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蜂王浆是5日龄~15日龄工蜂头部营养腺 (舌腺和鄂腺) 分泌的浆状物质,又称蜂乳、皇浆等,有着极强的保健功能和奇异的医疗效用,是介于食品与药品之间的纯天然保健食品、食药兼备型珍品.……  相似文献   

2.
蜂王浆是青年工蜂的王浆腺分泌物,为乳白色,浆状,具有酸、辣、甜、涩味,是喂饲早期幼虫的乳状物质。令人惊奇的是只喂王浆5天的幼虫只能发育成工蜂,而完全喂蜂王浆的幼虫却发育成  相似文献   

3.
王浆酸是蜂王浆的标志性物质,大约占蜂王浆的1.4%~2.0%,其结构式为OH-CH2-(CH2)6-CH=CH-COOH。王浆酸具有免疫提高、抗辐射和降血脂等多种功效,其含量的测定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和色谱法等。详细综述了王浆酸的结构、性质,及其含量的测定方法,分析了王浆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前生产上栽培的棉花在棉籽仁和根、茎、叶等部位的色素腺中,含有黑褐色的腺体,俗称油腺。这种腺体是一种多酚类的物质,其中以棉酚含量最高,占24.4—30.4%,其他还有许多棉酚的衍生物质,它们与蛋白  相似文献   

5.
10-羟基-2-癸烯酸是蜂王浆中所含有的特殊的高效生物活性物质,具有多种抑菌作用。综述了10-羟基-2-癸烯酸的来源、性质、结构、药理、测定方法和生产工艺等内容。对10-羟基-2-癸烯酸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进行讨论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为了全面了解蜂王浆在提高人体免疫力以及围绝经期妇女对症治疗方面的作用,以及临床使用的剂量、可能遇到的不良反应等,为在疫情背景下,充分发挥王浆的作用,缓解相关症状,帮助重点人群尤其是围绝经期女性用食疗的办法解决问题,以避免给身体带来痛苦和不可逆转的伤害等,本研究采用文献查询、专家访谈、重点医院和重点王浆销售终端调研等方法,通过文献和实证案例发现蜂王浆内的活性物质对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围绝经期女性的症状具有良好的积极作用。研究得出,老年人及围绝经期女性适当食用蜂王浆可以改善身体状况。在蜂王浆科研方面,建议今后重点加强功能因子的确定、功能因子应用产品的新鲜度指标及保存条件等方面的研究,以指导重点人群合理食用蜂王浆。  相似文献   

7.
《保鲜与加工》2014,(6):50-50
蜂王浆是一种常见的保健品,很多消费者会购买蜂王浆自用或者赠送亲友。然而,保健品市场鱼龙混杂,面对五花八门的蜂王浆产品,消费者会挑花了眼。中国蜂产品协会的专家介绍,蜂王浆是年轻工蜂食用了蜂蜜和花粉等天然食物,通过消化吸收,分泌出的营养物质,是蜂幼虫和成年蜂王的食物。它本身含有多种活性营养物质,具有调节免疫、调节内分泌、改善造血功能、抗疲劳、抗衰老和抗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009年1月1日起,我国将开始实施新的《蜂王浆》国家标准。标准生效后,蜂王浆中将不得人为添加任何成分。同时,涉及蜂王浆产品的感官、等级、理化及卫生等各项指标均由推荐性要求改为强制性规定。新标准对蜂王浆产品的真实性作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方案,能使小麦(Triticum aestivumL.)芽尖衍生的可育植株再生。将6个小麦基因型的3、4和5日龄幼苗的芽尖培养在含有10mg/12,4-D的T培养基中诱导出愈伤组织。用3日龄的幼苗芽尖诱导愈伤组织显著最好;因此只用3日龄的芽尖作为外植体的来源。用3  相似文献   

10.
为保持蜂王浆中生物活性物质的稳定性,需要具备较为严格的环境条件.对蜂王浆的生物活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如空气、光照、温度、微生物、酸、碱、金属等.因此,在蜂王浆的生产、运输、贮藏过程中应尽可能地避免上述因素的影响.蜂王浆活性成分与蜂王浆新鲜程度关系密切,只有在新鲜状态或贮藏良好的条件下才能发挥蜂王浆的保健作用.所以,蜂王浆的贮藏保鲜是其生产、运输、销售以及消费者食用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复合酸化剂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及消化道pH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复合酸化剂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及消化道pH值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黄羽肉鸡160只,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各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 0.0%、0.2%、0.5%、0.8% 的由乳酸、柠檬酸和富马酸组成的复合酸化剂的日粮,试验期56天。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复合酸化剂能降低肌胃、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和盲肠的pH值及料重比,提高平均日增重,添加量为0.8%时显著(P<0.05)降低42日龄十二指肠和盲肠pH值和显著(P<0.05)提高1~56 日龄的平均日增重,添加量为0.5%时显著(P<0.05)降低28~42日龄料重比。说明复合酸化剂能改善黄羽肉鸡消化道pH值和生长性能,最佳添加量为0.5%。  相似文献   

12.
美国棉花病理研究所的斯替潘诺维克等在棉花蕾和叶的色素中已研究鉴定出各种抗生物质。用薄层层析法对有色素及无色素腺的等基因系的提取物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只在有色素腺植株中发生的化合物,更明确地说就是在腺体中发生的化合物。色素腺除含有棉子醇外,至少还含有另外六种类萜烯醛。共中两种已被鉴定为半棉醇酮和6-甲氧基半棉醇酮。另有三种是棉子醇衍生的类萜烯醛醌。另在叶子腺体中发现一种化合  相似文献   

13.
选取1日龄AA肉鸡330羽,随机分成3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2羽,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和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0U/kg(250mg/kg)、9,000U/kg(2250mg/kg)α-淀粉酶的试验组日粮至7日龄后,停止饲喂加酶日粮,改饲对照组(不添加酶)的日粮,饲喂3周,分别考察在停喂淀粉酶后的第3、7、14d肉鸡消化器官重量及小肠消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饲喂淀粉酶对7日龄肉鸡肝脏、胰腺、肌胃、腺胃相对重量和小肠相对长度均无明显影响,但小肠相对重增加了4.2%~47.6%,停饲淀粉酶后第3d(10日龄)和第7d(14日龄),各试验组肉鸡小肠相对重量仍分别高出5.4%~34.0%(P<0.05)和13.8%~20.4%,第14d(21日龄)有所恢复;7日龄肉鸡小肠内容物淀粉酶和总蛋白酶活性活性亦未受影响,但在停喂淀粉酶后7d(14日龄),试验组小肠内容物中的淀粉酶活性均显著下降(P<0.05)。提示外源淀粉酶对内源酶活性的影响有后续效应。  相似文献   

14.
<正>羔羊早期断奶是指在45~60日龄断奶,以进行强度育肥,120~150日龄体重达25~35千克即可上市销售。一、训练羔羊早龄开食羔羊早期断奶的第一步是训练羔羊早龄开食。一般从7~10日龄开始诱食,10~15日龄开始补饲,训练羔羊开食的时间越早越好。虽然羔羊在3周龄前采食有限,但早龄采食极少量的固体饲料对促进瘤胃发育和采食行为的养成有很大作用。早龄训练开食,对促进羔羊的生长还具有  相似文献   

15.
黄坚 《科学种养》2008,(7):49-50
蜂王浆,又称蜂乳、王浆、蜂皇浆,含有蛋白质、糖类、脂类、灰分、以B族为主的多种维生素及十几种氨基酸等多种成分,能促进人体组织再生、改善组织的代谢机能,对内分泌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诸多方面均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已广泛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品和化妆品等方面。现将浙江省嵊州市蜂王浆高产生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不同诱导源处理美洲大蠊(Periplaneta americana L.)后对抗菌物质的诱导结果。结果表明,不同诱导源均可诱导抗菌物质的产生,但抗菌活性有差异。在供试诱导源中,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K88)所诱导产生的抗菌活性最强,其次为溴氰菊酯。日龄10d以内的成虫诱导后的24h即表现抗菌活性,其中,10日龄以内的雄成虫抗菌活性比例以及诱导后的存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金银花含有氯原酸、黄酮类物质等,是一种作用较强的抗菌抗炎症植物。如果患了以下五种病,不妨试用金银花治疗,方法如下: 1.治菌痢、肠炎:金银花50克,土黄连25克,水煎服。 2.治流感高热:金银花10克,凤尾草30克,地胆头30克,甘草10克,水煎服。  相似文献   

18.
张永雄 《科学种养》2010,(12):32-32
<正>仔猪培育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仔猪生长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以后的种用价值和肥育效果。一、哺乳仔猪生长发育的特点1.生长发育快,物质代谢旺盛。一般仔猪出生后10天体重为初生重的2.1倍,30天增加到4.3倍60天增加到10~11倍。同时,仔猪物质代谢很旺盛,如20日龄仔猪每  相似文献   

19.
以新鲜蜂王浆、沙棘汁及全脂乳粉为主要原料,经打浆、精磨、调配、均质、杀菌等工序制成复合乳饮料。以产品的感官品质和抗氧化活性为评价依据,采取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法,得到复合乳饮料最佳工艺配方为:8%蜂王浆清液、4%沙棘汁、8%白砂糖、6%全脂乳粉、0.3%复合稳定剂(CMC∶黄原胶∶魔芋精粉=30∶3∶2),用食用酸和碱调节pH至3.8~4.0。经此工艺配方制成的产品感官评分为39.6分(满分40分),总抗氧化活性值为75.23 U/mL。由此制得的保健型蜂王浆沙棘复合含乳饮料组织均匀、口感爽滑、甜酸适口,且营养丰富、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20.
通过气相色谱分析幼虫信息素的10种酯类在中蜂和意蜂成年工蜂的分布情况。将成熟的封盖子脾提至人工培养箱中孵化,幼蜂出房时对其进行标记,再放回原群中。取刚出房幼蜂、10日龄和20日龄这三种工蜂的头部、胸部和腹部样品,用于气相分析。结果表明,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工蜂个体主要含有甲基亚油酸酯(ML)、乙基亚油酸酯(EL)、甲基亚麻酸酯(MN)和乙基亚麻酸酯(EN),这些酯类在工蜂各节分布情况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