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松树植株在生长期间,易染上“松枯病”,患上此病后,如不及时用药则会使大片松树于枯而死。如使用自制的防治剂即可使患树转危为安。其配制使用法如下。配方1:左旋咪唑盐酸盐4份+60%乙醇溶液96份。配方2:左旋咪唑盐酸盐4份+60%丙酮水溶液96份。将4份左旋咪唑盐酸盐药剂置于96份乙醇水”溶液或96份丙酮水溶液中,搅匀拌和即成防治剂成品。在病树树干或树枝上钻孔,将药剂施放于穿孔部位。注人树体的药量,为每立方米木材注入2公升体积的药液。本剂注人后对松树无毒害作用,对人畜安全。③自配的两种松枯病防治剂简介@苏丹$沈阳市辽中…  相似文献   

2.
松树植株在生长期间,易染上松枯病,松树患上此病如不及时用药,则可能使大片的松树枯萎而死。而使用自制的防治剂,即可使病树转危为安、规将防治剂的配制及使用法介绍如下:配方一:左徒咪喳盐酸盐4份,6O%乙醇溶液96份。配方二:左旋咪喳盐酸盐4份,6O%丙酮水溶液96份。将4份左旋咪喳盐酸盐药剂置于96份的乙醇水溶液或96份的丙酮水溶液中,搅匀拌和即成防治剂成品。使用时,只需在病树树干或树枝上钻孔,将药剂注入孔中即可。注入树体的量按每立方米木材积注入ZI。药液为宜。药液注入后,能被树体迅速吸收,其防治效果甚为显著。本…  相似文献   

3.
自制松枯病防治剂松树植株在生长期间,易染上“松枯病”痼疾,患上此病后,如不及时用药则会使大面积的松树干枯而死。使用自制的防治剂即可使患树转危为安。现将配制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原料配方1.配方一:左旋咪唑盐酸盐4份,60%乙醇溶液96份。2.配方二:左...  相似文献   

4.
研究甲维盐混配剂对马尾松的安全性、马尾松吸收药液情况、混配剂在马尾松树体内作用的持效期以及混配剂的剂量,结果表明:1)对胸径8 cm以上马尾松注干输药时,安全性高,达95%以上;2)对马尾松注干输药时,马尾松在各个时间均有良好的吸收率,达96%以上;3)甲维盐混配剂在马尾松树体内持效期长,可达5个月;4)使用5%甲维盐混配剂100 mL防治松褐天牛效果最佳,达到99.83%.  相似文献   

5.
该文通过使用16%虫线清乳油,以不同浓度的药液防治松树枯死木中的松墨天牛效果显著,经林间对84株马尾松枯死木喷药试验结果表明,对松墨天牛幼虫、蛹及成虫的杀伤力极强,施药后第15天检查,杀虫率达100%。  相似文献   

6.
16%虫线清乳油防治松墨天牛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该文通过使用16%虫线清乳油,以不同浓度的药液防治松树枯死木中的松墨天牛效果显著。经林间对84株马尾松枯死木喷药试验结果表明,对松墨天牛幼虫。,蛹及成虫的杀伤力极强,施药后第15天检查,杀虫率达100%。  相似文献   

7.
谈松林改造对松材线虫病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在杭州市余杭区闲林镇寺前村的松林改造预防松材线虫病示范试验区的实施情况、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通过松林改造可以减少寄主松树、形成自然阻隔,便于管理、降低危险性;改造的同时可降低松褐天牛56.1%,减少林农损失60.75%,降低防治成本26.96%。  相似文献   

8.
9种杀菌剂对青海云杉梢枯病田间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防治青海云杉梢枯病(Setomelanomma holmii)的有效药剂,采用9种杀菌剂对该病害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70%甲基硫菌灵WP和70%乙磷铝·锰锌WP 0.2%药液、50%多菌灵WP和80%代森锰锌WP0.25%药液对云杉梢枯病有非常好的防治效果,在发病前施1次药,隔15d再施1次,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5.94%、91.35%、92.2%和91.62%,可作为防治青海云杉梢枯病的有效药剂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9.
松干蚧是马尾松、黑松、赤松和油松等松树的一种毁灭性害虫。由于它虫休微小,寄生部位分散且隐蔽,加之各虫态的发生时间又不整齐。因此,给防治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目前,效果比较好的防治方法是,用内吸性的氟乙酰胺药剂,进行刮环涂干毒杀松干蚧的寄生幼虫(即在树干基部刮去树皮至韧皮部,使呈两个上、下错开而对称的半圆环,然后将氟乙酰胺药液涂刷于环上)。  相似文献   

10.
松阿扁叶蜂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研究松阿扁叶蜂的发生危害、生活史、主要习性及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从7种不同药剂中筛选出了5种防治该虫的有效药剂和最佳使用浓度:用8%绿色威雷300倍液防治出蛰成虫,防效达93.58%;用40%氧化乐果乳油、25%灭幼脲Ⅲ号胶悬剂1500倍液防治3龄前幼虫,防效分别达91.35%和95.34%;利用2.5%敌杀死乳油4000倍液防治3龄后大幼虫,防效为96.62%;在郁闭度0.7以上的林分,用22.5kg/hm^2林丹烟剂防治树上幼虫,防效达97.96%。  相似文献   

11.
桑白盾蚧(Pseudoulacaspis penta-gona)是泡桐、杨树、桑树及多种果树的害虫,近年在永济为害泡桐尤为严重,对发展泡桐、杨树丰产林造成极大威胁。为解决该虫的防治问题,在了解其发生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现将效果显著,在生产中切实可行的几种方法简介如下。1 枝干喷药当桑白盾蚧若虫孵化率达50%时(试验时间为5月9日),将40%氧化乐果1000倍,或80%DDVP500倍,或甲胺磷1000倍稀释液,喷于受害枝干上,以药液流动为止,杀虫率分别可达96%、96%、91%。  相似文献   

12.
诱木引诱剂防治松褐天牛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诱木引诱药剂防治松褐天牛推广试验结果表明,诱木引诱剂33.3%药液是最佳经济浓度。诱木设置于山脊或山腰诱集效果较好;全县是松褐天牛适生区,其中缠溪等7个乡镇应划为重点治理区,沙子坡等6个乡镇为一般治理区,合水等4个乡镇为监测保护区。经过多年治理,现松褐天牛数量已明显下降,诱木防治松褐天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松材线虫病药剂防治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材线虫病,通过松褐天牛携带侵入健康松树,致使松树萎蔫、枯死。当涂县森防站于2007年与黑龙江省平山林业制药厂合作,在该县横山林场开展了松材线虫病的药剂防治试验,进一步探索松材线虫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岩野  周蓉 《云南林业》2002,23(2):17-17
松赤枯病是松树幼林的一种主要病害,由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的枯斑盘多毛孢所引起,危害云南松、马尾松、思茅松等。此病不但影响林木生长,病害严重时,林分一片枯红,状似火烧,甚至导致林木死亡。该病的防治方法如下:1提高造林质量和管理水平在造林树种的选择、配置上,应按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生的阔叶树种与松树混交;在中幼林的管理上,应强化林间卫生管理和水肥管理、及时修枝、抚育间伐,必要时灌水、施肥,以增强树势,提高松树的抗病性。2清除侵染源一方面于冬春季节,在该病发生区,发动群众有计划、有组织地清除落叶和枯…  相似文献   

15.
3%。渝林保粉剂适用于树木较高、水源缺乏、地形条件较差的林分,防治马尾松腮扁叶蜂等森林害虫。试验结果表明,3%。渝林保粉剂防治马尾松腮扁叶蜂成虫效果可达88.3%,防治幼虫效果可达78.8%,防治后虫口基数下降30%,林分松树针叶保存率在70%以上。  相似文献   

16.
由湖南省林科所、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共同完成的“湿地松、火炬松批消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为“,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通过研究,特松村姑梢病区分为干枯型、流脂型和综合型三大类。侵染型(综合型)枯梢病,种子带菌但不传病,病害的流行和蔓延主要求带菌苗木传播,病原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状态在病树上越冬,作为次年初4k来源,在4-6月以直接侵入方式侵入树梢、新芽和针叶,造成枯梢、抽芽和抬升、南方栽培的不同松树抗病社差异显著,马尾松、白皮松、流球松较为抗病;晚松、加勒比松、江地松、火炬松最易感病;乡苗辽、改克松、代…  相似文献   

17.
树干注射化学药剂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两种内吸性杀虫剂树干注射防治松纵坑切梢小蠹的表明:树干注射化学药剂对防治蛀梢期小蠹成虫有较好的效果。两种药剂平均杀虫效率均70%以上,50%甲胺磷的效果略高于40%氧化乐果。药剂对云南松树梢和针叶均无不良影响。以8月采取每孔注射1.5mL的40%氧化乐果乳油或50%甲胺磷乳油的防治效果最佳,杀虫率达到87%以上。  相似文献   

18.
国外松枯梢病防治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外松枯梢病作施硼和药剂防治试验,晶体硼砂30克/株的效果最好,平均防治效果80.4%,其次是2;2:100波尔多液为76.5%,40%多菌灵400倍液为59.3%,70%甲基托布津400倍液为59%,营林措施防治效果为65.8%-66.2%。  相似文献   

19.
毛竹枯梢病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种药剂、多种方法对毛竹枯梢病进行防治。试验表明:物理处理方法中,以挖冬、春笋防治效果最佳;防治后1992年新竹发病率比1989年未处理的新竹发病率降低86.9%;化学药剂处理方法中,70%甲基托布津注射法和六六六粉烟剂防治效果比较好,分别比对照区感病指数下降28.3、27.4。  相似文献   

20.
应用烟剂防治松枯梢病经林业部科技情报中心查新国内外未见报道,二年来应用自制多菌灵烟剂和多菌灵福美双混合烟剂共防治718亩(1436亩次),在4和6月的中旬各放烟一次,防治区病情指数下降41. 6-78. 1%,比对照区每亩一年增长松材0. 3(0. 2-0. 45) 立方米,投入产出此迭1:8. 1(5. 4-12. 1) 。烟剂防治与传统的喷雾防治相比,明显具有使用方便、省工、不需水源和投入低产出高的优点,适合在树木高大、郁闭度和面积均较大的病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