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家顾问》2012,(10):8
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专家组发布《2012年秋冬季主要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其中冬小麦科学施肥指导意见提出了各产区小麦的施肥量:1.华北平原冬小麦①产量水平(667平方米,下同)600千克以上:氮肥(N)(667平方米用量,下同)16~18千克,磷肥(P2O5)8~10千克,钾肥(K2O)5~8千克。②产量水平500~600千克:氮肥(N)14~16千克,磷肥(P2O5)7~9千克,钾肥(K2O)4~6千克。③产量水平400~500千克:氮肥(N)12~14千克,磷肥(P2O5)6~8千克,钾肥(K2O)3~5千克。④产量水平300~400千克:氮肥(N)10~  相似文献   

2.
一般认为亩产千斤以上小麦,需吸收纯氮(N)14~16千克、纯磷(P2O5)5~7.5千克、纯钾(K2O)10~20千克.根据小麦的生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基肥和早施追肥,基肥用量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60%~80%,追肥占40%~20%.基肥应以有机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  相似文献   

3.
茄子全生育期每667平方米施肥量为农家肥3000~35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400~450千克),氮肥(N)14~17千克、磷肥(P2O5)4~6千克、钾肥(K2O)10~13千克,有机肥作基肥,氮、钾肥分基肥和追肥,磷肥全部作基肥,化肥和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混合施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在不同肥力水平的红黄泥田上,氮、磷、钾3因素4水平的15个处理对晚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得出最大产量施肥量和最佳经济施肥量模型。试验结果表明:三种肥力水平田施氮量越高,水稻株高、有效穗、穗粒数、实粒数占优势,理论产量越高,高肥力水平红黄泥田最佳施肥量N=12.89千克,P2O5=2.39千克,K2O=10.91千克,最佳产量为580.9千克;中肥力水平红黄泥田最佳施肥量N=13.806千克,P2O5=2.316千克,K2O=6.926千克,最佳产量为520.7千克;低肥力水平红黄泥田最佳施肥量N=16.643千克,P2O5=2.95千克,K2O=6.328千克,最佳产量为479.5千克。  相似文献   

5.
正一、试验目的测定保水剂对燕麦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二、试验设计1.试验处理处理分为T1、T2、T3和CK四种。T1:保水剂1千克/亩,施肥量为常规施肥量的50%。T2:保水剂1千克/亩,施肥量为常规施肥量的75%。T3:保水剂1千克/亩,施肥量为常规施肥量的100%。CK:不施保水剂,施肥量为常规施肥量的100%。常规施肥量:尿素10千克/亩,二铵5千克/亩。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减少用量,增加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以玉米品种哲单7号、马铃薯品种紫花白和糜子品种榆糜2号为研究对象,采用"3414"测土配方试验方案进行府谷县玉米、马铃薯和糜子的配方施肥研究,建立玉米、马铃薯和糜子产量与氮(N)、磷(P_2O_5)、钾(K_2O)施肥量的回归方程,分别得到府谷县玉米、马铃薯和糜子在不同产量水平试点的最佳效益施肥量。结果表明:玉米高产试点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89.7、62.3和32.9 kg/hm~2,中产试点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97.2、83.9和0 kg/hm~2;马铃薯中产试点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124.5、160.4和61.5 kg/hm~2,低产试点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103.7、14.4和43.8 kg/hm~2;糜子中产试点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122.7、100.5和25.5 kg/hm~2,低产试点N、P_2O_5、K_2O施肥量分别为57.9、98.1和0 kg/hm~2。基于作物产量、最佳效益施肥量、土壤养分状况和函数模型,拟定府谷县玉米的N、P_2O_5、K_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150~270、30~120和120~240 kg/hm~2,马铃薯的N、P_2O_5、K_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45~120、30~75和75~180 kg/hm~2,糜子的N、P_2O_5、K_2O推荐施肥量分别为75~120、60~120和0~45 kg/hm~2。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2006,(3):29
由于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的不同,小麦一生中吸收的氮、磷、钾的数量及其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也有变化.一般认为亩产500公斤的麦地,需吸收大约纯氮14~16千克,磷(P2O5)5~7.5千克,钾(K2O)10~20千克.  相似文献   

8.
王亮  管蓓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24):62-64
根据近年来在福建龙岩市新罗区完成的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进行花生土壤氮磷钾丰缺指标分级、分析土测值与最佳施肥量关系.结果给出了不同土壤的花生建议施肥量:土壤养分丰富时(相对产量大于95%),氮(N)、磷(P2O5)、钾肥(K2O)建议施肥量为4.5kg/667m2、4kg/667m2、7kg/667m2;土壤养分较丰富时(相对产量90% ~ 95%),氮(N)、磷(P2O5)、钾肥(K2O)建议施肥量为5kg/667m2、4.5kg/667m2、8kg/667m2;土壤养分中等时(相对产量75%~90%),氮(N)、磷(P2O5)、钾肥(K2O)建议施肥量为6.5kg/667m2、5kg/667m2、9.5kg/667m2;土壤养分缺乏时(相对产量小于75%),氮(N)、磷(P2O5)、钾肥(K2O)建议施肥量为8kg/667m2、7kg/667m2、12kg/667m2.  相似文献   

9.
<正>三、适宜肥料施用量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和产量水平确定。农家肥按照"千克果千克肥"的比例施用,或商品有机肥每667平方米施用300~500千克。一般化肥按每生产100千克鲜果施入纯N0.6~1.0千克,P2O5为0.24~0.4千克,K2O为0.66~1.1千克。例如:产量为3000千克的果园需要补充尿素45~75千克、过磷酸钙60~100千克和硫酸钾40~66千克。土壤中养分含量多的取下  相似文献   

10.
一、小麦中等肥力水平下小麦全生育周期亩施肥量为农家肥1500~20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250~300千克)、氮肥15~16千克、磷肥6~8千克、钾肥4~5千克。氮肥分基础和2次追肥,磷肥全部作基肥,  相似文献   

11.
东海县白浆土玉米3414配方施肥效果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农业部推荐的“3414”最优回归设计,在东海县双店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站试验地白浆土土壤上进行玉米3414配方施肥效果试验,初步表明,该区域获得玉米最大产量的亩施肥量分别为N=30千克,P2O5=3.2千克,K2O=4.1千克,产量=720.88千克;获得玉米高产的最佳经济施肥量为N=20千克,P2O5=3.2千克,K2O=4.1千克,产量=698.39千克。并求出了施肥的产量效果方程。  相似文献   

12.
《现代农业》2006,(3):29-29
由于气候、土壤、栽培措施、品种特性的不同,小麦一生中吸收的氮、磷、钾的数量及其在植株不同部位的分配也有变化。一般认为亩产500公斤的麦地,需吸收大约纯氮14~16千克,磷(P2O5)5~7.5千克,钾(K2O)10~20千克。根据小麦的生育规律和营养特点,应重施基肥和早施追肥。基肥用量一般应占总施肥量的60%~80%,追肥占40%~20%为宜。基肥应以农家肥为主,配合施用化肥。小麦在不同生育时期吸收养分的数量是不同的,一般情况是苗期的吸收量比较少,返青以后吸收量逐渐增大,拔节到扬花期吸收最多,速度最快。钾在扬花以前吸收量达最大值。一、小麦施…  相似文献   

13.
潼南县紫色大泥土玉米“3414”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在潼南县紫色大泥土进行玉米"3414"肥效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对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是N、P、K,随施肥水平提高,影响效果呈现K高于P。玉米最高经济产量为453.90千克/666.7平方米,对应施肥量为N10千克,P2O54.5千克,K2O4.5千克;最佳经济产量为446.85千克/666.7平方米,对应施肥量为N7.5千克、P2O53千克、K2O3千克。NP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均有促进作用,NK、PK交互作用对玉米的产量均无促进作用。玉米对肥料的利用率:氮肥12.48%,磷肥0.43%,钾肥3.98%,氮、钾利用率高于磷。  相似文献   

14.
2007年在潼南县紫色大泥土进行玉米"3414"肥效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对玉米产量的主要限制因子是N、P、K,随施肥水平提高,影响效果呈现K高于P。玉米最高经济产量为453.90千克/666.7平方米,对应施肥量为N10千克,P2O54.5千克,K2O4.5千克;最佳经济产量为446.85千克/666.7平方米,对应施肥量为N7.5千克、P2O53千克、K2O3千克。NP交互作用对玉米产量均有促进作用,NK、PK交互作用对玉米的产量均无促进作用。玉米对肥料的利用率:氮肥12.48%,磷肥0.43%,钾肥3.98%,氮、钾利用率高于磷。  相似文献   

15.
2008年选择秦州区代表性土种进行了春玉米氮磷钾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田间试验(即3414)。结果表明,在春玉米品种奥玉3118上氮肥的增产效果居首位,平均增产31.0%,磷肥的增产幅度次之,平均增产13.6%。钾肥的增产效果较明显,平均增产8.9%。磷肥的增产效果与土壤有效磷含量有关,采用二次多项式逐步回归的方法,对试验产量结果进行肥料效应回归模型模拟,得到浅山干旱区3个试验点的肥料效应回归模型全部为三元二次回归模型,据此提出了春玉米的最佳施肥量为最佳施氮(N)量为144.75千克/公顷~256.65千克/公顷,最佳施磷(P2O5)量48.9千克/公顷~91.65千克/公顷,最佳施钾(K2O)量11.7千克/公顷~80.1千克/公顷。  相似文献   

16.
1.葡萄 中等肥力水平下葡萄年生育周期亩施肥量为农家肥3 000~3 5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400~450千克),氮肥16~18千克、磷肥7~8千克、钾肥8~10千克.有机肥做基肥,氮、钾分基肥和二次追施,施肥比例为3:4:3,磷肥全部基施.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是一种高产作物,植株高大,根系发达,吸肥力强,需要养分多。每生产100千克玉米子粒,需要吸收氮(N)2.5-4.0千克、磷(P2O5)1.1-1.4千克、钾(K2O)3.2-5.5千克。玉米吸收养分的数量和比例,因品种特性、土壤条件、产量水平以及栽培方式不同而有所差异,在确定具体施肥量时,要进行综合分析考虑。玉米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根据有关研究,玉米产量有  相似文献   

18.
王立平 《北京农业》2007,(16):34-35
<正>1.葡萄中等肥力水平下葡萄年生育周期亩施肥量为农家肥3000~35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400~450千克),氮肥16~18千克、磷肥7~8千克、钾肥8~10千克。有机肥做基肥,氮、钾分基肥和二次追施,施肥比例为3∶4∶3,磷肥全部基施。  相似文献   

19.
王立平 《北京农业》2007,(19):44-45
<正>1.小麦中等肥力水平下小麦全生育周期亩施肥量为农家肥1500~2000千克(或商品有机肥250~300千克),氮肥15~16千克、磷肥6~8千克、钾肥4~5千克。氮肥分基肥和2次追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钾肥可分基肥和追肥2次。  相似文献   

20.
武山县南部阴湿区马铃薯“3414”肥料试验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杰 《现代农业》2010,(8):20-21
采用"3414"完全试验方案实施肥效试验,利用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管理系统》3414试验分析模块,研究了武山县南部阴湿区马铃薯产量与有机肥、氮、磷、钾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马铃薯产量(Y)与N、P2O5、K2O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该区马铃薯最高产量施肥量为:优质农肥2000千克/亩作底肥,N、P2O5、K2O施用量分别高于16.2、7.39、13.75千克/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