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集堆是整秆式甘蔗收割机的重要作业工序之一,集堆性能影响到收割机作业质量。本文在分析现有的几种甘蔗收割机集堆机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连续回转式集堆机构,并试制了样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构能够有效实现甘蔗集堆功能,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
甘蔗集堆是整秆式甘蔗收割的重要环节,其集堆的效率及集堆效果影响整秆式甘蔗收割机的工作速度。为此,提出一种基于重力自卸的甘蔗集堆机构,运用三维软件Creo对集蔗装置重力自卸机构进行三维建模,并运用Adams对自卸机构进行运动学仿真分析,验证机构设计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一种新型集蔗器的结构设计及其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蔗器是甘蔗收割机中用来收集甘蔗的装置。通过总结前人所设计的集蔗器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新型集蔗机构—挡板式斜集集蔗器,并进行了结构设计、参数计算和三维建模;最后,为了验证所设计的集蔗器转轴的尺寸的合理性,通过有限元分析了软件ANSYS分析它在受外力情况下的变形情况和整体的应力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4.
甘蔗收割机作业工况数据的实时监测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设计并实现一种基于云平台的甘蔗收割机作业远程信息平台。通过PLC、CAN总线和Modbus协议完成车载端的现场作业数据实时采集,使用通信模块并采用MQTT协议将数据上传到云平台,终端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或Web访问云数据,实现移动终端对甘蔗收割机作业工况数据的实时监测。通过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在1.52 h内,实际收到甘蔗收割机实时传来数据5 465条,数据丢失7条,数据准确率为99.88%,丢失率为0.12%。该系统对甘蔗收割机数据监测参数准确,实时性高,能够实现甘蔗联合收割机作业数据的实时采集、远程传输、数据储存与分析等功能,为甘蔗联合收割机的智能化与信息化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整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整机物流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整秆式甘蔗联合收割机物流通道的总体设计方法,给出了物流通道的主要设计参数,结合机械系统虚拟样机,分析软件Admas对整秆式联合收割机甘蔗输送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腹挂中置式的物流通道结构能使甘蔗顺利进入通道,且可以充分利用收割机底盘的空间,对甘蔗收割机的小型化有较好的作用;综合考虑剥叶机构、后续甘蔗切段机构以及集蔗器的尺寸对输蔗过程进行分析,证明输蔗通道的倾角在15°左右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6.
甘蔗收获机械化是我国甘蔗机械的热点、难点问题之一。在甘蔗生产机械化作业成本中,甘蔗收割成本占糖料蔗价格的三分之一,机械化收获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4GZQ-260型甘蔗联合收割机收获模式,研究探讨了目前应用大型甘蔗收割机收获作业过程中影响甘蔗收割机工作效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提高甘蔗收割机作业效率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该文论述了云南山地甘蔗收割机发动机的动力选择研究,通过对云南山地甘蔗收割机的作业状况进行分析,并对作业状况下的功率消耗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在高原地区,海拔及土壤比阻较高环境下,云南山地甘蔗收割机作业所需的发动机最小功率匹配。   相似文献   

8.
湛江农垦是我国最早开展甘蔗机械化收获大田作业的单位。本文回顾了自2011/2012年榨季以来,该单位使用的甘蔗收割机机型、机组配套、作业成本和作业效果等机械化作业实践情况,并做了简要分析,得出结论:机械化收获是我国甘蔗产业亟需推广应用的技术;行距是影响甘蔗收割机作业效率和作业质量的关键农艺参数;针对目前农场1.2 m的种植行距,我国需要有适合1.2 m行距的甘蔗收割机;糖厂、农机服务公司和蔗农之间现有机制阻碍了甘蔗收获机械化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合适的协调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蔗糖业是广西经济建设的优势产业,蔗糖总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2/3的重要地位。本文阐述了目前广西区域应用的大中型甘蔗联合收割机技术性、可靠性,分析了作业时效低、操作繁冗复杂、智能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影响了甘蔗收割机作用的发挥。提出了一种基于远程监测技术的甘蔗收割机智能化电气系统的设计,从而提高工作时效,降低机手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10.
侧悬挂推倒式整秆甘蔗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严重倒伏甘蔗的收获,设计了一种侧悬挂推倒式整秆甘蔗收获机。该机可连续完成分蔗、推倒、切割、输送和集堆铺放等工序的作业。前进速度0.5m/s时,其生产率为0.2hm2/h。田间试验表明:甘蔗宿根破头率为11.3%,甘蔗出现表皮破损和折断,折断率为33.33%。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了现有的几种甘蔗收获机集蔗机构存在的一系列缺陷和不足的基础上,结合甘蔗收获机集蔗机构的功能和要求,利用三维设计软件SolidWorks设计了一种整秆式甘蔗收获机集蔗机构的模型,并利用动力学和动力学仿真分析软件ADAMS对该模型进行了动力学和运动学仿真分析。通过观察仿真过程和所得到的甘蔗卸载时质心的运动速度曲线,对该模型做出了适当的修改,得到了比较理想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约翰迪尔公司在约翰迪尔(宁波)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向经销商交付了首批约翰迪尔CH330新型甘蔗收割机。这批甘蔗收割机将由经销商提供给购机用户,旋即投入到甘蔗收割作业当中,这将极大地减轻甘蔗的收割成本,增加用户收益。约翰迪尔中国总裁刘镜辉、约翰迪尔经销商和工作人员共50余人参加了首批甘蔗收割机的交付仪式。刘镜辉在仪式现场说:"约翰迪尔CH330新型甘蔗收割机的交付体现了约翰迪尔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倒伏甘蔗进行有效扶起,设计了甘蔗收割机拨指式扶起机构.通过对田间甘蔗倒伏状况进行分析,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建立倒伏甘蔗的虚拟模型,并运用ADAMS软件对倒伏甘蔗的扶起过程进行了动力学模拟,得到了倒伏甘蔗扶起过程运动模型,观察了不同拨指转速下扶起机构对顺倒伏甘蔗的扶起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甘蔗田间人工灌溉作业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生产成本高的生产实际,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田间灌溉机械,经性能试验和测试表面,研制的小型甘蔗收割机多用途配套机具抽水机组操作便利,整机工作可靠,且该机实现了一机多用,满足了农机通用化的技术要求,设计达到了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为配套整杆式甘蔗收割机需要,研究设计集蔗装置。该装置设置摆动驱动装置,可实现集蔗箱体摆动到180°范围的任意角度;在垂直吊臂与集蔗箱体之间安装拉力传感器,实现实时称重;集蔗箱体可倾斜进行操作,使集蔗箱体内的甘蔗茎杆滑落向集蔗箱体的一端归集。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设计、校核。  相似文献   

16.
结合甘蔗收获机械研发现状及其设计特点,按照小型甘蔗收获机集蔗机构的功能和要求,利用三维设计软件Pro/E设计了适合于丘陵地区和小田块、坡度≤25°、转弯半径<2m的甘蔗收获机集蔗机构,分别为三角形集蔗机构、矩形集蔗机构和梯形集蔗机构;并利用仿真分析软件ADAMS对梯形集蔗装置进行了动力学和运动学分析.  相似文献   

17.
《河北农机》2015,(3):60
<正>约翰迪尔3台C H 330新型甘蔗收割机参与了广西融资租赁支持项目。C H 330切断式甘蔗收割机,是针对中国甘蔗种植模式专门推出的适用型甘蔗收割机型。它的推出将有助于推进中国甘蔗机械化收获步伐。近年来,约翰迪尔公司作为甘蔗收割机领域的领军者,为满足中国甘蔗机械化收割需求,深入到广西、云南等中国主要甘蔗产区进行系统调研,走访蔗农、农机管理部门、糖厂和其他相关机构,实地采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南方甘蔗种植地大多为丘陵、山地,地形复杂,甘蔗收割机在田间作业时,造成甘蔗宿根切割质量差。刀盘在竖直方向上能否较好地实现仿形直接影响甘蔗宿根的切割质量和刀具的寿命,在现有的甘蔗收割机中均未能很好的实现刀盘仿形。针对这一现象,设计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刀盘仿形系统。该系统采用超声波用于测距,选定测距装置的位置,设计基于AT89C52单片机的控制系统,采用电液比例方向阀对液压缸进行控制,并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PID算法,对液压缸的运动进行优化并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的PID控制,模糊PID控制超调量仅仅为6%,刀盘位移时间仅需0.15 s,之后系统便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9.
肩背式甘蔗收割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甘蔗产区蔗农种植和收割甘蔗的特点,设计出一种肩背式甘蔗收割机,重点分析了刀盘、割刀和软轴部件等重要组成部分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
针对南方双季稻区田块小、土壤湿软、秸秆含水率高导致秸秆收集困难问题,设计一种南方双季稻区秸秆集捆机,与半喂入式稻麦收割机配合使用,可一次性完成水稻收获与秸秆集捆。该机设计一种曲柄摇杆机构模仿手动耙草原理进行进料和压缩,正时机构调节周期准确进行水稻秸秆扎捆,偏心轮排料机构顺利将秸秆排出;作业采用扎垛式,有利于水稻秸秆通风干燥,便于长期储存。试验结果表明:该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作业半径小,工作性能稳定,机具作业速度越快,草捆规范度程度越差;采用中速档作业,其生产率为0.21 hm~2/h,成捆率达到95.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