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两年(1981—1982年)四季自南京市郊11个公社和本所共采集763个番茄病毒病标样,测试结果,不论何种栽培方式,春季以T M V为主,占52.2—56.9%,C M V占34.2—34.6%,秋季以C M V为主,占74.2一78.1%,T M V只占14.4—15.6%。再从65份代表毒株在亮黄烟上测定,T M V番茄系占96.8%,T M V番茄系和烟草系混合感染占3.2%。并以 P elham 0株系占多数,广泛分布南京市郊,达总标样的76.9%;P elham1株系只发生在本所和个别公社的少数大队,占13.8%, Pelham2株系仅在本所个别番茄品种上露头,占9.2%;病毒提纯液经电镜观察,病毒粒体呈棒状颗粒。番茄条斑病是南京市郊危害番茄生产的潜在威胁,根据标样分析,以TMV和CMV单一条斑为主,极少二者的复合感染,TMV+ PVX或其他复合感染尚未发现,标样中有30份表现各式病毒症状的毒株,不明所属,有待今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番茄病毒病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我国的为害也相当严重。因此,国内外对该病害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据报导,其主要毒原有TMV,CMV,PVX,PVY等,其中TMV的株系比较复杂,但主要是番茄系和普通系,如按其与番茄TMV抗性基因型的关系区分有PelhamO,1,1.2等株系。国内报导的病原病毒的种类与国外报导基本相似,但是,各省、市间的主要毒原种类有差别。  相似文献   

3.
番茄花叶病毒(TMV) 番茄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是同一种病毒的不同株系。在田间,这两种病毒株系都以各自的寄主为限。试验证明,蚜虫不能传递TMV,有时接种成功是虫从伤口处带进的病毒。但是并不能说蚜虫不能获取病毒钝化了,因为蚜虫能够传递用聚鸟氨酸处理或将病毒过的TMV。 TMV的侵染性很强,可经汁液被人或动物机械传播,从破损的叶毛侵入。病毒还可经由种子传播。 TMV的寄主范围很广,包括被子植物30个科大约200种植物,接种后感病。这种病毒广泛分布于全世界。病毒粒体呈律形,直径15毫微米,长300毫微米。此律体中空,共有158种氨基酸所…  相似文献   

4.
成桂军  季敏 《蔬菜》1991,(2):32-33
本文概述了番茄病毒病的综合防治。番茄病毒病是危害番茄的主要病害之一,主要有花叶病、蕨叶病及条斑病三种类型。番茄病毒病主要有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Y)及马铃薯(PXV)病毒引起,其中TMV引起的番茄病毒病约占70%。据调查:番茄病毒病常年病株率达20~60%,减产幅度在15~30%,病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 近几年来番茄病毒病在全国日趋严重,也成为我省、我市番茄生产上的主要病害。据调查和对病毒类型的初步鉴定,我市春季栽培番茄,主要发生烟草花叶(TMV)病毒,兼有少量黄瓜花叶(C M V)“病毒复合侵染为害。根据重庆市农业局多种经营科统计,1980年全市番茄种植面积5400亩,  相似文献   

6.
冯兰香  杨荣昌 《园艺学报》1996,23(2):155-159
1990~1995年间,首次对中国大陆30个省(市)番茄TMV进行了基因型株系分化的研究,在695个TMV纯化分离物中鉴定出了TMV-0、1、2和1.2株系,其中0株系分布最广,是19个省(市)的优势株系,占当地TMV分离物的50%以上;1株系分布也很广泛,是11个省(市)的优势株系,占40%以上;2株系较少,虽然17个省(市)有分布,但占4.5%~30.6%;1.2株系最少,仅在6个省(市)中发现,占4.0%~11.1%。这一研究结果为我国各省(市)番茄抗TMV育种确定了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7.
上海温室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病毒病是番茄生产中重要的病害之一.自1909年美国发现第一种番茄病毒--TMV(烟草花叶病毒)以来,世界各地相继报道了近30种可侵染番茄的病毒.在上海番茄病毒病的主要病源为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侵染番茄引起花叶、蕨叶和黑褐色坏死斑等病毒病症状,严重时引起死亡.自2005年10月以来,上海孙桥温室番茄发生了一种新的病毒病,经病样超薄切片电镜观察、酶学检测、分子检测,以及嫁接试验等,结果认定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严重发生田块病株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毒原种类有番茄花叶病毒(ToMV)、黄瓜花叶病毒(CMV)、马铃薯X病毒(PVX)、马铃薯Y病毒(PVY)、烟草蚀纹病毒(TEV)和苜蓿花叶病毒(AMV),分别占样本的65.2%、30.1%、6.8%、2.5%、1.3%和1.2%。保护地及春露地番茄生长前期主要受ToMV的侵染,5月底以后CMV的为害显著加重,甚至造成夏番茄绝产。番茄上CMV可划分为4个株系,即轻花叶株系、重花叶株系、坏死株系及黄化株系。分别占分离物的23.5%、64.7%、5.9%和5.9%。  相似文献   

9.
上海市郊春番茄病毒病检测结果表明,其毒原种群主要是TMV(烟草花叶病毒)、CMV(黄瓜花叶病毒)。1987年首次检出还有PVY(马铃薯Y病毒)和PVX(马铃薯X病毒)。PVY为害番茄较TMV或CMV轻,但往往与TMV或CMV混合浸染番茄,植株明显黄化矮缩,甚至使果实僵化,失去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0.
1杜绝病毒来源和再次侵染这是防病最关键的因素。我国番茄病毒主要是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TMV存活在病株残体、种子、土壤和粪肥中,通过打杈、绑蔓等农事操作,以及植株叶片的互相摩擦,造成反复侵染,从而加重和扩大病害;CMV广泛存在于多种蔬菜和杂草上,这种病毒主要靠蚜虫刺吸口针多次探吸和取食汁液而传播,该病毒与TMV复合侵染时,病情就特别严重。减少病毒初侵染源和再次侵染要从以下方面做起。①清洁田园番茄采收完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在远离田块、水源处烧毁或挖坑深埋,减少下茬及来年毒源;育苗前苗床彻底清除枯枝…  相似文献   

11.
防治番茄花叶病新开辟的有效技术是利用弱毒病毒L11A。该法利用植物一度感染某种病毒时,就不会再受近缘的病毒感染的现象,就是像接种疫苗那样的预防方法。作者继培养出弱毒病毒LI1A以后,又成功地培养出能用于防治由TMV引致的甜椒花叶病的弱毒病毒Pal8。 1.在番茄和甜椒中发生的TMV株系 引致番茄发病的TMV大部分是番茄系统( TMV—T),一部分是普通系统( TMV—O)。对于引致甜椒发病的TM V则主要是TMV-T和TMV—O,但是最近,对该两系统具较强抗性的甜椒品种,也变得容易被感染了。调查结果:确认新发生了辣椒系统( TMV—P),并在全国…  相似文献   

12.
病毒病是京郊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通常年份减产5—10%,流行年份减产20—40%,严重地块达50%以上,对番茄产量和品质影响极大。番茄病毒病是由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等引起的。主要症状有花叶、条斑、蕨叶、矮化等。据鉴定,春季保护地番茄以TMV为主,春栽露地番茄TMV和CMV并重,夏秋番茄以CMV为主。TMV机械传播,CMV蚜虫(主要是桃蚜)传播,机械也能传播。从病株采收的种子、病根、残枝落叶是TMV的初浸染源。整枝打顶、生长素蘸花、中耕锄草等农事操  相似文献   

13.
以山西省晋中地区表现褪绿黄化、卷曲、叶脉变黑症状的番茄植株叶片为试材,采用双链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技术和非序列依赖PCR扩增(Sequence-independent amplification,SIA)方法,对侵染番茄病样的病毒病原进行检测,以期为山西省番茄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该病样由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马铃薯S病毒(PVS)3种病毒复合侵染,将其分别命名为CMV-SXFQ、TMV-FQ和PVS-SXFQ。为明确CMV-SXFQ、TMV-FQ和PVS-SXFQ的分类地位,进一步克隆到了这3个病毒的CP基因序列并进行相似性比较,发现CMV-SXFQ与CMV各亚组代表株系相似性为74.9%~98.8%,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82.5%~99.5%;TMVFQ与TMV代表株系相似性为74.4%~99.8%,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83.6%~100.0%;PVS-SXFQ与PVS代表株系相似性为93.2%~99.3%,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为92.4%~100.0%;系统进化分析表明:CMV-SXFQ分离物与亚组ⅠB的CH、HLJ、XJ2、Am、As株系亲缘关系最近;TMV-FQ分离物与IM、Jimo、SXFQ株系亲缘关系最近;PVSSXFQ分离物与Cm、St株系亲缘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4.
普通番茄与秘鲁番茄杂种后代的形态,亲和性及抗性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鹤林  吴鹤鸣 《园艺学报》1991,18(3):233-238
继获得普通番茄‘北京早红’与秘鲁番茄杂交种后,本试验着重于对杂种后代的形态、亲和性及抗性表现的观察,杂种的多数性状为双亲中的显性性状或双亲的中间型,但也表现了一些奇异性状,如果实的颜色和花序的形状与排列通过株间的“杂交”克服了杂种的高度自交不亲和性,从而顺利得到杂种的自交后代;杂种各世代均高抗TMV 0株系和1株系,并有部分选系抗TMV 1·2株系,由此判断秘鲁番茄亲本可能具有TM~a_2基因;用南京地区CMV厥叶株系和强株系分别接种,各世代表现部分抗病或耐病。  相似文献   

15.
1991年~1995年5月下旬~6月上旬,我们对上海近郊11个乡、镇的春番茄主要产区,进行病毒病调查,在露地和保护地分别采集病样,用酶联法(ELISA)测定番茄烟草花叶病毒(TMV)和黄瓜花叶病毒(CMV),以及马铃薯X病毒(PVX)的侵染程度.结果如下:一、田间调查根据病害调查结果,露地番茄病毒病的危害症状,主要是条斑型和蕨叶型,田间感病较重,轻者达30%~50%,重者可达100%,果实失去食用价值.保护地番茄病毒病感病较少,而且以花叶型为主,其次是蕨叶型,个别地区有少量条斑型,发病率仅10%~20%,被调查的栽培品种,均含有Tm-2~(nv)的一代杂种.二、捡测结果检测结果(表1)表明,危害露地番茄病毒病的毒源主要是TMV、CMV复合侵染(40.6%)和CMV侵染(37.7%),而TMV侵染仅9.9%.由于露地番茄病毒病严重,保护地番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为此,我们又检测保护地番茄病毒病的主要毒源种类.1991年以TMV侵染为主(46.1%),其次是TMV、CMV复合侵染(38.3%),CMV侵染仅为7.8%,而1995年,以TMV、CMV复合侵染(46.3%)居首位,其次是CMV侵染(39.0%),而TMV侵染(4.9%)下降(见表 2).上海市近郊番茄病毒病主要毒源除TMV、CMV以  相似文献   

16.
据国外报道,侵染油菜及十字花科蔬菜的病毒主要是黄瓜花叶病毒(CMV),芜菁花叶病毒(TuMV),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萝卜花叶病毒(RaMV)及烟草花叶病毒(TMV);国内研究认为危害十字花科蔬菜病毒主要有 TuMV、CMV 和 TMV。在1983—1987年的5年中,采用乳胶凝集和对流免疫电泳方法对湖南小白菜病毒种类  相似文献   

17.
番茄生产中病毒是造成减产的一个重要因素,春季保护地番茄以烟草花叶病毒(TMV)为主,此病毒来源于种子和土壤,通过接触摩擦传播的。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发病重,生产中多采用抗(TMV)的品种,及选用无病种子或种子消毒等综合措施来防  相似文献   

18.
以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不同致病力株系接种寄主植物,比较分析了寄主植物体内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和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该病毒侵染对这2种酶活性的影响因寄主品种和CTV株系而异,CTV强毒和弱毒株系侵染均导致墨西哥莱檬植株中POD活性明显降低;在甜橙上,CTV强毒株系接种植株中POD活性则显著性提高,而弱毒株系接种对POD的活性无明显影响;在对该病毒具有较高抗性的枳壳中,接种CTV不同株系对POD活性均无明显影响。而在接种强毒株系N25的墨西哥莱檬中PPO活性有所增强,在枳壳上则表现为接种植株的PPO活性降低,在甜橙上PPO活性无明显的变化。POD、PPO和酯酶(esterase,EST)同工酶酶谱分析的结果显示,CTV弱毒株系接种枳壳后诱导产生了2条新的EST同工酶谱带,而在其他CTV接种植株上均未诱导表达新的POD、PPO及EST酶谱。酸性病程相关蛋白分析结果显示,CTV强毒株系在甜橙上诱导产生有6条明显的酸性病程相关蛋白条带。  相似文献   

19.
番茄病毒病是严重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的病害,其中烟草花叶病毒(TMV)发生比率最高,目前还无有效的防治措施。近年来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研制出的耐病毒诱导剂“NS—83增抗剂”是一种无毒无公害的乳剂。1986~1987年我们先后在西昌市、攀枝花市等地用该药对番茄病毒病进行了防治试验,取得了一定的防病增产效果,试验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0.
1990年5月下旬~6月上旬,我们对上海近郊的宝山区大场乡、川沙县六里乡、嘉定县江桥乡和上海县华漕乡、虹桥乡的9个村16块番茄地,进行了番茄病毒病调查,并采集病样,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番茄烟草花叶病毒(TMV)、黄瓜花叶病毒(CMV)和马铃薯Y病毒(PVy)的侵染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