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养鸽业的迅速发展,人工哺育乳鸽的效果对养鸽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为了减轻种鸽负担,缩短繁殖周期,提高乳鸽产量和优良品系的繁殖速度,开展人工鸽乳及人工哺育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自然鸽乳概况鸽乳(Cropmills)是指乳鸽刚孵出时取食的亲鸽嗉囊中分泌的一种物质。鸽乳是由含有大量脂类  相似文献   

2.
乳鸽人工代乳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鸽乳是由亲鸽嗉囊所分泌的一种特殊营养物质,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肪组成。乳鸽在0~7日龄完全靠鸽乳维持生长,并且多数鸽场中,乳鸽仍是由亲鸽哺喂到28日龄左右,这就降低了亲鸽的繁殖性能和乳鸽的产量。因此,通过开展乳鸽人工代乳料的研究,可以使亲鸽从繁重的孵化和育雏任务中解脱出来,缩短种鸽的产蛋周期间隔,提高产蛋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养鸽业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鸽乳是由亲鸽嗉囊所分泌的一种特殊营养物质,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肪组成。乳鸽在0~7日龄完全靠鸽乳维持生长。鸽子的自然繁殖性能较低,严重制约了养鸽业的发展,因此,乳鸽的人工哺喂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已对人工代乳料的研究做了多方面的工作,虽然到目前尚未形成某种成熟的方法和配方,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鸽子属晚成鸟,雏鸽从出生到28日龄靠亲鸽分泌的鸽乳喂养。鸽乳是一种高蛋白、高脂肪的乳酪状物质,其分泌受催乳素控制。在分泌过程中,亲鸽嗉囊组织增生,血管化现象显著。研究表明,雏鸽代谢能需求为12.5~13.5 MJ/kg,粗蛋白20%~22%,而成年鸽代谢能需求为11.5~12.0 MJ/kg,粗蛋白12%~18%。目前成年鸽的饲料类型有原粮饲料型、全价颗粒料型和平衡用配合饲料型,不同类型的饲料对成年鸽的生产性能存在一定影响。文章综述了鸽乳的组织生物学基础和营养特征,雏鸽与成年鸽的营养参数需求量以及成年鸽饲料类型和应用,对肉鸽业生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鸽乳是由鸽嗉囊组织生成并分泌的半固态营养物质,是乳鸽唯一的营养来源。乳鸽出生后不能自主觅食,需由亲鸽哺育,鸽乳对其生长发育极为重要。鸽乳的生成及分泌是一种特殊的生理过程,在禽类中极为少见,也不同于哺乳动物的泌乳过程。鸽乳主要由蛋白质、脂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等物质组成,其合成与分泌受催乳素、胰岛素和松弛素等多种激素共同调控,通过激活JAK/STAT、PI3K/Akt/TOR、AMPK和Wnt等信号通路,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调节嗉囊上皮细胞增殖、变性和营养物质合成、富集等过程。本文综述了鸽乳的组成及其生成调控机制,并与哺乳动物进行了比较,进一步明确了嗉囊产生鸽乳的生理机制及与哺乳动物乳腺泌乳的异同。通过研究鸽乳的组成,可为种鸽营养需要标准制定及人工鸽乳研发提供参考;通过研究鸽乳生成的调控机制,进一步深入挖掘调控泌乳的基因,结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应用于提高种鸽的泌乳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种鸽在孵蛋10多天后,其嗉囊壁逐渐发生改变,至雏鸽孵出时,可分泌鸽乳。鸽乳内富含脂肪、卵磷脂、蛋白质以及生长素和维生素等,营养丰富。亲鸽与雏鸽以嘴对嘴的方法进行哺乳。雏鸽出壳6个小时左右,假如雏鸽嗉囊仍无气,这就说明有问题,需要从亲鸽和雏鸽两个方面查找原因。如是亲鸽不会喂,可将雏鸽的嘴多往亲鸽嘴角处轻轻地插几次,诱发亲鸽去喂。如亲鸽仍不喂,很可能是亲鸽有病,要对亲鸽隔离观察或医治,其雏鸽  相似文献   

7.
1乳鸽的养殖1.1乳鸽的特点乳鸽是出生后28日龄以内的小鸽。乳鸽因生长快、饲养周期短、食量少、饲料转化率高、投资少、效益大,是肉鸽养殖提供的主要产品。乳鸽出生后自己不会吃料,要通过亲鸽的鸽乳喂到一月龄左右。鸽乳为亲鸽嗉囊中分泌的一种乳状液体。小鸽自己不能保温,要靠亲鸽来保温,人工养殖要给乳鸽垫保温材料,为乳鸽提供保暖。1.2乳鸽的饲养管理乳鸽在亲鸽哺育下到25~28日龄时,体重可达500多克,就可上市销售,但在实际生产中,为了减轻亲鸽哺育的生理负担,让亲鸽提早产下一窝蛋,乳鸽通常在亲鸽喂养到8~…  相似文献   

8.
丰培金 《中国家禽》2005,27(19):53-55
与其它家禽相比,雏鸽的生长速度较快,这种快速生长是由双亲分泌的鸽乳引起的,鸽乳是一种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肪构成、在催乳素的刺激作用下生成的全浆分泌物。由于人们并未全面理解鸽乳使雏鸽超速生长的机理,因此加强鸽乳营养成分的研究,可促进人工鸽乳的配方研究,利用人工鸽乳可以使亲鸽从繁重的孵化和育雏任务中解脱出来,缩短种鸽的产蛋周期间隔,提高产蛋率,提高生产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养鸽业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乳鸽也叫肉鸽,是指4周龄内的幼鸽。乳鸽是依靠亲鸽消化系统中嗉囊所产生的鸽乳喂大的。随着人们对乳鸽认识的加深,乳鸽的市场也越来越广阔,饲养乳鸽正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1乳鸽的繁殖通常一对产蛋亲鸽一年繁殖6~8对乳鸽,除8~10月间换羽期产蛋较少外,一年四季均可产蛋、育雏,  相似文献   

10.
庄国华 《中国家禽》2001,23(18):36-37
1乳鸽饲养管理技术从出壳到离巢出售前的鸽子,称为乳鸽。乳鸽在其生长发育的全过程中,基本上不能自行采食,几乎全靠亲鸽灌喂嗉乳和饲料。据观察,乳鸽一出壳,亲鸽即口对口地给乳鸽灌气,培养其接受哺育的习惯。乳鸽出壳后约4小时,亲鸽的嗉囊便分泌出鸽乳灌喂乳鸽,这时,如果发现亲鸽(尤其是初产母鸽)在乳鸽出壳后5~6小时仍不授乳,就应进行人工训练。方法是将乳鸽的嘴小心的放在亲鸽的嘴里,如此反复多次,一般亲鸽就会灌喂嗉乳了。如亲鸽因为疾病而不喂乳鸽,则应及时治疗,并调离乳鸽。在1~3天内,亲鸽以很稀的浆乳哺喂乳…  相似文献   

11.
种鸽在孵蛋10多天后,其嗉囊壁逐渐发生改变,至雏鸽孵出时,可分泌鸽乳。鸽乳内富含脂肪、卵磷脂、蛋白质以及生长素和维生素等,营养丰富。亲鸽与雏鸽以嘴对嘴的方法进行哺乳。  相似文献   

12.
乳鸽是出壳后至 3 0日龄左右的雏鸽 ,乳鸽出生后依靠亲鸽吐出的鸽乳和半消化的饲料喂养长大。这段时间生长特别快 ,在生产中 ,有许多问题是亲鸽顾及不到的 ,需要管理人员的细心护理 ,才能使乳鸽正常生长 ,及时上市 ,提高经济效益。1 乳鸽的生理特点1 .1 刚孵出的乳鸽约 1 8克 ,完全没有独立生活能力 ,一不会吃食 ,二不能行走 ,三还未睁眼 ,连保持体温的能力也没有 ,全靠亲鸽哺食抚育。1 .2 出壳 2 4小时后的乳鸽开始觉得饥饿而不断伸展头部 ,触动亲鸽的腹部和嗉囊 ,刺激亲鸽分泌鸽乳。乳鸽将半张开的嘴伸入亲鸽嘴里吸吮鸽乳。鸽乳的营养…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通过总结鸽乳成分及其变化规律,并结合嗉囊组织在分泌期的生理结构变化及相关组织特异性表达基因的上调和下调机制,指出催乳素基因表达在鸽乳分泌启动阶段的关键作用,这一作用还涉及到嗉囊上皮增殖、三羧酸甘油酯合成及相关组织信号传递等生理机制。同时文章还指出,研究鸽乳分泌的生理机制和遗传基础将对制定肉种鸽营养标准和肉鸽新品种选育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亲代抚育对于圈养大熊猫幼仔个体行为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而现实中存在一些无母幼崽,为实现对无母幼崽的亲代抚育,对参试母兽分别采用由幼仔模型、实体、尿液和乳汁这些信号组成的多种刺激方式,进行代亲抚育培驯。培驯的结果表明:采用无母幼仔模型、尿液、乳汁等多种信号的刺激,可使受驯母兽熟悉并接受该幼仔,达到义母育幼目的。  相似文献   

15.
1 乳鸽的饲养管理从鸽蛋中孵出到离巢出售或育种前的雏鸽称为乳鸽。这段时间的雏鸽是完全依靠亲鸽所吐出的鸽乳和半消化饲料喂养长大的 ,是种鸽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 ,也是商品肉鸽的生产阶段。 3日龄内雏鸽由亲鸽喂给较稀的鸽乳 ,4~ 7日龄雏鸽由亲鸽喂给较稠的鸽乳。第 1周要喂亲鸽一些粟、糙米类饲料。第 2周由亲鸽吐喂鸽乳和饲料的混合物 ;第 3周由亲鸽吐喂嗉囊内浸润发软的全料粒。第 2周开始 ,要给亲鸽喂一些豆类饲料并加少量玉米 ,逐渐转为全价料。 5日龄以后的乳鸽应每天填喂 1次保健砂 ,喂量为 0 4g ,10日龄后喂量为 0 5g。如果…  相似文献   

16.
亲代抚育对于圈养大熊猫幼仔个体行为的发育具有重要意义。而现实中存在一些无母幼崽,为实现对无母幼崽的亲代抚育,对参试母兽分别采用由幼仔模型、实体、尿液和乳汁这些信号组成的多种刺激方式,进行代亲抚育培驯。培驯的结果表明:采用无母幼仔模型、尿液、乳汁等多种信号的刺激,可使受驯母兽熟悉并接受该幼仔,达到义母育幼目的。  相似文献   

17.
鸽乳(pigeon milk, PM)是鸽子的嗉囊中产生的一种凝乳状的营养物质,主要由蛋白质、脂肪等营养物质组成,这种高能量高蛋白的营养物质是雏鸽唯一的营养来源。鸽乳的哺喂是由雌雄亲鸽共同完成的,在繁育期间,雌雄双亲的嗉囊受催乳素的调控,使得嗉囊的黏膜层发生细胞增生、变性,并从细胞壁上脱落,最终汇集形成浓稠状的鸽乳。文章综述了鸽乳的主要组成成分,以及在催乳素的调控作用下鸽乳中相关营养物质的合成与调节变化,以期为提高种鸽的泌乳能力及进行人工鸽乳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黄麂人工哺育所需条件,上海动物园对1头被母兽抛弃的黄麂幼崽进行人工哺育,68天后幼崽体重增加1 080 g,并成功实现了替代乳向日粮的转换。结果表明市售Pet AG KMR宠物猫用全价奶粉可以作为黄麂幼崽人工哺育替代乳。  相似文献   

19.
2016年4月16日,上海动物园的1只领狐猴产下2只幼崽后弃崽,工作人员以婴幼儿奶粉(二段)调配人工乳进行人工育幼。期间工作人员记录了幼崽1~240日龄的体重变化和1~148日龄的食乳量变化。结果表明:经过工作人员科学喂养,幼崽生长良好,在149日龄时结束哺育,放归后场饲养。说明前期人工乳配制合理,后期饲料转换较为成功。提示饲养人员应注意在母猴孕期、生产、哺乳期间创造安静、不受干扰的环境,防止母猴弃崽。  相似文献   

20.
猪的繁殖障碍症是指母猪在繁殖幼崽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非正常的生殖现象。它包括妊娠母猪发生流产、胎死腹中、畸形幼崽、体质虚弱型猪仔、幼崽数量过少等繁殖障碍性疾病。这些疾病所引起的繁殖不利,虽然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和注射基本药物等方法来进行对症治疗,但科学的饲养方法更能有效去预防和降低这类疾病的发生。因此,对母猪的饲养科研管理进行研究和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着重阐述在母猪的饲养管理中容易产生的繁殖障碍问题,以及相对应的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