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梅是我国著名的特色果树,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以浙江的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种最多、品质最优,其次是江苏、福建和广东等。杨梅在浙江省的栽培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柑桔,全省种植面积约4万hm^2,主产区为宁波、台州、温州3市。杨梅的丰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相似文献   

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社会有效供给增加。2003年完成粮食总播种面积84.8万hm^2,比2002年减少4.16万hm^2,预计总产439万t,比2002年增加18.23万t,增4.3%;油料播种面积8.4万hm^2,比2002年减少900hm^2,预计总产27.5万t,比2002年增加0.4s万t,增0.8%;瓜菜播种面积17.6万hm^2,比2002年增加7600hm^2,预计总产838.8万t,比2002年增加36.3万t,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5.27万hm^2,比2002年增加5300hm^2,预计总产745.9万t,比2002年增加26万t,增3.6%;  相似文献   

3.
杨梅是我国著名的特色果树,其栽培面积占全球的99%以上。在我国,杨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各地,以我省的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品种最多,品质最优。杨梅为我省的主要果树,其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柑桔,面积约4万hm^2。我省的杨梅产区主要在宁波、台州、温州3市,面积和产量占全省的近80%。  相似文献   

4.
汤原县水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原县自1922年开始种植水稻,到现在已有80余年的历史了。80多年来,水稻面积、单产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面积由1949年的0.40万hm^2,发展到2008年的3.3万hm^2,增加到原来的8倍多;单产由1949年2205kg·hm^-2,增加到2008年的8250kg·hm^-2,  相似文献   

5.
SC27菌剂对西瓜和苦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表明,每公顷浇施6L或12L的澳洲SC27菌剂可提高西瓜,苦瓜产量,分别较对照增产1.52-2.84t.hm^-2和1.45-2.41t.hm^-2,比增4.46%-8.34%和7.30%-12.14%,这与SC27促进土壤养分有效化,提高植株叶片中氮,蛋白质,糖和溶粉含量有关。SC27还可增加西瓜,苦瓜中17种氨基酸含量,尤其是人体必需氨基酸,以及蛋白质,碳水化合物,Vc,P,Ca,Fe,Zn等的含量,改善产品品质。  相似文献   

6.
浙江水稻生产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近年来浙江水稻生产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水稻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双季连作稻占种植面积的比例从90年代初的86.0%到2004年下降到34.1%;水稻种植面积和总产分别从80年代平均242.4万hm^2和1340.0万t,到2004年下降到102.8万hm^2和686.9万t;水稻单产增长辐度下降,单产年均增长率由60年代的5.3%,到2001年以后仅为0.3%。水稻现实单产、品种单产和良种良法配套单产的存在较大差异;生产上主导品种不突出,良种良法不配套,技术的集成度不高和互补性不强等问题制约了水稻产量提高和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提高水稻产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孟丽 《农业展望》2006,2(12):23-24
1预计2006年我国油料产量略减.秋播油菜面积增加 由于近两年油料及其制品价格低迷.市场疲软.收益下滑。农民种植油料的积极性下降.特别是去年对种粮给予补贴后,一些油农调整产业.改种小麦。据农业部调查,2006年全国油料(不含大豆)面积2.085亿亩,比上年减少2.9%。其中花生面积6884万亩。与上年持平;油菜籽面积1.04亿亩,减少4.5%。预计2006年全国油料产量3075万t。比上年持平略减,其中油菜籽产量1201万t,减少3.1%。由于今年气候总体上有利于大豆生产。大豆单产略高于上年。但由于面积减少,总产低于上年。预计2006年国产大豆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2.3%.产量1600万t左右。比上年减2.1%。由于今年全国油菜籽减产,收购价格一直较高,农民种植积极性增加,预计秋播油菜面积将恢复性增加。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杉木迹地和非迹地重新造林后一些树种生长结果的情况和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杉木迹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氮平均分别下降了35.59%,55.55%和33.94%,脲酶和蛋白酶分别平均4下降43.06%和22.63%。杉木迹地上林木早期生长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速生树种。但利用杉木迹地时采取深翻改土和施基肥加强土壤管理等措施,青梅、板栗和银杏早期产量分别达到24.5t.hm^-2,1.2t.hm^-2和0.3t.hm^-2,同样能取得早果丰产。表5参6  相似文献   

9.
旱地多熟制春玉米+棉花间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棉地粮经三熟制中春玉米+棉花的共生期、不同移栽密度、间作棉的施氮技术以及应用生长调节剂DPC等措施在杭州和衢州两地分别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间作会影响棉花的产量,但衢州的气候条件有利于发展间作棉,共生期应控制在50天以内。衢州的间作棉种植密度以3.0-4.5万株.hm^-2为宜,杭州以5.25万株.hm^-2为宜,而春玉米以3.75万株.hm^-2较佳。间作棉的氮用量应在90kg.hm^-2左右,且以基肥和夫玉米采收后两次施用为好。应用DPC能显著增加间作棉的产量,改善间作棉的经济性状。  相似文献   

10.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2):130-130
种植业在克服严重春旱和伏旱的情况下保持稳步发展。全省种植业实现增加值215.27亿元,比上年增长2.8%。粮食种植面积达到307.37万hm2,比上年增长1.3%。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其中,烤烟种植面积20.66万hm2,比上年增长 9.9%;油料种植面积55.58万hm2,比上年增长4.6%;蔬菜种植面积47.33万hm2,比上年增长6.8%。年末果园面积11.89 万hm2,比上年增长7.8%;年末茶园面积5.97万hm2,比上年增长14.2%。主要农产品获得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1152.06 万t,比上年增长0.2%,是历史上第二个高产年;油菜籽产量达76.51万t,比上年增长3.5%,创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1.
沿江稻区多熟制春玉米两段覆膜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长江下游沿江稻区多熟制生产的自然生态特点,以春玉米露地移栽和地膜直播为对照,研究了营养钵育苗两段覆膜新型种植方式下春玉米的生育特点及其高产技术途径。结果表明春玉米两段覆膜种植具有增产与早熟的显著特征。春玉米的主要生长发育特性为大田初期株高日增量大,叶片早生快发,生长旺盛;中期植株叶面积多且高峰稳定期长,叶面积系数大,光合势强;后期干物质积累量多,贮藏物质向穗部运转效率高,穗大粒多粒重。通过产量函数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寻优,探明了春玉米两段覆膜方式的最大生产潜力和高产技术优化组合。玉米产量8250kg/hm  相似文献   

12.
元谋干热河谷人工林水分平衡分析及稳定性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旱季试验地土壤的自然含水量和植物的凋萎系数,可以计算出旱季土壤所能提供的有效水分总量,再利用各树种的单株水分消耗量,即可估测出土壤对各树种的最大承载力。参照土壤的最大承载力,云南元谋干热河谷的马占相思、大叶相思和绢毛相思的林分的定植密度以5000株  相似文献   

13.
麦秸还田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麦拮还田对稻谷成苗和稻苗分蘖有一定的影响,还田量越大,成苗率越低。麦秸还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主要原因是分蘖成穗数少。麦秸还田的稻苗植株干重和N、P、K含量高于不还田,这就表明,麦秸适量还田或通过干湿交替,使群体变化不受影响,则可提高水稻产量。水稻拔节前测定的数据表明,土壤还原性物质的含量较高,Eh的变化范围在-94mV~54mV,土壤处于较强的还原状态。  相似文献   

14.
山核桃愈伤组织诱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8,他引:13  
采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不同植物激素配比、蔗糖质量浓度、外植体取材部位以及单宁含量等因素对山核桃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WPM+BA8.0mg.L^-1 IB2.0mg.L^-1 GA1.0mg.L^-1+蔗糖30mg.L^-1是最适培养基;顶芽和第4芽段为较适宜的山核桃愈伤组织诱导的取材部位;不同芽段愈伤组织的形成率与其单宁含量不相关,而与芽段愈伤组织形成的部位有关,且随着单宁含量的减少。愈伤组织形成的部位向切口上升。选取1年生实生苗茎尖和茎段,配比合理的植激素加以诱导,可提高山核桃嫁接成活率。表5参11。  相似文献   

15.
葡萄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取“无核白鸡心”“美人指”“甬优一号”等3个葡萄品种0.5cm长的单芽嫩茎作为外植体,接种于不同配方的培养基上。结果表明“无核白鸡心”“美人指”接种于GS分别附加6-BA1.0mg.L^-1和2.0mg.L^-1的培养基,“甬优一号”接种MS附加6-BA1.0mg.L^-1培养基诱导芽,芽的诱导率分别达100%,100%和86%。当芽伸长至1.0-1.5cm时,3个品种种均转接于MS‘附加IAA0.05mg.L^-1,6-BA1.0mg.L^-1和GA32.0mg.L^-1的分化培养基,芽的分化最佳,分化率达80%-865,增殖4.2倍左右,苗生长健壮。将“无核白鸡心”转入1/2MS附加IBA1.0mg.L^-1,“美人指”“甬优一号”转入1/2MS附加IBA2.0mg.L^-1的培养基,生根率达84%-96%,平均根数在5-7之间,根生长良好,表6参10  相似文献   

16.
田间条件下用半腐解稻草覆盖后对旱作水稻进行了氮肥不同用量 0 (N0 ) ,90 (N90 ) ,15 0 (N150 ) ,2 10 (N2 10 )和2 70 (N2 70 )kg·hm-2 试验 ,研究了施氮后土壤中无机氮 (NH4 -N、NO3 -N)的动态变化及水稻吸氮特征。结果表明 ,不同施氮水平下旱作水稻土壤速效氮以硝态氮为主 ,水稻的产量以N2 10 处理最高 ,水稻的植株含氮量及氮素的累积主要发生在生长发育的中期 ,氮肥的表观利用率也以N2 10 处理最高 ,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水稻对土壤氮的依存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7.
黑杨派南方型新无性系纸浆材材性变异与遗传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对来自浙江省临海市黑杨派南方型17个新无性系和3个对照无性系的木材性状的系统研究表明20个无性系树干纤维长度为0.9660~1.1430mm,均达到国际木材学会规定的中级纤维标准,基本体积质量为0.3188~0.3682g  相似文献   

18.
广灭灵防除移栽油菜田杂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8~2000年,广灭灵36CS对油菜田杂草效果及油菜安全性室内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表明:广灭灵是防除猪殃殃、牛繁缕、婆婆纳等油菜田主要阔叶杂草的有效药剂,对油菜较安全。虽易引起油菜白化,但可通过选用耐药力较强的秦油2号、蓉油4号等品种,培育壮秧,大苗移栽,适当延长施药到移栽间隔期等措施来解决;若在油菜移栽前,用广灭灵81~108g/hm^2与乙草胺337.5~450g/hm^2混用,不仅可降低广灭灵用量,而且能明显降低油菜白化率,并能扩大杀草谱,提高防效,促使油菜籽增产。  相似文献   

19.
以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氮肥用量(纯N0kg/hm  相似文献   

20.
对定位施肥的棕壤土壤无机磷形态分级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无磷素投入的N、CK区,Ca10-P含量下降了约25%,而O-P下降了11.6%-30%,施肥后,土壤中无机磷的增量主要是形成Fe-P和Al-P,其次对有机肥中的磷是形成Ca8-P和Ca2-P。连续14年的高量有机肥和磷肥配施,使土壤各形态无机磷占全磷比例的先后顺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Fe-P(22.76%)、O-P(14.6%)、Al-P(12.49%)、Ca10-P(9.13%)、Ca8-P(7.99%)、Ca2-P(6.58%),而原始土壤中则是:O-P(24.21%),Ca10-P、Fe-P(17.87%,16.68%),Al-P、Ca8-P(1.71%,1.57%),Ca2-P(0.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