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枇杷(EriobotryajaponicaL.)种子成熟采收时含水量高达58.7%,其中子叶含水量为55.3%,胚轴的含水量为73.2%。新鲜种子的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分别为90%和0.81。轻度脱水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发芽率和活力指数。但随着脱水程度的不断加深,子叶和胚轴的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丙二醛(MDA)含量和种子浸泡液的电导率增加,种子活力迅速降低。当子叶和胚轴的含水量分别降至35.5%和28.0%时,种子发芽力完全丧失。枇杷种子脱水敏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脱水劣变过程中,发生了膜脂过氧化作用,从而使膜脂含量下降,膜结构和功能受损,最终导至种子活力丧失。  相似文献   

2.
酸雨对板蓝根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人工模拟酸雨试验,研究不同pH值酸雨对板蓝根种子萌发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酸雨的pH值越低,对板蓝根种子萌发和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使胚根和下胚轴及子叶部分的生物量(鲜重)降低,种子的异状发芽率升高。pH=5.0时,板蓝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最高,其胚根和下胚轴及子叶生物量最高。酸雨引起板蓝根种子的细胞质膜透性、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上升,模拟酸雨的pH越小,这种生理反应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山血丹果实和种子形态及不同温度、播种基质、GA3和ABA、种子的脱水、室温贮藏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百粒鲜重为6.34~6.95 g,含水量为51.87% ~ 52.97%.新鲜种子在15、20、25、30℃条件下均能萌发,温度在25℃和30℃时,萌发率达到92%.在播种深度为3 cm的黄土、蛭石、棕糠、珍珠岩4种基质中,黄土的出苗率最高,其次为棕糠和珍珠岩,而蛭石则几乎不出苗.30~ 90 mg/L的GA3和10~ 60 mg/L ABA对室温贮藏60d的成熟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种子经硅胶脱水1 ~3d后,含水量由52%降至18%,其发芽率、发芽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常温储藏3、5、12个月后,发芽率显著降低,表明它是一种顽拗性种子.  相似文献   

4.
对软叶刺葵种子进行不同的化学催芽处理,结果表明:20%过氧化氢和浓硫酸浸泡5min、0.3%亚硝酸钠和0.2%的硝酸钾溶液浸种24h后,发芽率显著升高,发芽速度显著加快,尤以亚硝酸钠和浓硫酸处理效果为好;200~1000mg/L赤霉素和20~100mg/L激动素溶液浸泡24h也能显著促进种子萌发,但催芽效果与其溶液浓度有关。成熟种子轻度脱水,发芽率有所上升,但含水量下降至17%以下,发芽率急剧下降;当含水量下降10%以下,发芽力完全丧失,表明软叶刺葵种子很可能是中间型种子。  相似文献   

5.
杧果种子是顽拗型种子(RecalcitrantSeed),刚采收时含水量高达69.2~75.5%(其胚轴含水量为73.8~86.3%),在室温空气中凉干8天后,含水量下降至39.1%(胚轴含水量下降至46.5%),发芽率由100%降至0。胚轴含水量下降比整粒种子慢,这是因为大体积子叶阻碍了胚轴的脱水。杧果种子在室温空气中凉干时,随脱水程度的增加,浸种液导率从2.2μΩ·cm~(-1)·g~(-1)(单位下同)迅速上升至56.7,而胚轴中脱氢酶及酸性磷酸酶活性却迅速下降。用电扇吹风(快速干燥)42小时的杧果种子,含水量由75.5%迅速降至29.9%,浸种液电导率从1.8迅速增加至36.9,发芽率由100%降至10%。脱水损害细胞膜完整性及降低酶活性。快速脱水比慢速脱水有利,因为从电导率变化可以看出,快速脱水对膜完整性的损害不及慢速脱水严重。杧果种子的离体胚轴用硅胶干燥8小时后含水量降至11.8%,在MS+0.2mg/l BA+2.0mg/l、NAA+500mg/lGln+3%蔗糖+0.9%琼脂培养基上还有80%发芽率。将种子用电扇吹风10小时使含水量达到51.0%,将此含水量种子用塑料袋密封于15℃下贮藏7个月,还有65%发芽率。  相似文献   

6.
贺小秀  王勇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7):137-140
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ll Kom.)是干旱半干旱地区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主要先锋树种。本文通过对种子萌发机理的研究,为柠条林幼苗更新提供理论依据。研究发现柠条种子在恒温条件下25℃时发芽率最高,可以达到70.25%,变温条件下的发芽率要高于恒温条件下的发芽率。光照对柠条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是很明显,柠条种子在土壤含水量8%~14%范围内均可以萌发,土壤含水量在14%左右为柠条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湿度。覆盖土层厚度对发芽率有较大影响,土壤表层发芽率为10%,0~1cm土层发芽率可以提高至77.8%。结果表明:在人工播种柠条种子时的适宜覆土厚度为1cm~3cm,不覆土或覆土太厚均不利于柠条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7.
将两个常规水稻品种(99早677、湘早籼24号)和四个杂交水稻组合(株两优02、株两优819、株两优99和金优402)的高活力种子和低活力种子分别放在水(对照)或0.1、0.3、0.5、0.7、0.9mmol/L的硝普钠(外源一氧化氮的供体)溶液中浸泡和萌发处理,结果发现,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因水稻品种、种子活力以及SNP溶液浓度的差异而有所不同。在0.5mmol/LSNP条件下,株两优02种子的萌发率提高10%,而99早677种子的萌发率只提高3%;对于同一品种或组合,高活力种子受SNP的影响低于低活力种子;适宜浓度的SNP溶液浸种能够促进水稻种子萌发。研究结果表明,0.3—0.5mmol/LSNP溶液处理过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明显提高,幼苗生长也较好;高于此浓度范国的SNP溶液则不利于水稻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8.
选取“大速生”和“射手101”2个莴苣品种,研究高温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引发处理对种子耐高温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莴苣种子有明显的高温休眠的现象,温度超过26℃时发芽率显著下降,达到35℃时种子发芽率为0,完全休眠;H2O2、PEG和GA3引发处理打破高温休眠、促进萌发的效果显著,32℃时莴苣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下胚轴长、胚根长、幼苗鲜重、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的激素水平都显著高于对照.综合比较3种引发处理,GA3处理效果最佳,PEG次之,H2O2效果最弱.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10%和16%含水量燕麦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控制劣变处理对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以期为深入探索种子劣变的生理变化提供参考.燕麦种子劣变温度设置为35,40,45℃和50℃;劣变时间分别为10%含水量种子8,16,24,32 d和40 d,16%含水量种子1,2,3,4,5d和6d.结果表明:随着劣变时间的延长,10%含水量燕麦种子在35℃下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40℃下各指标缓慢下降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45℃下,各活力指标均呈下降趋势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50℃下各活力指标急剧下降,并且在劣变32 d时发芽势和发芽率均降至0%,发芽指数降至0.16%含水量燕麦种子在35℃和40℃劣变处理下,随着劣变时间的延长各活力指标下降缓慢但仍有显著差异(p<0.05);在45℃和50℃下,随着劣变时间的延长各活力指标急剧下降,并且在劣变5d时发芽势和发芽率降至0%,发芽指数降至0.此外,劣变温度、时间以及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均对燕麦种子活力的下降有显著(p<0.()5)影响,在45℃条件下劣变24 d处理可以较好评价不同含水量种子的活力水平.  相似文献   

10.
黄精种子破眠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精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光照、沙藏温度、温水及外源生长调节物质浸种对黄精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黄精有性繁殖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在0℃低温沙藏120d的条件下,最有利种子的萌发;黑暗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比光照条件下萌发率高37.78%,其差异显著,说明黑暗更有利于黄精种子的萌发;40℃温水浸种24 ~30 h,可有效促进黄精种子的萌发,发芽率达到93.33%.适宜浓度的GA3、6-BA、水杨酸和壳聚糖均能促进黄精种子的萌发,显著缩短发芽时间,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其中浓度为150 mg/L的GA3浸种24h,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活力指数均最高,分别为91.11%、62.22%、0.87和5.16;100 mg/L的6-BA除了可以促进种子萌发,还可以打破黄精种子萌发过程中芽的休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