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配制了一种复合甘蔗增糖增产剂。1991/1992年度在宜山、柳江、邕宁县以及金光农场等地进行多点示范试验,获得了极显著的增糖效果。与对照相比,平均提高甘蔗蔗糖分2.02%(绝对值),蔗汁纯度也有所提高,而还原糖分有所下降,明显改善了蔗汁品质;同时,对甘蔗株高和茎径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使单茎重和甘蔗产量也有所增加。试验还表明,这处复合甘蔗增糖增产剂的增糖效果比目前广泛使用的甘蔗化学催熟剂乙烯利和草甘膦好。  相似文献   

2.
以甘蔗品种闽糖69/421为试材,分别种植于400,600,800,1 000,1 200,1 400,1 600 m海拔高度的蔗区,对不同海拔的甘蔗成熟期的蔗糖分的积累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甘蔗蔗糖分积累时期受海拔影响不一样,在蔗糖分积累初期,海拔400~1 000 m时,甘蔗蔗糖分受海拔的影响较大,随着海拔升高,蔗糖分降低;但在海拔1 000~1 600 m,甘蔗蔗糖分变化不大。而在甘蔗蔗糖分积累中后期,海拔对甘蔗蔗糖分积累的影响变小,随着海拔升高,甘蔗蔗糖分积累呈现总体下降,不同海拔间蔗糖分起伏较大,但下降幅度不大。甘蔗蔗糖分积累除受海拔高度的影响,还受到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研究2种增糖增产剂对2个甘蔗品种的糖分积累及与糖分积累相关的酶活性和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甘蔗品种GZ18和ROC28喷施2种增糖增产剂后能够相对提高甘蔗叶片的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并对酸性转化酶活性产生抑制作用,说明喷施增产增糖剂有利于2个甘蔗品种的糖分积累;品种GZ18喷施增糖增产剂①的增糖效果比喷施增糖增产剂②的效果好;而对于品种ROC28,喷施增糖增产剂②的增糖效果比喷施增糖增产剂①的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在现有的两种甘蔗糖分预测模型基础上,利用按质论价产生的糖分数据,从单个榨糖企业的角度,对甘蔗糖分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对比二次曲线模型、分段Log istic曲线模型提出了单纯的Log istic模型,针对糖分积累峰值段低于模型预测值的情况,进一步推导出复合Log istic模型。复合Log istic模型能够模拟多种情况,较适合在实际生产中对甘蔗糖分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中早熟高糖品种川蔗10号和迟熟低糖品种海蔗5号为材料,研究甘蔗叶片中转化酶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甘蔗主要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中转化酶活力与生长呈正相关,而与糖分积累呈负相关。成熟期较高的酸性转化酶活力对糖分积累不利。不同类型品种转化酶转化模式不同,反映了它们遗传型的差异。因此,转化酶特别是酸性转化酶可作为甘蔗育种及其基因型选择的显著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6.
甘蔗收获后蔗糖分降低是蔗糖加工单位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那些在高温下持续压榨的地区。通过研究评估榨季后期甘蔗收获后蔗糖分的损失量及其与酸性转化酶和葡聚糖蔗糖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蔗收获后,随着这两种酶活性的上升,甘蔗的商品蔗糖急剧下降。刚收获的甘蔗商品蔗糖值为10.88,在收获48、240h后,则分别降低2.27、6.59个单位,10d后蔗糖分降低约60%。对收获的甘蔗淋水并覆盖蔗叶,其蔗糖分降低约44%,而经化学物质处理并覆盖蔗叶的甘蔗蔗糖分减少27%。在甘蔗贮放期间,其蔗糖酸性转化酶和葡聚糖蔗糖酶活性明显增加。经化学处理并覆盖蔗叶后,收获甘蔗的两种酶活性明显下降。研究结果还表明,通过应用抗菌和抗转化化学物质配方具有使后期收获的甘蔗蔗糖分降低到最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甘蔗收获后蔗糖分降低是蔗糖加工单位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那些在高温下持续压榨的地区。通过研究评估榨季后期甘蔗收获后蔗糖分的损失量及其与酸性转化酶和葡聚糖蔗糖酶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甘蔗收获后,随着这两种酶活性的上升,甘蔗的商品蔗糖急剧下降。刚收获的甘蔗商品蔗糖值为10.88,在收获48、240h后,则分别降低2.27、6.59个单位,10d后蔗糖分降低约60%。对收获的甘蔗淋水并覆盖蔗叶,其蔗糖分降低约44%,而经化学物质处理并覆盖蔗叶的甘蔗蔗糖分减少27%。在甘蔗贮放期间,其蔗糖酸性转化酶和葡聚糖蔗糖酶活性明显增加。经化学处理并覆盖蔗叶后,收获甘蔗的两种酶活性明显下降。研究结果还表明,通过应用抗菌和抗转化化学物质配方具有使后期收获的甘蔗蔗糖分降低到最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栽试验,选粤糖71/210,粤糖63/237两个甘蔗品种试验对象有,用0.0004%,0.0006%复硝钾分别对甘庶进行浸种育苗,移栽后淋根或喷施叶片等处理。研究甘蔗施用复硝钾增产增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复硝钾能促进甘蔗根系吸收和运转能力;能提高甘蔗叶片兴合作用强度;能促进甘蔗体内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协调休内各种代谢,促进甘蔗生长和糖分积累。最终表现为提高甘蔗单位面积内的有效茎数,增加单茎重,  相似文献   

9.
以生态气候条件为依据,将甘蔗种植区分为三种类型。在阐述第三类蔗区的生态环境变化、甘蔗生长发育及糖分积累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五条栽培管理措施:一是选择速生、早中熟、高糖、稳产良种种植;二是推广以秋、冬植为主的种植制度;三是综合利用多功能的地膜覆盖;四是增加用肥量,科学施肥;五是对三类蔗区进行科学规划,剔除高海拔、遮荫地、低产量、低糖分蔗田。  相似文献   

10.
甘蔗不同施氮方法与产量及糖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壤土土壤最优施肥方案下不同施氮方法对甘蔗一些生理性状乃至产量和糖分的影响 ,拟在探讨壤土甘蔗生产的适宜施氮时期和施氮次数 ,为甘蔗生产提供合理的施氮方法及理论依据。结果表明 ,前期重施氮肥 ,施氮次数减少至 2次或 1次 ,各生长时期的生理性状都有利于蔗茎产量的形成和蔗茎蔗糖分的积累 ,对提高蔗茎产量、蔗茎蔗糖分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甘蔗的产量以及含糖量,增加经济效益,以当地主推品种"新台糖20号"为材料,研究"碧霖"牌植物抗旱剂对甘蔗糖分积累以及最终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该抗旱剂后甘蔗产量显著提高,含糖量也显著增加,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油菜化学催熟技术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目前几种常用化学催熟剂及其催熟机理,化学催熟效果及其对油菜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及影响化学催熟剂效果的因素,化学催熟的使用技术、安全性评价等几个方面的研究概况,并对今后油菜化学催熟技术的应用及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乙烯利处理对三个甘蔗品种桂糖11号、桂糖15号和新台糖16号生长后期中性和酸性转化酶活性的影响。甘蔗工艺成熟前期,蔗糖分含量稳定上升.节间2的转化酶活性迅速提高;在工艺成熟期,蔗糖分达到最高.而转化酶活性却出现一个下降过程;工艺成熟后期.出现回糖现象.转化酶活性再次上升。说明转化酶在蔗糖分积累和再次利用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廿蔗生长后期用400mg/L乙烯利处理,在一段时间内可以提高节间2中性和酸性转化酶活性.有利于甘蔗蔗糖分积累和成熟;而乙烯利处理3周后转化酶活性低于对照,蔗糖代谢活动降低,抑制甘蔗回糖,有利于甘蔗糖分较长时间保持在高水平。  相似文献   

14.
甘蔗生产模型初探——以糖分动态分析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计算机系统建立甘蔗生产模型从而快速掌握甘蔗的糖分动态,对优化管理甘蔗生产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对3个品种、3个播种期的甘蔗植株进行6次锤度取样,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播种期的甘蔗植株,其糖分大体上都是随株龄的增长而升高;而同一播种期不同品种的甘蔗植株,其糖分的变化主要是由品种的遗传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桉树-甘蔗间作系统中间作物甘蔗的糖分水平及经济可行性。[方法]分别测定间作带南北方向上各行甘蔗及甘蔗对照的产量和糖分。其中,产量测定采用收获法,糖分测定采用手持式测糖计。[结果]甘蔗间作带从南到北方向上的产量变化曲线呈抛物线,整个甘蔗间作带的平均产量为82.05 t/hm~2,低于对照产量92.1 t/hm~2,下降幅度为10.91%。间作带上各甘蔗行间的糖分含量变化幅度较小,平均糖分与对照甘蔗糖分相差只有0.30%,差异不显著,间作带上的甘蔗含糖量达到榨糖标准。[结论]在超宽行桉农间作模式中间作甘蔗在经济效益上是完全可行的,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甘蔗品种的含糖特性及成熟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甘蔗不同品种成熟过程中糖分积累变化过程和工艺成熟过程的特点,以6个不同甘蔗品种为材料,在工艺成熟期对蔗茎蔗糖分、蔗汁还原糖分、蔗汁重力纯度和节间的蔗糖、还原糖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ROC 20属特早熟特高糖品种,ROC 16、ROC 22为早熟高糖品种,GT 18属早中熟高糖品种,GT 17为中熟高糖品种,RB 72-454属含糖一般的早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17.
以3个湛江地区甘蔗生产种植品种粤糖79/177、新台糖10号和粤糖71/210为材料,通过分期下种的大田试验,研究湛江地区不同植期甘蔗的糖分积累,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探讨湛江市甘蔗上下节锤度比与糖分关系.结果表明,各品种各植期到达各上下节锤度比值0.95的日期,均早于到达最高糖分日期,粤糖79/177为37~80 d,新台糖10号为33~86 d,粤糖71/210为37~64d.糖分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各品种分别少0.55~1.92,0.55~2.07,0.58~1.25.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甘蔗种植对气象条件的要求,分析了罗城县历年甘蔗种植的气象条件,结果表明:罗城县的温度条件、降雨分布、光照条件基本符合甘蔗生长期间的需求,当地的低温冻害对甘蔗的生长影响不大。当地气象部门应针对甘蔗的各个生长阶段提供更全面的气象服务,以为提高甘蔗的产量和糖分的积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上思县甘蔗生产提供合理应对长时间冷雨灾害的措施和建议。[方法]在分析灾害天气情况和受害甘蔗的基础上,比较了受害情况下历年甘蔗糖分的变化情况。[结果]低温冷雨灾害持续时间越长,对糖分的影响越严重,并提出了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控制对策。[结论]及时查找原因,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是提高蔗糖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保水剂不同用量与甘蔗综合性状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相同土壤条件下 ,施用不同用量的保水剂 ,对新台糖22#有不同的增产效果 ,可以促进甘蔗生长伸长 ,增加甘蔗生长后期的青叶片数 ,增强光合作用 ,促进甘蔗糖分的积累 ,提高甘蔗的单产和蔗糖分。保水剂施用量以m2施7.5g,折667m2施5kg效果比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