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藏昌都地区牦牛肝脏片形吸虫病危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昌都地区牦牛肝脏片形吸虫病危害的调查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610066)高先文牦牛肝脏片形吸虫(肝片形吸虫Fascioalhepatica和大片形吸虫F·gigantica)是危害牦牛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危害大,流行广。饲养牦牛是西藏昌都地区广...  相似文献   

2.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吸虫寄生于肝脏、胆管内所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等病症的一种寄生虫病,俗称肝蛭病,多呈地方流行,该病危害相当严重,尤其对羔羊,可引起大批死亡,并对人有一定危害。片形吸虫分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在大部分地区该病病原为肝片吸虫,非洲、亚洲的热带地区为大片吸虫。  相似文献   

3.
<正>牛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或大片形吸虫寄生于牛的肝脏胆管中而引起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多流行在秋季,常呈地方流行性,对幼畜危害严重。本病可引起牛急性、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最后因衰竭而死亡,特别是1.5岁以下的幼龄牛,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片形吸虫病是在全球范围广泛流行,并对人有一定危害的寄生虫病。在大部分地区该病病原为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非洲、亚洲的热带地区是大片形吸虫(F.gigantica)。据本地的资料和以往的研究显示,广西主要是大片形吸虫。由于国内外对肝片形吸虫的研究较多,对大片形吸虫的研究较少,使得国内一些研究未能注意到这两个种的虫在对动物的致病性及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等方面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羚牛1号》对金毛羚牛肝片形吸虫病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肝片形吸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对反刍类动物有很大的危害。金毛羚牛属于我国一级保护动物 ,由于长期生活在西北干旱地区 ,对肝片形吸虫的抗性很差 ,进入肝片形吸虫疫区后 ,危害变得更严重。为了有效的控制金毛羚牛的肝片形吸虫病 ,需寻找一种高效低毒的驱虫药物 ,同时为防治金毛羚牛肝片形吸虫病提出防治程序  相似文献   

6.
青海华隆绵羊肝片形吸虫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片形吸虫病是家畜重要的寄生虫病之一,流行于世界各地.肝片形吸虫主要寄生于家畜的胆管内,对牛、羊的危害较大,猪、马属动物、兔及一些野生植物亦可寄生,人也有被寄生的报道.患该病后不仅使家畜消瘦、贫血及营养障碍,还可导致畜产品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严重感染时还可造成家畜的大批量死亡.为了掌握绵羊肝片形吸虫流行规律和提出可行的防治措施,笔者于2008年9~11月对本县绵羊肝片形吸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片形吸虫病系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所引起,可造成生产性能下降或死亡,从而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合理选用抗片形吸虫药物是防制本病综合措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于抗片形吸虫药物近10余年来进展较快,涌现出了一批高效、低毒、使用方便的药物,特别是既抗成虫又抗童虫,具有治疗和预防作用的新药,为目前最有发展前途的抗片形吸虫药物。本试验为验证抗片形吸虫新药溴  相似文献   

8.
肝片形吸虫在国内、省内流行广泛,在我区的北安,德都、嫩江等市、县都有绵羊死于肝片形吸虫病的报道。1979年以来,对全区牛羊肝片形吸虫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广西牛片形吸虫的流行情况,本文通过胆囊检查法对广西黄牛和水牛片形吸虫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广西水牛片形吸虫的感染纯阳性率为53.94%,黄牛阳性率为50.47%,水牛和黄牛分别有31.50%和9.35%为疑似感染,阴性分别只有14.56%和40.19%,说明广西牛片形吸虫感染情况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10.
正牛肝片吸虫病是牛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是由复殖目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牛的肝、胆管和胆囊中引起。肝片形吸虫存在于全国各地,尤以我国北方较为普遍。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能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危害严重,特别是对幼牛,可引起大批死亡。慢性病程会造成牛消瘦、发育障碍,生产力下降,给畜牧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1病原体  相似文献   

11.
肝片形吸虫病是家畜内寄生虫病,对牛、羊的危害较大,全球各地均有流行。肝片形吸虫主要寄生于家畜的胆管内。患该病后家畜表现体质消瘦、贫血及营养障碍,继而导致畜产品产量减少、品质下降,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查清肝片形吸虫在漾濞县的流行情况。方法在该县的苍山西镇的马厂、光明两个行政村进行了牛羊肝片形吸虫病普查。结果两个行政村14个社的牛羊2 025头只,查出阳性病畜363头只,阳性率达17.93%。结论牛羊肝片形吸虫病在漾濞县流行严重,危害很大。  相似文献   

13.
肝片形吸虫病是家畜内寄生虫病,对牛、羊的危害较大,全国各地均有流行。肝片形吸虫病主要寄生于家畜的胆管内。患该病后家畜表现体质消瘦、贫血及营养障碍,继而导致畜产品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严重感染时还可造成家畜的批量死亡。为了掌握绵羊肝片形吸虫流行规律及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于2010年8~10月对本县绵羊肝片形吸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4.
利用尼龙袋集卵法对奶牛粪便中的虫卵收集、镜检,利用PCR技术对片形吸虫分离株线粒体nad1基因序列进行扩增与分析。结果显示:13份样品检测为阳性,阳性率5.41%(13/240),13个分离株nad1序列长度基本一致,为442~446 bp;通过种系发育分析结果显示,中牟县奶牛片形吸虫种类主要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优势虫种为大片吸虫。说明中牟县奶牛片形吸虫流行情况较为严峻,需要引起当地防疫部门和养殖户的注意。  相似文献   

15.
牛羊肝片吸虫病是牛羊主要的最易感染的常见寄生虫病,了解肝片吸虫的流行繁殖特点、牛羊感染吸虫病的途径、吸虫对牛羊的致病作用和危害,通过症状诊断,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利用驱虫药物按时驱虫杀灭和预防体内寄生虫,做好吸虫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6.
肝片形吸虫病也叫肝蛭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引起,以急性或慢性肝炎、胆管炎为特征。牛肝片形吸虫呈地方陛流行,多发生于低洼潮湿地区。夏、秋季节,气候温暖,雨量充足,有利于本病的传播,因为大量肝片形吸虫尾蚴游出螺体,随雨后水涨,广泛附于草叶上形成囊蚴感染牛,致使本病广泛流行。  相似文献   

17.
羊肝片形吸虫又称肝蛭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胆管引起的一种蠕虫病,多呈地方性流行,第4期幼虫钻出肠壁向肝脏移行期危害最为严重,常常导致羊大量死亡。慢性和隐性症状的患羊可因消瘦,发育不良及毛、乳产量呈显著降低而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 流行情况 由于1998年以来,我县连年夏季雨多秋涝,致使肝片形吸虫的中间宿主——椎实螺(小土螺)的孳生繁殖增多,增加了感染宿主的机会。我县肝蛭病的发生曾一度危害着当地养羊业的发展。发病季节多在每年的11~12月,感染严重的病羊引起危性死亡,慢性的可以持续消瘦,一直维持到来年夏天青…  相似文献   

18.
正肝片形吸虫病是家畜内寄生虫病,对牛、羊的危害较大,全国各地均有流行。肝片形吸虫病主要寄生于家畜的胆管内。患该病后家畜表现体质消瘦、贫血及营养障碍,继而导致畜产品产量减少、品质下降,严重感染时还可造成家畜的批量死亡。为了掌握绵羊肝片形吸虫流行规律及提出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笔者于2015年11月对本县绵羊肝片形吸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 1.1粪类采集与检查随机采集江西沟、黑马河、石乃  相似文献   

19.
肝片形吸虫病是牛、羊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该病呈地方性流行,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于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危害相当严重,尤其是可以引起幼畜和山羊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20.
羊肝片吸虫病称为肝蛭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或大片形吸虫(Fasciola gigantica)引起,据1992年疫病调查在德宏州主要是肝片形吸虫。成虫寄生于牛、羊等多种动物的肝脏胆管内。幼虫在肝实质内移行,通过胆管,引起肝组织的损伤和大量出血;由于成虫阻塞胆道,可引起胆汁停滞、积贮,使局部实质病变;血液出现胆红素,甚至发生黄疽等症状。本病对羊危害极大,尤其对羔羊危害更为剧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