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试验选用75头纯白长嘉母猪和13头白中带黑斑长嘉母猪与杜洛克公猪配种,根据猪的毛色遗传规律,研究杜长嘉杂种猪的毛色遗传类型.结果表明,表型为纯白的长嘉母猪比有黑斑的长嘉母猪后代全白猪比例高8.5%,棕红色猪比例高11.9%,全黑色猪比例低5.2%.对上述试验进行X2独立性检验,求得X2=39.41,当自由度df=5时,X20.05=11.07,说明长嘉母猪毛色对后代杜长嘉杂种猪毛色有一定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
1995年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开展第二次香猪品种资源调查时。在贵州的从江、榕江、剑河、雷山、台江、丹寨等县发现了一个黑白花色类型香猪品种,该类型香猪主要分布在剑河县西南部、台江县东南部和榕江县北部地区的部分乡镇。花色类型香猪与黑色类型香猪相比,除了体尺、体重稍大,毛色具有“两头乌”或“六白”特征外,其余特点相同。一种具有“两头乌”特征,即毛色为头部(耳根以前)和尾根周围黑色,其余部位纯白;另一种具有“六白”特征,即毛色为额心(旋毛)、四肢末端、尾尖白色,其余部位黑色,也有少数猪的颈部和腹部白色。毛粗…  相似文献   

3.
猪的毛色虽然不是重要的经济性状,但是作为观察遗传性是否稳定,是一项值得注意的标志。在新准猪选育第二报中,已经报导过,在自群繁育的初期,曾出现一定程度的毛色分离现象。如将毛色分类可分为白(包括白毛黑皮斑的在内)、黑(包括有小量白斑及六白等在内)和花豹(包括黄毛黑斑的在内)三类。在子二代中,大体是14:4:1的比例。当根据毛色分黑白两大系统进行同质选配时,白新淮猪的毛色迅速得到固定,很少出现分离现象,因白  相似文献   

4.
安庆六白猪俗名六花猪,原产于安庆,因其毛色特征为全身黑色,额部、尾端和四肢下部为白色,故得名安庆六白猪。安庆六白猪是在以青粗饲料为主的舍饲条件下,经过劳动人民长期精心选育形成的耐青粗饲料,肉质优良的地方品种。近几年来,太湖县畜牧兽医局、太湖县安庆六白猪保种场与安徽农业大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通力合作,有计划地实施以安庆六白猪为母本的杂交选育,以开发利用促进保种。  相似文献   

5.
猪只有活力、皮肤红润、毛色有光泽直观反映出猪体健康状态。饲料营养水平、疾病、饲养管理以及遗传等因素都与猪毛色表现相关,而猪营养水平是"皮红毛亮"的前提,本文阐述了饲料中的能量、维生素、微量矿物元素、中草药添加剂等对毛色的影响,为养殖生产中改善猪毛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家猪毛色的基因定位,染色体标记和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猪的黑、白毛色基因定位于8号染色进行并与核仁组织者区(NOR)连锁的研究结果,和进一步研究猪的毛色遗传规律,测定了86头不同毛色的长白×枫泾猪(长枫猪)F2代的8号染色体上Ag-NOR的分布,分析了长枫F2、F3、F4仔猪的毛色分离,用已知8号染色体上Ag-NOR分布特点的不同毛色的长枫猪进行交配试验,记录了23窝(白猪×白猪:8窝:花猪×黑猪:5窝;黑猪×黑猪:5窝;花猪×花猪:5窝)22  相似文献   

7.
猪毛色性状遗传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毛色性状遗传机制非常复杂。从毛色的形成、毛色类型、毛色的孟德尔遗传位点及毛色基因的分子生物学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综述,并对猪毛色性状遗传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正> 乐平花猪是我省的地方优良猪种之一。它具有体型好,产仔多,耐粗饲,长速快,肉质鲜嫩,遗传稳定,杂交优势明显等特点。它是乐平产区广大劳动人民经过长期精心培育的一个宝贵猪神资源,约有二百余年的历史。据调查统计,现有种公猪80余头,种母猪1.3万头,繁殖群在15万头以上。乐平花猪外貌毛色乌黑带有“七白”,即额心,尾尖,腹部及四肢肘(腓)关节以  相似文献   

9.
猪的毛色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启顺 《养猪》2006,(3):21-24
猪的毛色遗传极其复杂,至少受7个基因座控制。此文综述了猪的毛色类型、猪毛色的遗传以及猪毛色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并对目前我国养猪业中出现的一些毛色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504窝5828头杜长嘉商品猪的生产调查,发现群体中通常有全白色、棕红色、黑白花斑、棕白花斑、黑棕花斑和全黑色等6种毛色,且不同毛色长嘉母猪的后代毛色构成比例完全不同.①纯白长嘉母猪后代:全白色0.4486±0.1868、棕红色0.1842±0.1426、黑白花斑0.0708±0.1175、棕白花斑0.0264±0.0706、黑棕花斑0.0844±0.1203、全黑色0.1856±0.1240;②黑斑长嘉母猪后代:全白色0.3685±0.2191、棕红色0.0899±0.1069、黑白花斑0.1773±0.1482、棕白花斑0.0546±0.0874、黑棕花斑0.1045±0.1236、全黑色0.2052±0.1651.一般利用猪毛色遗传的最新研究进展,可解释杜长嘉商品猪的部分毛色遗传类型,但还不能完全解释其全部的毛色类型,且杜长嘉母猪杂种后代的毛色比例不符合已知基因座位基因型的遗传理论推测.  相似文献   

11.
刘培琼  杨廷墓  陈警 《猪业科学》2009,26(11):54-57
香猪属华南型猪种,是小型猪;主要分布在我国黔桂接壤地带,在贵州地方猪种分类图中属黔东南型.香猪毛色遗传多样,包括从江香猪、剑白香猪、巴马香猪、久仰香猪、环江香猪和贵州自香猪等类型;香猪以体小、肉香而著称.  相似文献   

12.
1 基本情况 商品瘦肉型猪生产以杜长大三元杂交猪为主体,但此繁育体系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杜长大三元商品猪的毛色出现不受客户欢迎的较多的杂白猪(皮肤有大小不等的黑斑)及一定数量的杂色毛;(2)纯繁杜洛克猪对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表现易得肢蹄病;夏季公猪精液品质明显降低;(3)纯繁杜洛克的繁殖力低,其后代母猪多数只能作肥猪,但其毛色和肉质不受客户欢迎.培育中系白色杜洛克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几个与养猪生产直接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概述了猪的毛色类型、猪的毛色遗传模式,着重综述了猪毛色基因分子基础的研究进展,指出存在问题并就未来发展方向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14.
猪毛色遗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宁迎 《养猪》1999,(3):33-34
本文回顾了猪毛色遗传研究的进展,发现猪的毛色遗传主要是由显性白色和毛色扩展2个基因位点中不同的等位基因所控制的,并对不同等位基因分子结构的变异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猪毛色遗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概述了猪的毛色类型、猪的毛色遗传模式,着重综述了猪毛色基因分子基础的研究进展,指出存在问题并就未来发展方向做了思考。  相似文献   

16.
猪的毛色遗传极其复杂,至少受7个位点基因控制.现综述猪毛色的类型、猪毛色的遗传以及猪毛色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对目前我国养猪业中出现的一些毛色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MC1R基因是调节哺乳动物毛色形成的重要候选基因之一,编码黑色素皮质素受体1(MC1R),在哺乳动物黑色素的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分别选取纯黑色、纯白色、黄褐色和黑斑白色的太行山羊皮肤组织,通过HE染色技术,观察太行山羊的皮肤组织结构;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MC1R蛋白在4种毛色太行山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行山羊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结缔组织3部分组成;MC1R蛋白在4种毛色太行山羊的表皮、真皮中均没有表达,但在纯黑、黄褐和黑斑白色太行山羊毛囊中有表达,且主要集中在毛囊外根鞘处。研究结果为太行山羊进一步的提纯选育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KIT基因的拷贝数与贵州地方猪毛色之间的关系,本试验以黔北黑猪、柯乐猪、糯谷猪、香猪4个地方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基因组中KIT基因的拷贝数变异,并与荣昌猪和大白猪2个白毛色猪品种相比较.结果显示,4个贵州地方猪种中,全黑/全棕毛色个体的KIT基因拷贝数以缺失为主,黑色带白斑个体的KIT基因拷贝数全部缺失,而棕色带白个体的KIT基因拷贝数增加、正常各半.大白猪的KIT基因拷贝数显著增加,荣昌猪KIT基因拷贝数以正常类型为主.表明大白猪的白毛色由KIT基因拷贝数增加决定,但荣昌猪的白毛色可能与KIT基因的拷贝数变异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4个贵州地方品猪的全黑/全棕色毛色与KIT基因拷贝数的缺失有关,但柯乐猪和香猪中带白斑个体的KIT基因拷贝数并未增加,提示贵州地方猪品种的白斑毛色的形成机制有一定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21,(4)
在湘沙猪配套系的培育过程中,为筛选亲本开展了一系列的杂交组合试验,最终确定了3个专门化品系,并进行了品系间配合力测定。在杂交组合筛选及配合力测定等研究中,将猪的毛色作为一个重要性状进行考虑。文章就湘沙猪配套系培育过程中开展的毛色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湘沙猪配套系毛色遗传研究资料,为开展猪的毛色遗传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猪的毛色遗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猪的毛色遗传极其复杂,至少受7个位点基因控制。现综述猪毛色的类型、猪毛色的遗传以及猪毛色基因的分子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对目前我国养猪业中出现的一些毛色异常现象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