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氮素营养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研究了0、100、300、500 kg·hm-24种氮素营养水平下,不同品种番茄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的差异变化.在300 kg·hm-2的氮营养水平下,番茄叶霉病发病率最低,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均达最大值,产量最高;果实中硝酸盐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高,糖酸比随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佳粉30和圣女在不同氮营养条件下的响应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
针对日光温室樱桃番茄生产过程中缺乏合理施氮参数的问题,开展了不同追氮量对北京地区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樱桃番茄品质和氮素利用效率影响的研究,以樱桃番茄品种千禧和红玉为试验材料,根据目标产量确定正常追氮量,设置不追氮(CK)、50%正常追氮量(50%N)、正常追氮量(N)和150%正常追氮量(150%N)共4个处理。结果表明,与不追氮肥的对照相比,追氮可以提高樱桃番茄产量和品质;与N处理相比,50%N处理可以提高樱桃番茄中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VC含量以及氮素利用效率,且对樱桃番茄植株生长发育、产量影响不显著。因此,在接近本土壤状况和有机肥基施条件下,以樱桃番茄千禧作为栽培品种,冬春茬目标产量为45000kg·hm~(-2),建议追肥量为N120kg·hm~(-2),P_2O_(5)75kg·hm~(-2),K_2O360kg·hm~(-2);以樱桃番茄红玉作为栽培品种,秋冬茬目标产量为60000kg·hm~(-2),建议追肥量为N135kg·hm~(-2),P_2O_590kg·hm~(-2),K_2O405kg·hm~(-2)。  相似文献   

3.
氮素供应对露地胡萝卜生长及其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在氮素供应水平对露地胡萝卜的产量、养分吸收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胡萝卜肉质根的产量、氮素吸收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但在氮素投入量超过120 kg·hm-2时肉质根的产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没有明显地增加。在本试验条件下,保证胡萝卜肉质根产量的最低氮供应水平(0-60 cm土壤初始无机氮+肥料氮)为227kg·hm-2,根据土壤氮素的分析,作物生长期间根层土壤的氮素净矿化量为58kg·hm-2,因此满足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素临界供应目标值(0~60 cm土壤初始无机氮+肥料氮+根层土壤的氮素净矿化量)为285kg·hm-2,即从合理施肥的角度来看,京郊露地胡萝卜生产中氮肥的最大投入量不应超过该值。  相似文献   

4.
以避雨栽培番茄为试材,采用2年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氮磷钾优化配施和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对高山避雨栽培番茄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高山避雨番茄化肥减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405 kg·hm-2施氮量能够获得较高的番茄果实产量、植株氮素累积量和氮素利用率。与习惯施肥相比,氮磷钾优化配施和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均能获得略高的番茄产量(0.73%~2.92%),氮肥、磷肥用量分别减少了11.11%和20.00%、51.85%和51.85%,而氮素农学效率、氮素偏生产力分别增加了25.44%和28.60%、15.79%和25.91%。综上所述,在水肥协同条件下,鄂西高山避雨栽培番茄最适施氮量为405 kg·hm-2,且氮磷钾优化配施和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能够获得与习惯施肥相当产量和更高的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以京育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水、肥供应对西北地区结球甘蓝产量、品质、水分利用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比当地传统灌水量灌水下限降低10%灌溉(1 960 m3·hm-2)和节肥20%施肥量(氮304 kg·hm-2、磷204kg·hm-2和钾72 kg·hm-2)处理的结球甘蓝VC、可溶性糖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较高,硝酸盐含量较低,均显著优于当地传统灌溉施肥处理;水分利用效率较高,氮素表观利用效率最高;经济产量和生物产量分别为91、132 t·hm-2,虽然与当地传统灌溉施肥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有节水节肥、保护环境的优势。综合评价,比当地传统灌水量灌水下限降低10%的灌溉和比当地传统施肥量节肥20%的施肥组合为较适宜当地结球甘蓝生长的水肥供应方案。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内与设施番茄施肥有关的57篇文献中的79个试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价了目前设施番茄的氮肥投入量、氮肥效率和地力贡献率。结果表明,传统施肥模式下,设施番茄有机肥氮素投入量平均为617.0kg·hm-2,化肥氮素投入量平均为705kg·hm-2,总氮投入达到1313kg·hm-2;优化施肥模式下的有机肥氮素投入量、化肥氮素投入量和总氮投入分别为581.7、353kg·hm-2和936kg·hm-2。优化施氮处理比传统施氮处理平均增产8%。传统施肥的氮肥偏生产力(PFP)、农学效率(AE)、当季利用率(RE)平均值分别为155.7kg·kg-1、28.0kg·kg-1、9.5%。优化施肥模式下,氮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当季利用率平均值分别为356.3kg·kg-1、63.6kg·kg-1、17.8%。传统施肥和优化施肥处理的菜田地力贡献率平均值分别为72.9%和70.4%,与传统施肥相比,优化施肥的化肥氮减量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氮量与施氮深度对枸杞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三年生枸杞品种"宁杞1号"为试材,采用裂区设计方法,设计以施氮深度为主区(设0~20、20~40、40~60 cm 3个水平),氮素施用量为副区(设0、225、450、675、900 kg· hm-25个水平),研究了不同施氮量与施氮深度对枸杞保护酶活性、叶绿素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种植枸杞在施氮深度和施氮量上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适量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枸杞七寸枝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施氮量为225~450 kg·hm-2时,枸杞七寸枝POD活性表现为A1处理显著高于其它2个处理;施氮深度0~40 cm枸杞七寸枝POD活性增强.七寸枝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施氮量增加而升高,但施氮深度高于40 cm后枸杞七寸枝SOD活性下降.叶绿素含量随着施氮量和施氮深度增加而上升.枸杞产量随施氮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再下降的趋势,随施肥深度的增加同样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氮组合A1B4枸杞产量最高,达412.42 kg.  相似文献   

8.
京郊保护地秋季番茄的氮素供应及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氮素供应水平对保护地番茄产量、养分吸收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供应量(N)为225kg·hm~(-2)时番茄的产量最高,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番茄产量反而有所下降。增施氮肥对番茄地上部N、P、K的吸收没有明显的影响。在京郊传统生产条件下,保护地番茄生产相对合适的氮素供应水平(播前根层起始土壤无机氮含量+化学氮素用量)为510 kg·hm~(-2),但如果考虑番茄生长期间土壤氮素的矿化作用,番茄生产的氮素供应水平应为584kg·hm~(-2)。  相似文献   

9.
氮肥对番茄衰老调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粉果番茄"西方519"为试材,系统研究了氮素水平对番茄叶片衰老及产量的影响,以探讨设施栽培条件下番茄高产适宜的施氮量。结果表明:番茄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保护酶活性均随着氮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丙二醛(MDA)含量则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当施氮量超过300kg·hm~(-2)时,上述指标变化不显著,表明合理施氮可以使番茄植株延缓衰老;增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当氮肥使用量在300kg·hm~(-2)时产量最高,氮肥用量为200kg·hm~(-2)时经济系数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陇椒10号’辣椒栽培基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分(基质最大持水量的80%、60%和40%)和施用氮肥(尿素0、2 989.83、1 993.12和996.72 kg ? hm-2)处理对氮转化细菌数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化细菌数量随施用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数量则减少,亚硝酸细菌数量变化无规律性;氮转化细菌数量均在基质最大持水量的60%条件下最高;水分和氮素供给适中有利于提高基质中脲酶和纤维素酶活性,而水分和氮素供给增加有利于提高蔗糖酶活性,水分供应降低有利于提高低氮量下过氧化氢酶及脲酶的活性;脲酶、蔗糖酶活性与氨化细菌、硝化细菌、亚硝酸细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纤维素酶活性与氨化细菌、硝化细菌、亚硝酸细菌及反硝化细菌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氨化细菌、反硝化细菌呈极显著负相关;水分和氮素的合理搭配可以增加辣椒的产量。基质含水量为基质最大持水量的60%,施用尿素2 989.83 kg ? hm-2处理的氮转化细菌数量及相关酶活性较高,辣椒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1.
桂赤苍藤1 号和桂赤苍藤2 号是从广西野生赤苍藤种质资源中筛选出的优良株系,采用组培快繁为主、扦插繁育为 辅的方法选育出的药食同源蔬菜赤苍藤新品种。桂赤苍藤1 号嫩芽绿色,每667 m2 产量1 900 kg 左右;桂赤苍藤2 号嫩芽红 色,香味较桂赤苍藤1 号浓郁,每667 m2 产量1 700 kg 左右。这两个品种均具腋生卷须,枝纤细,有不明显的条纹,叶纸质 至厚纸质或近革质,叶长8~20 cm,叶宽4~15 cm;采食新鲜嫩芽,长度15 cm 左右,有特殊香味,蛋白质、脂肪、粗纤维、 钙、磷、VC 含量及氨基酸总量明显高于常见蔬菜;定植3 a(年)后进入丰产期,适宜广西及西南地区露地栽培,北方地区 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2.
东农716是以05HN06为母本,以05HN0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晚熟番茄一代杂种,高抗ToMV、叶霉病、枯萎病和黄萎病。单果质量220~240 g,果实红色,圆形,颜色鲜艳,果面光滑美观,硬度大,耐贮运,货架期达20 d(天)以上。大棚栽培每667 m2产量达10 000 kg以上,适合露地和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13.
加工番茄新品种IVF1305是以自交系12-814为母本,以12-720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加工番茄一代杂种。植株有限生长类型,从定植到果实成熟约90 d(天)。成熟后果实呈鲜红色,果形方圆略长,单果质量60~70 g,单果耐压力8.0k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2%,番茄红素含量122.0 mg·kg~(-1)(FW)以上,田间耐贮性好。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丰产稳产,适合机械化采收,每667 m~2产量可达7 500 kg以上。适合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等加工番茄主产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烟粉207是以自交系P91-1-26-6-5-1-9为母本,自交系NF19-9-5-15-6-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番茄一代杂种。无限生长类型,始花节位为第6节,花序间隔2~3片叶,长势中等,果实粉红色,圆形,无绿果肩,果形指数0.85,整齐度好,硬度大,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货架期长,平均单果质量200g,口味酸甜。每667m~2产量6500kg左右。适宜在北京、河北、河南、山东、陕西、内蒙古、四川和江苏等地早春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15.
为了明确甘肃省白银市主栽品种及引进品种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抗性程度,进行了室内和田间抗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没有免疫品种,其中仙客1号、仙客6号、迪维斯和金棚M6099在室内苗期和田间成株期鉴定中均为高抗,金棚M18为感病品种;仙客8号和金棚M701苗期表现高抗,成株期抗病,金棚M5038、迪奥和佳红6号苗期抗病,而成株期表现高抗。供试品种金棚M5038、金棚M6099和迪维斯的丰产性和抗病性等总体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6.
早白1号是采用株州长白苦瓜高代自交系9925-5-7-11-2-25与成都大白苦瓜高代自交系9903-1-3-4-3-4配制而成的苦瓜一代杂种。主蔓长3.5~4.0 m,节间长7~10 cm,生长势较强,分枝性强。叶片绿色,掌状浅裂。第1雌花节位为第9节,从定植到采收60 d(天)左右,比对照成都大白苦瓜早熟3~5 d(天),属早熟品种。商品瓜白色,表面条瘤与粒瘤相间,长圆柱形,瓜长约35 cm,单瓜质量250 g。果实口味清香、微苦,粗纤维少,口感细腻,品质优,商品性好。植株连续坐果能力强,前期产量约850 kg?(667 m2)-1,总产量约2 000 kg?(667 m2)-1,白粉病的田间发病程度低于对照成都大白苦瓜。适合长江流域春季露地或早春大棚种植,每667 m2定植1 800~2 200株。  相似文献   

17.
选用25 份大葱材料,采用正常的14.0 mmol · L-1 和低氮的2.8 mmol · L-1 2 种氮素水平的营养液进行水培处理,对 大葱苗期耐低氮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快速评价大葱苗期耐低氮能力的指标,以期为大葱苗期耐低氮性鉴定提供参考。结 果表明,25 份大葱材料对低氮环境的反应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根据耐低氮性将供试材料分为3 类,天明一本、鲁葱杂1 号、 鞭葱、冀葱1 号、酒井大葱、日本冬悦和烧葱等7 个品种为耐低氮型品种;辽葱8 号、宝冠元藏、元藏、冀葱2 号、巨葱 王、新葱2 号、章丘大梧桐和青叶1 号等8 个品种为中度耐低氮型品种;章丘铁杆、旱葱1 号、青杂2 号、鲁葱杂5 号、辽 葱16-12、铁杆梧桐王、岭白大葱、寒丰巨葱90 白、昌邑秋宝和独根巨葱等10 个品种为低氮敏感型品种。筛选出相对地上 部干质量、相对根冠比、相对地下部鲜质量、相对根长、相对茎粗和相对地上部氮素含量可作为大葱苗期耐低氮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新椒17号是以5051-1为母本,WV-6-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制干辣椒一代杂种.早熟,定植至红熟期105d(天)左右,株型较矮,第1花着生节位为第10~12节,坐果成熟集中,果实羊角形、粗大,果长13~15 cm,果实横径2.5~3.0cm,干椒单果质量3~5g,单株坐果数30~40个,青果深绿色,成熟果深红色,脱水快...  相似文献   

19.
比较硬果型番茄TS330 和软果型番茄A57 不同发育阶段的果实硬度变化,结果表明:绿熟期、转色期、红熟期TS330 果实硬度均显著高于A57,其中绿熟期果实硬度差异最大。绿熟期TS330 果皮细胞壁厚度、细胞致密度(单位厚度的细胞层数)和果胶含量显著高于A57。TS330、F1(TS330×A57)、A57 绿熟期果实硬度依次为26.86、21.09、19.11 kg ·cm-2。番茄果实硬度与果皮细胞致密度(相关系数0.96)、果胶含量(相关系数0.99)密切相关。TS330×A57 的F2 果实硬度 趋向正态分布,表明果实硬度受多位点控制。  相似文献   

20.
红蜜4号是以高代自交系N213 为母本,以N219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中国南瓜一代杂种。生长势强,中晚熟,第1雌花节位为第20 节左右,主侧蔓均可结瓜,果实长颈圆筒形,商品瓜长38 cm 左右,单瓜质量3.5~5.0 k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8%,肉质细腻,口感粉甜。一般每667 m2 产量为4 000 kg 以上,丰产稳产,适于我国华中、华南地区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