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利用对多种植物病原菌具有强烈抑制作用的生防微生物玫瑰黄链霉菌Men-myco-93-63的固、液发酵物,对设施番茄连作土壤进行修复,研究生防菌对土壤营养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其对植株生长势的影响和对连作障碍的防效等。结果表明:生防菌固、液发酵物均能提高土壤肥力,其中玉米芯固体发酵物能够明显提高氮磷钾及有机质质量分数;施用生防菌剂后,土壤微生物总量由1.36×106cfu/g增加到3.748×106cfu/g,其中增加最明显的是细菌和放线菌;生防菌能够在连作土壤中定殖,能促进植株生长和番茄产量的提高,在温室和田间药效试验中对番茄连作障碍的防效分别为47.37%和46.75%。  相似文献   

2.
生物防治是近年来新兴的植物病害防控技术,具有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特点,能更好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已经成为农业生物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生防菌对植物的防病促生作用与其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调整作用密切相关。主要综述了生防细菌、生防真菌以及生防放线菌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生防菌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总体来看,生防菌施入后可以在土壤中定殖,增加作物根际土壤土著微生物中有益(促进植物生长、减少植物病害发生)菌(属)的数量,或减少有害(导致植物病害发生、抑制植物生长)菌(属)的数量,改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丰富度以及土壤中酶的活性、有机碳含量,从而改善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达到缓解作物连作障碍、降低作物发病率、提高作物品质、增加作物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土壤微生物区系是衡量土壤生物肥力及其健康状况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为研究生防菌剂与有机肥复配对植烟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采取双因素完全组合设计试验,测定不同处理下各时期植烟土壤中细菌、放线菌、真菌的数量。结果表明,生防菌剂与有机肥复配能增加植烟土壤细菌、放线菌的数量,减少真菌数量。菌剂与牛粪复配在烤烟旺长期和成熟期细菌数量比单施牛粪增加101%和276%;菌剂与氨基酸有机肥和牛粪复配土壤放线菌数量远高于其他处理,尤其是旺长期氨基酸有机肥复配高出其他处理205.2×104~277.3×104 cfu/g。菌剂与虾肽有机肥复配对土壤真菌抑制效果最好,真菌数量在烤烟生长周期均处于较低水平。综上,生防菌剂与牛粪复配能有效改善植烟土壤微生物区系,使其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是适合攀枝花烟区施用生防菌剂和有机肥的最佳组合方式。  相似文献   

4.
华莱士生物保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生防菌剂B908、W1、B908 W1、TK7a、T4做种子处理,对华莱士种子的发芽、出苗及苗期生长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在温室、大棚和大田,用植物诱抗剂BTH于华莱士花期进行喷雾处理,诱导化莱士植株产生抗病性,温室和大田调查结果均显示,BTH对华莱士白粉病产生了显著的诱抗作用。在大田、大棚和温室,播种前用生防菌剂做种子处理;用BTH在花期对植株做喷雾处理;在瓜采后用生防菌剂B908、Px、T4、P32、CLR-2、TK7a和CP 10处理。BTH和生防菌剂对减轻华莱士采后病害,提高好瓜率,延长保鲜时间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地黄枯萎病拮抗菌的生防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9株生防菌株的竞争作用、重寄生作用、抗生作用和对地黄土壤和根际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木霉T4、T3的生防机制较为复杂,具有拮抗作用和对营养和空间的竞争作用;放线菌S72、S15、S52和细菌B21、B6主要是对枯萎病病菌有拮抗作用;不同生防菌处理均对地黄土壤和根际微生物的数量有一定的影响。[结论]该试验为地黄枯萎病防治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根际有益微生物对植物的促生抗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根际微生物复杂多样,其中有益微生物对植物的促生抗逆作用明显,植物促生微生物(如根瘤菌、菌根菌)和生防菌(如木霉、假单胞菌)对植物具有多重作用,其抗病作用机理主要包括:重寄生作用、抗生作用以及提高诱导植物抗性。促生作用机理包括:提高植物对水分、养分的吸收转运能力;产生植物激素类物质。植物有益微生物在生物肥料、生防菌剂方面开发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离计数西瓜根际微生物的种群数量及测定根际土壤酶活的变化,研究了生防菌XG-1对西瓜根际的生态效应。结果表明,接种生防菌XG-1后20d内,西瓜根际土壤的真菌数量普遍低于对照;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后期差距略有缩小;放线菌的数量无显著变化。土壤酶活的测定结果表明,接入生防菌XG-1后50d内,根际土壤脱氢酶活性变化较小,处理土壤的脱氢酶活性稍高于对照土壤;土壤脲酶活性在前期低于对照,30d后超过对照;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几乎不受影响,处理土壤与对照土壤的酶活变化曲线都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8.
生防菌苗床接种对辣椒根域微生态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苗床拌土接种生防菌制剂对辣椒根域微生态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真菌F、放线菌Act 2和Act 8为供试生防菌,采用苗床拌土法接种辣椒,平皿涂抹法测定各处理辣椒根区、根表土壤和根内微生物数量,小区试验研究接种生防菌对辣椒产量的影响。【结果】苗床拌土接种2株生防放线菌和1株生防真菌制剂:(1)可明显增加辣椒根域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改变根域土壤中微生物组成,促使辣椒根域土壤微生物类型由真菌型向细菌型转变。其中接种生防真菌F后,小区辣椒根区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较对照分别增加了166.7%和46.2%,细菌、放线菌与真菌的数量比B/F、A/F分别较对照增加了207.7%和72.2%。(2)显著增加辣椒根表土壤芽孢杆菌数量,减少根区土壤芽孢杆菌数量,根表芽孢杆菌数量增幅和根区土壤芽孢杆菌数量降幅分别为7.5%~246.8%和11.9%~74.5%。(3)显著增加了辣椒根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其中芽孢杆菌数量增加明显;接种生防放线菌Act 2后,细菌、芽孢杆菌和放线菌数分别增加314.8%,409.1%和77.3%。(4)显著提高了小区辣椒产量,其中接种生防放线菌Act 8后,鲜椒总产量较对照增加了48.8%。苗床接种生防菌后,在辣椒收获期,小区辣椒根区、根表土壤中仍有大量生防放线菌检出(105~106g-1),表明接入的生防菌可在辣椒根区土壤中长时间定殖、存活,持续发挥生防作用。【结论】苗床拌土接种生防菌可显著改变辣椒根域微生物组成和数量,具有明显的促生、增产作用;苗床拌土接种育苗是一种可用于土传病害生物防治的、值得深入研究的接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尖镰孢枯萎病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尖镰孢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土传病害,属于对外检疫对象,其寄主范围广,可以危害100多种植物,目前主要依赖化学药剂防治。文章概述了国内外用于尖镰孢枯萎病生物防治的主要微生物种类及其生防机制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利用生防菌在尖镰孢枯萎病生物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防菌与农药复配使用、生防菌与其它拮抗微生物协同互作、提取和纯化生防菌的抗菌物质研制新的生物农药以及构建生防工程菌等对策,以提高对病害的生物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防假单胞菌2P24对根围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为生防菌的安全应用提供基础。【方法】利用平板培养计数与末端标记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erminal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T-RFLP)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施用生防假单胞菌2P24后不同生育期甜瓜根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在甜瓜定植后,生防菌2P24对土壤中细菌和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放线菌却具有促进作用。在收获期,2P24对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影响逐渐减弱,而对真菌表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获得了41个细菌菌群的TRF片段,其中,2P24对优势菌群TRF213、TRF240、TRF513无明显影响,而对TRF61、TRF348、TRF365等菌群影响显著,土壤微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有所提高。【结论】将传统培养法和T-RFLP分析技术相结合,是分析土壤微生物种群变化较为理想的方法。生防菌2P24对甜瓜根围土壤微生物的生态系统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植物根围微生物号称植物的第二基因组,与植物本身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植物根围微生物是筛选生防菌株的主要来源。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植物与根围微生物互作的研究进展,包括植物对于根围微生物的影响;根围微生物的“救助”机制;生防菌株应用过程中和土著根围微生物的相互作用以及这种互作对于生防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许多微生物对植物寄生线虫具有拮抗作用,但很少被加工成商品,因为生防菌剂缺乏稳定的防效.为了克服这个缺点,科学家们尝试使用2种或2种以上的对病害具有生防作用的微生物混合起来制成生防菌剂.与单菌制剂相比,这种混合生防菌剂能更广泛地在植物根部定殖,更好地发挥它们在土壤中的作用,从而对植物害虫和病原物的拮抗作用更大.但是有的混合菌剂内部微生物之间也存在拮抗作用,通过对混合菌剂在病害防治过程的研究发现,它们在抑制目标病原物时所表现的作用和单独使用某一种菌是不一样的,其中有的菌的抑制作用增加了,有的降低了,也有的不变.这一现象的生态学基础目前还未有确切的报道.生防过程中多种有机物的综合运用导致了相互作用的复杂性,这就使得投入到生产中运用的过程变长,但其防效比单菌制剂要好很多.  相似文献   

13.
 采用传统培养分离法和Biolog方法研究了施用抗生素溶杆菌13-1对魔芋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分离法试验结果表明:生防细菌的施入对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的种群数量有短期影响,随着施入时间及魔芋生育期的延长,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数量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生防细菌对土壤中放线菌的种群数量影响较小。Biolog试验结果表明,生防细菌使土壤细菌群落对底物碳源利用的丰富度提高;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受魔芋生长周期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魔芋换头期生防细菌处理能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而在魔芋膨大期施用生防细菌处理能降低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活性;主成分分析显示,在魔芋换头期和膨大期施用生防菌处理的魔芋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性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生态安全逐步受到重视,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危害人畜健康以及病虫产生抗药性而降低防治效果等,需要采用生物防治等环境协调性技术和手段以保证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对病虫害的持续控制。植物根际微生物复杂多样,其中有益微生物对植物的促生抗逆作用明显,植物促生微生物(如根瘤菌、菌根菌)和生防菌(如木霉、假单胞菌)对植物具有多重作用。含有生防菌的微生物肥料对植物的抗病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水稻土作为重要的耕地土壤,但由于近些年来化肥和杀菌剂的过度使用已严重破坏水稻土壤的生态平衡。随着生物防治的推广应用,该难题得以控制,其中具抑菌潜力的植物内生菌已被广泛应用于土壤病害防治中。链霉菌JD211是一株自珙桐植株分离的潜在生防菌,通过探究其对水稻土壤微生物群落及碳代谢的影响为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机制提供研究思路。【方法】本研究以链霉菌JD211作为外源施加微生物,不加菌剂的水稻土为对照,分别添加占土壤总重的2%(B2)和4%(B4)菌剂为处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CO2的排放速率,低温外热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并通过Biolog-ECO法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功能多样性。【结果】相较于对照组,不同含量生防菌剂的添加都显著增加了水稻土壤CO2的排放速率和有机碳含量,B2、B4处理组土壤有机碳含量相较于CK组分别提高了19.25%、23.10%;三组处理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总体趋势都是逐渐增加,变化规律符合“S”型曲线...  相似文献   

16.
木霉是土壤真菌中的重要群落,在植物根际分布非常广泛,是一种很有应用价值的植物生防菌。从土壤生态环境对木霉的影响和木霉对土壤的修复作用,对木霉与土壤生态环境的关系展开论述,并对土壤木霉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将从保护地土壤中自行筛选出来的生防菌KF-5在盆栽中进行了防病促生效果的研究,设计11个处理,将各处理从出苗率、发病率、防效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单独喷施生防菌KF-5可以提高出苗率;生防菌KF-5高浓度处理的出苗率达到了95%,防效达到了70.27%;将生防菌与甲霜灵药剂混合后,有增效作用,幼苗比较健壮。  相似文献   

18.
利用木霉菌防治植物病害的研究现在已经达到了商品化阶段.但是生防制剂的一个共同局限性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大;菌种或菌株间的防效常有差异,作用不稳定.所以在生防实践中需要不断筛选优质高效菌株或用基因工程改造菌株;深入研究影响防效的各种环境因素,达到充分发挥生防制剂应有的作用.本研究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的康氏木霉DTR-22号菌株,进行在不同土壤处理和不同基物上的定殖及消长动态测定;其结果,在自然土壤中加入有机肥,经过灭菌的土壤中,木霉菌增殖最快;调节pH值到7.2时,木霉菌种群数量比对照少;调节水份对木霉菌种群增殖影响不大.木霉菌在植物残体及蚕豆活根根表能良好定殖.木霉菌进行土壤处理和种子处理,检测对蚕豆枯萎病抑制作用,土壤处理比种子处理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一种新型生防菌对连作马铃薯的促生防病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定西市半干旱区马铃薯连作田进行了新型生防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生防菌改善了连作马铃薯植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的种群结构,有效促进了植株生长,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和薯块商品性,具有较好的促生防病效果,在生产中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通过盆栽试验和田间试验,研究了生防细菌09X01和09B18菌液蘸根处理、真菌08F04菌剂土壤处理和放线菌S07菌剂土壤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番茄生长的影响,为根结线虫病生防制剂的开发奠定基础。在盆栽试验中,09B18菌液蘸根处理的线虫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最高,分别为67.19%和51.35%,仅次于10%噻唑磷颗粒剂土壤处理。田间试验中,09B18菌液蘸根处理的线虫减退率仍最高,为60.97%,而防治效果最好的是S07菌剂土壤处理,为51.02%,也都接近于10%噻唑磷颗粒剂土壤处理。此外,4株生防菌均具有明显增加番茄鲜质量和提高番茄产量的作用。生防菌在防治根结线虫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