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来,笔者开展了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出土观察,结果表明:宜昌市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出土盛期在5月中下旬;在成虫羽化出土盛期,成虫以上午(12点以前)时段羽化出土为主,占全天羽化出土数量的85.8%;羽化出土历期22d~26d,羽化盛期历期7d~12d;羽化出土率40.5%~82.5%;雌雄比1.037~1.119:1。以上监测值在不同监测地点和年度间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柑橘大实蝇〔Tetradacuscitri(Chen)〕分布在秭归县部分柑橘产区,受害严重果园的虫果率可达20%以上。柑橘大实蝇幼虫蛀食果实瓤瓣,完全丧失经济价值。为比,1994~1998年对其田间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观察试验,为柑橘大实蝇的防除探索了一条途径。1 生活史观察柑橘大实蝇在秭归县1a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当地温达15℃以上时开始羽化为成虫,5月下旬为羽化盛期,6月上旬羽化末期。根据观察分析,成虫交尾始期在5月下旬,盛期为6月上、中旬,末期在6月下旬。成虫产卵于6月上旬开始,…  相似文献   

3.
室内环境养蛹预测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是为害我国柑橘类果树的重要害虫。准确地预测柑橘大实蝇的羽化动态,对提高其成虫时期的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石门县为例,在2014年-2016年连续3年采用室内环境和柑橘园观察圃中养蛹的方法,逐日观察其羽化出土动态,计算室内环境较柑橘园观察圃中柑橘大实蝇羽化盛期的提前程度,并分析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等环境因素对提前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柑橘大实蝇的羽化出土动态受到温度、降水等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温度较高降水充足的年份,成虫的羽化进度和羽化周期相应提前和缩短。但室内环境下柑橘大实蝇羽化盛期较柑橘园观察圃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提前天数,2014年-2016年室内环境下柑橘大实蝇羽化的始盛日、高峰日和盛末日分别比柑橘园观察圃中相应时期提前(5.7±1.2)d、(6.3±1.9)d和(7.7±2.1)d。而且提前程度不受温度、湿度和降雨量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室内环境养蛹的方法可较为准确地预测柑橘大实蝇的羽化动态,从而指导柑橘大实蝇的成虫诱杀。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诱捕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成虫,首先调查5个不同橘园中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量和落果数量,计算落果率,对诱捕时间和诱捕成虫百分比进行Logistic方程拟合分析,然后调查全田、橘园、交界带、杂树林、橘园中心5个生境下柑橘大实蝇觅食高峰期成虫发生量,并对各生境下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量和各橘园中落果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觅食高峰期柑橘大实蝇的最佳诱捕时间为5月31日—6月27日。除杂树林外,觅食高峰期全田、橘园、交界带和橘园中心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量和落果率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通过比较5个生境拟合回归方程的判定系数和均方根误差确定在交界带生境中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量与落果率的二次三项式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因此,交界带为柑橘大实蝇成虫的最佳诱捕地点。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云阳县柑橘大实蝇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6年,通过羽化观察、成虫诱集、落果解剖等方法调查重庆市云阳县柑橘大实蝇发生情况。结果表明,该害虫羽化高峰期5月上旬,田间成虫活动盛期为6月中旬至7中旬,蛆果落地高峰期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蛆果落地到幼虫开始入土间隔期2~8 d。大面积田间成虫诱杀适期为5月下旬至7月中旬,落果捡拾适期10月上旬至11月下旬。结合橘园蚧类等害虫防治,6月上旬至7月中旬可选用菊酯类农药防治柑橘大实蝇成虫。  相似文献   

6.
2011年~2012年,笔者开展了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观测.结果表明:宜昌市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盛期在5月中下旬,羽化历期24d ~ 28d左右,羽化盛期历期7d~15d;羽化出土率40%~90%;同一地区随着海拔升高,羽化出土发生期相应推迟,不同海拔高度羽化率(或蛹死亡率)则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柑桔大实蝇以蛹在桔园土中及幼虫在果实内、埋果坑土表越冬。4月22日至5月10日成虫开始羽化,羽化盛期在5月7日至6月11日,产卵盛期在6月14日至7月9日,落果盛期在10月5日至11月8日。根据大实蝇在龙山县的发生规律,提出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柑橘大实蝇发生为害规律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永政  张富国  何涛 《湖北植保》2008,(1):18-18,22
柑橘大实蝇属双翅目、实蝇科,俗称柑橘果实蝇或柑蛆,是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主要为害柑橘类,次为柚子、酸橙、红桔等。成虫产卵桔果内皮层,卵孵化后,幼虫随即由内向外在瓤内蛀食,使果实内部腐烂,形成蛆柑,未熟先黄而脱落,完全丧失食用和经济价值。1柑橘大实蝇发生为害规律柑橘大实蝇1年发生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于4月下旬开始羽化出土,5月为盛期。5月下旬至7月下旬为交尾产卵时期,盛期为6月中旬至7月上旬。幼虫最早在7月下旬出现,8月中旬至9月初为盛期。10月上中旬幼虫逐渐老熟,被害果开始陆续脱落,落果1~3d,老熟幼虫出果入土化蛹。1.1柑…  相似文献   

9.
柑桔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是柑桔类植物果实的重要害虫,以往对该虫的发生监测仅局限于通过果园诱集和室内外养蛹监测成虫的发生期。本研究综合应用室外养蛹、桔园系统调查、成虫诱集和蛆果解剖等技术手段,以期了解柑桔大实蝇的产卵进度、幼虫发育进度、蛆果落地进度、幼虫化蛹进度以及蛹的羽化进度。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柑桔大实蝇产卵盛期为6月下旬-7月上旬,高峰期为6月下旬末-7月初;一龄、二龄和三龄幼虫的发生盛期分别为9月中旬-10月初、10月上旬-下旬和10月中旬-11月初;受害蛆果落地盛期为10月上旬-下旬,与二龄和三龄幼虫的发生盛期吻合;室外养蛹的成虫羽化盛期为5月上旬-中旬末,但果园成虫诱集的盛期为6月中旬-下旬,较室外养蛹的成虫发生盛期推迟30 d左右,对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作者做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还表明,各虫态的累计发生进度均可用逻辑斯缔方程拟合,从而可计算出各虫态发生进度为16%、50%和84%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研究结果对于柑桔大实蝇的发生期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宜昌地区柑橘大实蝇羽化、交配和产卵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志藻 《植物检疫》2006,20(4):215-216
对柑橘大实蝇的羽化、交配与产卵习性作了初步描述,对产卵部位和深度进行了统计。柑橘大实蝇的出土始期为每年的5月11±3日,高峰为5月15±3日,末期为6月1±3日。在早熟蜜柑上的产卵深度平均为4.49mm,在中晚熟蜜柑上为4.07mm,在脐橙上为9.70mm,在柚上为12.98mm。产卵部位也与以往记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1.
兰杰  赵强  黎孔森  李传仁 《植物保护》2010,36(1):159-161
根据柑橘大实蝇羽化进度,明确了毒土封杀初次施药时期为5月上旬,关键施药时期为5月中旬;克百威对柑橘大实蝇羽化率和羽化进度无明显影响;辛硫磷、敌敌畏和毒死蜱对柑橘大实蝇羽化率和死亡进度无明显影响。建议从柑橘大实蝇防治技术体系中排除毒土封杀环节。  相似文献   

12.
成虫诱杀技术是柑橘大实蝇防治的首选之策,而确保成虫诱杀效果的却是对防治时间的准确定位。在一定种植区域内,因品种、气候、农艺、立地条件等因子,致使大实蝇羽化进度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为此,大实蝇羽化监测技术,在大实蝇联防联治中举足轻重。为完善、规范大实蝇羽化监测技术,达到提高成虫诱杀效果的目的,本文针对羽化池建立、蛆果收集和放养、羽化观察、信息发布等监测环节进行了技术界定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3.
2013年~2016年在自然条件下连续3年观察,清江河谷地带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时间在5月5日至5月15日;成虫入园时间在5月25日至6月5日,交配产卵高峰期在6月15日至6月30日,园内终见时间在7月下旬;成虫在园内活动高峰时段为15:00~17:00;老熟幼虫9月下旬开始入土化蛹,虫果脱落高峰期在10月中下旬。抓住大实蝇自然行为关键时期进行防治才能提高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不同预埋方式对柑橘大实蝇越冬蛹羽化出土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圃置蛆柑法和观察圃埋蛹法获得的大实蝇越冬蛹羽化出土始见日、始盛期、高峰期、盛末期、终见日有明显差异,埋蛹法不同深度处理的结果也有一定差别。置蛆柑法整个羽化出土期为21 d,时间最长。深度3 cm埋蛹法始见日比置蛆柑法早5 d,深度5 cm以下埋蛹法与置蛆柑法始见日相近,深度10 cm埋蛹法与置蛆柑法发生期基本吻合。置蛆柑法羽化盛期内,每日不同时间段的羽化出土数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柑桔大实蝇成虫羽化期和越冬蛹死亡率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在清江河谷地区经 5年的埋蛹观察 ,柑桔大实蝇成虫羽化期在 5月中、下旬。平均羽化率为 57 5% ,羽化期较短 ,年度间变动小。羽化期中 ,雄成虫先于雌成虫羽化出土 ,且占总羽化数的 52 1 % ,越冬蛹死亡率为 4 0 1 % ,滞育率为 2 4 %。  相似文献   

16.
温度、土壤含水量和埋蛹深度对柑橘大实蝇羽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揭示环境因子对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的影响,采用三元一次正交组合设计分析,分别建立了成虫羽化出土率、存活率、始见日以及羽化历期与温度、土壤含水量和埋蛹深度及其互作关系的回归方程。在4个方程中温度的偏回归系数最高,分别为19.37、22.14、15.88和9.63,且均为负相关;土壤含水量主要影响成虫的羽化出土率和存活率,其偏回归系数分别为6.92和12.02,呈负相关关系;埋蛹深度对成虫羽化出土率和存活率有一定影响,其偏回归系数分别为2.86和1.39,呈正相关关系;因子间互作主要影响成虫的存活率,其中温度×土壤含水量互作是其单因子作用的叠加,而温度×埋蛹深度以及土壤含水量×埋蛹深度的互作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对成虫存活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不同防控方式对柑橘大实蝇的控害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6年,于四川阆中开展了0.1%阿维菌素饵剂、糖醋液、蛋白引诱剂和1.8%阿维菌素乳油防治柑橘大实蝇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阆中柑橘大实蝇成虫发生期为5月中旬至7月下旬,高峰期在6月下旬;幼虫发生期为9月上旬至12月下旬,为害高峰期在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0.1%阿维菌素饵剂和糖醋液比蛋白引诱剂与1.8%阿维菌素乳油,对柑橘大实蝇有更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8.
短时低温对柑橘大实蝇1~4级蛹恒温代价的弥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Enderlein)为我国重要的柑橘类害虫。为了解短时低温对柑橘大实蝇1~4级蛹恒高温代价的弥补效应,以25℃恒高温为基础,研究了相对低温10、15、20℃短时(2、4、8h)变温处理柑橘大实蝇1~4级蛹后其成虫羽化情况。相对于恒温25℃,经15℃和20℃短时(2~8h)变温处理1级蛹后成虫羽化增长率为14%~47%,经10℃和15℃短时(2、4、8h)变温和20℃短时(4h)变温处理2~3级蛹后成虫羽化增长率为2%~45%,经10、15℃和20℃短时(2、4、8h)变温处理4级蛹后成虫羽化增长率为28%~46%,均表现为正增长,产生了恒温代价弥补正效应。4级蛹经10、15、20℃变温处理2h和8h,对其恒温代价弥补正效应均较2~3级蛹的大。总之,特定时长低温对特定蛹级产生恒温弥补正效应,不同蛹级间效应有差异。本研究结果为室内柑橘大实蝇保存,及春季快速回暖或田间倒春寒情况下柑橘大实蝇种群动态的预测预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不同诱捕器诱捕桃小食心虫的成虫,筛选简单、易行、实用的测报工具,提高测报工作的监测预警能力。试验表明,基于性诱的闪讯TM远程监测系统可以准确监测桃小食心虫成虫消长动态;结合日平均气温、日降水量监测数据比较,桃小食心虫成虫始见期和成虫羽化高峰与降雨密切相关,但其成虫诱捕数量与温度高低和降水量大小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0.
柑橘大实蝇主要危害柑橘、甜橙、柚、金桔、柠檬、佛手等植物,一年发生一代,其幼虫在柑橘果实内为害,虫果一般未熟先黄、黄中带红,并大量提前脱落,严重的可达80%以上落果,造成较大程度损失;混合在采摘果实中的虫果,既是远距离传播的虫源,又会因检疫导致禁运、禁销。虽然柑橘大实蝇危害严重,但实践证明是可防、可控、可治的。由于柑橘大实蝇可任意飞到邻近桔园桔树上产卵、为害,成虫羽化期也长达1个月以上,只有采取大范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