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石桥 《种子科技》2005,23(2):102-103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已使河西地区成为全国最佳制种基地,全国知名种业相继在河西落户.在确保各项制种关键技术落实,生产出合格优质种子的同时,种子贮藏质量的优劣,是取得竞争成败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笔者根据生产实际总结出玉米种子贮藏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河西地区低温冻害气候,对种子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对玉米制种业,有时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通过对近年河西地区发生的冻害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冻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河西地区低温冻害气候,对种子生产带来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对玉米制种业,有时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通过对近年河西地区发生的冻害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出冻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4.
《中国种业》2006,(1):19-21
玉米制种业是确保种子数量和质量的基础产业,它不仅只是一项技术流程,应该把它视为中国玉米生产发展的基础、中国种业市场竞争的基础、中国玉米种业怎样与国际种业接轨的基础.河西地区是中国玉米制种业新兴起集中产地之一,存在的问题是难种、难收、难运.问题出在下面,责任还在上面.要立足于全国农业生产的高度,纳入中央农业发展总体规划议事日程,把河西地区建设成为现代化玉米制种基地.中国玉米制种业的发展方向是规模化、企业化、产业化.  相似文献   

5.
汤泽琼  陈叶 《种子世界》2005,(11):46-48
生菜又名叶用莴苣,是菊科莴苣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有散叶生菜和结球生菜两大类,其中结球生菜在当地为一种特种蔬菜。张掖市位于河西地区中部,是甘肃省最大的蔬菜基地之一,目前,在河西地区主要栽培的是结球生菜,近年来在河西地区种植面积不断加大,种子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结球生菜是喜欢高温的绿叶类蔬菜,在长日照条件下促进其花芽分化,要求适宜的繁种区域及配套的采种技术。在生产中,结球生菜包球紧实,因而抽萋困难,抽薹期间如果降雨多,在伤口处易造成腐烂,直接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6.
尚能等 《中国种业》2013,(12):40-40
河西地区是全国商品粮育种基地,这里独特的自然条件为种子的质量创造了先决条件。下面结合本公司的发展实际,谈一下黄羊河集团种业公司玉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正>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是我国少有的适宜多种农作物制种的区域,"天干而地不干"的自然条件,让这一区域被国内外种子生产者誉为"天然种子生产车间"和"天然种子仓库"。目前,甘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杂交玉米制种  相似文献   

8.
吴国平 《中国种业》2006,(1):13-13,15
种子标准化就是将传统的生产经验与现代的科技成果相结合,制订出一系列因地制宜、简明可行的标准,指导和规范种子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以及种子的加工、经营、销售等活动,从而取得经济、社会和生态的最佳效益.种子作为农业生产资料在种植业中的地位特殊,无法取代,种子标准化工作是实现农业标准化的基础,加强种子标准化工作是实现种子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种子企业走向现代化,体现种子企业服务农业和农民宗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加强种子标准化工作促进种子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景树 《种子科技》2004,22(6):315-318
标准化程度的高低是一个产业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种子标准化是通过总结种子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成果,对农作物优良品种和种子的特征、品种选育、种子繁殖、加工处理、种子质量状况、检验方法、储藏运输、包装标识、售后服务等做出科学、合理、明确的技术规定,制定出一系列的先进、可行的技术标准,并在农作物种子的生产、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得到有效的贯彻实施的过程.加强种子标准化工作,是实现种子产业可持续发展,促进种子企业走向现代化,体现种子企业服务农民、服务农业宗旨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良好的基础环境,戈壁绿洲具备的天然隔离条件,甘肃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花卉制种基地,尤其是河西地区的张掖、酒泉及武威三市是十分理想的花卉种子专业生产的“天然车间”。2014年甘肃种子用花卉生产面积788.9公顷;销售额1.04亿元,占全国种子用花卉总销售额的26.18%;出口额200万美元,占全国种子用花卉出口总额的87.72%.  相似文献   

11.
作物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可以大幅度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作物品质,具有巨大的商用价值。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研究一直是近百年来遗传和育种学家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笔者综述了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两个经典假说-显性假说和超显性假说的基本观点、不足之处。同时概括了利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解释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一些新的学术见解,如:上位性效应与杂种优势、基因网络系统与杂种优势、遗传平衡与杂种优势、活性基因效应与杂种优势、遗传差异与杂种优势、QTL效应与杂种优势、基因表达调控与杂种优势,并列举了部分学说的分子证据。以期使人们能够了解杂种优势遗传基础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12.
异地种植对微胚乳玉米主要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南宁、山西平遥两个地点分别种植16个微胚乳玉米杂交组合,观测了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同时估算了这些重要性状的广义遗传率。结果如下:(1)抽雄期、散粉期、吐丝期、株高和穗位高5个性状,在山西平遥所有组合的值都高于广西南宁;穗长、穗粒重和百粒重3个性状则是山西平遥所有组合的值都低于广西南宁;穗粗则随组合而异。(2)两地各性状的广义遗传率相差较大的有抽雄期、散粉期、吐丝期、穗长和百粒重。一年多点联合方差分析广义遗传率比单一地点分析都高的有株高、穗粗、穗粒重和百粒重。  相似文献   

13.
阐述中国大城市郊区发展循环农业的必要性,总结了代表性模式,系统地分析了房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3个典型模式,即以农业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为特征的循环农业模式,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农业产业链延伸型循环农业模式,以主导产业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园区型循环农业模式。在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房山区循环农业发展的3条对策建议:一是探索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技术;二是延伸农产品加工企业的产业链条;三是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方式。最后,提出了中国大城市郊区循环农业发展可参照的模式类型  相似文献   

14.
水稻柱头性状影响不育系繁殖与杂交稻制种产量。本文就柱头长、柱头外露率等性状的遗传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表明柱头外露性是受细胞核控制的数量性状;柱头外露率的广义遗传力高,其基因的表达受水分胁迫的影响并存在基因间互作;花柱长,柱头长和柱头宽的广义遗传力均较高;通过选择高柱头外露率的保持系可选育出高异交率的不育系。  相似文献   

15.
蚜虫属于同翅目蚜总科,是一类重要的园林植物害虫。因此,于2003年的4—5月份采集合肥市园林植物的蚜虫标本共125号,查清其种类,结果表明危害合肥市园林植物的蚜虫有7科21属31种,分析了蚜虫大量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对策,为从事园林绿化工作者在防治蚜虫时参考。  相似文献   

16.
生态风险评价是环境生态风险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揭示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的综合性生态影响程度,从而为区域生态保护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以黑龙江省西部为例,以气候、土壤性质和土地利用状况等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区域自然背景指数、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数、景观破碎化指数和外界干扰指数的生态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西部2004年的生态风险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区域的中心城市所在地区生态风险指数较高,齐齐哈尔西北、富裕县和林甸县东北部地区生态风险指数较低,而其他地区的生态风险指数处于过渡区域。  相似文献   

17.
试验于2009-2010年在吉林省中国农科院公主岭试验站进行。以耐密玉米品种郑单958(ZD)和先玉335(XY)为材料,采用2种密度(52 500株/hm2(LD)和82 500株/hm2(HD))研究了不同处理单株和群体形态和生理指标的变化动态,通过田间根系挖掘的方法研究了根系性状在不同土层的分布状况和根冠比例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高单株性状变劣而群体质量提高,群体的叶面积和干物量显著增加。与低密度相比,高密度下根系分布呈现"横向紧缩、纵向扩展"的趋势。高密度下根长密度(RLD)显著增加,对各土层的水肥资源利用能力增强。根冠比是品种的特征性状,在同一时期不随密度改变而改变,不同品种有其适合的密度,先玉335的耐密性优于郑单958。根据研究结果,将东北春玉米从目前的52 500株/hm2提高到82 500株/hm2是可行的。研究阐明了高密度下高产玉米的生理基础,并对高产玉米栽培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土壤砂砾覆盖对入渗和蒸发影响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砂砾覆盖能防止土壤表面受到雨滴侵蚀,切断土壤的毛细管的作用,从而对土壤入渗和蒸发规律产生影响。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砂砾覆盖对入渗和蒸发规律影响的研究成果,现有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入渗与砾石覆盖度之间既有正相关关系, 又有负相关关系,入渗不仅与砂砾粒径有关,还与砂砾在土壤表面所处的位置有关;砂砾覆盖能够抑制蒸发,抑制效果与砂砾粒径大小、颜色和厚度等有关。另外,一些国外学者通过定量化模型来描述了砂砾覆盖条件下入渗和蒸发规律,但这些定量化模型还是最基本的简化模型,主要偏重于理论说明,直接应用于实践还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不同灌溉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单因素重复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模式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灌溉模式,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不同,淹水条件下厌气性细菌数量高于其他灌溉模式的数量,好气性细菌、真菌和放线菌以及稻田土壤微生物总量以浅、湿、干间歇灌溉的最高,原因是由于该灌溉模式的土壤湿度适于微生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20.
江淮丘陵地区玉米钾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玉米每公顷施用K 150.0 kg时产量最高,达7065kg/hm2,比对照(NPKO)增产9.9%。钾肥经济效益也以每公顷施K 150.0kg最高,比对照增收892元/hm2,产投比为2.2:1。钾肥施用量在K 150.0kg/hm2以下时,土壤中的钾素亏损,不能保持土壤中钾素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