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小明 《农村电工》2006,14(10):14-14
电费是供电企业维持生产和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电费回收是否及时对供电企业资金的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拖欠电费现象屡禁不止,已经成为供电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拖欠电费数额之大、时间之长、回收之难,已经成为供电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电费回收率直接影响着供电企业的效益,国家电网公司对各级供电企业电费回收率提出了明确的管理指标。电费回收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客户对供电企业服务质量的评价,所以,采取科学的电费回收方式.提高用电客户对供电企业服务满意度是营销部门工作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利用科技手段促进电费回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岚 《农村电气化》2004,(12):37-38
供电企业主营业务收入是电费,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电费回收是否足额及时对供电企业资金的循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利用科技手段改进和拓展电费收费方式、建立全面完善的电费通知催缴体系,将给电费回收工作带来有利的促进作用。以下所列举的是目前已成功运用的几种科技催收手段,  相似文献   

4.
电费是供电人与用电人基于供用电合同所产生的权利义务,供电人有依合同收取电费的权利,用电人有缴纳电费的义务。供用电行为在交易习惯上一般均是“先使用,后收费”,因此当用电人由于种种原因欠缴电费时,供电企业就会面临损失电费的风险,这种风险对供电企业来说是100%的债权风险,特别是用电人破产后,如果供电人没有任何防范措施,那么供电人的债  相似文献   

5.
张继凤 《农村电工》2006,14(11):16-16
长期以来,供电企业绝大多数是采用“先用电,后付费”的电费回收模式,客户也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先用电,后付费”。当前,各地供电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滚雪球”似的巨额拖欠电费,许多欠费已经成了“呆账”、“坏账”甚至是“死账”,巨额欠费使供电企业的负担不断加重,成为影响和制约电力支柱产业正常运转乃至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和包袱.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经营成果的最终体现,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电力体制改革以后,由于电力客户法律意识的淡薄、供电企业管理机制的缺陷以及电费计量等科技手段的落后,导致电费回成为困扰供电企业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类用户拖欠电费的现象也不断增多。这对供电企业回收电费增加了难度,尤其是有的用户为了达到不交电费的目的,故意采取破产变买这一法定程序,逃避交纳电费,这一问题越来越突出。针对顺平县近几年来企业破产情况进行剖析发现,有的企业完全是把企业破产作为一种逃避电费的手段,这不能不引起我们供电企业的重视。 目前,供电企业特别是基层供电企业,用户欠费多、收费难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以近几年来顺平县的情况为例:截止2000年一季度末外欠电费高达600万元,其中无法回收的电费就达…  相似文献   

7.
裘炜浩 《农电管理》2005,(10):30-31
电费是供电企业的主要收入,但由于电能交易实行先使用后交费的特殊方式,而“电力法》对欠费催收又没有更明确的规定,使得供电企业的电费回收处于被动地位;同时由于部分电力客户诚信意识差,企业破产、关停等因素造成了大量的陈欠电费,电费拖欠已成为供电企业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8.
章红贵 《农村电工》2005,(12):13-13
县供电企业电费回收难由来已久。笔者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一是部分企业、厂矿的改制、倒闭、破产,产生了部分欠费成为呆账、死账;二是供电营业管理上的漏洞,造成电费回收困难重重,如一些房产权未到户的临街铺面,租赁人申请办理新装用电手续,供电营业机构未收取预交电费就为其办理手续。一旦生意不好,就人走屋空,电费也难以收回;三是一些“两电分离”的企业,陈欠电费尚未结清,就为其改造并送电,一旦这些企业经营环境不佳,就会造成电费回收难上加难;四是一些用户法律意识淡薄,对“电是商品”的认识不够,只讲用电是自己的权利,却从来不讲交费是自己的义务,给供电企业电费回收增加难度;五是供电企业对一些用电大户的经营信息不了解,在用户欠费的情况下继续供电,增大电费回收风险;六是地方政府支持配合不力,  相似文献   

9.
电费是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的价值体现,电费回收率是考核供电企业经营管理和赢利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然而,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条件下,电费拖欠和电费风险已经成为困扰供电企业经营和发展的重要问题,而且“电费回收难”是近几年来围绕着供电企业经营的一个难点,电费回收的问题成了供电企业生产经营、发展创新的拦路虎和绊脚石。  相似文献   

10.
王学光 《农村电工》2004,12(11):8-9
电费是供电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做好电费收交工作一直是电力营销的重要工作。由于诸多原因,电费收交难一直成为困扰供电企业发展的顽疾。纵观现存的电费收交制度,不难发现其存在不少弊端,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因此,探索全新的电费收交体制,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当地电费收交工作的实践,就如何改进电费收交制度谈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供电企业电费不明款是指用电客户直接划转至供电企业电费账户的资金,电力收费人员不能及时在营销系统确认到户进行收费,账务员暂时将这笔"无人认领"的资金确认为电费不明款。电费不明款会使供电企业的在途资金增大,电费账户资金流动性降低,增大用电客户潜在的电费回收风险。因此,有效减少供电企业电费不明款将是电费账务集约管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供电企业电费管理的风险有两个方面,即内部员工的工作差错或严重违纪,造成电费损失;外部用户恶意欠费,缺乏制约,导致坏账。随着农电一体化管理的实施,供电企业的直管用户数剧增、参与电费工作的人员和电费管理的节点大幅增加,使得原本已经复杂的电费管理工作面临更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诸暨市供电局通过建立电费回收责任制、推行风险预警机制、加大抄核收力度等措施,连续10年实现了电费回收双结零目标电费回收是供售电工作的最后一道环节,也是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直接体现。近几年来,各地供电企业在实现当年电费结零、陈欠电费结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浙江省诸暨市供电局通过建立电费回收责任制、  相似文献   

14.
用预收机制破解电费回收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费是供电企业维持生产和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经营成果的综合反映,电费回收是否及时对供电企业资金的循环具有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拖欠电费现象屡禁不止,已经成为供电企业持续发展的瓶颈,拖欠电费数额之大、时间之长、回收之难,已经成为供电企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电费回收及时率将直接影响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供电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随着国家环保治理措施的增强,关停了部分高耗能、高污染等散乱污企业,造成供电公司对该部分关停企业的电费回收难度加大。为做好电费回收工作,进一步加强电费回收管理,针对部分电费回收困难的高压客户,以及存在电费回收风险的高压客户,国网山东微山县供电公司开展  相似文献   

16.
张文斌  马大风 《农村电工》2006,14(10):15-15
电费回收是供电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环节,现如今,尽管供电企业电费回收手段日臻完善,然而拖欠电费的现象却还是时有发生。面对供电企业要求电费当月结零,电费回收考核办法不断规范,然而拖欠电费现象又屡禁不止的客观现实,于是,对在规定时间内没有交清电费的用户,开展电活、短信或上门提醒等特别服务则应运而生。更有甚者,将此种服务“创造性”地延伸:对提醒后仍不按期交费的用户(主要是一些农村用户),索性自己掏腰包先垫上,待考核期过后再向用户收取,由此便滋生了“垫费”服务现象。  相似文献   

17.
吴重德 《农电管理》2005,(11):36-36
对拖欠电费,供电公司很难对一些用电人采取停电催费的手段,而《供用电合同》约定滞纳电费的“违约金”更无从谈起。被拖欠电费已经成为供电企业最棘手的问题.给供电企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采取多元化缴费方式 规避电费回收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新时期适合供电企业的电费回收方式,对加快基层企业资金回笼和规避电费风险有着积极意义抄核收管理是基层供电企业的重要工作之一,其中电费回收工作又是抄核收管理的重中之重。因此,探索新时期适合供电企业的电费回收方式,对加快基层企业资金回笼和规避电费风险,促进企业的和谐再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前,电费回收难已成为供电企业共同面临的一大突出问题,许多供电企业纷纷拿出“停止供电”这一“杀手锏”来催缴电费。然而,停电催费是否就是一个所向披靡的万全之策呢?这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诚然,《电力法》及其配套法规赋予了供电企业对拖欠电费的用户停止供电的权力,停电催费就成了合情、合理又合法的天经地义之事,供电企业当然可以勇敢地挺直腰杆,对欠费用户坚定地说“不”。但是,笔者以为,电费拖欠情况复杂,问题繁多,仅靠简单的停电手段是难以从根本上医好这一“痼疾”的,同时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停电催费可能…  相似文献   

20.
电费拖欠历来是困扰供电企业的一大难题,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河北省磁县供电公司实施的“欠费签证制”办法,有效抑制了欠费问题,为全年电费双结零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