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赵永峰  郑慧 《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4):150-153
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化、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该依据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理论,构建了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且以张家口、大同、乌兰察布为实证研究对象,对其2003—2016年的耦合协调过程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价与综合对比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工程评价的理论出发,采用层次分析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即把种类繁多的指标引入模糊化理论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在总目标下,天保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通过多个层次的具体指标来完成--从目标层、状态层、能力层、指标层构建其评价指标体系,计算阿木尔林业局天保工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数,对逐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展开评价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发展水平是体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一个综合性指数。笔者采用多指标综合评价的科学定量方法 ,构建了一套较为全面、合理、可操作性较强的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分别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利用现代GIS技术,对曲靖市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定量和定性的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协调发展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分析2001-2010年成都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与城市化进程的协调程度,以期为成都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提供决策。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处理好保护土地与发展城市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既要保证城市化进程顺利进行,又要节约用地,提高土地特别是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程度。  相似文献   

5.
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对能源发展提出了进一步建立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标准体系的要求。在对六盘水的资源现状陈述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可持续综合评价模型对六盘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出综合评价,从而提出六盘水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兰天一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52-12453
构建了由社会指标、农业经济指标、资源指标、环境指标4个部分构成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在单人参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广义离差最小的多人参与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实例研究,对某区域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区域社会指标和农业经济指标的评价得分较高,资源指标一般,而环境指标的评价结果不是很理想,整体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值为0.665 5,评价结果为"好"。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伊春域市转型进一步的发展,对伊春城市转型进程进行阶段性可持续发展评价.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收集伊春城市转型相关数据,分析伊春城市转型中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及环境子系统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对伊春城市转型进行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伊春城市转型有效推进了城市综合系统的发展,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还需要采取加强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建设、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强化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新疆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涵为基础,通过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协调发展度模型,对1992-2005年间新疆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了促进二者全面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付存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16):8972-8976
为促进伊春城市转型进一步的发展,对伊春城市转型进程进行阶段性可持续发展评价。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收集伊春城市转型相关数据,分析伊春城市转型中经济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及环境子系统发展轨迹,在此基础上对伊春城市转型进行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研究表明,伊春城市转型有效推进了城市综合系统的发展,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还需要采取加强可持续发展价值观建设、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强化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等措施。  相似文献   

10.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选取16个指标,构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收集安徽省六安市2010年相关统计资料,进行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安徽省六安市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3个子系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数分别是0.749、0.853和0.848,综合评价指数是0.810,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合格水平,未来具有良好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1.
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领域的体现,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建立全面、科学准确的指标体系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能恰如其分地反映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数量规范。文章在对渭源县农业与农村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状况调查的基础上,构建了适合本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加权求和综合评价模型进行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评价结果是渭源县总体上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其中资源环境方面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经济、社会方面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通过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得出:渭源县应采取多项措施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社会生活水平,同时也要注意保持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利用相关统计资料建立了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该体系对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尚未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3.
可持续土地整理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要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生态持续发展,建立一套合理的土地整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关键。该文从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内涵入手,讨论了土地整理评价体系的原则,提出了建立评价体系指标的方法,为土地整理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对公路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公路运输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评价体系,采用AHP-F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河南为样本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公路运输系统为弱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姚平伟  侣胜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622-6624
在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和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运用Delphi和AHP法,建立了黔东南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分析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内涵和构成的基础上,构建了江苏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基础支撑体系、稳定发展体系和管理调节体系3大方面共36项指标。利用相应的数据对江苏省1990、1995、2000和2001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分项评价、综合评价和协调评价。结果表明,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的各项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评价的结果也指出,江苏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还需要加强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缩小地区和城乡差异,充分发挥科教优势等。  相似文献   

17.
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评价,有助于考察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与理想的可持续利用状况的差距。从土地利用条件、土地利用结构与程度、土地利用效益、土地可持续利用潜力4个方面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用信息熵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确定指标层和准则层的权重,引入各指标的合理值,运用综合评价法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进行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评价。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潜力处于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阶段,其中南宁市、北海市处于基本可持续利用阶段,钦州市处于可持续利用的发展阶段,防城港市处于可持续利用的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8.
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有必要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和指标体系构建进行探讨。针对当前农业发展所处阶段,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影响因素作出客观的解释和理论概括,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分析为基础,论述了可持续发展农业指标体系的基本要素及其构建的基本原则、方法、设计框架和指标选择标准,以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