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场址选择根据养殖模式选择场址。鸭场场址应选择在水质良好、远离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地方。有条件的规模饲养场内应划分生产区、管理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应建有隔墙,与管理区和生活区隔离。  相似文献   

2.
鸭稻共育即稻田养鸭,将鸭放养在稻田,利用鸭在稻田内捕食害虫、采食杂草及一些水生小动物,同时鸭粪还可直接肥田的饲养方法,实现既节省养鸭饲料成本,提高鸭产品品质,又减轻害虫和杂草对水稻的危害,减少稻田农药施用量,是一种种养结合的生态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3.
无公害养鸭有利于保障食品安全,适应国内外市场的需要。本文就无公害养鸭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作一介绍。1选择无污染饲养环境无污染环境是指鸭场应建在非疫区和无“三废”的地方,即选择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向阳背风、干燥、隔离条件良好、远离城镇和农舍的区域。鸭场周围3km内无大型化工厂、矿厂,1km以内无屠宰场、肉品加工厂或其他畜牧场等污染源。鸭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鸭场分为生活区(包括办公区)和生产区,生活区和生产区分离。生活区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或侧风向处。养殖区应在生产区的上风向,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  相似文献   

4.
稻田养鸭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品种选择稻田养鸭是一种粗放的饲养方式,而且在稻鸭共栖种养模式中,养鸭还可起到生物防治病虫害的作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兼收。在选择鸭品种时,应根据地域、市场特点,重点考虑生命力旺盛、适应性广、耐粗饲、抗逆性强、市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发展 ,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 ,但由于一些规模猪场的兽医防疫措施问题 ,各种疫病时有发生 ,导致亏损或倒闭 ,教训深刻。疫病控制系统包括合理的选择场址 ,配备必要的防疫设施 ,执行严格的卫生管理、防疫检疫制度 ,以及实行科学的饲养管理等。1 场址选择和场内布局1.1 场址选择 猪场场址应远离居民区 ,有充分的自然隔离条件 ;地势高燥 ,背风向阳 ;供水、供电方便 ;交通既要方便 ,又不能离铁路、公路太近。1.2 场内布局 全场应严格划分外部管理区和内部生产区 ,两区之间设立间隔屏障 ;外部管理区安排在内部生产区…  相似文献   

6.
养鸭业从放牧养殖和零星散养向集约化、规模化的圈舍养殖模式转变。为提高云南省蛋鸭的生产水平,整理蛋鸭的饲养技术,从鸭场的选址和布局、品种、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环节全面论述。保证鸭群健康,提高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1 选场与布局 猪场选址应考虑到猪场的地势、规模化养猪场疾病防治等基本实际情况进行选址.首先应从场址的选择和布局着手,理想的养猪场场址应该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利于排污和净化污水、有充足清洁的水源、交通和电力较为便科、又较为偏僻易于设防的地方.而且要有安全的生态环境,远离各种动物饲养场、屠宰场及产品加工厂,远离工厂、闹市、村庄、学校、交通主干道和公共兽医院(站)等,最好离开上述场所1 000米以上或有天然屏障隔离.同时猪场应按功能划分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辅助生产区),场内要严格分开.  相似文献   

8.
<正>1科学选址布局养鸭场要建在远离水源污染区,远离交通要道和其他动物生产或饲养场所,以及鸟类或水禽栖息的河道湖泊等。鸭场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背风向阳,地势干燥平坦,利于排涝,水源充足,用电方便。不能在原有的禽场上建场或扩建,也不可鸡、鸭、鹅混养。鸭场应分设生产区、管理区和污物处理区,各区应严格隔离,要设计标准化。场区和生产区四周应设有围墙  相似文献   

9.
1场址选择鸭场应建在稍有坡度的场地上,以利于排水和鸭群卫生。鸭场场地的土壤要求透气性和透水性良好,能保证场地的干燥。鸭场的水源要充足,位置要适当,水中无异臭或异味,水质澄清,最好是流动水。鸭场内的工作区和生活区要分开,注意鸭群的卫生防疫。鸭场布局要就地势的高低和主导风向,按防疫需要合理安排免疫程序,依次为职工生活管理区、鸭饲养区、粪污处理区。  相似文献   

10.
1.1 场址的选择和布局要合理 建场开始就应考虑卫生防疫问题。场址应选择在地势高,供电、供水、交通方便,远离公路、铁路、集市及生活区的地方,特别是要远离其它畜禽场及屠宰厂。饲料库、生活办公区、生产区等各区的布局应合理。生产区和生活区最好要有200m的缓冲防疫隔离带。另外还要建立可以封锁隔离的功能单元或小区,以便发生疫情时使用。  相似文献   

11.
1合理选址布局养鸭场要建在远离水源污染区、远离公共场所、远离交通要道和其他动物生产或饲养场所、远离鸟类或水禽栖息的河道湖泊等。鸭场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背风向阳、地势干燥平坦、利于排涝、水源充足、用电方便,不能在原有的禽场上建场或扩建,不能鸡、鸭、鹅混养。鸭场应分设生产区、管理区和污物处理  相似文献   

12.
<正>1养殖环境的合理布局1.1场地选择场址应选择环境开阔,利于通风,地势高燥,水电设施齐全,远离村庄、屠宰场、交易市场和便于污染物处理的地方。1.2场内布置饲料加工应在全场的上风向处,育雏室布置在成年禽舍的上风向处,粪便应堆积在场外的下风向处。禽场周围应建围墙防止外来人员和动物进入。禽场和禽舍入口处要设消毒池,生产区入口处要设洗澡更衣室;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开。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查阅和学习相关资料,研究相关实验内容,对中国"稻鸭共育"生态养殖模式进行了阐述与总结。主要简述了中国近10年稻鸭共育模式的养殖方式与方法,归纳了各地区较为通用的养殖流程,重点为不使用农药、仅依靠鸭子采食方式除虫除草,每公顷饲养200~250羽当地适用品种的雏鸭,稻秧存活后下田,共生70~80d。研究结果表明,稻鸭共育这一模式具有天然优势同时尚存不完善之处。稻鸭共育可以保护土地环境、增强土壤肥力,同时生产出绿色无污染的优质水稻与健康成鸭,节省了农药肥料以及鸭饲料的投入,据不完全统计每公顷可增加两千元以上的收入。各地区稻种与鸭种的选择和培育尚待进一步研究,稻鸭共育模式的配套生产管理技术较为模糊,还存在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4.
1鸭场规划 肉鸭场与村庄的距离应是10~20千米,与其他畜禽场距离不少于20千米,距主要公路不少于500米,距次要公路不少于100~150米;选择透水、透气性好,排水方便,导热性小,地势较高的砂壤土地;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供电充足、方便的地方. 鸭场布局的一般原则是生产区在整个厂址的南端,管理区在与生产区风向平行的一侧,生活区设在管理区后面.生产区房舍布局既适合生产流程的需要,又不致交叉传播感染.鸭体解剖室应与鸭舍相距150米以上,粪便污染处理区应远离禽场中心,在下风坡处,与鸭舍相距200米以上.  相似文献   

15.
安徽省稻鸭共生技术操作规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鸭共生生态种养技术具有明显的除草、除虫、防病、施肥、中耕浑水、刺激水稻植株生长、节省农药和养鸭饲料、改善稻米品质的效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尤其具有突出的生态环保效益,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推广应用.根据在安徽省推广稻鸭共生技术的生产实践,结合安徽省实际情况,从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水稻育秧、鸭苗育雏、田间设施、管理措施、后期育肥、运输等方面全面探讨和阐述了稻鸭共生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标准化.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生猪养殖都朝着规模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而规模化、标准化的生猪养殖首先要做好猪场的选址、规划与布局的工作。在选择场址时要考虑到多方面的要素,包括土地性质、附近水源的水量和水质、周边环境、疫病的防控、排污等问题。在选择好场址后还要对猪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要将整个猪场按照职能分成不同的区域,如生产区、生活区、管理区、兽医室、粪污处理区等。  相似文献   

17.
陈震  陈海水 《中国家禽》2005,27(13):31-31
从建场开始就应考虑到卫生防疫问题。场址应选择在地势高,供电供水和交通方便,远离公路、铁路、闹市、集市及生活区的地方,特别是要注意远离其他畜禽场及屠宰工厂。饲料库、生活办公区、生产区等各区布局合理。生产区和生活区最好要有200米的缓冲防疫隔离带。还要建立可以封锁隔离的功能单元或小区,以便发生疫情时可以紧急处理。  相似文献   

18.
稻鸭共生就是以种植水稻为主,将鸭子放牧饲养在稻田内,形成一种种养结合的饲养模式.娄门鸭是在特定环境中选育出来的江苏省著名地方品种,其属于蛋用和肉用兼用型的优良品种.将稻秧培栽成活后再把娄门雏鸭放养于稻田中,这就形成了稻谷与鸭子共同生长的良好关系.因为娄门鸭在采食稻田害虫和杂草的基础上,排泄出来的粪便类废弃物成为稻子生长的良好肥料,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养鸭成本,还可以促进稻子的生长,在提高鸭子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的同时,还可以减少稻田使用肥料和农药的残留,进而为广大农民增加丰厚的收益.  相似文献   

19.
鸭舍的建造     
一、选择适宜的饲养环境建场 (一)水源充足,水活浪小 蛋鸭日常活动都与水有密切联系,洗澡、交配都离不开水,水上运动场是完整鸭舍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养鸭的用水量特别大,要有廉价的自然水源,才能降低饲养成本。选择场址时,水源充足是首要条件,即使是干旱的季节,也不能断水。通常将鸭舍建在河湖之滨,水面尽量宽阔,水活浪小,水深为1~2米。如果是河流交通要道,不应选主航道,以免搔扰过多,引起鸭群应激。大型鸭场,最好场内另建深井,以保证水源和水质。 (二)交通方便,不紧靠码头 鸭场的产品、饲料以及各种物资的进出,运输所需的费用相…  相似文献   

20.
1场地规划猪场一般可分为四个功能区,即生产区、生产管理区、生活区、隔离区。应根据当地全年主风向和场址地势,按顺序安排各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