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枇杷叶斑病是叶部的主要病害.发病后通常表现出3种症状,生产上又分别称之为灰斑病、角斑病和斑点病。叶斑病各产区全年都有发生。病菌在被害叶片上越冬。次年春季借风雨传播侵染。角斑病和灰斑病在干旱条件下发病严重,斑点病在多雨季节发病流行。下面介绍灰斑病、角斑病和斑点病的主要表现及其综合防治,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枇杷叶斑病是叶部的主要病害,发病后通常表现出3种症状,生产上又分别称之为灰斑病、角斑病和斑点病.叶斑病各产区全年都有发生.病菌在被害叶片上越冬,次年春季借风雨传播侵染.角斑病和灰斑病在干旱条件下发病严重,斑点病在多雨季节发病流行.下面介绍灰斑病、角斑病和斑点病的主要表现及其综合防治,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1枇杷常见病害1.1叶部病害台州枇杷叶部病害较多,主要有灰斑病、斑点病、角斑病、煤烟病等,此外,尚有炭疽病、胡麻叶斑病、污叶病等。  相似文献   

4.
叶斑病是叶组织受局部浸染,导致各种形状斑点病的总称。叶斑病种在很多,可因病斑的色泽、形状、大小、质地、有无轮纹的形成等因素,又分为黑斑病、褐斑病、圆斑病、角斑病、斑枯病、轮斑病等种类。叶斑上往往生有各种点粒或霉层,叶斑病普遍地降低园林植物的观赏性,有些叶斑病也给园林植物造成巨大损失,如月季黑斑病、山花斑枯病等。  相似文献   

5.
《吉林蔬菜》2017,(5):30-30
1细菌性角斑病1.1症状:又称西瓜细菌叶斑病。苗期、成株均可发病,侵害西瓜叶片、茎蔓及果实。苗期染病,子叶上产生油浸状的斑点,圆形至不定形,有时沿维管束扩展,后形成多角形病斑。真叶沿叶缘现黄褐色至黑褐色坏死干枯,  相似文献   

6.
正黄瓜角斑病是黄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在田间与黄瓜霜霉病混合发生,病斑比较接近,有时容易混淆,但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产生几个多角形水浸状病斑,而细菌性角斑病在叶片背面产生针状水浸状病斑,往往几十个病斑同时发生。1症状黄瓜细菌性角斑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果实和茎蔓。叶片染病后,先呈淡绿色水浸状斑点,渐呈黄褐色、淡褐色、淡黄色、灰白色、白色,因受叶脉限制叶背面病斑呈多角形。潮湿时叶  相似文献   

7.
黄瓜霜霉病和角斑病是两种常发性黄瓜病害。发病初期症状均呈退绿水浸状斑点,扩大后受叶脉限制出现多角形病斑;但有时也混合发生。由于症状相近,常给防治造成混乱,下面介绍两种病害的主要区别及防治方法。 角斑病叶上病斑初期较小,淡黄至黄褐色,中央呈油纸状,后期常开裂成孔,果实及茎上病斑初期呈水浸状,表面可见乳白色细菌菌脓。霜霉病叶上病斑较大,黄褐色至褐色,后期不穿孔,湿度大时,病斑背面着生灰褐色至紫黑色的霉层,不侵染果实及茎。 角斑病的病菌是以种于或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当条件适合时,靠近地面的叶片首先发病。发病后可用301OD…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河北省魏县院堡乡西雪村果农牛敬峰反映:自己种的7亩巨峰葡萄发生了比较严重的圆形或多角形褐色病斑,叶缘发黄、干枯、破裂,咨询这得的是一种什么病?该用啥法除治?根据反映情况和带来的病叶比对分析,笔者认定:这是葡萄褐斑病中的大褐斑病危害所致。这种病又称褐点病、斑点病、叶斑病和角斑病,是葡萄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主要危害中、下部叶片。根据病斑形状大小又可分为大褐斑病和小褐斑病  相似文献   

9.
《吉林蔬菜》2007,(4):85-85
西瓜斑点病又称叶斑病,为真菌性病害。1发病症状多在西瓜生长中后期发生,主要危害叶片。叶上病斑较小,直径2~7毫米,病斑的边缘褐色至紫褐  相似文献   

10.
<正>苹果树早期落叶病是褐斑病、灰斑病、圆斑病轮斑病和斑点落叶病等一类病害的总称,它们均能引起果树叶片提前不正常脱落。病害的发病种类以褐斑病为优势种类,混合型、斑点病和圆斑病发病也较重,灰斑病发病较轻。苹果树受害后,不能充分制造供应树体和果实所需养分,造成叶片大量提早脱落,使当年处于膨大着色的果实发育受阻,果实商品率大大下降,同时也容易引起早期落果,对产量影响很大;其次,正在进行的花芽分化由于营养供给不足受  相似文献   

11.
<正>山楂斑枯病又称山楂叶斑病,发生严重时会使叶片早落、焦枯。1症状山楂叶斑病主要有斑点型和斑枯型,主要危害山楂叶。病斑褐色至暗褐色,不规则形,直径310mm。后期病斑上散布小黑点,即为病原的分生孢子盘。严重发生时,病斑相互连接,成不规则形大斑。2发病规律病原为拟盘多毛孢,属真菌。一般危害较轻,但在多雨的地区和年份发生严重,可导致大量落叶。一般于6月上旬开始发病,8月中下旬为发病盛期。老  相似文献   

12.
<正>黄瓜靶斑病(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又称黄点子病。起初为黄色水浸状斑点,直径1mm左右;发病中期病斑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易穿孔,叶正面病斑粗糙不平,病斑整体褐色,中央灰白色、半透明;后期病斑直径可达10~15mm,病斑中央有一明显的服状靶心,湿度大时病斑上可生有稀疏灰黑色霉状物,呈环状。生产上常将其误按霜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用药,防治效果较差,危害损失较重,急需对症药剂的研发和防治新措施。为此,我们特开展了1000亿个/g荧光假单胞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靶斑病田间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两种苹果早期落叶病比较及褐斑病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早期落叶病分为斑点、圆斑、轮斑、灰斑和褐斑落叶病,陕西苹果产区主要发生类型是褐斑病和斑点落叶病。以富士系为主栽品种的果区,褐斑病发病严重,以元帅系为主栽品种的果区,褐斑病和斑点病都较严重。  相似文献   

14.
苹果树上发生的早期落叶病主要有褐斑病、灰斑病、圆斑病、轮斑病和斑点落叶病等,其中,斑点落叶病较难防治.  相似文献   

15.
两种苹果早期落叶病比较及褐斑病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早期落叶病分为斑点、圆斑、轮斑、灰斑和褐斑落叶病,陕西苹果产区主要发生类型是褐斑病和斑点落叶病.以富士系为主栽品种的果区,褐斑病发病严重,以元帅系为主栽品种的果区,褐斑病和斑点病都较严重.  相似文献   

16.
<正>1叶斑病叶斑病又称叶点霉黑点病,为真菌性病害。1.1发生病状:只危害叶片。叶片上的病斑呈圆形至椭圆形,也有的病斑呈不规则形,灰褐色,斑面上微有轮纹,病斑边缘为紫褐色;潮湿时病斑表面有黑色霉状物;后期病斑联成片,叶片枯死。1.2发病特点:病原菌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病原菌靠雨水溅射传播蔓延,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温暖多湿的天气,病害容易发生;昼夜温差大,结露时间长,易发病;病地重茬栽培,发病重;低  相似文献   

17.
崔秀荣  张海平 《蔬菜》2005,(9):26-26
细菌性斑点病,包括细菌性角斑病和细菌性叶斑病,是大白菜生产上普遍发生,为害较严重的细菌病害。1988年和1996年北京地区大白菜黑斑病大发生中,混发有50%的细菌性斑点病,严重的地块绝收,一般地块损失30%。发病率达100%,病指在30~50,几年来该病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为害,对大白菜的产量和质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引起的黄瓜棒孢叶斑病发生严重,该病又称褐斑病、靶斑病,在很多地区防治难度超过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病斑表现为多角形,易与黄瓜角斑病和霜霉病混淆,发病后期又与炭疽病有许多相似之处,这给农业技术人员及菜农正确识别和防治病害带来了困难。本文试图从病害病斑症状诊断、发生规律、防治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病害的快速、准确诊断及防治提供指导。
2005 年以来,通过对我国黄瓜棒孢叶斑病的为害进行田间调查,发现该病害在山东、河北、北京、天津、辽宁、河南、海南等多省市区严重发生。一般病田叶发病率为10 %~25 %,严重时可达60 %~70 %,甚至100 %。  相似文献   

19.
正设施黄瓜叶片上发生的病害较多,发病原因复杂,诊断较为困难,尤其是症状差异不明显的黄瓜靶斑病、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和斑点病、生理性虎斑叶和水渍症,一旦诊断错误,尤其是错把生理性的虎斑叶和水渍症诊断为侵染性病害,不但防治没有效果,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会加重病情。所以在田间观察时要注意其细微的差异,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现将其诊断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1角斑病1.1危害症状无花果角斑病多分布在昆明、杭州等地,发病时叶上的病斑初期呈淡褐色或深褐色。病斑扩展受叶脉限制,呈不规则多角形.直径为2.8mm。1.2发病规律角斑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落叶上越冬。翌年在温湿度适合时(一般为6~7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初侵染.分生孢子通过风雨进行传播。分生孢子在20℃以上和湿度较高时即可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