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9):207-208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海阳市农村养老存在着子女赡养压力大、"空巢老人"数量增多、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仍有缺陷等问题,分析得出子女不在身边,老人生活供给水平不足是制约海阳市农村养老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海阳市农村养老要依靠多种措施强化家庭养老,丰富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以及加强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对策,以促进海阳市农村养老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农村在经济结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养儿防老","父母在,不远游"等传统思想逐渐淡化,传统的耕作生活方式也有了改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进城打工,留下老人独守家乡。空巢老人已经沦为了弱势群体,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也成为了一大社会难题。本文将对农村空巢老人养老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既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传统文化习俗,又能满足空巢老人养老需求的养老对策,使农村老年人能够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3.
伴随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空巢家庭,农村空巢老人普遍面临高龄化、失能化的境况,未来养老保障令人堪忧。阐述了重庆市农村空巢老人的现状以及空巢现象产生的原因,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从经济、医疗、生活照顾和精神生活方面分析了重庆城乡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在对比分析重庆市城乡空巢老人养老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养老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城乡流动的社会背景下,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日渐凸显,其中责任伦理的变化是影响农村养老方式改变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先对"责任伦理"先对农村老龄化的背景作了简要描述,进而以从"反哺"到"逆反哺"的伦理变迁为线索,并对我国农村老人所遭受的生活挤压作了诠释和分析,最后从责任伦理视角下以子女、老人和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伦理重构的优化路径,以此来应对农村老龄化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业转移人口增加,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农村城镇化的短板,亟待解决。总结山东齐河农村城镇化发展给予的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答案,并分析其目标与特征,提出农村留守老人养老应以坚持以人为本,以老人满意度为基点、因地制宜的确定养老模式、注重社会公众的参与,最后积极探索养老新模式"O2O"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中国老龄社会的到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不断向城市流动,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日益严重.社区养老模式因自身包含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和精神慰藉等服务项目,成为一种值得推广和农村空巢老人值得依赖的养老模式.在充分认识我国农村现行养老模式的局限性和社区养老模式优势的同时,还要拓展资金来源、健全服务设施、完善服务项目、调动各主体参与度,力求使农村社区养老朝着成熟、科学、综合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以来,社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养老问题。老年人口规模巨大、人口老龄化发展迅速、城乡倒置、未富先老等特征使我国农村养老问题成为一个重点和难点。应对农村养老问题需要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社会调查方法,收集相关数据,分析农村养老现状并总结出农村养老特点,旨在为政府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提供参考,以期提高农村老人生活质量,促进农村老龄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8.
伴随我国老龄化压力不断增大,老年群体愈加受到社会关注,而农村空巢老人这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养老成为我国老龄事业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江苏、重庆两个地区进行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两地农村空巢老人养老现状,分析空巢的原因,总结养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农村空巢老人如何养老提出对策建议,向社会传达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期望与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江苏省墩尚镇的农村养老状况进行调查,运用spss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农村老人存在经济来源有限、生活质量差、老年生活满意度低及缺乏医疗保障等问题,进而提出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养老福利、养老保险“三位一体”的农村养老体系的构想。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5):241-242
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探讨了我国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规划安排的现状,结果显示,中国农村留守老人普遍缺乏对老年期的养老规划和准备,在少数进行过规划和准备的人群中,现金储蓄仍是其最主要的经济准备手段。传统的养老观念对农村留守老人影响较大,对于养老规划存在方式单一等问题。要逐步转变农村留守老人的传统观念,加强新模式的养老方式的宣传力度,丰富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人口老龄化正在加速发展,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存在的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里务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老龄化的加剧,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日益凸显。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主要面临着经济收入不足、身体健康差、精神慰藉少、医疗水平低等困境。研究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失、养老服务发展滞后、老年人养老观念落后以及养老体系不完善是导致农村空巢老人产生养老困境的主要原因。应通过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完善农村养老保障与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孝道文化传播等措施,促进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发展,让农村空巢老人享受高质量老年生活。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发展,乡村大量年轻人离开家乡,留下老人独自在农村生活,产生大量空巢老人,农村养老问题日渐突出.为给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晚年生活,简单的农村家庭养老已不能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而乡村养老可以将村中不愿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集中到村中养老机构,为其提供一切生活所需,从而有效化解养老后顾之忧.该文通过调研宿迁市旱闸村和朱瓦村老年人的养老设施需求,分析各类养老设施对老年人的重要程度,进而为乡村养老环境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农村传统孝道观念逐渐弱化、照料者家庭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福利覆盖面窄和社会养老服务业发展落后等现状使得农村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成为我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该研究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五泉镇周边农村的驻村走访,运用问卷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调查了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生活现状,分析失能老人长期照护所面临的困境和问题,剖析影响农村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主要因素,尝试探索更适合农村失能老人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大批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留守老人和空巢老人大量出现。而原有的养老方式已无法满足农村老年人多元化的养老需求。基于此,通过调查了解黑龙江省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提出居家养老、互助养老、生态养老、结伴养老等新型养老模式,以期为当地改善农村养老模式提供借鉴,从而提高农村养老水平。  相似文献   

15.
人口老龄化问题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一大主要问题,随之而来的养老问题也愈发地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在我国的老人群体中,农村寡居老人是较为特殊的一部分。这些农村寡居老人独自生活,其生活质量难以保障,这使得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养老存在更多的问题。因此,当今社会应当对这些农村寡居老人予以更多的关注和关怀。本文便从农村寡居老人健康状况的角度对其养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开展农村寡居老人养老服务的"供给侧改革"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相对于汉族来说,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人的生活及养老问题更为严重.笔者利用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从老人的收入、支出、生活照顾、医疗保障以及养老方式等方面归纳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老人的生活及养老现状,指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农村老人收入不稳定,加入“新农合”、“新农保”的比例低,农村敬老院长期维持难等问题.并提出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加大“新农合”、“新农保”的政府补助力度,增强农村敬老院的自我发展能力等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人口结构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一直是国家关心的重点之一,因此积极探索适合农村老人的养老模式成为重中之重。随着我国智能产业的发展,智能技术的不断攻克,有些智能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养老院或者家庭生活。国内对于智能养老的理念也已被广泛接受,智能产品层出不穷,如价格友好的智能穿戴设备以其贴身携带,其无操作的“傻瓜模式”,对于受文化水平制约和信息闭塞的农村老人而言,既能解决当前农村老人参与养老模式中的各种痛点,如健康医疗,反诈,运动休闲等,也能解决其子女的后顾之忧,提升农村老人晚年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随着农村空巢老人规模的扩大,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图鲁村空巢老人的养老状况做分析的基础上,经济、身体健康、生活照料以及精神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朱甄子 《新农业》2023,(1):73-75
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和变化速度长期高于城镇地区,养老问题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特别是西北农村地区的养老问题更为严峻。近几年来,甘肃省农村地区的空巢老人数量不断增加,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农村养老问题日益严峻。本文通过对甘肃省农村居民养老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农村居民的养老需求,发现养老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甘肃省农村地区制定养老保障政策、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3):199-202
运用问卷调查的数据,比较分析了城市和农村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方面的差异。整体上来说,农村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程度更高,在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和精神慰藉方面,农村老人的需求程度高于城市老人,在文化娱乐和法律援助方面,城市老人的需求程度高于农村老人。城乡老年人的文化程度和自理能力、子女数量和家庭结构、居家养老设施、居家养老政策,对老年人的居家养老需求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