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机采棉的含杂量与含水率远大于手摘棉,籽棉纤维品质也略差于手摘棉。由于机采棉的这些缺点,应结合实际,从籽棉采摘源头、籽棉含水率控制、籽棉烘干后加工要求、籽棉加工工艺、棉花加工设备间隙的调整,机采棉加工全程机械化几个方面进行探讨,总结提高机采棉加工质量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正>12006年机采棉情况回顾2006年,全兵团采棉机保有量达304台,机采棉清理加工生产线58条,种植机采棉模式棉花面积22.6万hm2,机械采收棉花面积5.4万hm2,机采籽  相似文献   

3.
机采棉杂质含量高,多级籽棉清理和皮棉清理会造成纤维损伤,为综合提高皮棉产品的外观形态和纤维内在质量,提出了对机采棉加工工艺进行过程优化控制的研究方法和试验方案。在充分分析典型机采棉加工流程的基础上,根据最新的棉花质量检测标准,确定杂质面积、杂质颗粒数、反射率、黄度、上半部长度、长度整齐度、短纤维指数、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9个参数作为优化目标,建立以加工皮棉产品成交价格最大化的总体优化控制目标。选取对棉花清理有显著影响效果的倾斜式籽清机I和II、提净式籽清机、回收式籽清机、轧花机上部、锯齿式皮清机I和II 7个关键设备的转速作为优化控制变量。采用监控层、控制层、设备层的构架模式,完成关键设备自动化升级改造。使用响应面分析法的中心组合设计试验方法建立控制变量与控制目标之间的数据模型。以建立的总体优化控制目标为适应度评价函数,利用遗传算法完成对多变量数据模型的求解,7个设备的转速分别为495、484、727、472、1 131、822、763 r/min。试验结果表明,加工后的皮棉产品杂质面积变化率降低约7个百分点,上半部长度变化率提高约2个百分点,质量较为稳定。本文方法在降低机采棉含杂率的同时,提高了棉花的综合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4.
<正>133团机采棉清理加工厂筹建于2004年,引进美国进口机采棉加工成套设备。经过4年的运行,其优点是籽棉能够迅速被加工成皮棉,避免了霉烂变质,不足之处是进口设备皮清部分清杂效果差,造成皮棉含杂率高,影响棉花等级质量。影响棉花质  相似文献   

5.
1机采棉加工工艺特点机采棉与手采棉的显著差别为是含杂高,手采棉含杂一般不大于3%,而机采棉含杂一般在12%~14%。由于机采棉含杂高,所以机采棉加工中配置了大量的除杂设备。目前我国使用的机采棉加工工艺中,籽清阶段配备了4台二组籽棉清理机组。其中一台为六辊清花机和一台清铃壳机组成第一组清理机组,一台六辊清花机和一台冲击式籽清机组成第二组籽清机组。清铃壳机主要是清铃壳和干枝等大杂。其他三台籽清机主要清理棉叶和小杂。皮棉清理配置了三台皮清机。其中一台为气流式皮清机,主要清理不孕籽和瘪籽,随后是两台锯齿式皮清机,主要用于…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棉花收获机械的重要性,重点分析了国内外棉花收获机械行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国内棉花收获机的差距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了需优化关键零部件制造工艺、整机装备质量检测等,自主开发采棉指等关键核心零部件和适合我国农场和农户需求的棉花收获机系列产品,提升棉花收获装备技术水平,满足新疆内陆棉区机采棉需求,逐步熟化适应黄淮海、长江流域棉区机采棉要求,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逐步替代进口。   相似文献   

7.
高福新 《新疆农机化》2012,(4):39-41,51
<正>1机采棉发展现状棉花是昌吉州种植业的主导和支柱产业,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2011年全州棉花种植面积10多万hm~2,其中,按机采模式种植棉花5.3万hm~2,机收面积8 000 hm~2。投资5500万元新建机采棉加工厂1个,改造机采棉加工生产线5条。玛纳斯县、呼图壁县已被确定为国家优质棉基地县。经过几年的示范、推广,全州的机采棉保持快速发展态势。机采棉配套机械迅速增加,到2011年全  相似文献   

8.
新疆机采棉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新疆机采棉的发展现状、棉花机械的整体情况。剖析了在新疆发展机采棉的有利条件,从技术和管理方面解析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预测了今后发展的方向。为新疆机采棉的进一步推进和促进棉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9.
机械采棉技术是一项涉及诸多学科的系统工程.为此,从棉花生产、轧花加工和纺纱生产这一棉花产业链的角度出发,对新疆发展机采棉的机遇和优势、威胁和挑战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中,对新疆手摘棉、机采棉和进口美棉的质量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提出发展机采棉必须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在稳步发展的前提下,提高质量,优化工艺,以实现较高的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通过农一师八团十几年机采棉试验,分析了种植实验、棉花脱叶技术应用、机械化采棉以及机采棉加工设备工艺使用情况,对机采棉种植、采摘和加工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初探。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因籽棉收购、机采棉行距配置、应用化学脱叶催熟剂、机采棉采收及加工等环节造成棉花产量的损失而影响机采棉的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坚定信心推广机采棉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12.
对国家棉花加工工程研究中心在奎屯伊欣棉业公司建设的机采棉加工生产线示范项目特点进行了评述,认为该生产线具有设备齐全、灵活机动;多项技术集成、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环境好、劳动强度小、安全有保障;加工质量好,工效高、能耗低的特点,用户较满意。同时就自动喂花、棉模、节能、智能化"、三丝"清理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3.
<正>2007年农一师棉花机械采摘面积达到了2.13万hm2,占总播面积的28.5%。机采棉加工生产技术,经过8年的探索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1机采棉清理加工设备农一师建成的机采棉加工生产线,均采用邯郸棉机有限公司生产与山东天鹅棉机有限公司生产的168型、171型智能化机采棉加工设备。轧花机为高  相似文献   

14.
现阶段,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市场劳动力价格随之不断上升,种植棉花的人工费用逐年增长,这也是我国目前棉花生产中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因此,国内的棉花单价要比进口棉花单价要高一些。多年来,部分地区片面的追求棉花产量的增加,而进行粗放式的经营管理,再加之,近几年,机采棉的广泛应用和推广,致使棉花的内在品质遭到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彩棉长度。笔者对棉花加工设备对机采棉长度的影响进行了探究与分析,并提出了降低棉花加工设备对机采棉长度影响的有效措施,希望有助于提高机采棉的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5.
棉花收获机械化在兵团的应用及推广前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棉花收获机械化技术的组成和机采棉技术在兵团推广应用情况,分析了当前在推广机采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预测了“十一五”期间机采棉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6.
棉花产业是新疆兵团农六师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超过80万亩,今年实施机采面积50余万亩。为进一步提高机采棉综合效益,全面提升机采棉加工品级和质量,对机采棉花实施脱叶是切实可行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针对目前机采棉加工工艺优化过程中缺乏从系统角度定量评估工艺配置效率的情况,把机采棉加工工艺系统看作一个具有输入输出的系统,以机采棉生产投入、工艺配置情况作为输入指标,以机采棉加工质量和皮棉产量等产出水平作为输出指标,建立了基于SE-SBM(Super Efficiency Slacks-based Measure)的工艺配置效率评价模型。以新疆某棉花加工企业的9条机采棉加工生产线为例,通过收集数据和利用DEA-Slover5.0软件计算,对其工艺配置效率进行了评估和比较,再根据所得结论确定了改进方向和额度,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可用于评估不同机采棉加工生产线的工艺配置效率,能为实施机采棉加工工艺设计和优化改进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颜色和形状特征的机采棉杂质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机采棉的含杂识别分类检测能够提高棉花加工设备效率,减少棉花纤维损伤,并为棉花收获设备的改进提供指导。提出了一种基于颜色和形状特征的机采棉杂质识别分类方法,对大杂质和小杂质检测采取不同的图像处理方法。颜色特征主要采用基于彩色梯度图像的分水岭变换与改进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融合的方法;形状特征主要采用机采棉杂质的面积、周长、离心率和矩形度特征。通过对100幅机采棉图像试验表明,该方法对各类杂质的平均识别正确率为89%。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我国棉花机械化采收试验研究概况,国产采棉机试验研究过程,机采棉清理加工工艺、配套设备及清理加工方面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及棉花收获机械化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机采棉加工过程的自动化监控和自动化控制管理,设计了基于PLC和组态技术的机采棉加工自动化监控系统。以影响加工质量相关设备参数为采集、控制和监控对象,实现了关键参数的自动化控制。结果表明:该系统的应用能够较好的监控加工过程中的出现的问题,并能实现设备加工的自动控制,提高了棉花加工质量,减少了耗能,实现了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