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硒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各种来源的硒,进入动物体内后均由十二指肠吸收,单胃动物较反刍动物吸收高,但瘤胃内的微生物能将日粮中的无机硒变成硒代胱氨酸和硒代甲硫氨酸,然后由十二指肠吸收,吸收的硒与血浆蛋白结合,分布全身各组织,并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以肝。肾和肌肉含量最高。骨骼血液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2.
微量元素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二十年来,科学家们开展了硒对动物体影响的研究,逐渐认识到了微量硒对生命过程的重要性。我国近来在硒与克山病关系的研究上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在国外,科学家们在硒的研究方面同样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从最近的报道得知,体内有28种硒蛋白,已经克隆并测定哺乳动物9种硒蛋白的DNA序列,其它硒蛋白的结构和生物学功能将是今后研究的课题。1硒的生物学功能动物摄取硒的主要来源为食物,食入的硒通过肠道(十二指肠)吸收。吸收的硒首先进入血液,主要与血浆白蛋白结合,然后由血液转运到全身各个器官和组织。肝有贮蓄过量…  相似文献   

3.
郗洪生  施腾鑫  田柳 《养猪》2013,(5):I0003-I0004
1硒与富硒酵母硒是一种重要的微量元素,参与机体过氧化物的分解和自由基的清除,提高机体免疫力。硒按存在形式常分为有机硒和无机硒。无机硒包括亚硒酸盐、硒酸盐、硒化物和元素硒,有机硒包括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和硒代半胱氨酸。无机硒很难被动物和人体直接吸收利用,而机体可以通过肠壁的主动运输吸收利用有机硒。硒经胃肠道吸收后,通过血液运输至各组织,主要分布于肾、肝、胰、垂体及毛发等部位,而肌肉、骨骼中相对较少。硒主要以硒代半胱氨酸的形式存在于蛋白质中。目前获得有机硒的方法主要有微生物转化法、植物天然种子发芽转化法、动物转化法等。其中微生物转化法多是培养富硒酵母,所用菌种多为啤酒酵母(刘培丽等,2012)。  相似文献   

4.
硒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广泛参与动物体内生理过程的调节。富硒酵母主要含有硒代蛋氨酸和硒代半胱氨酸两类硒化合物,是补充动物硒的重要来源。本文主要综述了富硒酵母在鸡体内的抗氧化作用、免疫调节及其生理过程,添加富硒酵母后对鸡生产性能、肉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硒蛋白的基因表达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蛋白是微量元素硒以硒代半胱氯酸(SeC)形式进入多肽链的蛋白质。SeC的遗传密码是UGA。在原核细胞中,4种基因产物SELA、SELB、SELC和SELD参与了硒蛋白的合成过程。真核生物硒蛋白mRNA3’-UTR的硒代半胱氨酸插入序列(SECIS)是真核细胞UGA密码编码SeC的顺式作用元件。动物的硒营养状态不影响硒蛋白基因的转录,但影响硒蛋白mRNA的稳定性。饲料硒水平与含硒酶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硒是反刍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 ,由于硒元素在全球的天然分布极不均匀 ,我国大面积地区不同程度地缺硒。在我国北纬 2 1~ 53℃ ,东经 97~ 1 35℃之间 ,由东北到西南走向的狭长地带 ,如黑龙江、辽宁、河北、山东和四川等地的部分地区为缺硒和严重缺硒的地带。因此 ,硒对于这些缺硒地区反刍动物的营养和生长尤为重要。1 硒的代谢无机硒与有机硒化合物都能迅速被消化道、呼吸道、皮肤、皮下、肌肉或静脉吸收 ,硒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十二指肠 ,胃和大肠几乎不吸收。硒的吸收水平与硒化合物的形态有关。通常谷物中的硒比硒酸盐和亚酸盐中的硒难吸收…  相似文献   

7.
硒 (Selenium)是瑞士化学家 Erzelins于 1 81 7在黄铁炉的烟灰中发现的。但一直到 1 937年才与营养联系在一起 ,由于当时硒被人们视为一种有毒元素 ,所以被禁止在动物日粮中使用。 1 957年美国营养学家 Schwarz和 Foltz首次发现硒可以预防动物的某些疾病 ,此后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硒对畜禽的生长和生育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后 ,才逐渐被确认为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1 硒的代谢与利用1 .1 硒的吸收代谢 硒有两种形式 ,即有机硒和无机硒。无机硒由肠道被动吸收 ,被还原为硒化物 ,或转运到肝脏合成硒的活性形式——硒蛋氨酸 ,或被转运到肾脏通过…  相似文献   

8.
中国境内只有少数几个地区(湖北恩施、陕西紫阳等)的土壤中的硒含量丰富,可以生产出富硒食品,但数量极为有限,且不能量化,远远不能满足全国72%以上缺硒人口的需求。目前市场上打出富硒的牌子的食品已经数不胜数,多数停留在概念炒作。也有采用叶面喷施,生产富硒食品,但由于科技含量低、施用量大、次数多(一般要喷施三次),受自然因素影响大(8小时内下雨要重喷),大部分的硒元素随水流入江、河、湖、海,造成极大的环境污染,使用富硒肥料必须解决硒的流失与植物吸收这难题。在饲料中添加硒,可以经动物转化贮存在动物体内,但无机硒动物是被动吸收,进入血液后立即排出体外。而有机硒可被动物主动吸收,并能在体内形成稳定的储备。  相似文献   

9.
正硒的吸收和利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硒的存在形式,它在生物利用率和有效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硒是在酵母发酵过程中被吸收转化成有机形式的,所以富硒酵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一种有机硒源。比较酵母硒产品时,首先要考虑到菌株的特异性,因为菌株生产硒的方式会影响硒在酵母蛋白和肽类中的沉积量。同样,在比较酵母硒产品时,区别总硒代蛋氨酸和生物可利用的硒代蛋氨酸也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游离的硒代氨  相似文献   

10.
微量元素铜在动物机体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铜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及转运1.1铜的吸收动物体内的铜主要通过采食饲料和饮水获得。用放射性同位素法研究表明,铜进入消化道后主要在十二指肠和小肠前端吸收,部分也可发生在胃部和小肠远端,一些通过胆汁排出的铜经肝肠循环再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11.
亚硒酸钠在低硒雏鸡体内组织药动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低硒雏鸡按单剂量0.526mg/kgBW口服亚硒酸钠后在不同时间点采集肝、肾、胰、心、肺、脾、十二指肠和胸肌,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组织硒浓度。应用微机MCPKP药动学程序自动拟合组织硒浓度-时间数据并求药动学参数。结果显示,心、肺、十二指肠符合一定开放模型,肝、肾、脾、胰符合二室开放摸型,肌肉符合吸收滞后二室开放模型。吸收以肝、十二指肠为最快,肾、胰、心、肺、脾依次减慢,肌肉吸收最慢,并有一个滞后期。组织中硒的消除均较缓慢。  相似文献   

12.
硒对动物生产性能及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硒是环境中的重要生命元素,对动物的生长发育以及人类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硒对动物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是广大生产者所关心的问题.主要对硒在动物体内的吸收、利用和排泄,以及硒的主要生物学作用、硒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硒对动物繁殖性能的影响作一阐述,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硒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在动物体内具有抗氧化、保证甲状腺激素调节代谢功能正常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的作用。旨在介绍硒的营养作用、影响硒吸收利用的因素、家禽微量元素硒缺乏症、补硒方法及硒中毒和硒在家禽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纳米硒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硒是动物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尤其是哺乳动物 ,摄取硒的主要途径是饲料 ,但是硒的中毒剂量和其营养剂量非常接近 ,稍有不慎易导致硒中毒。而纳米硒的引入将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1 各种硒源比较1 1 无机硒和有机硒 在家禽日粮中通常是添加无机硒亚硒酸钠 ,但由于它的毒性较强 ,给生产和使用带来诸多不便。一方面 ,无机硒是以被动扩散方式通过肠壁吸收然后进入肝脏 ,再转化为生物硒 ,生物利用率低 ,同时未被利用的大量无机硒被排到环境中 ,造成环境严重污染。另一方面 ,无机硒的使用剂量难以掌握 ,畜禽特别是幼龄动物对硒较敏…  相似文献   

15.
<正>硒(Selenium,Se)是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硒在地壳中含量极低,而且分布很不均匀,动物的白肌病、桑葚心病、营养性肝坏死等疾病均与缺硒有关。饲料原料中的鱼粉含硒较高,苜蓿粉、黑麦等次之,饼粕较少,谷类最低。硒以无机硒和有机硒2种形式存在,无机硒包括亚硒酸钠、硒酸钠、硒化钠、亚硒酸钙等;有机硒包括硒酵母、硒代蛋氨酸、硒代胱氨酸、海藻硒多糖等,猪对有机硒的生物利用率高于无机硒。1硒的抗氧化作用硒在体内的生物学作用有很多种,  相似文献   

16.
硒是动物必需微量元素,与动物许多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硒在反刍动物消化道内消化吸收时,受到瘤胃微生物的影响,部分硒转化为不溶性物质,不能被动物吸收利用,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反刍动物相对于单胃动物,应该更加注意补充硒。文章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硒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在饲养实践中合理利用硒,实现反刍动物高效、健康养殖。  相似文献   

17.
微量元素硒的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综述了微量元素硒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存在形式、吸收、代谢和硒的生理功能及与其相互作用的元素,最后总结了使用硒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1 硒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和存在形式 硒存在于动物全身组织细胞中,肾、肝和肌肉中含量较高.用任何方法进入体内的硒都通过粪、尿或呼吸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19.
胆汁是由肝细胞周期性连续分泌。他不仅是消化液,对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和吸收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某些代谢终产物也通过胆汁经肠道排出体外。有胆囊的动物(牛、猪、狗等)肝细胞分泌出来的肝胆汁在消化期直接经胆总管排入十二指肠。非消化期由于胆管括约肌收缩,胆囊舒张,胆汁便经肝胆管进入胆囊暂时贮存,在消化时括约肌舒张,胆囊收缩将胆囊贮存的胆汁排出至十二指肠。  相似文献   

20.
不同硒源对育肥猪生产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有机硒比无机硒更容易在体内储存.也有一些研究发现,有机硒能提高动物的免疫机能,从而改善生产性能.硒酵母作为有机硒的一种,约有94%的硒与蛋白质、核酸结合,其中含有各种硒基氨基酸类似物,约40%为硒代蛋氨酸,15%为硒代半胱氨酸和少部分其他含硒氨基酸类似物,具有酵母和有机硒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