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个绵羊种群MHC微卫星标记的遗传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微卫星技术对小尾寒羊、道赛特羊、特克赛尔羊3个绵羊种群共218只绵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ClassⅡ区DRB1、DRB2、DYMS、MB026基因座的微卫星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统计了3个种群的等位基因组成,并计算了微卫星基因座的等位基因频率、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结果显示,4个基因座在3个种群中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14、10.33、12.67、5.33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8315、0.8037、0.7946、0.3992;平均杂合度分别为0.8473、0.8229、0.8165、0.4202。研究结果说明,DRB1、DRB2、DYMS基因座为高度多态基因座,MB026基因座为中度多态基因座,在这4个微卫星基因座上,小尾寒羊、道赛特羊及特克赛尔羊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态性,可作为有效的遗传标记用于各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2.
利用微卫星DNA多态性预测引进肉用绵羊品种杂种优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旨在利用微卫星DNA在不同绵羊群体中的多态性预测引进肉用绵羊品种与地方绵羊品种的杂种优势。利用23个微卫星基因座对4个国外引进肉羊品种及3个地方绵羊品种的群体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和遗传距离进行遗传检测,并测定引进肉羊与地方肉羊品种的杂交效果。结果,23个微卫星座位在7个绵羊群体中均呈现高度多态,共检测到34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为15个;多态信息含量在0.532 1~0.936 1,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572 8~9.345 8,平均杂合度在0.549 2~0.936 0,品种平均杂合度在0.714 2~0.829 5,可以用于绵羊遗传多样性的评估。从不同品种看,无角陶赛特的遗传变异最大,而小尾寒羊的遗传变异相对较小;经遗传关系分析,在引进的4个肉羊品种中,与小尾寒羊、蒙古羊及滩羊杂交优势由大到小依次为白萨福克、波德代、无角陶赛特、特克赛尔,与实际杂种优势测定结果一致。利用微卫星DNA多态性预测引进肉用绵羊品种与小尾寒羊、蒙古羊及滩羊的杂种优势是可行的,这将对今后绵羊育种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了在风沙半干旱地区合理选择和利用优良肉羊品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连续3年对该地区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日照时数进行测定和分析,研究这些气候因子对无角道赛特羊产羔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角道赛特羊产羔率随着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变化而变化,即降水量与无角道赛特羊产羔率呈正相关,日照时数与无角道赛特羊产羔率呈负相关;无角道赛特羊在该地区经过11年的适应性繁育,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
<正>无角道赛特羊原产于大洋州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发展肉用羔羊的父系品种之一。笔者利用无角道赛特肉羊杂交藏羊和小尾寒羊,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筛选出符合青海省高原生态气候条件的高产肉羊杂交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5.
根据绵羊18号染色体遗传连锁图谱及相关报道,选择了可能与Carwell基因连锁或与眼肌性状有关的10个高度多态微卫星基因座,研究它们与眼肌性状的关系。应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和复合银染技术分析了这些基因座的多态性,并分别对Dorset和Suffolk与新疆细毛羊级进杂交F2代两个肉羊群体的遗传特性进行了分析。应用最小二乘拟合线性模型分析了10个微卫星基因座多态性与超声波测量的眼肌性状(眼肌面积,眼肌厚度,眼肌宽度)的关系。结果表明:(1)Dorset群体中,BM3413基因座对眼肌厚度有显著影响(P<0.05),TGLA122基因座对眼肌宽度有显著影响(P<0.05),MCMA26基因座对眼肌厚度和宽度均有显著影响(P<0.05),从而影响眼肌面积;(2)Suffolk群体中,MCM38、CSSM18、ILSTS54和BM3413对眼肌厚度和宽度同时具有影响而显著或极显著地影响眼肌面积(P<0.05或P<0.01)。同时,本研究还发现了一些显著影响绵羊眼肌面积的最有利基因型:Dor-set群体中,微卫星基因座MCMA26的基因型FN(196 bp/222 bp)和基因型EM(192 bp/220 bp);Suffolk群体中,微卫星基因座CSSM18的基因型AE(124 bp/134 bp),ILSTS54的基因型AD(130 bp/148 bp)和CD(134 bp/148bp)以及BM3413的基因型BF(190 bp/232 bp)。综合分析表明:(1)微卫星MCMA26-CSSM18区域可能为Carwell基因的存在位点,而BM3413可能是一个除Callipyge与Carwell之外新的影响绵羊后臀和眼肌性状QTL或基因的存在区域;(2)本研究发现的一些最有利基因型在今后的肉羊选育中有望作为相应群体早期辅助选择的标记基因型。  相似文献   

6.
<正>无角道赛特羊原产于大洋州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是发展肉用羔羊的父系品种之一。笔者利用无角道赛特肉羊杂交藏羊和小尾寒羊,并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筛选出符合青海省高原生态气候条件的高产肉羊杂交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7.
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在山西省主要8个绵羊品种中的多态性研究,预测进口肉用绵羊品种与地方绵羊品种的杂种优势,为山西省肉用绵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8个绵羊品种在5个微卫星位点上平均等位基因数在6.0~8.6个之间,平均有效等位基因在3.81~5.68个之间,平均基因杂合度在0.6711~0.7896之间,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在0.6152~0.7462之间,品种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1390.说明选择5个微卫星座位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可用于8个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评估;8个绵羊品种在5个微卫星座位上都存在较大的遗传变异,且总群体86.1%遗传变异发生在品种内.根据标准遗传距离和Nei's遗传距离,若用本地绵羊、广灵大尾羊做母本,父本选择顺序依次为特克赛尔羊、杜泊羊、萨福克羊、道赛特羊;若用小尾寒羊做母本,父本选择顺序为特克赛尔羊、萨福克羊、杜泊羊、道赛特羊.若用乌珠穆沁羊做母本,父本选择顺序为特克赛尔羊、萨福克羊、道赛特羊、杜泊羊.进口肉用绵羊品种与地方绵羊品种最理想杂交组合为:特克赛尔羊与本地绵羊、广灵大尾羊、小尾寒羊;较差杂交组合为:道赛特羊与小尾寒羊、乌珠穆沁羊,杜泊羊与乌珠穆沁羊.  相似文献   

8.
无角道赛特羊原产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由雷兰羊和有角道赛特羊为母本、考力代羊为父本,再用有角道赛特公羊回交选无角后代培育而成。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引入,主要用作经济杂交生产羔羊的父本,是目前理想的肉羊生产的终端父本之一。  相似文献   

9.
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肉羊品种的杂种优势,提高羔羊育肥生产效果,满足羊肉市场的需求.甘肃武威某羊场从澳大利亚引进了特克塞尔羊、无角道赛特种羊[7]作为父本,分别与小尾寒羊进行了杂交效果监测,并对杂种一代羔羊进行了育肥效果对比试验,得出特克塞尔羊♂×小尾寒羊♀、道赛特羊♂×小尾寒羊♀两杂交组合,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肉羊改良与育肥技术就是利用各种杂交的方法,以本地肉羊为母本,引进优良肉用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的商品肉羊既保留了本地肉羊粗放、适应性强的特点,又有外来优良品种生长快、产肉多、肉质好的优点,有利于农民致富奔小康。本试验通过引进无角道赛特公羊×西藏绵羊母羊F1代公羔的育肥试验,了解和掌握无角道赛特羊与西藏绵羊杂交一代在完全放牧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以便为今后西藏肉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试验方案1.1试验地点西藏自治区林芝种畜场种羊场。1.2试验时间2004年5月2日~2004年9月2日。1.3试验组合本次试验设一个试验组和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