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讨低聚壳聚糖对中华绒螯蟹免疫功能的影响,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5‰、0.1‰、0.2‰、0.4‰的低聚壳聚糖,对均重为(15.78±3.21)g的中华绒螯蟹进行为期28 d的饲养试验。在试验开始后第14、28天进行血液免疫学指标测定,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一定水平的低聚壳聚糖能够显著提高河蟹呼吸爆发活性,血清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P0.05)。河蟹的免疫保护率明显提高,各添加组的免疫保护率分别为12.5%、37.5%、62.5%、50%,其中200 mg添加组最高。综合考虑,低聚壳聚糖的适宜添加量为0.2‰。  相似文献   

2.
壳聚糖铁对肉仔鸡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180只1日龄健康AA肉用雏鸡,随机分为6组,每组设3个重复.1组为对照组,饲喂低铁基础日粮;2组为壳聚糖组;3组为硫酸亚铁组,在基础日粮中以硫酸亚铁形式添加铁80mg/kg;4~6组为壳聚糖铁组,在基础日粮中以壳聚糖铁的形式分别添加铁50、80和110 mg/kg,研究壳聚糖铁对肉仔鸡血液理化指标及抗氧化作用的影响.试验期42d.结果显示,试验至14 d,3~6 组肉仔鸡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及血红蛋白量(HGB)显著高于1组和2组;5组和6组肉仔鸡RBC、HCT及HGB与3组相比有明显的增大趋势(P>0.05);5组和6组肉仔鸡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显著高于1组和2组,与3组相比有明显的增大趋势(P>0.05).试验至28 d,4~6组肉仔鸡RBC、HCT及HGB显著高于1组和2组;5组和6组肉仔鸡SI及GSH-Px显著高于1组和2组;5组和6组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及丙二醛(MDA) 著低于1组和2组.试验至42 d,3~6组肉仔鸡RBC、HCT及血清铁(SI)显著高于1组和2组:5组肉仔鸡MDA显著低于1~3组.试验结果表明,壳聚糖铁组能显著改善肉仔鸡的血液理化指标和抗氧化作用,添加相同水平壳聚糖铁组的效果好于硫酸亚铁组,壳聚糖铁的适宜添加剂量为80 mg/kg.  相似文献   

3.
新型水产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起,氨基酸微量元素省(螯)合物的研究,推动了络(螯)合物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动物营养研究人员从氨基酸、多肽是动物必需的营养物质这一事实出发,用其作为资合(添加)剂进行研究和应用开发。氨基酸和多肽的资(螯)合物代替无机盐应用于动物饲料添加剂,有效提高了动物的生长速度,降低了饲料消耗,增强了抗病能力。国内外的研究资料表明,氨基酸微量元素资(螯)合物无沦对畜禽  相似文献   

4.
┏━━━━━━━━┳━━━━━━━━━━━━━━━┳━━━━━━━━━━━━━━━┳━━━━━━━━━━━━━━━┳━━━━━━━━━━━━━━━┓┃ ┃ 2002在= ┃ 2003住 ┃ 2004伍 ┃ 2005正 ┃┃ ┣━━━━━━━━━━━━━━━╋━━━━━━━━━━━━━━━╋━━━━━━━━━━━━━━━╋━━━━━━━━━━━━━━━┫┃商品名 ┃配额量配额内配额外国营贸易 ┃配额量配额内配额外国营贸易 ┃配额量配额内 配额外国营贸易 ┃配额量配额内配额外国营贸易 ┃┃ ┃(万t)税率(%)税率(%)比例(%) ┃(万t)税…  相似文献   

5.
铁、锌配施对紫花苜蓿生物量和光合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量元素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栽培草地维系产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分析了铁、锌配施对紫花苜蓿栽培草地生物量和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铁、锌以及铁锌配施均显著提高了紫花苜蓿的生物量(P0.05)。铁对紫花苜蓿株高影响不明显,但显著增加了紫花苜蓿分枝数(P0.05),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增幅为11.43%~12.89%;锌对紫花苜蓿株高没有影响,但增加了紫花苜蓿分枝数,紫花苜蓿生物量增幅为6.31%~10.77%,且当锌肥添加量为15kg·hm-2(Z1)时,紫花苜蓿的叶茎比最大;铁锌配施既没有影响紫花苜蓿的株高,也没有影响紫花苜蓿的分枝数,但改善了紫花苜蓿光合作用,从而增加了紫花苜蓿生物量,其中铁锌配比为F1Z1(即Fe和Zn分别为9、15kg·hm-2)时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最大,较对照的地上生物量增加了28.77%,此时叶茎比也最大。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对克氏原螯虾几种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120尾体长11.0~12.0 cm的健康克氏原螫虾(Pro-camghbarus Clarkii)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含0_5%、1.0%、1.5%的壳聚糖的基础日粮,通过定时测定供试虾溶菌酶(LZM)、超氧化物吱化酶(SOD)和酚氧化酶(PO)的活性,探讨壳聚糖对克氏原螯虾几种免疫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壳聚糖浓度为1%时可显著提高克氏原鳌虾LZM、SOD、PO三种酶的活性(P<0.05),说明壳聚糖可刺激克氏原鳌虾机体免疫相关酶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紫花苜蓿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及代谢相关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中华绒螯蟹。对照组为基础饵料,5%组、10%组和15%组分别在饵料中添加5%、10%、15%紫花苜蓿。结果表明,随着饵料中紫花苜蓿含量的升高,中华绒螯蟹的存活率、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出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10%苜蓿组中华绒螯蟹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苜蓿组(P<0.05),饵料系数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饵料中添加10%的紫花苜蓿能够显著提高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显著提高胃中的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活性(P<0.05)及肠道脂肪酶和纤维素酶活性(P<0.05)。10%紫花苜蓿组中华绒螯蟹肝胰腺蜕皮激素受体(EcR)、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糜蛋白酶(Chymotrypsin)、淀粉酶(Es-AMY)、甘油三酯脂肪酶(Es-ATGL)、细胞色素c氧化酶(Es-COX)、ATP合酶(Es-ATP synthase)、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Es-GPx)和过氧化氢酶(Es-CAT)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研究表明,中华绒螯蟹饵料中紫花苜蓿的适宜添加量为10%。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铁对仔猪生长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24头体重相近、日龄相同的健康仔猪随机分为6组: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组为壳聚糖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壳聚糖300 mg/kg;3组为硫酸亚铁组,以硫酸亚铁的形式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铁100 mg/kg;4~6组为壳聚糖铁组,以壳聚糖铁的形式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铁70 mg/kg、100 mg/kg和130 mg/kg,研究壳聚糖铁对仔猪生产性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3~6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第1组、第2组(P<0.05);第6组仔猪料重比显著低于第1组(P<0.05)。试验至15 d,第5、第6组仔猪外周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第1~4组(P<0.05或P<0.01);第4组、第5组仔猪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3组(P<0.05)。试验至30 d,第6组仔猪外周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第1、第2组(P<0.05或P<0.01);第3~5组显著高于第1组(P<0.05)。试验至45 d和60 d,第5组、第6组仔猪外周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高于第1~3组(P<0.05)。试验至45 d,第5组和第6组仔猪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2组(P<0.05)。试验至60 d,第4~6组仔猪血清球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第1组和第3组(P<0.05)。试验表明,壳聚糖铁能显著提高仔猪的生产性能,与硫酸亚铁基本一致;壳聚糖铁能增强仔猪免疫功能,效果要显著优于硫酸亚铁。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发酵豆粕替代部分鱼粉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生长性能、体组成及相关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选用初始均重为(4.0±1.0)g的中华绒螯蟹幼蟹280只,随机分成7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配制发酵豆粕替代量分别为0%、5%、10%、15%、20%、25%、30%(分别记为P0、P5、P10、P15、P20、P25、P30组)的7种等能等氮试验饲料。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发酵豆粕替代部分鱼粉能提高中华绒螯蟹幼蟹的生长性能,当发酵豆粕替代15%鱼粉时,中华绒螯蟹幼蟹的增重率(WGR)、成活率(SR)、摄食率(FI)和特定生长率(SGR)较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6.54%、10.09%、11.48%和7.06%(P0.05),饵料系数(FC)降低了6.58%(P0.05);不同水平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中华绒螯蟹幼蟹全蟹蟹体、肌肉和肝胰腺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当发酵豆粕替代量小于15%时,脂肪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和活性淀粉酶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由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发酵豆粕可以适量替代中华绒螯蟹配合饲料中的鱼粉,且适宜替代量为15%。  相似文献   

10.
壳寡糖的制备及对动物营养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开发利用具有无污染、无残留、不产生耐药性,同时可提高动物免疫力,增加动物对疾病抵抗力的新型绿色饲料添加剂已成为当前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壳寡糖(Oligochitosan)由甲壳质脱乙酰化的产物壳聚糖降解获得。在地球上每年约有1000亿t的甲壳质、壳聚糖被生物体生产出来,其资源相当丰富。  相似文献   

11.
甲壳素与壳聚糖在畜牧业生产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壳素(chitin)广泛存在于节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海藻、真菌中,是仅次于纤维素的天然有机物,自然界每年生物合成的甲壳素约100亿t。笔者综述了甲壳素与壳聚糖的性质、制备方法、生理功能及其在畜牧业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锌、铁、钼配施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产草量及锌铁钼含量和吸收量的影响,为其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锌、铁、钼以不同比例配施均能提高紫花苜蓿产草量,且单施锌(12kg·hm-2)、铁(15 kg·hm-2)、钼(0.5 kg·hm-2)或两两配施效果显著(P<0.05);尤其是锌(12 kg·hm-2)和钼(0.5 kg·hm-2)配施,产草量最高(7.01 t·hm-2),较对照增产25.40%。锌、铁、钼以不同比例配施对紫花苜蓿锌铁钼含量和吸收量影响不尽相同,锌(12 kg·hm-2)、铁(15 kg·hm-2)、钼(0.5 kg·hm-2)三者互作能显著(P<0.05)提高苜蓿锌铁钼的含量和锌钼吸收量,钼锌互作能显著(P<0.05)提高苜蓿钼和锌的含量和吸收量;单施锌或锌铁互作能显著(P<0.05)提高苜蓿锌的含量和吸收量;单施钼或钼铁互作能显著(P<0.05)提高苜蓿钼的含量和吸收量;而单施铁或与锌或钼互作均未能显著提高苜蓿铁的含量和吸收量。  相似文献   

13.
探讨不同水平凹凸棒石黏土(凹土)对饲料溶失率及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肌肉中Pb沉积的影响,按照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取了初始体质量为(7.78±0.80)g的克氏原螯虾1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虾。分别饲喂含凹土0(对照组)、10、30、50 g/kg等氮、等能日粮35 d。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凹土极显著影响饲料溶失率(P0.01),对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体长增长率、饲料系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含凹土30 g/kg饲料6 d,凹土能显著降低铅污染水质中克氏原螯虾肌肉中铅的沉积(P0.05)。在本实验条件下,凹土能改善饲料水中稳定性,降低Pb在克氏原螯虾肌肉中的沉积,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其最佳添加量为30 g/kg。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竹笋多糖(BSP)对免疫抑制中华绒螯蟹的免疫调节作用,试验设投喂基础饲料的对照组、免疫抑制模型组和投喂含2 g/kg竹笋多糖饲料的多糖调节组3个处理组,模型组和多糖组体腔注射10 mg/kg体重剂量的环磷酰胺,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每隔5 d注射1次,共3次。在竹笋多糖调节试验开始后的第0、3、6、12天,采样测定中华绒螯蟹的血细胞总数(THC)、血细胞呼吸爆发(RB)活性和血清酚氧化酶(PO)、溶菌酶(LSZ)、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结果表明,投喂2 g/kg饲料的竹笋多糖能显著提高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中华绒螯蟹的THC和血清PO、LSZ及NOS活性(P0.05),对血细胞RB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竹笋多糖对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中华绒螯蟹具有较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四川省为了适应畜牧业的发展,积极建设饲料工业,生产配(混)合饲料。现在,全省改建和新建的配合饲料加工厂(车间)有112个,一年可生产配(混)合饲料1.2亿斤,产销基本保持平衡,深受群众欢迎。去年,我们到四川省调查饲料工作开展情况,着重了解了饲料工业发展较快的温江地区和重庆市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壳聚糖等四因素对半滑舌鳎非特异免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将壳聚糖、维生素C、维生素E和鱼油添加到基础饲料中制成免疫饵料,以基础饲料为对照,饲喂半滑舌鳎(平均体质量40.9g)。研究半滑舌鳎血清溶菌酶活性,白细胞吞噬活性和免疫器官(脾)指数,探讨壳聚糖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可行性及适宜剂量。结果表明:添加2%壳聚糖能有效提高半滑舌鳎血清溶菌酶活性和吞噬活性。从正交试验的结果及降低成本来考虑,试验各影响因素较好添加剂量为,维生素C100mg/kg、壳聚糖20、维生素E1和鱼油20g/kg。  相似文献   

17.
羧化壳聚糖对离体桑叶及家蚕生理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不同浓度的羧化壳聚糖溶液处理离体桑叶 ,间隔一定时间调查其保鲜效果 ,结果表明 :羧化壳聚糖具有防止桑叶失水 ,保持桑叶原色等保鲜效果 ,并能抑制桑叶呼吸强度 ,降低桑叶在贮藏过程中营养成分 (糖、蛋白质 )的损失。生物试验表明 :羧化壳聚糖不仅对家蚕的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 ,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眠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和健蛹率等。此外 ,羧化壳聚糖对家蚕常见病原细菌还有一定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我省饲料工业正在逐步建立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到1985年底,全省已建成具有一定产销能力的饲料加工厂69个,引进安装成套机械设备八十多套,年生产各种畜禽配(混)合饲料1.5亿公斤,约占全省畜禽饲料需求量的10%左右。饲料品种由单一的配(混)合饲料向预混饲料、添加剂饲料、矿物质饲料、微量元素和浓缩饲料等方面发展。建立和发展现代化的饲料工业,生产供应营养比较全面的配合饲料,能提高饲料利用率,缩短饲养周期,节约用粮,降低成本,增加畜禽产品,这对促进畜牧业和逐步改善人民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许多地方  相似文献   

19.
研究比较了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 Edwards)心脏组织结构、肥大细胞和ATP酶含量.结果发现,大口黑鲈与中华绒螯蟹心脏组织结构明显不同.中华绒螯蟹心肌纤维排列更加松散,线粒体形态多样,嵴短而松散;大口黑鲈的心肌纤维有明显的明带和暗带,而中华绒螯蟹的仅见长度约为1.5 μm的暗带;大口黑鲈与中华绒螯蟹心肌组织间肥大细胞着色特性、形态及分布相似,中华绒螯蟹心脏组织中肥大细胞长径比大口黑鲈的略大,长约为20.6μm.透射电镜下观察,肥大细胞胞浆中充满高电子密度颗粒.在中华绒螯蟹心室中发现有与肥大细胞形态相似的白细胞.中华绒螯蟹心脏指数显著高于大口黑鲈,但大口黑鲈心肌组织ATP含量远高于中华绒螯蟹.结果表明大口黑鲈的心脏组织结构比中华绒螯蟹更为复杂,两种动物心肌间均发现有肥大细胞的分布,中华绒螯蟹单位心脏重量所含ATP酶的量明显比大口黑鲈低,这可能与它为开放式循环供能所需能量较低有关.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糖源对红螯螯虾(Cherax quadricarinatus)幼虾生长、肌肉组成、肝胰腺消化酶和免疫酶活力的影响,确定适宜的糖源。体重(0.29±0.03) g的红螯螯虾幼虾随机分为5组,分别以葡萄糖、蔗糖、糊精、小麦淀粉和玉米淀粉作为糖源制作5种等氮、等脂、等能饲料,喂养红螯螯虾幼虾8周。结果显示,饲料糖源对红螯螯虾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蔗糖组和玉米淀粉组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葡萄糖组(P0.05);蔗糖组螯虾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葡萄糖组(P0.05),糖源对肌肉粗蛋白质和粗灰分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蔗糖、小麦淀粉和玉米淀粉组总抗氧化性能(T-AOC)显著高于葡萄糖组(P0.05),蔗糖组螯虾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显著高于葡萄糖组(P0.05);玉米淀粉组螯虾酸性磷酸酶(ACP)活力显著高于葡萄糖组(P0.05),而糖源对螯虾碱性磷酸酶(AKP)活力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表明,蔗糖和玉米淀粉是红螯螯虾幼虾饲料的适宜糖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