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辽宁6号是我们1973年以晚实长薄皮核桃优良单株10301作母本、纸皮核桃早实优良单株11001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早实核桃新品种。坚果椭圆形,坚果重12.4 g,果基圆形;壳薄,内褶壁膜质,可取整仁;核仁重7.3 g,核仁充实饱满,黄褐色,出仁率58.90%;雌先型,在辽宁省大连地区,坚果9月中旬成熟。2008年12月通过辽宁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2.
榛子抗寒新品种辽榛5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榛5号是我们以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优良单株作母本、以欧洲榛(Corylusavel-lana)实生优良单株混合花粉作父本远缘杂交育成的榛子新品种。果苞杯状,绿色;坚果扁椭圆形,平均单果重2.7g,果皮黄褐色;果壳厚1.50mm,单仁重1.02g,果仁光洁饱满,风味香,品质优良;出仁率38.21%,脂肪含量56.3%,蛋白质含量18.2%;丰产稳产,休眠期抗-35℃;在辽宁省抚顺,果实8月中旬成熟,属早熟品种。2008年12月通过辽宁省林业厅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龙眼晚熟新品种灵龙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0年在广西灵山县新墟镇大果广眼龙眼实生树中发现 1棵优良单株 ,经过 10年对该单株鉴定 ,确认具有早结果、丰产、果穗紧凑、品质优、适应性强、晚熟特性。该优良单株于 2 0 0 1年 2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灵龙  相似文献   

4.
河南农业大学和新郑市枣树科学研究所自1980年起通过种质资源普查,收集保存了一批优良单株,经品种特征特性分析和遗传稳定性测定,综合评价果实品质、丰产性和抗病性,选育出灰枣大果新品种‘新郑红1号’,2007年1月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5.
辽榛2号是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在1984年以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优良单株作母本、以欧洲榛(Corylus avellana)实生优良单株混合花粉作父本远缘杂交育成的榛子新品种。果苞杯状,绿色;坚果矮圆形,平均单果重2.6 g,棕色,壳厚1.10 mm,单仁重1.11 g,果仁饱满,有香味,风味好,品质优良;出仁率43%,脂肪含量53.90%,蛋白质含量21.00%;丰产,抗寒性较强;在辽宁省大连地区,果实8月中下旬成熟,适宜在年平均气温8℃以上地区栽培。2006年12月通过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6.
以青海省地方核桃实生种质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和访问调查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初选、复选和决选,筛选获得坚果品质优良的单株,以期为进一步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通过对93个单株的坚果主要经济学性状、化学及丰产性指标的分析,经过初选、复选和决选,从地方核桃实生群体中筛选出的5个坚果品质好,具有一定丰产性的优良单株,为下一步自主品种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榛子新品种辽榛4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榛4号是我们在1985年以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优良单株作母本、以欧洲榛(Corylus avellana)实生优良单株混合花粉作父本,远缘杂交育成的榛子新品种。果苞坛状,绿色;坚果圆形,平均单果重2.5g,黄色;壳厚1.05mm,单仁重1.15g,烘烤后内种皮易脱落,果仁饱满,有香味,风味好,品质优良,适宜食品加工;出仁率46.00%,脂肪含量55.90%,蛋白质含量17.40%;丰产,抗寒性较强;在辽宁大连地区,果实8月上中旬成熟,适宜在年平均气温9℃以上地区栽培。2006年12月通过辽宁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8.
正‘早薄丰1号’是‘金薄香8号’核桃的实生后代,2016年1月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品种特征特性坚果长卵圆形,平均单果重12.17 g,浅褐色,两头尖,缝合线明显;壳厚0.97 mm,单仁重6.85 g,出仁率56.28%;果仁淡黄色、饱满,质地致密,果肉乳白色,肉质细腻,香味浓,品质佳。早实,丰产性好,较抗  相似文献   

9.
核桃矮化新品种岱辉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岱辉是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从早实核桃品种香玲实生后代中选出的核桃矮化新品种。经5年比较试验,岱辉树冠矮化紧凑,枝条粗壮,节间短,适宜密植;坚果光滑,核仁饱满、色浅,味香不涩,品质优良;雄花少,结果早,丰产。2003年11月通过山东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2003年12月通过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岱辉。  相似文献   

10.
"云新云林"为种间杂交核桃新品种,母本为漾濞泡核桃,父本为新疆早实丰产优株核桃云林A7号.它具有早实、早熟、丰产、品质好、矮化、抗寒等特点,2004年12月通过云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云新云林".笔者于2001-2007年对此品种在云南永胜县的栽培表现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1.
榛子新品种辽榛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榛3号是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在1984年以平榛(Corylus heterophylla)优良单株作母本、以欧洲榛(C.avellana)实生优良单株的混合花粉作父本,采用种间远缘杂交育成的榛子新品种。果苞坛状,浅绿色;坚果椭圆形,平均单果重2.9g,棕红色,具浅沟纹,壳厚1.15mm,单仁重1.38g,果仁饱满,有香味,风味好,品质优良;出仁率47.60%,脂肪含量56.20%,蛋白质含量21.50%;丰产,抗寒性强;在辽宁省大连地区,果实8月上中旬成熟,适宜在辽宁省抚顺市以南地区栽培。2006年11月通过辽宁省林木良种审定。  相似文献   

12.
丰玉果大、皮薄、风味浓、品质优,耐贮藏,丰产,为白沙枇杷自然实生变异优良单株,2008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3.
辽宁7号由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用新疆纸皮核桃实生后代的早实类型21102与辽宁朝阳大麻核桃杂交育成。济源市林业工作站和林州市林业技术推广站先后引进辽宁7号试栽,经过多年观察,该品种在中原地区表现出树势健壮、抗早衰和抗病性较强、连续丰产的特性,为  相似文献   

14.
"中牟脆丰"是河南农业大学与中牟县林业局于2000年资源普查中在田间发现的优良单株。200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和特征特性分析,2004年在中牟县、新郑市、濮阳市和三门峡市等地开展区域栽培试验,具有早熟、丰产、适宜鲜食等特性,经济性状优良,并且遗传性状稳定。2009年12月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脐橙52’是福州市1981年从中国柑橘研究所引进的‘纽荷尔’脐橙芽变中经系统选育出的优良单株,具有矮化、早结、丰产、稳产、优质,高坐果率的特征特性。2006年5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果树新品种认定。文章详细阐述该品种的选育过程、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开花结果习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正>绿岭核桃是河北农业大学和河北绿岭果业有限公司从香玲核桃中选出的芽变,2005年通过河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并命名。经多年观察,绿岭核桃表现出结果早,丰产性好,抗病性强,坚果外形美观、壳薄、个大、出仁率高、种仁口感香脆等特点,已逐步成为临城县核桃主栽品种之一。1绿岭核桃的特性1.1植物学特性绿岭核桃的植物学特性与香玲相似,树干银灰色,母枝黄褐色。叶片黄绿色,为奇数羽状复叶,有小叶5~9片,复叶长约38.9 cm,小叶长约  相似文献   

17.
<正>辽核1号薄皮核桃,是由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人工杂交(河北昌黎大薄皮优株10103×新疆纸皮核桃早实单株11001)培育而成。该品种品质优良,丰产性好,对土肥水要求不严,易于管理,通过在我市的引进栽培,经过几年的生产实践,采用嫁接苗栽植,2~3年就可结果,4~5年进入丰产期。667 m~2产量可以达到300~400 kg。该品种较耐寒、耐旱,抗病性强。辽核1号核桃已表现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辽核1号核桃是辽宁省经济林研究所人工杂交培育的早实核桃品种。我县孙各庄满族乡于2000年从该所引进嫁接成品苗,在荒滩河滩地134hm^2进行栽植,近年来利用高接换头方法继续发展,到2008年已发展到334hm^2。经几年来的引种观察,该品种品质优良,丰产性强,易于管理。  相似文献   

19.
<正>2002年采集自然结果的‘巨峰’葡萄种子,翌年3月进行播种,获得部分实生苗。2005年实生苗陆续结果,其中代号为‘49-5-3’单株表现优异,与亲本‘巨峰’相比,早熟性状明显,2008年被初选为优良单株,后经多点多年试验,确认该单株综合性状优良,结果稳定,早果及丰产性好,复选为优良单株。2014年3月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为‘贵园’。  相似文献   

20.
早实核桃新品种云新90306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以分布于我国西南亚热带山区铁核桃(JuglanssigillataDode)品种三台核桃作母本、以分布于我国北方的核桃(JuglansregiaL.)新疆早实核桃优株新早13号作父本,进行种间杂交,选育出核桃新品种云新90306。该品种具有结果早、早熟、丰产、优质、树体矮化等优良特性,综合品质超过亲本,2004年10月通过云南省科技厅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