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日本设施栽培土壤热水消毒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辜松  王忠伟 《农业机械学报》2006,37(11):168-170
简要说明了土壤物理消毒技术的基本方法和原理,着重介绍了日本土壤热水消毒法的发展过程,土壤热水消毒的主要设备、基本作业步骤、土壤热水消毒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总结国内外土壤质量评价方法,依据国际农业工程项目的特点和项目不同阶段土壤质量评价目的,综合考虑土壤质量评价指标的重要性和稳定性、指标数据获得的可操作性、指标数据获取的成本、建立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等方面因素,提出了国际农业工程项目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和土壤质量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3.
土壤成分与特性参数光谱快速检测方法及传感技术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分析土壤成分含量以及理化特性参数方面获得了良好的预测精度.人工神经网络、遗传算法、小波变换和支持向量机等现代数据处理算法的应用,最大限度消除了光谱外界干扰、提取了光谱有效信息,使得土壤特性参数预测分析模型更准确、稳定.在进行土壤参数原位实时光谱检测时,如何消除土壤含水率、土壤粒度等的影响,还需要技术突破.开发便携式或车载式农田土壤光谱实时分析仪,是促进精细农业实践的重要措施,已开发的车载式土壤在线光谱仪可以实现多个土壤参数的分析,并达到了相当高的精度.进一步开发多功能土壤在线检测系统,利用土壤介电特性或机械特性与光谱特性测量结果相互补偿与校正以消除误差并提高测量精度,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光声光谱、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和太赫兹光谱技术等现代光谱分析方法在土壤成分与特性参数分析方面表现出很强的能力,开展基础研究,揭示这些光谱技术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土壤成分条件下的吸收特征参数,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再生水灌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综述了国内外再生水灌溉的研究现状,并对再生水灌溉的前景及今后的研究重点进行了分析.再生水灌溉对地下水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地下水的盐化、氮磷化合物及其迁移转化方面;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土壤盐分和重金属的累积、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方面;再生水灌溉对作物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作物的品质、产量;再生水的安全灌溉技术、不同灌溉技术对土壤化学性质、作物产量、卫生方面的影响;再生水灌溉制度的研究.今后研究重点应集中在以下方面:再生水灌溉标准的制定,氮、磷、有机物、重金属在土壤植被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再生水安全高效灌溉技术,研究建立再生水灌溉环境影响和健康风险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5.
压电式土壤湿度计是利用固态压力传感器将土壤湿度计测得的土壤吸力值转换为电压值,供二次仪表(数字仪表或自动记录仪)测量和显示.压电式土壤湿度计由张力计、压力传感器、显示仪表及电源等部分组成.其电压信号经过A/D转换器与接口电路输入微型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可作为数据库或进行复杂的数值运算或与灌溉系统联接起来,实现微机控制的闭环自动灌溉系统.压电式土壤湿度计在农业自动化中将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机械化旱作农业工程技术的分析,总结出该项技术是以机械化为手段,通过加深耕层、打破犁底层、改良土壤、机械镇压、机械播种配套技术等方法,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和肥力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并提出了机械选型配套的各种方案。  相似文献   

7.
水稻高留茬还田是国家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攻关项目。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然而由于连年耕翻及大量使用化肥,耕地遭受风蚀、雨蚀,致使土壤有机质逐年下降,严重的破坏了土壤的团粒结构,耕地板结,肥力下降,影响粮食产量的提高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车载式土壤光-电特性参数采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电导率是衡量土壤传导电流能力的一种固然属性,除了能够反映土壤质地外,还能够反映土壤的含水率、含盐量、有机物含量等特性。利用土壤光谱数据可以分析出土壤含水率、养分等,且测量过程中无需采样、搅动土壤。通过土壤电导率数据和光谱数据的综合、校正,能够提高系统的精度。基于嵌入式技术开发了土壤电导率和光谱反射率综合检测系统。土壤电导率测量系统采用基于改进的电流-电压四端法原理,使用深松犁的尖端作为电极传感器,能够在测量的同时完成松土的作用。光谱测量系统使用微型光谱传感器采集光谱数据,并进行实时处理。在采集土壤电导率、光谱数据的同时,系统同步采集GPS信息,并和土壤电导率、光谱数据一起保存,供进一步绘制土壤特性分布图使用。系统能够实时综合处理多种数据,并进行显示、保存等操作,具有良好的应用 前景。  相似文献   

9.
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实施以残茬覆盖和免耕、少耕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避免土壤流失,降低土壤风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耕地肥力及理化性状,是实现保土、保水、保肥和保持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是旱作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性耕作技术对改善土壤质量,实现农业的保土、保水、保肥、保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数字农业平台土壤参数监测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数字农业平台中的土壤参数监测系统的总体设计,并针对其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设计方案;同时,选用探针式土壤参数传感器、单片机组成系统硬件环境,应用汇编语言和Delphi6.0来开发系统软件,实现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2.
土壤机械阻力的测定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夏拥军  丁为民 《农机化研究》2006,(10):190-192,196
土壤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资源,也是地面车辆行使的主要介质和农业机械的工作对象;土壤的机械物理性质既关系到农作物的生产,又关系到地面车辆的通过性能、行使性能、农业机械的作业性能以及能量消耗。为此,辨析了土壤机械阻力的概念,概述了土壤机械阻力的4种测定方法及其研究状况,总结了土壤机械阻力值的一些初步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土壤固化技术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土壤固化剂的概念、分类、发展状况、应用领域、作用机理,以及在农业工程中的应用方法。土壤固化剂是一种环保、节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在农业工程中广泛应用土壤固化剂,不但能降低农业投入,而且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水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探索保水剂在土壤中发挥持久性效用的方式。【方法】课题组围绕保水剂类型、吸水与释水性能、对土壤以及作物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同时研究了保水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如种子包衣、育苗、土壤直接施用、蘸根等,并探讨了保水剂在农业生产应用中的实际效果。【结果】保水剂能够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和水分,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水的渗透,避免农药残留,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和颗粒团聚性,优化并改善土壤结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作物对于土壤中盐分的敏感性,全面增强作物抗旱、抗盐碱能力,提升水肥实际利用率和作物产量,对作物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部分水肥条件相对差的地区具有更加显著的效果。【结论】保水剂存在材料相对较单一、易累积等应用问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5.
根据山区农业自然现状,阐述了在机修梯田的基础上,实施机械深耕、秸秆还田、化肥深施、机械镇压、机播等机械化旱作农业综合配套技术,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能,确保干旱山区粮食稳产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隋俊杰 《农业工程》2012,(Z1):35-38
随着我国蔬菜生产的发展,设施蔬菜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目前设施种植的蔬菜作物种类有限,超量施用和单一施用化学肥料,致使出现土壤结构破坏、肥力衰退和病虫危害加重等现象。因此,设施蔬菜的连作障碍比露地栽培更为突出。该文介绍了土壤电消毒灭虫机原理、组成和性能指标、作业程序及应用效果。旨在为推广土壤电消毒灭虫机的应用,解决土壤连作障碍提供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7.
本世纪末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热点技术(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末我国农业机械化的热点技术(下)陈志,诸慎友(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2)覆盖保墒技术利用作物残茬、秸秆、塑料薄膜等材料覆盖在土壤表面,一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蓄纳天然降水;二可保护土壤表层,增温保温;三能培肥地力,抑制杂草和病虫害。所以覆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比球墨铸铁与进口铲尖在相同时间、相同工作量下的失重量,探究了两种材质的耐磨性能,验证了球墨铸铁铲尖作为铸钢铲尖替代品的可能性。在相同工作量时,球墨铸铁的耐磨性能与进口铲尖一致。深松技术能提高土壤蓄水保墒的能力,球墨铸铁铲尖作为进口铲尖的替代品,同样能达到深松的效果,使土壤的容重降低并提高土壤的蓄水保墒能力。根据数据显示,深松前土壤含水率为14.29%,深松后土壤含水率为15.30%,深松后土壤平均含水率提高1%,深松前土壤容重为1.92g/cm~3,深松后土壤容重为1.35g/cm~3,深松后土壤容重降低0.57g/cm~3,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微波土壤处理技术在设施农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设施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设施内作物病虫草害和农药危害问题也日益突显。本文首先介绍了微波利用热效应和生物效应处理土壤中病虫草害的原理,分析了国内外微波土壤处理技术的发展与现状,最后指出微波土壤处理设备的发展趋势,这将对微波处理连作土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土壤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密不可分。它是农业的基本条件和基础。植物生长主要靠土壤中含有的多种营养元素,这些元素的好坏,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与产量。植物生长的土壤因素大致包括土壤养分、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热量和扎根条件及无毒害物质等,这些因素和条件统称为土壤肥力因素。除土壤肥力因素外,还有其它因素,如气候因素、地理条件、作物特性等,这些因素与条件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关系密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