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除袋时间和方法 1.1除袋时间 套袋苹果果面质量优劣的关键在于除袋时间的早晚.除袋过早,果实上色重,果面易产生果锈、粗糙;过晚,则色泽淡,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低,且温度低,着色慢,品质差.除袋既要满足果实着色对时间的要求,又要不使果实底色转绿,红色变暗.红富士着袋天数应为95~110天左右,正确的除袋时间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采收前15~20天左右为好.除袋必须避开高温天气,尤其是连续高温天气,以免造成日灼,外袋除袋时间为多云转晴,上午9时至下午3时左右,内袋除袋时间选多云或晴天,上午8~11时,下午3-7时为好.  相似文献   

2.
2004年对满天红梨做了不同时期脱袋试验。结果表明,满面天红梨最适脱袋时期为采收前15~20d(天),脱袋时间过早,着色不鲜亮,脱袋过晚,果实上色面积小,且颜色浅。果实从脱袋至开始着色需4~7d(天),光照时数越长,昼夜温差愈大,上色越快。  相似文献   

3.
无公害优质苹果生产技术(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6 摘叶转果 6.1 摘叶转果时期 摘叶时期一般以果实正常成熟采收前10~30天为宜。但不同品种应区别对待。对嘎拉、津轻、红津轻、千秋等早熟品种,因果实发育期短,可在采前15天左右摘叶;对新红星、首红、艳红等元帅系短枝型品种,由于着色容易,遮果叶多,摘叶量较大,为减少摘叶后对后期光合作用的影响,摘叶时期可稍晚,以采果前10~15天为宜;对乔纳金、新乔纳金、红富士、秦冠等中晚熟及晚熟品种,宜在采前20~30天摘叶。 转果时期一般以果实成熟前15~20天为宜,也就是在果实阳面已充分着色后进行,以促进阴面着色。  相似文献   

4.
1)时间。一般果实采收前15~20天摘袋,晚熟品种可晚采3~5天,早、中熟品种应早采3~5天。如果太早,易使果面粗糙,且着色暗红而不艳,易发生日灼和轮纹病。如果太晚,果实含糖量低,味淡,不易着色,且采收后易褪色。  相似文献   

5.
石榴果实套袋,能够明显降低石榴果腐病病果率、桃蛀螟虫果率和裂果率;红色品种在着色前除袋,白色品种和青色品种带袋采收,能显著改善果实外观质量;套袋对果实的内在品质影响不明显,但降低了平均单果重。  相似文献   

6.
李素玲 《落叶果树》2014,46(5):70-70
苹果套袋技术.果袋要选择符合辽宁地方标准的双层纸袋,内袋红色,外袋为外灰内黑.落花后40天(即6月10日前后)完成疏果(20 ~30cm留1果)后开始套袋,10 ~15天完成.套袋太早不利于幼果发育,过晚则果面粗糙,退绿程度差,影响果实外观.套袋要在早晨露水干后或药液干后进行,晴天以上午9~11时和下午3~6时为宜.  相似文献   

7.
1套袋 1.1套袋时间 一般在落花后30d套袋。套袋前喷1次高效杀虫杀菌剂。 1.2果袋选择红色苹果较难着色的品种,如红富士、元帅、北斗等,应选择双层袋,外层不透水,外表颜色以灰色最好,里为黑色;内层宜为半透明蜡质红色。红色苹果较容易着色的品种,  相似文献   

8.
2004年对满天红梨做了不同时期摘袋试验。结果表明:满天红梨果实采收前14~20d摘袋,果实着色最好;摘袋后日照时间愈长,昼夜温差愈大,着色越快。  相似文献   

9.
费玉杰 《果农之友》2003,(12):40-40
1合理施肥主要控制用氮量,增施磷、钾肥,三者比例1∶1∶1为最佳。2适时除袋2.1除袋时期对于双层袋,在无袋果正常采收期约30天开始除袋。先去外层袋,至少保留3个晴天后再去内袋。如遇阴雨天,则需延长保留内层袋的天数,对于单层袋,宜在无袋果正常采收期前约20天时去袋,金冠苹果在采收前可不必除袋。2.2除袋具体时间对于双层袋和单层袋除袋,均宜在上午10时以后至下午16时之前进行。单层袋,去袋前先将袋纵向撕开数条,约4天后再去除。3摘叶摘除影响果实受光的叶片,能增加着色指数15%以上。一般从采收前一个月开始,分3次进行。第1次是摘除果梗部位…  相似文献   

10.
红富士苹果着色期至冬剪前管理应注意:一适时除袋。一般苹果在袋内生长时间为90~100d,可于果实正常采收前15-25d除袋,红富士苹果糖度达12%以上、果面褪绿70%以上即可除袋。  相似文献   

11.
1适时适法摘袋 一般红色品种宣在采前10~15d除袋,果商不要全红果时,可在采前7~10d除袋。元帅系等中熟苹果在8月下旬至9月上句除袋,红富士苹果宜在9月中下旬至10月5日除袋。套纸袋的黄色、绿色品种,应在采收时带袋摘,或采前5~7d摘袋。  相似文献   

12.
秋季苹果处于采前膨大和着色期,由于雨水较多,果园通风不良,导致病虫害严重。秋季果园管理主要是促进果实膨大、着色,防治病虫害,增强幼树的越冬能力。1去除纸袋除袋时期,早、中熟品种在采果前20天,晚熟品种在25~30天。除袋应在阴天或多云天气下进行;晴天...  相似文献   

13.
桃果着色期是指由开始着色至成熟采收这段时间 ,此期正处于果实第二次速长期 ,果实迅速膨大 ,逐渐增糖、着色 ,是形成经济产量的关键时期 ,所以此期管理直接影响桃果的品质及商品价值 ,因此应加强着色期的管理。1 温湿度调控1 1 温度控制 桃果由开始着色至采前 10天 ,白天温度控制在 2 4~ 2 7℃ ,最高不超过 2 8℃ ;夜间温度10~ 15℃ ,最低不低于 8℃ ,昼夜温差 10~ 15℃。采前 10天 ,白天温度应降至 2 2~ 2 5℃ ,最高不超过2 6℃ ;夜间温度 8~ 12℃ ,最低不低于 6℃ ,最好不超过 13℃ ,昼夜温差保持 15℃。前期高温利于果实提早成…  相似文献   

14.
1避开果锈主要发生期一般黄绿色品种果锈发生期在落花后10~40 d(天),为防止这类品种产生果锈或使果点变浅,应适当早套袋,即在落花后10~15 d(天)套袋.另外,为了防止浪费果袋,金帅在没有完成生理落果前可套小纸袋,只要小袋不破碎,果锈可基本得到控制,待小袋撑裂再套大袋,则效果更好,还可保持果面光洁.  相似文献   

15.
1995年我们在乳山市夏初镇河南村进行葡萄套袋试验。纸袋采用台湾佳果牌葡萄专用袋,数量3万个。套袋时间7月10~15日,品种以巨峰为主。 操作方法:套袋前先行疏花疏果,将密挤的、小粒的葡萄疏除,然后喷一遍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在叶果上无露水时套袋。套袋选择强壮枝上的果穗。套袋葡萄与大田葡萄一样管理。不套袋葡萄9月20日开始采收,套袋葡萄10月7日开始采收,采收前不需除袋。据观察测定,不套袋葡萄烂果率10%左右,着色率40%左右;套袋葡萄烂果率1%左右,着色率80%以上;葡萄紫色光洁鲜艳,不套袋葡萄药剂斑斑,不洁不鲜灰蓬蓬的。套袋葡萄甜度高,不酸、不涩且有浓厚的芳香气味;不套袋葡萄甜度差、酸味重且带涩味。经测定,套袋葡萄含糖量比不套袋葡萄高2.3度。不套袋葡萄收购价每kg1.3元,市场价格每kg2.2~2.8元;套袋葡萄收购价每kg2.4元。市场价格5~6元。自然贮存比较,套袋葡萄不除袋贮存30天,果穗完整不掉粒,果梗发绿,大果序失水但不枯,而不套袋葡萄贮存10天,果粒散落80%以上,大果序、小果梗枯萎变黑。套袋葡萄较不套袋葡萄晚成熟10~15天,不仅避开葡萄销售高峰,而且延长  相似文献   

16.
4 摘袋4.1 摘袋时期 红富士品种摘外袋时间大约在采前12~18d(天)。为减少果面损害,上色快的陕西渭北地区,也可适当提前到采前15d(天)左右进行。摘袋最好选择阴天或多云天进行,若晴天摘袋应在早晨9:00~11:00或下午3:00~6:00进行。4.2 摘袋方法 摘除双层袋时,先摘除外层袋,保留内层袋,外袋摘后3~5d(天)(必须相隔3个晴天)后再摘除内层袋。摘袋时一手托住果,一手  相似文献   

17.
咨询服务     
晚熟红富士苹果着色期至冬剪前应如何管理——兼答山西读者李三民红富士苹果着色期至冬剪前管理应注意:一适时除袋。一般苹果在袋内生长时间为90~100d,可于果实正常采收前15~25d除袋,红富士苹果  相似文献   

18.
正选择果袋。猕猴桃套袋要求选用透气性好、吸水性小、抗张力强、纸质柔软的黄色单层木浆纸袋,规格165mm×115mm。袋底部有两透气孔或底部不封口。套袋时期。陕西省宝鸡地区猕猴桃套袋宜在落花后30天左右进行。早熟品种红阳6月7~20日完成;晚熟品种海沃德、金香、徐香等6月20日至7月10日完成,用时10~15天。套袋过早,易伤及果柄  相似文献   

19.
1苹果防菌防虫着色双层袋(7KMR-M)规格为150mm×182mm。外袋茶色内黑,经防水、遮光、透气处理。内袋红色涂蜡,经药剂处理。适合苹果各品种。7KMR-M系列袋有果面保护和防病防虫作用,可减轻农药污染,减少果面病斑锈斑、枝叶划伤,促进着色,光洁果面,提高果实贮藏性,防日灼和鸟害。袋体柔软度好。内袋加长,果实萼洼部退绿更彻底。铁丝硬度适中,封口更容易。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1)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在6~7月适宜的时间套袋。2)套袋前须喷杀菌杀虫剂防苹果斑点落叶病、轮纹病、炭疽病、蚜虫、螨类、食心虫等,药液干后再套袋。3)为最大程…  相似文献   

20.
以红色砂梨(Pyrus pyrifolia Nakai)品种美人酥和云红梨1号为试材,以套袋处理(果袋类型、去袋方式和去袋时间组合成10个不同的套袋处理)为手段研究了果实着色过程中外观和解剖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红色砂梨的着色需要有高强度的光照。生长过程中套有不透光袋的果实临近成熟时,只有完全曝光才能大量合成花青苷,而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大约2周)果实着色面积、着色程度即可优于对照(不套袋处理)。红色砂梨着色是从果实向阳的一侧先开始,且以果点为中心呈放射状向四周扩展,至采收时果实阳面红色能够均匀分布,但整个果面色泽很难一致。解剖结构分析表明果面呈红色是因为果皮中紧邻表皮层的3~4层细胞存在红色细胞(含有花青苷),在果实着色过程中这些红色细胞数目不断增多,同时细胞内色素浓度不断增大。云红梨1号合成花青苷的能力明显优于美人酥,果实着色更鲜艳。解剖学观察发现云红梨1号的表皮细胞层也含有红色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