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方斑东风螺是国内近年来新兴的一个养殖品种,市场消费潜力巨大,但产量有限,市场上供不应求,为发展方斑东风螺养殖业,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养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生物学特性研究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食性与生长等;养殖技术研究包括苗种繁育技术和成螺养殖技术,目前方斑东方螺成螺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对虾高位池养殖、自然海区砂滩养殖、海区沉箱养殖、鲍笼养殖等;另外,还探讨了方斑东风螺的病害防治对策,认为应以预防为主,采用防治相结合的原则.鉴于方斑东风螺市场消费潜力大、养殖适应性广等特点,对其养殖前景十分看好.  相似文献   

2.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俗称香螺、花螺,隶属于软体动物的腹足纲,前鳃亚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东风螺属,在我国东南方沿海广泛发布,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名贵的海珍品和经济贝类,在海鲜市场上供不应求。由于多年的捕捞生产,海区资源日益枯竭,面对强劲的市场需求,开展方斑东风螺人工养殖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为此近年来不少学者和有关单位对方斑东风螺进行了有关养殖研究和开发工作,室内水泥池养殖生产作为方斑东风螺一种重要的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3.
方斑东风螺工厂化养殖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裴琨 《水产科技情报》2006,33(3):107-108
近年来,广西沿海地区兴起了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的养殖,但由于养殖者没有掌握关键技术,养殖效果并不理想,不少养殖场亏本,甚至血本无归。笔者从2002年开始养殖方斑东风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下面介绍取得养殖成功的若干关键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林清海 《水产养殖》2012,33(5):23-24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处于热带、亚热带的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是在我国分布的几种东风螺中个体较大、生长速度较快品种[1],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人们的喜爱.但过度捕捞使方斑东风螺的自然资源大大减少,需要对方斑东风螺进行人工养殖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笔者于2009年8月-2010年12月利用原有的露天鲍鱼育苗池进行了方斑东风螺养殖技术探讨,以便为方斑东风螺的人工养殖提供技术示范,增加养殖新品种和养殖场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方斑东风螺从亲螺选购、暂养、浮游幼虫培育、幼稚螺培育、东风螺工厂化养殖、育苗养殖饲料的选择、人工诱导、东风螺异常脱壳等生产操作技术和问题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 Link)人工育苗技术取得了突破,南方沿海方斑东风螺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每年需要大量的苗种以满足养殖生产的需求。在方斑东风螺规模化人工育苗中,由于幼虫摄饵量大,人工培养单胞藻远远满足不了生产的需求,代用饵料的广泛应用,致使育苗水质恶化,纤毛虫大量繁殖,方斑东风螺幼虫的外壳和面盘寄生大量纤毛虫,影响幼虫的活动和摄食,  相似文献   

7.
为营造东风螺水泥池养殖经济、高效的底质环境,进行了水泥池两种铺沙方式东风螺养殖效果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年份的相同季节,养殖水温无明显差异,养殖密度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同一铺沙方式方斑东风螺(B.aerolataLink)和波部东风螺(B.formosaehabei)的生长无明显差异。而离底铺沙,方斑东风螺和波部东...  相似文献   

8.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ea(Lamarck)属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其肉质鲜美,嫩脆爽口,营养丰富,是一种优质经济海产贝类。方斑东风螺以鱼、虾、贝肉为食,适于在沙质或沙泥质、石头缝等处生长。由于其生长快、抗病能力极强、存活率高,很适合海南省的沿海地区养殖。笔者进行了杂交方斑东风螺水泥池微流水木栅板网片铺砂养殖试验,经过135天的养殖,获得单产9.9kg/m^2。  相似文献   

9.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erolata)因其独特的鲜味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价格居高不下,促成了方斑东风螺工厂化养殖的发展。近年来,笔者连续跟踪20多个方斑东风螺养殖场点的生产情况,并在5个条件比较好的养殖场点进行无公害标准化养殖示范,现将我们进行的方斑东风螺无公害工厂化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虾养殖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南方沿海各地都有大面积的老化虾塘,这种虾塘已不适合养殖对虾类。为了能充分利用这些养殖面积,笔者引进方斑东风螺进行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方斑东风螺的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 《水产养殖》2006,27(1):22-24
对方斑东风螺的苗种选择和养殖、疾病防治及收获运输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对其目前几种常见的养殖方式作了简单的比较。  相似文献   

12.
郑养福 《福建水产》2007,(2):48-48,51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erolata.)福建俗称旺螺.隶属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方斑东风螺不但味道鲜美且价格好,人工养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近年来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2009年8月10日和2010年7月10日,二批次进行露天水泥池养殖方斑东风螺试验的结果。表明在福建闽南沿海养殖方斑东风螺7月初前后投放壳高0.6~1cm螺苗是最佳时间,整个养殖过程水温平均26.1℃,日均增长和日均增重高达0.16mm和0.037g。特定增长率和特定增重率平均达到0.97%和2.74%,养殖商品...  相似文献   

14.
东风螺学名方斑东风螺,别名小风螺、海猪螺、花螺。属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以鱼、虾、贝肉为食,适宜于沙质或沙泥质、石头缝等处生长。平时潜伏于沙泥层中,摄食时爬出沙面。由于其食量较大、生长快、适应广、抗病能力极强,成活率高,很适合海南省的沿海地区养殖。现将工厂化  相似文献   

15.
方斑东风螺的人工育苗高产技术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Lamarck)属腹足纲、新腹足目、娥螺科,是热带、亚热带种类,在我国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和广西沿海,它生长速度快、肉质味道鲜美,是近几年新兴的一个海水养殖品种。但过度捕劳使方斑东风螺的自然资源大大减少,需要对方斑东风螺进行人工养殖以满足人们的需要。笔者在总结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于2002年和2003年在湛江海洋大学覃斗试验基地进行了两年的方斑东风螺人工育苗试验,取得了出苗量1.3万只/m^2的好成绩,现将试验的技术措施和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erolata Link)是我国南方海产腹足纲的重要经济种类,分类上属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方斑东风螺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人工养殖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我省闽南地区东风螺人工养殖还处在试验、摸索阶段.  相似文献   

17.
何京 《齐鲁渔业》2008,25(7):22-22
花螺学名叫方斑东风螺,别名小风螺、海猪螺、东风螺。它螺纹深刻,壳长卵形,壳表光滑,壳质稍薄,壳面被有淡褐色壳皮,壳皮下间杂白色,具点状或长方形紫褐色或红褐色斑块。  相似文献   

18.
东风螺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绍武  廖经球  黄海  高磊 《水产科学》2007,26(11):632-636
东风螺(Babyloniasp.)属软体动物的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东风螺属[1-3]。我国的主要经济种类有方斑东风螺(B.areolata)、泥东风螺(B.lutosa)和台湾东风螺(B.form osae)3种[4-5],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东南亚及日本。东风螺肉质鲜美、酥脆爽口、经济价值高,是近年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的优质海产贝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研究就东风螺的生物学及其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作了概述,为东风螺的人工增养殖提供参考。1生物学特性1.1栖息环境东风螺一般分布于潮下带数米至数十米水深的海区,不同种类对底质的要求不同。方斑东风螺和台湾东风螺…  相似文献   

19.
方斑东风螺配合饲料养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9种不同营养水平的配合饲料饲养体重1.15-1.39 g的方斑东风螺幼螺,以增重率、壳增长率、饲料系数、成活率为主要评价指标,结合腹足肌肉营养成分,对养殖效果进行评价.经过6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45%、粗脂肪含量9.76%的饲料,其养殖效果最好,方斑东风螺的生长速度显著快于其它试验组(P<0.01),其腹足肌肉的营养成分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索方斑东风螺的健康养殖技术,在总面积为6 433 m2的水泥池中,共放养壳高0.6~1.8 cm的贝苗667.0万粒,针对方斑东风螺养殖中常见的肿吻病、脱壳病等疾病,通过定期药物消毒、强化饵料营养等措施,避免了重大流行病的发生。所有贝苗经6~9个月的养殖,共收获规格为150粒/kg的商品螺38 564kg,每平方米生产商品螺6.0 kg,平均成活率为96.0%,饵料系数为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