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 (一) 地处秦岭南麓的运溪乡,自三中全会以耒,蚕桑生产发展迅速。桑园面积由1978年的600多亩发展到1983年的1594亩,植桑65万株,蚕茧产量由1980年的5万多斤,增长到1983年的9万多斤,产茧总值达15.4万斤,人均蚕茧收入14.99元。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我县应用良种公牛冻精人工授精改良本地黄牛,已得到几千头的杂交后代。为了总结改良效果,推动改良工作,促进黄牛生产,对全县黄牛进行了调查,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概况全县18个公社,256个大队,1,075个生产队,农业人口32万;可耕地面积160万亩,林业用地310万亩,草原(草山、草坡)6万由,基本分布在山区公社。到1983年9月末  相似文献   

3.
<正> 茅东地区的行宫乡圩庄村现有桑田面积398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6.4%。从1982年冬到1984年春,在原来只有80亩稀植老桑的基础上,规划和拓植了亩栽1500株的密植丰产桑园318亩,由235户承包。1986年蚕茧产量达50吨,产值32.7万元,亩产茧126公斤,亩产值821.6元,人均产茧47.3公斤。1982年人均蚕茧收入308.49元,占总收入的50.4%。蚕桑生产已成为这个村的主要经济支柱。他们的主要经验是:一、拓植速成丰产桑园。以村基桑为主成方连片,亩栽1500株,统一放样、挖沟、  相似文献   

4.
我国人均占有耕地不足1.5亩,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即便在农业上采用相当的科技手段,预计到2000年人均占有粮食仍难以超过400公斤。因此研究如何改善国民食物结构,提高人民营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应从这一耕地和粮食资源基础上做文章。  相似文献   

5.
<正> 1986~1990年我们与中国农科院蚕研所、江苏省丝绸总公司蚕桑生产部、南通市丝绸公司等单位的有关同志一起参加了国家“七·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长江流域提高原料茧品质的综合养蚕技术研究”专题攻关,实施点选择在海安县南屏乡周济、高庄村,桑田面积66.89公顷(1003.3亩),攻关扩面11个乡,桑田2026.93公顷(30404亩)。经5年努力,超额完成了攻关专题合同规定的6项经济技术指标:由公顷产茧量945公斤(亩产茧63公斤,为1983~1985年3年平均数,以下年份类同)提高到1762.8公斤(亩产茧117.52公斤),增长86.54%;鲜上茧出丝率由10%提高到17.58%,增加7.58个百分点;解舒率由63%上升到73.02  相似文献   

6.
我国“菜篮子”工程建设“九五”目标已经确定。 按照这一目标,到2000年,全国肉类总产量将达到5200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41公斤;禽蛋产量达到1930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15公斤;奶类产量达到900至1100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8公斤;水产品总产量达到3200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24公斤。蔬菜播种面积达  相似文献   

7.
<正>一、中国肉类消费的趋势从1954年到2014年的60年间,我国肉类人均占有量从6.1公斤上升到63.8公斤,增长了9.5倍。从我国前60年的发展情况看:—1954年到1985年人均肉类消费从6.1公斤增加到16.6公斤,30年时间人均肉类消费增加10.5公斤;—1985年到1995年人均肉类消费从16.6公斤增加到33.5公斤,10年时间人均肉类消费增加约17公斤;—1995年到2005年人均肉类消费从33.5公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农业中,具有种植绿肥的悠久历史。目前,全国绿肥种植面积2亿亩,占耕地面积的3%,以亩产2000公斤鲜草计算,全国可产4亿吨鲜草。这对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一项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但长期以来,绿肥种植面积虽有所增长,但播种面积出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种植绿肥的悠久历史。目前,全国绿肥种植面积约2亿亩,占耕地面积的3%,以亩产2000公斤鲜草计算,全国可产4亿吨鲜草。这对一个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不足的国家来说,无疑是  相似文献   

10.
信息     
《养猪》2016,(4):4
正2016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3 926.0万吨2016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27 632.4千公顷(41 448.7万亩),比2015年增加7.1千公顷(10.7万亩),增加0.03%。其中谷物播种面积24 008.2千公顷(36 012.3万亩),比2015年减少26.3千公顷(39.4万亩),减少0.1%。全国夏粮单位面积产量5 039.7公斤/公顷(336.0公斤/亩),比2015年减少60.0公斤/公顷(4.0公斤/亩),减少1.2%。其中谷物单位面积产量5 358.3公斤/公顷(357.2公斤/亩),比2015年减少59.6公  相似文献   

11.
<正> 三原蚕桑生产曾有两次较大发展,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三原的蚕桑生产在省、地有关业务部门支持下,得到了高速度发展。到1983年,桑园面积3474亩,育苗5630.8亩,产茧10.25万公斤。但由于工作失误,产前、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几年来,我国的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4000亿公斤左右,人均占有粮食约400公斤。据有关农业专家估计,即使到2000年,我国人均占有粮食仍然只有这个水平。因此,改善我国人民的食物构成,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只能在人均400公斤粮食的基础上来考虑。 人均400公斤粮食,既要吃饭,又要作饲料,同时又要提供工业用粮,肯定是不够的。我国大部分民族又喜食猪肉,猪肉的消费量约占肉类总消费量的  相似文献   

13.
我县属银川市郊区县,全县灌区面积94.5万亩,可耕地面积为28万亩,人口15.6万,盛产水稻、小麦及杂粮。1983年粮食总产达2.64亿斤,是全区粮食生产基地之一。资源丰富,交通方便,是“塞上江南”上的一颗明珠。近三年来以城市消费为主的畜牧业生产(肉、奶、蛋)发展很快,各类畜禽养殖专业户,重点户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为大力发展商品生产打了先锋。仅养鸡专业户、重点户由1982年的11户,发展到现在的538户,占畜牧业专业户、重点户的79.5%,全县  相似文献   

14.
高效节粮型畜牧业是一种以资源导向型的草食畜产品开发和以先进饲养技术为依托的猪禽高效生产同时并举,以实现尽可能少用粮食而能稳定增加畜产品产量,满足社会需求的新型畜牧业经济. 发展高效节粮型畜牧业是我国国情决定的. 一、发展高效节粮型畜牧业的必要性 1.人均占有粮食少,饲料粮不足:目前我国人均365~370公斤粮食,预计到2000年人均可达400公斤.按畜牧业发展目标测算,到2000年人均占有肉20-30公斤,蛋10-15公斤,奶15-20公斤,鱼14-15公斤.全国则需要饲料粮1537亿公斤,预测可以拿出粮食1250亿公斤,尚缺287亿公斤.  相似文献   

15.
<正> 我县隶属乐山市,位于川西平原南边缘,幅员面积448.94平方公里,辖5镇7乡133个村,总人口158925人,其中农业人口146647人,人均耕地1.28亩。全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农业基础较好,工业初具规模,1993年,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355元,工农业总产值2665元,农业人均纯收入717元,人均占有粮食642公斤,油菜籽30.4公斤,水果43公斤,蚕茧5.9公斤,鲜鱼4.2公斤,出槽肥猪1.14头。总的来看,我县是一个农业小县,近年县级经济有了较  相似文献   

16.
兴安县土地面积为352万亩,其中耕地面积35.4万亩;全县人口36.47万,其中农业人口32.1万。改革开放以来.该县始终坚持“一手抓粮,一手抓钱”,充分发挥自然优势.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狠抓了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大发展。199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值达4.8亿元(1990年不变价,下同),农业总产值3.53亿元,粮食产量连续8年稳步增长,1992年总产量1.93亿公斤.比1981年增长48.8%;人均有粮529公斤,比1981年提高了109公斤;水果总产量达3177万公斤,比1981年增长9.4倍,人均  相似文献   

17.
正1我国生猪养殖面临的压力与国际上绝大多数国家相比,中国的养猪业面临着一些特有的压力,除了我们日常关注的疫病压力彼伏此起,老病挥之不去、新病层出不穷等现象;养殖效率压力也依然明显,导致猪肉养殖成本高于进口猪肉及其制品的到岸价的怪圈之外。还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1土地压力有增无减中国人多地少,人均可耕地面积非常小;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人均可耕地面积进一步趋紧。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对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8.
我国粮生产目前面临三个方面的滑坡:一、粮食生产面临着新一轮的周期性大滑坡。粮田面积下降过猛过大,预计1993年粮田面积将比1992年的16.6亿亩再下降约5000—6000万亩,比1990年净减1亿亩,相当于净减粮食250亿公斤。人口增长使人均粮食占有量下降,1992年比1990年下降16公斤。全国有87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有些地方缺粮突出,1993年春节后河南商丘县约有20%的人缺粮。  相似文献   

19.
前言我省现有茶园面积90余万亩,1989年总产干茶1.88万吨,按投(?)面积计算,平均亩产30公斤左右,低于全国40公斤的水平。茶园生产力与土地利用率一直较低,单产在15~20公斤的低产茶园面积,约占总面积的30~40%左右。但也有小面积亩产超过500公斤的,大面积(1000~2000亩)亩超150公斤的,产量相差10多倍。这说明我省茶园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地区蚕业生产发展较快,从1987年到1989年,全地区桑园面积由4407亩增加到8277亩、增长了87.9%,蚕种饲养量由12520张增加到28120.7张,增长一倍多,总产鲜茧量由276吨增加到513.6吨,增长了86.1%,但是亩桑产茧下降,由62.6公斤下降到62公斤,下降0.9%,单张产茧由22公斤下降到18.2公斤,下降了17.3%。在当前千家万户种桑养蚕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较快地提高单产和提高经济效益,有待探索。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