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养鱼技术的提高,水产养殖面积不断扩大,鱼类的病害也越来越多。据笔者调查,有的养鱼户在防治鱼病用药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用药不当既增加了费用,又影响疗效。现就如何科学使用药物,谈几点意见,供同行参考。1 正确选用药物 首先是准确诊断鱼病,有些鱼病症状接近或相同,如Vc、B_2缺乏症,细菌性败血症等均表现出血症状。只有确诊后,方可对症下药。目前,市售鱼药种类繁多,良莠不齐,不能盲目  相似文献   

2.
<正> 在养殖生产中,要经常使用药物来预防和治疗鱼病,管理人员有必要了解影响鱼用药使用效果的因素,以便在生产实践中合理地选用鱼药和正确地使用鱼药。影响鱼用药使用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药物因素、环境因素、鱼的生理因素、病理因素、人为因素,下面逐一说明。  相似文献   

3.
一些养殖户在防治鱼病时,存在乱用滥用药物现象,轻则影响防治效果,浪费药物,重则发生中毒,导致鱼类非疾病死亡。因此鱼病防治要做到合理用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充分了解药物有效成份。如鱼虾宁、鱼康、氯杀灵、威岛牌消毒剂、菌毒净、漂白粉等,虽然名字不同,但其有效成份都是氯。如用户不了解其成份,防治鱼病时如重复使用上述  相似文献   

4.
<正> 长期以来,我省在鱼病上使用最多的药物主要有三类,即抗生素类、磺胺类和呋喃类,它们为我省细菌性鱼病的防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省对鱼病研究的工作起步较晚,对鱼药的研究开发也比较薄弱,由于同类药物经常反复和超量使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鱼技术的提高,水产养殖面积不断扩大,鱼类的病害也越来越多。据笔者调查,有的养鱼户在防治鱼病用药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用药不当既增加了费用,又影响疗效。现就如何科学使用药物,谈几点意见,供同行参考。1.正确选用药物首先是准确诊断鱼病,有些鱼病症状接近或相同,如Vc、B2缺乏症,细菌性败血症等均表现出血症状。只有确诊后,方可对症下药。目前,市售鱼药种类繁多,良莠不齐,不能盲目选购,要选用正规厂家产品,以免造成损失。切不可一旦发现鱼病后就一大堆药顺着用,即使治好了鱼病,也弄不清楚到底哪种药物起到了主要作…  相似文献   

6.
菌毒王在鱼病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由于养殖水域环境的恶化及鱼病病原的扩散 ,我省鱼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我们在鱼病门诊实践中 ,发现相当比例的鱼病病原已具抗药性 ,并发两种以上病原感染的鱼病已占到 50 %以上。究其原因 ,在于现有鱼药的商品名繁多 ,但其有效作用成份大同小异 ,易造成渔农的滥用 ,从而导致鱼病的病原抗药性上升。部份鱼病常规用药后 ,死亡虽有下降 ,但仍迁延难愈 ,只有加大用药量、用药次数或配无数种功能类似药物后 ,才能痊愈 ,就证明了这一点。因此 ,在鱼病治疗中适当使用不同药物作用机制的新原料成份的鱼药是降低病原抗药性和提高鱼病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浅谈鱼药选用的四条原则药物防治是鱼病防治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学选用鱼药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选用鱼药坚持以下四条基本原则是必要的。1.有效原则。这是防治鱼病选择药物种类的首要原则。要求对症下药,使用的药物能够有效地控制鱼病直至痊愈。如...  相似文献   

8.
使用鱼药防治鱼病,是提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笔者在调查中发现渔民在用药中的一些错误做法,值得注意和纠正。 1、不对症下药。不管鱼发了什么病,常用的都是漂白粉、敌百虫、硫酸铜、硫酸亚铁等药,不能对症下药,因而起不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有时还会起相反作用; 2、效果好的药物,十年一贯制。如指环虫病,不仅可用90%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还可用硫酸铜、硫酸亚铁等泼洒治疗。交替使用,效果还会更好。 3、过期鱼药加倍使用。由于鱼药价格不断上涨,有时鱼药又供应不及时,少数渔民将过期鱼药或买回过期鱼药加倍使用,以达到治疗鱼病的目的。殊不知过期  相似文献   

9.
章忠 《水产养殖》2009,(12):26-26
鱼病发生时,有些养殖户由于心急,在用药时不管患何种疾病,不看天气、气压、水温高低,见药耕用,造成乱用药,配错药,用错药,导致治病效果不佳甚至死鱼的后果。因此在鱼药使用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我国水产养殖业用于防治鱼病的漂白粉、敌百虫、硫酸铜三大类鱼药(称“老三类”鱼药)占主导地位,而且统治了水产生产近四十个年头。近几年来,虽然市场上涌出了不少新的鱼药,但都无外乎是这“老三类”鱼药成份的复合组方或精炼,根本谈不上是新一代鱼药。如以三氯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各种杀菌剂与漂白粉的性质基本相同,具有灭菌、杀虫等效果的一类药物,其主要成分就是强氯精与硫酸铜。“老三类”鱼药(包括由“老三类”药衍生出的一些新药)由于使用时间长,其缺点越来越突出,其一:鱼类病原体对此类药物产生了极强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1.
<正> 药物防治方法是鱼病防治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学选用鱼药就显得十分重要。笔者认为,选用鱼药坚持以下四条基本原则是必要的。1 有效原则 这是防治鱼病选择药物种类的首要原则,要求对症下药,使用的药物能够有效地控制鱼病直至痊愈,如细菌性烂鳃病可选用漂白粉、红霉  相似文献   

12.
《江西水产科技》1993,(4):37-37
“对症下药”。药物种类较多,根据各种药物的化学成分不同,其作用机制也各不相同。如敌百虫可以防治几种寄生虫病,但对细菌性鱼病无效。因此不能乱用药。  相似文献   

13.
鲍胜华 《水产养殖》2010,31(7):40-40
<正>鱼病防治中在饵料中添加药物已经越来越普遍,所占饲料的比重有的甚至高达3-4成,但有不少养殖户,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许多误区,如何能科学投喂药饵,提高鱼病防治的效果,现结合笔者多年在一线的工作实践,谈几点看法,供大家参考。1弄清用药的对象内服鱼药的使用,首先要弄清用药的对象,现在许多鱼塘都是混养,品种很多,有鱼种有成鱼,有吃食  相似文献   

14.
鱼用药物大全戈贤平编著王伟俊审稿第一章鱼药的作用和使用方法第二节影响鱼药作用的各种因素使用某种药物治疗鱼病时,虽然药是对症的,用药方法也正确,如果忽视了药物本身的理化性质、剂量、毒性等因素,就往往会用得不当,造成无效或中毒现象。概括起来,影响鱼药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许多养殖户不了解科学养殖技术,为单纯提高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养殖过程中一出现病害就乱用药,但往往事与愿违,造成经济损失。现介绍几种水产养殖品种防病用药的极限浓度,仅供参考。1郾淡水白鲳药物极限量淡水白鲳防治鱼病不可滥用药物,特别对有机磷等农药最为敏感,敌百虫、敌敌畏等均属绝对禁用的药物。2郾鳜鱼药物极限量鳜鱼对敌百虫、氯化铜等较敏感,敌百虫0郾2毫克/升以上就会对鳜鱼造成不同程度的死亡;0郾7毫克/升以上的氯化铜也能造成鳜鱼中毒死亡,因此在鳜鱼池中不使用这些药物。3郾加州鲈药物极限量加州鲈对敌百虫最为敏感,一定要…  相似文献   

1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对生产和销售假冒伪劣农药等产品查处工作的精神,加强对我省渔用药物监督管理,杜绝伪劣鱼药的危害,并为各地推荐一批新优鱼药,确保鱼病防治工作顺利开展,最近,省鱼病防治网络委员会和省渔业基地建设指导站,在绥化市举办了“全省鱼药使用及鱼病防治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班的有9个地、市和15个县(市)以及省农场总局、水利厅负责鱼病防治和鱼药销售工作的同志共40多人。培训班还邀请了江苏省武进第三兽药厂、山西临猗县兽药厂等国内鱼药生产的重点厂家代表参  相似文献   

17.
如何正确选用药物和使用药物(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足药量和用药天数即使正确选用了治疗某疾病的针对性药物,也不一定能把某疾病治好。养殖户还要掌握正确使用药物的知识,才能确保疗效。笔者经常遇到一些养殖户,由于自己没有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却把治不好疾病或疗效不佳归罪于药厂。正确用足药量以及一个疗程的用药天数,是能不能治愈疾病的关键。由于疾病本身的轻重程度不一和多种因素会干扰药效。因此,治疗同一种疾病所确定的多次用药量以及一个疗程的用药天数不是固定不变的。养殖户应该把产品说明书上的用药量以及一个疗程的用药天数作为参考。根据以下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这样才能获…  相似文献   

18.
喹诺酮类抗菌鱼药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开毓 《淡水渔业》1997,27(2):22-25
1喹诺酮类鱼药开发的意义长期以来,在防治细菌性鱼病上使用最多、最广的药主要有三类,即抗生素类、磺胺类和味哺类,它们为细菌性鱼病的防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我国鱼病研究工作起步较晚,鱼药的研究、开发也比较薄弱,使用的抗菌鱼药品种较少,同类药经常反复、超量使用,耐药菌株不断出现,原来使用有效的药物变得低效,甚至无效,用量也不断增大,而这些抗菌药多是对人、畜和鱼毒副作用较大,而且残留量高,残留时间长,如链霉素、四环素类、氯霉素、快哺类等,有的甚至有致畸、致癌作用。因此在水产养殖上人们迫切期待着新的鱼药…  相似文献   

19.
正确使用鱼药防治鱼病,是提高鱼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证之一。然而,目前普遍存在的鱼药使用失误,应当引起重视。1 鱼病乱投药。有的养鱼户不管鱼儿得了什么病,一概都是漂白粉、敌百虫、晶体敌百虫、硫酸铜、硫酸镁、硫酸亚铁等。如不对症下药,往往不仅起不到“药到病除”的效果,有时还会起相反作用。  相似文献   

20.
药物防治是鱼病防治技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学选用鱼药十分重要,选用鱼药应坚持四条基本原则:1有效原则: 这是选择药物的首要原则,要求对症下药。使用的药物能够有效地控制鱼病直至痊愈,如细菌性烂鳃病可用漂白粉、红霉素、氯杀王等药物进行治疗。2最小有效量原则: 药物达到一定剂量或浓度时才产生效应,这种剂量或浓度称为最小有效量。鱼体能够耐受而不显中毒症状的最大剂量为最大耐受量,即极量,引起中毒的剂量叫中毒量,剂量再大些可引起鱼类死亡,这个量称致死量。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最大耐受量之间的称为治病量,又称安全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