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试验以露地移栽为对照,研究了地膜覆盖和地膜覆盖加拱棚2种增温处理对基质育苗移栽棉花缓苗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缓苗期内,不同的增温处理对叶绿素影响不大,丙二醛MDA和脯氨酸含量均随生育进程呈现先增加后下降趋于稳定的趋势,覆膜和覆膜加拱棚较露地移栽含量低,温度高有利于缓解棉苗的受胁迫程度;3种不同处理条件下,超氧化物歧化酶...  相似文献   

2.
 2007年在一熟棉田设裸苗移栽、钵苗移栽和直播3个处理,在麦棉两熟裸苗移栽棉田设置地膜覆盖和不覆盖两个处理,在移栽后40 d内分次取样测定棉花功能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 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移栽棉花由于移栽时根系受损,存在明显的缓苗期,缓苗期内功能叶片三种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均表现为先升高而后下降或趋于平稳变化;CAT、POD较SOD对逆境的反应敏感,其活性当处于逆境时快速升高,逆境解除时就迅速下降;地膜覆盖有利于缩短移栽缓苗期,促进棉苗早发。  相似文献   

3.
遮阴对基质育苗裸苗移栽棉花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不同程度的遮光处理来研究基质育苗移栽棉花苗期生长发育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缓苗期内不同遮光处理对叶片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影响较大,缓苗期过后4个处理二者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是各个处理间存在一定差异;SOD酶和POD酶活性均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然后趋于稳定,不遮光处理2种酶活性要高于遮光处理;缓苗期过后,遮光处理的单株叶面积、鲜物质质量、干物质质量、株高均高于对照,本试验中以遮光2层效果最好。说明一定程度的苗期遮阴可以缓解基质育苗移栽棉花所处的相对逆境,有利于棉苗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不同腐殖酸含量基质对烟苗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腐殖酸应用于烟草漂浮育苗的前景,改进烟草漂浮育苗基质提升烟苗品质,以‘K326’为材料,研究不同腐殖酸含量对烟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基质中添加腐殖酸能影响烟苗的生长发育,主要包括烟苗的茎高、生物量及根冠比,且腐殖酸促进烟苗生长的作用随着基质中腐殖酸含量的增加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2)基质中添加腐殖酸对烟苗的还苗期时间影响较小,但能显著影响烟苗的移栽成活率,以30%的腐殖酸含量下烟苗的还苗期最短,且移栽后的成活率最高。(3)基质中添加腐殖酸能一定程度影响烟苗的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转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的大小,且以腐殖酸含量为30%的处理烟苗生理特性各指标较适宜。综合来看,育苗基质中添加腐殖酸能影响烟苗的品质,适宜的腐殖酸含量能显著提高烟苗的整体品质,基质中最适宜的腐殖酸含量为30%。  相似文献   

5.
油菜直播与育苗移栽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菜育苗移栽需要育苗、移栽等环节,劳动强度大、工日多,而直播油菜省去了育苗、拨苗、栽苗及浇定根水等环节,只需撒播种子,减少劳动日数,降低了劳动强度,没有缓苗期,单产和育苗移栽产量相当。因此,直播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黑龙江省依兰县稻作技术已由直播逐渐向育苗插秧栽培发展。水稻育苗技术经历了水育苗、湿润育苗、旱育苗3个发展阶段。水稻旱育秧技术是利用水稻苗期较耐旱的生理特性,实行严格控水旱育,由传统的水育秧改为旱育秧的一种比较先进的水稻栽培技术,在秧苗培育上更重视稻株地上地下同时发展,培育良好的根系,增加秧苗抗逆性和抗病性,整体提高秧苗素质,培育耐寒力强,生长健壮的壮苗。旱育秧苗移栽后无缓苗期,  相似文献   

7.
为滨海盐碱地大面积推广应用新型育苗技术以及实施相应的配套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于2011—2012年在大丰市稻麦原种场滨海盐土地进行大田试验,以营养钵育苗为对照,比较了基质穴盘育苗、无土育苗、水浮育苗3种不同轻简育苗方式棉花的生长发育特性、产量与种植效益。结果表明,移栽时棉苗素质由高到低分别为营养钵育苗、水浮育苗、基质穴盘育苗、无土育苗。移栽后的缓苗期以水浮育苗与营养钵育苗较短,基质穴盘育苗次之,无土育苗最长。与营养钵育苗相比,基质穴盘育苗、无土育苗和水浮育苗3种轻简育苗方式均表现出营养生长较弱、现蕾、开花迟,有效果节与蕾铃形成期短的生长特点,籽棉产量由高到低分别为营养钵育苗、水浮育苗、基质穴盘育苗、无土育苗。由此得出,3种轻简育苗方式虽然能够节约成本,但是由于产值的降低导致其种植效益亦减少。  相似文献   

8.
陈云浩  陆仁刚 《种子》1994,(6):71-71
棉花营养钵育苗一般为一钵多粒播种,以确保有苗钵率。随着泡沫酸脱绒棉种推广,由于其净度、健子率高,发芽率好,再采用一钵多粒播种,结果往往苗挤苗,形成高脚苗影响棉苗素质,而且化费间苗定苗用工。为此,我们进行了单粒播种探索。 1 试验方法 试验均在营养钵育苗移栽方式田块进行,设脱绒棉种一钵一粒(处理Ⅰ),脱绒棉种一钵二粒(处理Ⅱ),剥绒棉种一钵  相似文献   

9.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南抗9号为研究材料,探讨棉花无土苗移栽关键技术。结果表明,(1)1叶壮苗成活率最高,缓苗期最短。(2)打洞移栽无土苗成活率较高。(3)粘质土壤移栽苗成活率较低,缓苗期长;地膜覆盖能显著提高移栽苗成活率,缩短缓苗期。  相似文献   

10.
棉花无载体裸苗移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无载体裸苗移栽是由国家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和农业部农业结构调整重大专项资助研究形成的新技术。该技术要求使用无土基质育苗,用促根剂稀释液浇灌苗床棉苗和移栽前的浸根。其特点是取苗方便,运苗省力,栽苗简化,缓苗期缩短,移栽成苗率高,增产效果好。  相似文献   

11.
NaCl胁迫对胡卢巴幼苗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胡卢巴幼苗为试验材料,研究NaCl胁迫下胡卢巴幼苗叶和根中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NaCl处理浓度的升高,SOD、POD、CAT活性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则呈上升趋势。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在NaCl浓度为1.0%时达到峰值,根中抗氧化酶活性在NaCl浓度为0.5%时达到峰值。在0.5%的NaCl浓度处理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3种抗氧化酶协同作用,使MDA含量减少并控制在较稳定的阶段。可见,盐胁迫下胡卢幼苗可通过提高抗氧化酶活性,降低膜质过氧化水平,减缓盐胁迫对植株的伤害,从而增强其耐盐性。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强度、不同作用时间的磁场处理对柴胡种子萌发及幼苗抗逆性的影响,为柴胡人工栽培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双层滤纸培养法,将处理后的柴胡种子置于25℃恒温40%光照的培养箱中培养,观察柴胡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株高,测定幼苗幼叶中叶绿素含量、CAT、POD、SOD酶活性。多数经磁场处理的柴胡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及幼叶中的CAT、POD、SOD活性高于对照,100 mT 55 min处理的发芽率、POD、SOD活性最高。柴胡种子放置时间越长,种子活力越低。适当的磁场处理,能显著促进柴胡种子的萌发,提高柴胡幼苗的抗逆性,对柴胡的人工栽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损伤后豌豆幼苗叶片内NO产生的途径及NO对其诱导的抗氧化系统的作用,以豌豆幼苗为试材,研究损伤胁迫下其内源NO含量、NR和NOS活性的变化,以及只有NO供体SNP处理和NO清除剂PTIO、NOS抑制剂L-NAME、NR抑制剂NaN3喷施后损伤处理过24 h 时对豌豆幼苗叶片内H2O2和O2 -·含量变化及对抗氧化酶SOD、POD、CAT、APX等的活性影响。结果表明,损伤处理后0~60 h 内豌豆幼苗叶片内NO含量呈双峰曲线;其中损伤处理早期(第1 峰值)NO的主要来源是NOS酶促途径,而后期(第2 峰值)NO的主要来源是NR酶促途径;损伤处理24 h 豌豆幼苗叶片内NO含量最高,此时H2O2和O2 -·含量接近对照水平,而SOD、POD、CAT、APX等的活性显著高于对照,NO供体SNP处理时有类似的结果,NO清除剂PTIO 处理后H2O2和O2 -·含量升高,SOD、POD、CAT、APX等的活性降低。以上研究结果表明,NO可能通过增强保护酶的活性来降低损伤诱导的膜脂过氧化程度。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合理施用钾肥可以提高菜薹自身防卫能力和抗病能力的生理机制,研究通过接种炭疽病菌,测定3种不同钾营养水平下菜薹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炭疽病菌对菜心的SOD、POD、CAT、MDA有明显的调节作用,SOD、POD、CAT在感病过程中表现为前期下降后期上升,而MDA表现为缓慢上升的过程。钾营养能影响炭疽病菌对菜薹细胞保护酶系统的调节作用,适宜的钾营养能增强炭疽病菌对菜薹植株SOD、CAT活性的诱导作用,但抑制了炭疽病菌对植株POD活性、MDA含量的诱导作用。总之,在菜薹感染病原菌后,适宜的钾营养通过调控植株的活性氧代谢平衡体系,可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筛选能提高半夏叶片POD、SOD、CAT活性的栽培条件,用愈创木酚法、NBT光化还原抑制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不同基质不同施肥条件下半夏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半夏叶片POD酶活性受基质影响不明显,但不同施肥处理对其活性影响极显著,其中施用1/2MS+K+P(KH2PO4 100 mg/L)的处理半夏叶片POD酶的活性最强;半夏叶片中SOD和CAT酶的活性受不同基质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中以珍珠岩为基质栽培的半夏叶片中两种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以土壤为基质栽培的半夏;不同施肥处理对这两种酶的活性也有影响,其中施用1/2MS+K+P(KH2PO4 100 mg/L)的处理半夏叶片SOD酶的活性最强。栽培半夏以珍珠岩为基质、施用1/2MS+K+P(KH2PO4 100 mg/L)的处理对于提高半夏叶片中POD、SOD、CAT 3种同工酶的活性为佳。  相似文献   

16.
不同苗龄期黄瓜根系生理生化及形态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黄瓜秧苗适宜的定植时间,为黄瓜穴盘苗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试验以‘津育五号’黄瓜为试验材料,采用穴盘育苗方法,研究了不同育苗时间对黄瓜根系的形态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这些指标包括根系的形态、根冠比、根系活力、根系保护酶活性及根系结构。本研究根据直径将黄瓜根系分为细根(<0.05 mm),中根(0.05~0.45 mm)和粗根(>0.45 mm)。结果表明,三叶一心处理秧苗各直径根系的根长和根表面积虽然在绝对数量上占优势,但是吸收能力较强的细根的根长和根表面积占总根系的比例均低于两叶一心处理和一叶一心处理,吸收能力较差的中根比例明显高于两叶一心处理和一叶一心处理。相对于其他两个处理,三叶一心处理的秧苗鲜重增加,根冠比减小,根系活力降低,SOD、POD酶活性均升高;秧苗中导管数目增多,但单个导管直径相对较小。总之,一叶一心秧苗和两叶一心秧苗的各项指标差异不大,均可进行秧苗的定植;三叶一心秧苗由于秧龄过大,已不适宜作为适龄苗龄进行定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