总体看,阔叶林在改良土壤理化性质方面优于针叶纯林.  相似文献   

12.
以黧蒴 Castanopsis fissa 皆伐改造林分为研究对象,分析黧蒴萌芽林和改造树种的生长表现 及其与林分结构的关系,对改造效果进行综合评判。9 年生时黧蒴萌芽林生长显著高于套种树种,占 据林冠上层;套种树种处于林冠下层,受光照不足和发育空间限制,胸径和树高等生长指标下降,高 径比偏高,冠幅偏小。现有模式下树种间比较发现,树种间的生长和适应性存在明显差异,山杜英 Elaeocarpus sylvestris 和灰木莲 Magnoliaceae glanca 属于生长较快的树种,油桐 Vernicia fordii、红锥 Castanopsis hystrix、海南蒲桃 Syzygium hainanense 和香樟 Cinnamomum camphora 属于中等速生树种,格 木 Eryrophleum fordii 属于生长较慢树种。改造效果综合分析显示,该模式优势在于提高改造树种的干形 和自然整枝高度、抑制格木和香樟等树种幼林期虫害发生,不足之处在于黧蒴萌芽林生长快、密度高, 套种树种的生长受到抑制,长期来看面临较高的淘汰风险。根据改造树种生长、适应性和林分结构综合 分析,建议对改造树种进行针对性的空间释放,降低竞争压力,提高其生长潜力,保障林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粤西地区23个阔叶树种早期生长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南亚热带森林群落恢复标准化示范区23个阔叶树种的早期生长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23个阔叶树种在本地区有极强的适应性,且在树高、胸径、冠幅生长上均存在着极显著差异,为树种选择提供了依据;米老排、黎蒴栲生长速度最快;红锥、灰木莲、山杜英、锥栗、枫香、樟树生长较快;非洲桃花心木生长速度中等;其他树种生长较慢。  相似文献   

14.
南亚热带4个珍优阔叶树种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萝卜、西南桦为受体植物,以西南桦、红椎、米老排和火力楠为供体植物,从供体植物的纯林内收集鲜叶、未分解和半分解枯落叶以及林下表土制备系列水浸液,通过种子萌发试验揭示其化感作用。结果表明:①西南桦鲜叶以及米老排、红椎和火力楠未分解枯落叶的1∶10水浸液对萝卜种子萌发存在显著的化感作用,其半分解枯落叶和林下表土的系列水浸液大多表现出对萝卜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但差异不显著;②米老排对西南桦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最为明显,西南桦亦表现出显著的自毒作用,火力楠和红椎对西南桦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相对较弱;③在选择西南桦的混交树种时,红椎是最为理想的伴生树种,其次是火力楠,而米老排则不适合与西南桦混交。  相似文献   

15.
对6年生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林生长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与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柚木(Tectona grandis)混交林、格木纯林以及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纯林相比,多树种混交林总蓄积量能提混高13.66-49.14 m^3/hm^2,不同树种以及同一树种在不同配置模式之间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及其年均生长量等指标差异显著。多树种混交模式中格木、降香黄檀的平均树高分别比相应纯林提高2.33%-30.23%和10.71%-19.64%,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15.15%-27.27%和12.50%-20.83%。与格木+柚木混交林相比,多树种混交林格木、柚木平均树高分别提高了8.70%-21.74%和8.70%,平均胸径分别提高了24.59%-37.70%和33.33%-36.46%。综合分析表明,珍贵树种多树种混交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格木、降香黄檀、柚木等的高径生长,促进干形发育,且在促进林木胸径生长上有显著作用,该模式对于珍贵树种长周期大径材的培育切实有效,但不同树种配置及其比例的改善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对东莞板岭生态公益林林分改造所用的55个树种的基径和树高生长量按季节进行调查,为期2年,结果显示:春分~秋分是这些树种的生长峰期.对大多数树种而言,温度对生长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降水、日照时数,春分~夏至期间的水热条件最适宜树木的生长.进一步分析发现猫尾木、吊瓜木、楠木、云南石梓、米老排、香椿、阴香对水热条件较敏感,红锥、密花树、蓝花楹、竹节树、樟树、火力楠、西南荷、格木对水热条件的适应性较强;猫尾木、吊瓜木、云南石梓、石梓、乌墨、木波罗、扁桃性喜高温多雨,生长最高峰出现在夏至~秋分;肖蒲桃、格木、木波罗、乌墨、华杜英受日照时数的影响较大,密花树、猴欢喜、长叶竹柏、蓝花楹、竹节树、扁桃受日照时数的影响较小.这对植物引种和树种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